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地之初
數萬年前,天地伊始,一片晦暗。混沌中僅有的亮光,是相連的兩座散發着聖光的靈山。
也許是混沌孕育出了這兩座靈山,也可能是這兩座靈山的靈氣生出了天地——早已無從考據。總之,世間萬物的起始,便是從這兩座靈山開始的。
在靈山聖光的照耀下,天地間漸漸養出了些生氣,開始出現一些生靈活物,不再是一片死寂。又在靈山所散發的靈氣中浸染了千萬年,一些生靈便慢慢聚起了靈識。
又不知過去了多少年,靈山腳下的一處潭水旁邊,一個少年睜開了眼睛。
他的身遭除了寒冷的潭水只剩一片虛無。他站起身,嘗試用兩條腿走了兩步,四下張望着。
少年名叫伏羲。
他可能是世上第一個開了靈智從混沌中醒來的生靈,也可能不是。
他在晦暗中四處游走,陸續見到了其他的生靈,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同樣,也見到了如他這般,開了心智在晦暗中找尋方向的生靈。
婀娜曼妙的女娲,老成持重的神農,暴躁易怒的共工,彬彬有禮的祝融......
他們結伴而行,相互扶持,将天地間的晦暗驅散,讓一片混沌的世間漸漸有了些後世的樣子。
女娲生性活潑,喜愛熱鬧。她發現除了他們幾位神明,這世上再沒有如他們一般開了心智的生靈,深感無趣。于是便用河灘邊的濕泥照着自己水中倒影的樣子,捏了個泥像,并放入了自己的一縷神思。那泥像竟真的生出了意識,活了起來。
女娲十分開心,興致盎然的又做了許多的泥像。按照自己的模樣捏厭了,就捏成伏羲的樣子,之後是祝融的,神農的,共工的,再之後,就是随意發揮的胡亂捏造長相。
世間漸漸熱鬧了起來,女娲把她做出的泥像命名為人,并把他們安置在一片小村莊裏,還請神農去教授他們農耕。
神農在見到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樣的人松土松到整個人紮進土裏去後,就再也不肯去了。
學會了農耕的人類就這樣在世間繁衍生存了下來。
女娲在造人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神思,這使得人類擁有了智慧。但由于靈識不是自己聚起的,人類無法像其他靠靈山的聖光聚起靈識的生靈那樣吸取靈氣修煉自身。他們可以接受靈氣的滋養,卻無法将靈氣變成靈力。
Advertisement
因為這樣的優勢和缺陷,人類和世間的其他生靈達成了一種平衡,和諧的共存于世。
人類有時會被野獸攻擊,同時随着人類部族的逐漸繁榮,人類也開始不再滿足于僅以草木為食,時不時也會有獵殺其他生靈的事情發生。
對此,伏羲等人覺得,世間萬物自有緣法,弱肉強食亦是天道,也并不加以限制管束。
然而他們都低估了智慧的強大之處。
人類部族迅速的興盛壯大,人類數量變多,他們開始需要更多的食物水源以及生存空間。有些人類開始向其他的地方遷徙,不過百年光景,人類就散布在了世間各地。
越來越多的生靈遭到了人類的獵殺。
第一個找到伏羲尋求庇護的,是白澤一族的族長——白澤。
白澤一族生于東海,通體雪白,微微泛着聖光,奔跑起來足下便生出祥雲,是美麗而高傲的靈物。他們本是與世無争的在東海之濱安居,卻被遷徙至此處的人類打破了平靜的生活。
白澤一族心懷慈悲,悲天憫人,并不願與人類相争傷害生靈。但人類卻對此種美麗的生物興趣極大,圈養,馴服,甚至抽骨剝皮。
白澤一族的族長不忍與人類相互殘殺,又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宗族慘遭滅門,只得去求伏羲的幫助。
早已開了靈智,可以幻化成人形的白澤,在伏羲面前,變回走獸的原形,以角觸地跪伏在伏羲腳下,許下永世追随服侍的誓言,換得了伏羲與女娲親自出面,嚴令禁止了人類對白澤一族的捕殺,使白澤一族得以保全。
但伏羲出面對白澤一族的保護,并沒有止住人類與其他生靈之間的沖突。
溫婉柔弱的人魚被大肆捕撈并砍下魚尾,鲛人在海上掀起巨浪吞噬百十條人類漁船為其報仇;青丘九尾狐王因族人被人類捕殺剝皮,一氣之下血洗了一整個人類村莊;西方的彩鳳帶來了仙梧被人類砍伐殆盡的消息……
女娲聽到這些消息後,沉默了三日,在第三天的夜裏,對伏羲祝融等人提出了将人類劃出聖域的打算。
人類的靈識來自女娲的一縷神思,因此不用倚仗靈山的靈氣修煉生存。女娲與伏羲等人商量,将兩座靈山中的一座毀去靈脈,只留下山體為人類支住天地,就可以将天地劃分成人界與聖域兩部分。把人界全然留給人類,他們自己則帶領其他生靈,遷往聖域。
