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山雨
熙寧已經差不多緩過神來了,只是經由夜裏的涼風一吹,有些冷。
熙寧跟着那個小太監在幽深的宮中小道中行走着,不知道皇侄找她有何事。
通報後,熙寧和那個小太監一同走進了南書房。
裕慈正坐在書案上看着奏折,神色不分明,熙寧心中有些害怕。
“參見陛下。”熙寧跪下給裕慈行禮,卻遲遲沒能等來對方的回應,熙寧鬥膽擡頭看了看裕慈,卻發現他的臉上滿是怒氣,很快從桌案上飛出來一鼎香爐,悶的一聲砸在了那個領熙寧來的太監頭上。
龍顏大怒,誰還敢站着,宮中衆人紛紛跪下磕頭謝罪,一時間殿內都求饒之聲。
裕慈從階上走到殿中,路過熙寧的時候脫下了自己身上的龍袍蓋在了熙寧的身上,熙寧不由得牙齒打顫,不是身上冷,而是心裏冷。
“拖出去,五十板子,如實打。”
熙寧的眼皮一下一下跳起,聽到了殿外的叫喊聲。
裕慈将熙寧扶起,笑着說:“朕叫他将姑姑您喚來,他卻不長眼睛,姑姑,侄兒替您罰他了。”
裕慈雖笑着,熙寧卻覺得一股涼意從背上升起,覺得面前這個與自己一同長大的侄兒是陌生人一般。
熙寧想克制自己不讓自己表現得太過明顯,逼迫自己看着裕慈的眼睛,身體卻止不住地顫抖。
“姑姑受涼了。”裕慈眼裏滿是溫柔。
“是……本宮有些冷了。”
熙寧本想順着裕慈的話說下去,卻未曾想到他突然轉過頭對着宮人吼叫道:“那還不扶公主去更衣!眼睛難不成是瞎的嗎?”
話音剛落,一道紫色的閃電将黑夜劈開,雷聲陣陣,雨勢極猛。
Advertisement
熙寧坐在南書房偏殿之中,已經沐浴過換上了幹燥的宮服,一頭長發下,身後站着兩個宮女替她烘幹頭發。
外面雷打一聲,熙寧的心便狠狠跳上一次,殿內點着的焚香聞着也毫無用處,反而更叫人心煩,熙寧閉上了眼睛。
裕慈進殿的時候沒有說話,揮了揮手之後兩位宮女們便小跑着離開了偏殿。
這些小動靜瞞不過熙寧,她才睜開眼睛從鏡子中看到來人是誰之後便被人人捂住了眼睛。
那雙手大而溫暖,溫溫柔柔地覆上了熙寧的眼睛。
裕慈他長大了,也是快要做父親的人了,想到這裏,熙寧覺得很是安心。
可是今天又是怎麽回事?
“猜猜朕是誰?”
“侄侄,不要鬧了。”熙寧配合着裕慈笑着說道。
裕慈愣了一瞬,發現自己早已經不會說“我”這個字了,先是扯起嘴角笑了笑,松開了手,走到了熙寧的身後坐下。
熙寧從鏡子中看到裕慈坐在了自己的身後,又取了籃子內放置的香包替自己烘頭發,急急忙忙要轉過身子,卻被裕慈按住了肩膀。
裕慈摸着還滲着水的發梢,想起了自己在城門上看到熙寧墜水的那一刻。
“姑姑可還記得,那時朕看着別人玩秋千眼饞得很,您見了便跟朕在東宮外的老槐樹上做了個秋千與朕一同游戲?”
“何嘗不記得。”裕慈拿木梳輕輕梳着她的頭發,熙寧舒服地閉上了眼睛,嘴角泛笑,“皇兄被父皇遣去督軍去了,我瞧着您實在念書念得煩,于是便哄了您出去蕩秋千,誰知道皇兄竟然回來的這樣早,剛巧撞上,那槐樹也老了,沒蕩幾下便折了枝,還好我反應快才沒叫您摔着,若是傷到您了,也就不是五遍女德那般簡單了!”
裕慈從鏡子中看着熙寧反應,也跟着熙寧笑了起來。
“那姑姑你可還記得皇祖父駕崩那年……”裕慈停住了笑,繞到了熙寧的身前,“您可還記得那日,明王率兵包圍大內宮城,朕一個人坐在東宮內,那日有人拿劍指着朕,是您擋在了朕的身前?”
熙寧不知道裕慈突然提起這件事做什麽,害怕他要動明王,急忙說道:“父皇駕崩消息洩露,皇兄遠在寧州無法即刻回京,明王乃是奉母後之命進宮鎮壓異臣,也不知道為何會有奸賊闖入東宮,我知道了便……”
裕慈像是沒有聽到熙寧說話一般,一只手捏上了熙寧的下巴,熙寧無奈只能擡起下巴,問道:“姑姑那日不顧兇險這樣護着朕,可如今又為何不護了呢?”
“我沒有——”
裕慈成心不想讓熙寧辯解,手上添了力氣,看向熙寧的眼神從溫柔變成了尋常帝王一般的凜冽。
熙寧吃痛,皺起了眉頭,看着裕慈。
“朕自認為朕從未虧待過您,封地,錢財,就連兵符朕都給您一份,可您是怎麽對朕的?”裕慈松開熙寧的下巴,怒極拂開袖子,繼續說道:“朕寵你,不是要養一頭白眼狼到了這個時候反咬朕一口的!”
熙寧倒在地上,看着裕慈的背影,心裏一陣發酸,問道:“您是皇上,九五至尊的皇上!”
“原來你也是這樣認為的!”裕慈将一本奏折和一個賬本直接摔在了熙寧的面前,問道:“你可能解釋?”
那賬本是宋衍從秦州帶回來的賬本,而另一本奏章上面印着加急的紅印,熙寧顫巍巍地将奏折翻開,幾個詞語十分紮眼。
加急——明王——起兵謀反!
裕慈轉過身來,看着熙寧整個人都在發抖,笑着說道:“您要護着的人現在要來造朕的反,姑姑您要怎麽做?”
“這不可能!”熙寧喃喃自語,又像猛地意識到了上面一般,說道:“這賬本是你放過去的?”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如今亂臣已經攻下了将近三座城池你還說不信嗎?”裕慈将奏折從熙寧手中抽出,挑起了熙寧的下巴,說道:“我本以為宋衍是我的人,沒想到他倒護着你,非說帳本上沒有乾敏那個反賊的名字,可這賬本是朕一筆一畫親自寫的,朕會記錯嗎?”
熙寧原以為宋衍是替自己背下了黑鍋才被罰跪的,現今看來卻是因為這個,不然皇侄也不至于發那樣大的火,熙寧辯解道:“沒有,我沒有異心,他更沒有異心啊!”
“如何證明?”
氣氛突然安靜,兩個人相顧無言。
終是裕慈開口,說道:“姑姑以前常說,大齊軍中缺善攻城之将,侄兒愚鈍到現在才知道這其中的不妙之處,這件事還請勞煩姑姑了。”
熙寧的身體止不住顫抖,知道了裕慈的下一步安排,以沉默作為答案來默許。
“傳朕旨意,封大長公主為大将軍,即日挂帥出征寧州平定逆賊——”
像是預料一般,熙寧等來了裕慈的下一句話。
“右相宋衍為監軍,即刻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