第103章 客似雲來
吉祥面館現只賣三種面,素面、青椒肉片面和雞蛋面。趙雪會根據季節素面上放上一些鮮又便宜蔬菜,客人點青椒肉片面可以青椒裏找到許多肉片,荷包蛋也煮嫩嫩。
不過,這兒賣好面是素面。有些客人也喜歡吃雞蛋,他們不 會點雞蛋面,而是買茶葉蛋配着素面一起吃。
“嫂子,胡大叔叫我和你說,辣椒燒肉裏多放些辣椒。”寧燕把燭臺往趙雪那兒挪了挪,她現記賬,亮一些寫字好寫些。
“現這個量正好,辣椒不能多放了。”趙雪把毛筆放下,将一旁二十個一摞銅錢聚一起往木盒裏一倒,道:“要都是辣椒,別人該說我們這兒賣青椒肉片面都是辣椒沒有肉,下次他們就都只點素面了。”
她也常去面店,顧客心思她多多少少懂一些。她這店裏青椒肉片面賣價錢高,要十二文一碗,那些澆頭就值五文錢。
雖說這時代肉貴,一斤肉都要三十文錢,可五文錢總能見到幾片五花肉片吧。貪小便宜放一堆辣椒後吃虧還是自己。別人點了這面只翻到一堆辣椒,心裏不舒服不說,下次來肯定不會再要這面了。
以前她見到過一家牛肉拉面館,去那兒客人不點牛肉面,只點雞蛋面或者素面,因為那牛肉面上只放了三四片切如紙一般薄又小牛肉片。
那家面做好吃,她常去那兒吃素面。有一回她就聽那兒老板和老板娘抱怨,說現客人都小氣,吃面都只吃素面。
她心裏覺得好笑,誰會多花三塊錢買你那薄薄兩片牛肉。牛肉價錢是高,可三塊錢能買多少牛肉大家心裏都有數,你以為來你這兒吃面人都不買菜啊。
所以她這青椒燒肉裏青椒和肉片比例是一比一。給出澆頭肯定要賺錢,但不會多賺。來這兒吃面多是平民百姓,素面受歡迎一開始趙雪就想到了,所以青椒肉片澆頭她準備并不多。
可也有多賺了些錢,想吃頓好點面客人,花了十二文錢你讓別人對着一堆辣椒幹瞪眼,性子好罵兩句奸商也就罷了,性子不好當場就要翻臉,有以後都不會再來你這面館了。
“嗯,我也覺得現辣椒和肉放量正好。”寧燕笑道:“可胡大叔說。這辣椒燒好吃,味道不比肉差。”
“今天你叫我多放些菜面裏有青椒肉片面。”趙雪問道:“那面就是端給胡大叔吃吧,那胡大叔是誰啊?我都不認。”
“隔壁村胡屠夫。”寧燕道:“我們常他那兒買肉。你不記得了。”
“對了,他也姓胡。”趙雪記起那胡屠夫,他腮邊都是胡子,那胡子長挺喜感。只是去寧家莊那兒幫忙之後,趙雪就很少再去他那兒買豬肉了。平時都是寧燕去他那兒買些肉和骨頭回來熬湯做菜吃。
“我多給了他一個茶葉蛋。”寧燕順口和趙雪說道。
“多給個茶蛋沒事,以後他來再多給他加些面和菜,殺豬切肉都是力氣活。”趙雪笑道:“就是辣椒燒肉事千萬不能聽他說,他天天吃到肉,吃了沾了肉味又香辣椒當然覺得辣椒好吃了。”
而且那青椒燒肉片之所以辣椒會好吃,也是因為裏面肉放多。葷油入了辣椒味,把辣椒煮香辣可口,要是肉放少了辣椒味也不會這般好。
“嫂子。我們這兒面種類是不是少了些?”寧燕道;“喜歡吃荷包蛋還會點碗雞蛋面,青椒肉片面我這一天只買了七八碗,其他客人都是要素面。”
“現先賣這三種面。”趙雪道:“過些日子生意淡了,再加兩種口味一起賣。”
這幾天生意确好,面館開張到現都半個多月了。每天都有許多客人過來。趙雪到隔壁米糧鋪老板那兒買面粉時,他還和趙雪說。客棧掌櫃那兒抱怨,說客棧不少客人都被面館拉去吃面了。
雲來客棧和面館之間隔了一個米糧鋪,趙雪得承認,當初看中這鋪子和那客棧也是有關系。
雲來客棧主要以開客棧為主,也會賣一些吃食,但主要還是賣早點。這條街很多店鋪都是開了好幾十年,他們積下了不少常客。可以說,晚陽幾家老客棧裏,雲來客棧不是好,卻是便宜。
不同于其他客棧,雲來客棧房間很有特色,那兒房間大多只有一張床鋪和一張倚牆靠着木桌和椅子,客棧裏房間擺設是十分樸素簡單。房間占地小,樓上劃出房間就多,這樣住下客人也多。