主意打定,自然就要着手落實。伏羲和祝融在各個人類部落之間奔走,幫助人類建造更堅固的房子,種植更易豐收的作物,為切斷靈氣做着準備。女娲帶領着他們這些年撿到帶大的小輩們忙着劃出人界的範圍,布下結界,将其他生靈遷入結界內。神農帶着小徒弟,一人背個藥簍,在人類部族中穿梭,傳授醫術,種植草藥。
忙碌準備了好些年,終于到了萬事俱備,之差将靈山毀去靈脈的最後一步了。女娲他們已然把人界和聖域之間布置好了結界,只要将人界這邊的靈山的靈脈切段,人界的靈氣就會漸漸消散,和聖域徹底斷絕開。
可祝融與共工兩人合力,想盡了辦法,也沒能觸及到靈山的靈脈。
兩人圍着靈山敲敲打打的忙活了三天三夜,絲毫不見成效。暴躁易怒的共工終于耐心耗盡,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化出原身,朝着靈山撞去。
祝融攔阻不及,眼看着靈山被共工攔腰撞斷。
靈脈斷絕,天柱傾塌。人界一時間天塌地陷,山崩地裂。
超額完成任務的共工被女娲跳着腳怒斥了一個晝夜,認命的跑去人間幫忙治水救災。
勸阻不力的祝融被株連,被女娲逮住充當火夫,幫忙煉制補天要用的彩石。
本想着人界被劃分出去後,就再不會有什麽麻煩事的伏羲惆悵的發現麻煩事變得更多了。不得不再次帶着徒弟們在人界東奔西走。
這一忙,竟忙了近千年。人類終于獨自在人界站穩了腳跟,建立起了他們自己的秩序。
神衹們漸漸退回了聖域,不再插手人界的事。
只有神農,沉迷醫術不願回去,只把剛剛能算得上出師的徒弟托付給了伏羲,就繼續呆在人界游歷。
……
“從那之後,我們就很少插手人類的事,人類也很少再能見到神使靈君們。多數都是我們自己跑過去游玩被偶然撞上的。”百草大人講了一大段,停下來喝了口茶水歇歇。
我聽了三千年的說書先生的故事,都沒有百草大人講的這一段精彩,百草大人真有說書的天賦。
我也捧着茶杯呷了一口,沒有瓜子好可惜哦。
“真沒想到,那些傳說中的故事,居然是這樣的真相。”楚耀輕嘆着。
“是啊,”百草大人笑道,“人類的傳說我也或多或少的有所耳聞,多數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
“傳說中說,女娲犧牲了自己補住了天。這肯定是假的了吧?”楚耀繼續發問。
“也可看作是真的。”百草大人的回答非常出人意料。
楚耀驚訝的看着百草大人,等待他繼續說下去。
“如女娲大人這般的神祇,都是天地所生,依靠聖山靈氣修煉成長,和人類相比,壽數确實可以算得上是長生不老了。”百草大人解釋着,“但也不可能真的有誰能與天地同壽,終究還是逃不過要回歸于天地。只不過評判的标準不同罷了。”
“什麽标準?”
“簡單來說,人類的壽數是以時計的,長則百年,短則數十載,時間一到,即大限已至。而神祇的壽數,則是以事計的。”
“以事計?”
“不錯,但具體如何,我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畢竟神祇消亡的事情,天地伊始至今,也不過幾件。幾位大人皆是在某件大事已成之後,感知自己大限将至,後魂歸天地的。女娲大人便是如此。在人界穩定下來,新的秩序開始運轉之後,我們回到聖域,女娲大人便感知到自己時日将近,向我們交代了後事。”
“怎麽樣算作感知到了自己大限将至呢?”我悶悶的發問。
“等我感知到的時候,我跟你說說。”百草大人笑着揉了揉我的頭。
我被揉的低下頭去,卻沒有再擡起來。
原來焱大人跟我說的“時候到了”,不是他瞎編來不懂裝懂的。
可這個“時候”到底是什麽時候呢?
大事之後,就可能會有神祇隕落嗎?那這次呢?那個得到了一半神使大人靈識的邪祟,算是大事嗎?那這件事了了,會有哪位大人死去嗎?會是烨大人嗎?還是焱大人?
都是我不好,如果我沒弄丢烨大人的玉佩,是不是這件事就不是什麽大事了?
“你不用怕的。”百草大人按在我頭上的手并沒有拿開,“烨他們與伏羲大神他們不一樣的。”
百草大人好像看透了我在想什麽。
“哪裏不一樣?”楚耀也好奇的發問。
“按照人類的說法,女娲大人他們,是創世之神。靈智亦是天地相助自行開啓的。創世之事了了,他們被天地創造來的任務便已結束,自然要回歸到天地中去。而我們不同,我們本都是天地所生萬物的其中之一,是師傅他們看中我等資質,幫扶指點,我們才得以生出靈智幻化成型的。雖沒什麽确切證據,但我卻可以這聖域第一醫者的身份向你保證,我們不會像女娲大人一般,了卻了身前夙願,便要身歸混沌的。”
雖然沒啥證據,但百草大人既然都這麽說了,我還是非常樂意相信的。
我開心的點着頭。
好像弄丢玉佩的罪過不用被追究了似的。
“那伏羲也是那之後死去的嗎?”楚耀接着問起後來的事。
“不,伏羲大人是在之後很多年才死去的,因為人界的一場動亂。”
百草大人給自己添了點水,繼續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