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成長的煩惱
陸安城第一次意識到長大意味着分離,是高一年下學期,王燚良選擇要進部隊,沈博裕打算出國深造,周家兄弟破天荒地報考了兩所分數相近,卻一個東一個西相隔數十公裏的學校。
而高一年還沒混明白的同班同學,也即将面臨文理分科。
他和程謙陽冷戰了一場,就因為文理分科這種小事,遠沒有其他來得嚴重。
并且只是陸安城單方面發飙。
“為什麽?班上大部分男同學都選的理,你為什麽要選文?你不知道讀文沒前途嗎你還讀文,你看看周圍幾個選文的?”陸安城氣急敗壞地撒潑,“你是不是瞧着文科班女生多?啊?好啊你莫非是不想我們這群大老爺們兒待在一塊,就想着和香香軟軟的小姑娘在一起,行啊程謙陽,沒看出你是這種人啊!”
其實陸安城發火也是情有可原。
一中雖是重點校,但那個分數至上的年代,老師基本都勸男生讀理,女生讀文,美其名曰将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好,而分科後更不會鼓勵學生課外多接觸與考試無關的學科。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文科班和理科班,一中采取文理分樓方式,不按年級分樓分層,而是理科班在一棟,文科班在一棟。把兩棟樓隔得有兩個标準跑道操場那麽遠,也是所謂防早戀的高招。
再加上高三開始施行的半封閉教育,長年累月下來,甚至有外校學生調侃進了市一中,就是半只腳踏進男校和女校。
“安安!”程謙陽大聲呵斥陸安城,來抓他的手,試圖讓他冷靜。
“文理都是平等的,你從哪裏聽來讀文沒有前途這種話,我想讀文是因為我對未來的專業有規劃,讀文更接近專業方向,況且我媽也是讀文,我想走……”
“你他媽想走和你媽一樣的路!對吧!你不用說了!我就知道你是這樣!”
陸安城憤怒地甩開他的手。
“程謙陽,你為什麽要活在你爸媽的影子底下,你有你自己的追求嗎?你原來不是這樣的,你上高中以前明明不是這樣的,你從什麽時候就開始為了你爸媽活着了?”
陸安城一氣上頭就口無遮攔,剎不住,什麽糊塗話都說得出口。
“程謙陽,你爸媽已經死了那麽多年,不可能現在跳出來要你做個符合他們想法的乖兒子吧,咋?你爸媽托夢給你了?”
“你要是真的去讀文,咱倆以後別說話了!”
Advertisement
說着,他把志願調查往程謙陽桌上一拍,頭也不回地跑出了教室。
程謙陽拿起那張被陸安城險些撕了的紙,看了兩眼上面的字,嘆了口氣,将它塞回抽屜裏。他早已經料到陸安城會發這麽大的火,但不确定會鬧多久的脾氣。
其實讀文不是一定的,按他的成績,讀文讀理一樣能進尖刀班,甚至他過人的語言天賦和優異的英語成績能夠讓他在理科班占據更大的優勢。
程謙陽已經做好了陸安城選什麽他便選什麽的打算,這次只是想賭一把——賭陸安城會不會為了他的選擇放棄一些東西。
他想要賭陸安城對他的感情,現在處在什麽樣的階段。
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理喻。程謙陽一邊寫習題一邊苦笑。最後不僅沒成功,還把人給氣跑了。
他捏着筆的手不由得收緊,最後一咬牙,扔下筆追了出去。
晚自習課間的操場不比白天,也就三三兩兩的人。
陸安城去器材室搶了球過來洩憤,卻十投十不中,鬧得他更加心煩,索性丢了球一屁股坐在籃球架下。
陸安城的成績一般,當初拼了老命考上一中時程謙陽就答應他,高中還會幫他補習,分科後也一樣,他盡管把自己最擅長的學科發揮好。
他當時沒明白“分科了也一樣”是話裏有話,程謙陽居然要抛下他跑去讀文科?
他想起上禮拜六。
那天上午剛在學校上完半天課,他和程謙陽照例在學校附近的的餐館随便吃了碗炸醬面,就坐着程謙陽的自行車回家。結果剛走進院門,就看見靠近院門的一左一右,王家和沈家門口各站了一個人。
大樹擋住了他們的視角,但他們依然可以分辨得出是王燚良和沈博裕。
“幹嘛呢,你倆是陳秋水和王碧雲啊,還在這隔海相望。”
陸安城從車後座上跳下來,颠了颠自己的包,打趣他倆,順便幫程謙陽把自行車拎進院裏。可剛推着車沒兩步他就察覺出不對勁了,回應他的不應該只有車轱辘的聲音啊。
“喂,你倆——”
“王燚良,是你不要我留着的,行,我走,你盡管去部隊裏待着,我走!”沈博裕猛地從他家小院裏沖出來兩步,吓了陸安城好大一跳,險些把車扔了。
程謙陽趕上來扶住,他們這才看清沈博裕的樣子。沈博裕的眼鏡不翼而飛,眼睛通紅一片,帶着沉痛而隐忍的怒意,又像剛剛被淚水沖刷過,看不明白究竟是生氣更多,還是傷心更多。
沈博裕極少動怒,疏離而禮貌是他待人的基本準則,只有陸安城他們這些親近的,才見過他真正生氣的樣子,而且他雖然嘴巴毒了些,總不至于翻臉不認人。
“博裕,有話大家冷靜下來好好說吧。”程謙陽上前一步,擋在陸安城身前。
他側身望了一眼對面的王燚良。
王燚良垂着頭沒吭聲,拳頭卻捏得死緊,手上拽着的東西在陽光下反着光。
那是沈博裕的眼鏡。
“哈,你倆來得正好。”沈博裕冷笑道,“既然都在,那我就不用挨家挨戶地說,直接一并通知了。”
“上完這學期我就保送出國,學醫,沒個七年九年的是不會回來了,既然大家都是發小,鄰居一場算是有緣,其他也沒更多情分了,以後的路大家各走各的,我走了,也祝你們都好。”
說完他卻自己沉默了,搓了搓衣角,胡亂揉了把自己的眼睛,用他那不太清晰的視力努力望了王燚良一眼,轉身跑回了家。
這一眼他什麽也沒能看清,王燚良拿走了他看清事物的眼鏡,留給他一個模糊的身影。
陸安城傻了眼,一瞬間沒反應過來:“沈博裕說什麽呢?什麽就七年九年的不回來了……”
他跑去對門推了王燚良一把:“這不是才高一嗎?他想出國,他也得等一年後啊?你們怎麽吵起來了?啊?是不是你跟說了什麽難聽的話,你還杵着幹什麽快去勸勸他啊?”