有些人縣城留晚了要住一晚,就會選擇去雲來。這客棧有些年頭,價格便宜又不會被坑,大家住放心,店老板收銅板收也開心。
趙雪聽說了雲來客棧經營模式,心中暗嘆,開始建這客棧人給這客棧定位就定很好。與其将雲來客棧比作現代酒店,不如将其比作招待所,薄利多銷常年積累下來銀錢未必就比其他客棧賺少。
要是趙雪,她也不敢這麽好地段建這樣客棧,至少讓她把客棧劃出一小塊一小塊豆腐幹一樣房間,她下不了那個手。
趙雪和柏掌櫃說她租下這鋪子做面館時,柏掌櫃就說她有眼光,說只要她面做好,隔壁客棧就有不少客人會過來吃面。
店裏生意都是寧燕招呼,趙雪大多數時候都廚房忙活,但吃飯客人大多集中同一個時間段過來。有時候來客人少了,趙雪就會出來坐店裏喝點茶然後教寧燕繡花。
搬來縣城之前,趙雪去了賣書店鋪買了好幾本書。這一年多她已經把字認得差不多了,有些字即使記得不熟,她也旁邊用拼音标注,做了筆記。只是離開寧家村,再去找王芝就沒之前那麽方便了。
于是她把那幾本書都讀了一邊,不認識就圈出來,後拿着那些書到王芝家拉着她給自己講解。相處了近一年,趙雪和王芝相處也沒之前那般拘束。
叨擾王芝次數太多,趙雪也不好意思。那時她要去寧家莊做事,也沒足夠時間帶寧燕,她知道王芝常會去采一些草藥,就讓寧燕常到王芝那兒幫忙。時間長了,寧燕也認識一些藥草,知道她們要搬走,王芝還有些不舍得。
白天趙雪不會教寧燕認字,這樣太引人注意,解釋起來也麻煩。一般都是到了傍晚關了店門,她再慢慢和寧燕說有些字該怎麽認該怎麽寫。這樣教起來雖然慢,但日子長了,寧燕學會字也不會少。
寧燕繡花繡了會兒,覺得眼睛有些乏,就把繡花繃放到一邊對趙雪道:“開了這些日子面館,奇奇怪怪人遇到了不少。”
趙雪伸手要看寧燕繡鯉魚,順口問道:“才這些日子就看到怪事了?”
“也不是很怪,就是看着覺得怪好玩。”寧燕把裝着針線小笸籮推到一邊,道:有個書生常來我們這兒吃面,他每次都要放辣子,把辣拌勻了之後他又把面裏辣椒皮全挑出來。”
趙雪聽後笑了,她也遇到過類似于這書生人。以前她有個朋友吃馄饨水餃店老板問她要不要蔥花,她說她要,可馄饨送上之後,她拿勺子把碗裏蔥花全舀出來才肯吃。有一回店老板沒給她撒蔥花,她還端着碗加了些有蔥花湯回來,可那些蔥花後又被她弄出來了。
像她那朋友還有這書生,應該都有輕微強迫症。他們喜歡這些作料味道,可不喜歡看到它們或是吃到它們。
“還有一個人,他每次進我們店都要外面繞上半天。”寧燕笑道:“每次都是這樣,我看他外面就想他是進來呢,還是不進來呢。”
“可能那個人比較缺錢,吃一碗面都要計較半天。”趙雪嘆了口氣,道:“我以為縣城裏人手頭都比較寬松,看來少銀錢人哪兒都有。”
“可那人穿挺好,應該吃起面。”寧燕回想起那個青年樣子,那人臉圓圓,不像缺衣短食人。
“穿光鮮不代表手上有錢。”趙雪把繡花繃遞還給寧燕,随口指點了兩句。
寧燕拿着繡花繃剛想繼續繡下去,這時她又想起一件有趣事,剛想和趙雪說就聽趙雪起身道:“錢小姐也過來吃面了,我們這兒有素面、雞蛋面還有青椒肉片面,不知你要吃哪一種?”
寧燕擡頭就看見一個穿着玫紅色上衣,月白色長裙女子站那兒看着趙雪。趙雪口中這位錢小姐她也認得,她剛想和趙雪說,她店裏遇到一個厲害姑娘,她往桌子前一站,那兩桌正吃面少年就丢下碗跑了。
本來有幾個大哥哥常結伴來這兒吃面,自從這位姐姐來過一次後,她再沒看到他們過來。
“這面館是你開?”錢芬芬上下打量了趙雪幾眼,皺眉道:“上次我過來都沒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