說了還回頭看了眼程謙陽:“我記得沈博裕說想在國內讀完本科再考慮出國的事兒吧,怎麽說變卦就變卦?”
程謙陽點點頭:“他好像是這麽說過……燚良,到底出了什麽事?”
沒想到王燚良不為所動,任由陸安城說完,才低着頭緩緩開口:
“我不勸了,你要勸你去勸吧!出國有什麽不好?反正在這的也就只有你不想讓沈博裕出去吧?”
“什麽?”陸安城先是一臉疑惑,随即反應過來王燚良是拐着彎兒說他拴着沈博裕不讓人出去呢,火也一下上來了,猛推了王燚良一把,“你他媽什麽意思?沈博裕自己想留着,關我屁事?”
程謙陽上前拉住陸安城,皺着眉頭對王燚良說道:“燚良,你這話說得不對吧,出不出國都是博裕自己選的路,沒有誰能左右得了他。”
“沒有誰……”王燚良喃喃地,突然一聲嗤笑,“是啊,都是他自己選的,他心裏分明有這個念頭,可他非要說什麽為了……最後弄得倒像是……”
他欲言又止,只是捏緊了手中沈博裕的眼鏡。
王燚良這話說得沒頭沒尾,陸安城聽不明白,程謙陽卻聽了個大概。
他還來不及勸慰,王燚良就收住了笑,擡起頭:“沈博裕這炸彈扔得還可以吧?那我也炸一個吧。”
“我也不讀了,我爸要送我進部隊,沒想到吧陸安城,最後我居然成了你大哥手底下的兵。”
說着嘆了口氣,揮開陸安城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我這一去也不知道每年能回家幾次,又能見你們幾次,你們……自己保重哈。”
然後望了沈家空無一人的院子,便也扭頭走了。
可走到半路,他又停住了腳步,回頭沖程謙陽一笑:
“喂謙陽!你也趕緊地吧,不然當心被陸安城栓一輩子!”
程謙陽臉色黯了黯,低聲道:“我和安安不用你管。”
王燚良抿了抿唇,再回頭是真的走了。
陸安城還愣在原地,若不是程謙陽晃他根本回不過來神。
“這他媽怎麽回事兒?一個兩個的都趕着走啊?啊……”陸安城的情緒逐漸低落,“……怎麽都要走了……”
程謙陽不知該說什麽,只能一手扶着自行車,一手去拽陸安城的胳膊,把他往自己身側帶了帶:“沒事兒,說不定他倆怄氣随口說胡話呢,等過兩天就好了,什麽事也沒有,沒人走啊。”
說罷順了順陸安城的背:“你看不是還有我嗎?咱們還在一個班呢?我答應你的,每天幫你抓重點,将來咱們還考同一所大學。”
還沒緩過勁兒來的陸安城失落地垂下頭,額頭貼上了程謙陽的肩。他信了,程謙陽答應他的事就沒有食言過。
怎麽還不到一個禮拜,他就告訴自己考慮讀文了呢?
陸安城失神地望着遠處的樓。
如果程謙陽去了那,平常還能抽空一起回家嗎?回了家都是寫作業,什麽時候再湊一塊?高三之後每個禮拜只能回家兩天,這兩天見面的幾率又是多少?
剛才說話沖了,不知道程謙陽有沒有往心裏去。
他抱起腿,撐住自己的下巴,嘆了口氣。
為什麽人長大後,有這麽多要思考的事情,還要接受一些自己不希望發生的事?
“安安。”他沒發現程謙陽已經追來,悄悄走近他的身後,“我開玩笑的,我不讀文了,你想讀理我就跟着……”
“算了,是我激動過了頭。”陸安城聲音悶悶的,“你的前程重要,我說這種不負責任的話是害了你。”
“你做你喜歡的事吧,王燚良說得對,你別被我栓一輩子。”
作者有話說:
最近事兒真多,開不完的會讨論不完的議題,堅持更新我都想起立為自己鼓掌。
這章裏陸安城提到的陳秋水和王碧雲是電影《雲水謠》裏的兩個主角,真人真事改編的抗戰背景老電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