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責罰
崔元靖眼皮子一跳,祝明燦、祝明謙張大嘴巴,神情比崔元靖還要驚訝。
“六妹,你胡說八道什麽,快向崔公子道歉。”祝明燦嚴厲地說道。
水榭裏古琴聲戛然而止,動靜将其他人都吸引過來。
祝妤婷知曉祝妤君罵了崔公子,揚起手要教育六妹,被祝明謙一下抓住手腕。
崔元靖磨磨牙齒,被罵無所謂,他是反感祝六沒有情緒起伏的态度。
被壞人盯上不害怕,沈家再相遇不驚喜,他出言相譏,回罵都一臉雲淡風清。
“病症起于微末,崔公子不要諱疾忌醫才好。”祝妤君平靜地說道:“崔公子手腕習慣向外,虎口和四指指肚有繭,是仰手滿柄握劍所至,崔公子乃文武雙全之人,若被病症所累,豈不可惜。”
崔元靖冷哼一聲,多的是人知道他會武,沒什麽了不起。
“病症在左膝,崔公子曾受傷,濕邪侵襲,不治以後有可能引發鶴膝風……”
“六妹,別說了。”祝明謙發現崔元靖臉色越來越難看。
“忠言逆耳啊,崔公子若……”
“閉嘴,你才有病!”崔元靖一甩袍袖,快步離開水榭,向院外行去。
祝明章、祝明燦、祝妤婷顧不上罵祝妤君,急急去追崔元靖,唯有祝明謙留下來。
祝明謙頭痛地在水廊上來回走:“六妹,你闖禍了,祖父和祖母非常重視此次崔公子來訪,在崔公子遞拜帖前,祖父已經下過六次請帖,你将崔公子氣走,祖父一定會發怒,祖母再疼你,也保不住。”
何況祝老太太根本不是真心疼她,趁祝明謙沒注意,祝妤君調皮地吐了吐舌頭。
“六哥,我是實話實說,忠言逆耳利于行,崔公子心胸狹窄,聽不得實話,諱疾忌醫,如此品性不往來也罷。”祝妤君覺得崔元靖那家夥很可笑,這麽容易就被氣跑。
Advertisement
“理沒錯,但祖父不會聽。”祝明謙想了一會,“到時我陪你去合壽堂。”
“謝謝六哥。”祝妤君感激一笑。
不出一盞茶功夫,丫鬟急匆匆地來尋祝妤君。
“小姐,老太爺和老太太叫您過去。”
丫鬟同情地看祝妤君一眼,老太爺先才大怒,砸了一只心愛的茶壺,六小姐怕是好不了。
……
合壽堂裏祝老太爺黑臉坐于上首,見祝妤君進來,胡子都翹起來,祝老太太則搖搖頭,一副心疼不已又百般無奈的模樣。
祝明章等人顯然已被訓過,垂頭喪氣地躲在各自母親身邊。
祝妤君向二老見禮,一臉無知地問道:“伯祖父、伯祖母喚孩兒過來有何事?”
“跪下!”祝老太爺怒喝。
祝妤君癟着嘴,委屈地跪下去,“若伯祖父是為了崔公子的事責備孫女,孫女不服。”
“你聽聽,敢這樣與長輩說話了,都是你寵出來的。”祝老太爺指着祝妤君,朝祝老太太兇道。
“君兒,你還不知錯!崔公子是府中貴客,你卻出言不遜,惹貴客生氣。”祝老太太在祝妤君面前一向和顏悅色,當面板起臉訓斥有些不習慣。
“崔公子病了,孩兒讓他去治病何錯之有。”祝妤君嘀嘀咕咕。
“看兩日醫書,真當自己是神醫,不知天高地厚,你外祖父留下的醫書我看是禍害,幹脆一把火燒了,你也不用再看。”祝老太爺怒道。
祝明謙在旁替祝妤君說話,也被祝老太爺厲聲斥罵。
聽到消息的小張氏拽着祝妤桐趕到合壽堂。
見祝妤君罰跪,小張氏心疼不已,快走兩步到祝妤君身邊,亦跪了下來。
自年關後,小張氏今年是第一次踏入合壽堂。
小張氏性格懦弱,沒說話先開始啼哭,“伯父、伯娘,君兒年紀小不懂事,縱是犯了錯,也都怪媳婦,府裏伯娘最疼君兒了,還請伯娘看在君兒年紀小不懂事的份上,勸勸伯父吧。”
小張氏說的話令祝妤君頗驚喜,聽似膽小婦人在哭求,實則架起老太太,讓老太太與老太爺對立。
祝妤君安慰地握緊小張氏的手,她怎可能不知道崔公子是貴客,說崔公子有病,無非三個原因,其一她‘醫者仁心’,崔公子左膝确實有傷,及早治療容易痊愈,拖久了得吃苦頭;其二,她不願東府人攀附上崔家,崔家是北地兩大世家之一,東府人一旦借力,與她五房不利;其三,她要試探東府人的底線,她與郭氏已經相看兩厭,但還剩下老太爺和老太太現在不鬧僵,以後如何讓父親提分家。
祝妤君打算被祝老太爺罵幾句後,主動提出去祠堂,盡量保住自己不被打,在祠堂住幾日沒有什麽關系。
祝老太太面露猶豫,祝妤君不是親孫女,罰重了不合适,但祝妤君膽敢罵崔公子,損害祝家利益,實在無法無天。
“誰都不許勸,不讓六丫頭知曉自己錯了,如何給崔家交代!”祝老太爺喝道。
祝妤君悄悄翻個白眼,崔家大約不會在乎什麽交代吧,東府人與崔家相互不往來才好。
郭氏在旁悠悠開口,“爹說得是,不給些教訓六丫頭不知道錯,崔家也以為祝家眼中沒他們,往後六丫頭還可能帶壞府裏其他小輩……”
趁郭氏說出家法兩個字,祝妤君擡起頭,眼含盈盈淚光,似悲似懼,“伯祖父、伯祖母,孩兒知道錯了,孩兒自請去祠堂閉門思過,為了讓崔公子消氣,伯祖父可以多關孩兒幾日。”
內堂靜默一瞬。
郭氏瞪着祝妤君,她想說關祠堂太便宜六丫頭,該挨一頓板子再關進去。
“既然你知錯,肯主動到祠堂思過,就去吧,照規矩關祠堂必須餓三日。”祝老太爺暗暗咬牙,胸口怒氣還未完全發洩出來。
“是,孩兒一定認真思過。”祝妤君俯身一拜,毫不猶豫地起身随婆子去祠堂,生怕遲疑片刻東府人反悔。
小張氏又哭哭啼啼地跟上來,祝妤桐喊着‘娘啊娘啊’,也跑出內堂。
郭氏嫌棄地說道:“這五房,一個比一個不像樣。”
……
小張氏追上祝妤君,一抹眼淚,“君兒你生得瘦弱餓三日該如何是好,一會娘和你爹再去求求老太爺,你別怕啊。”
祝妤君朝祝妤桐努嘴,低聲道:“娘,您去尋八妹,女兒沒事的。”
“尋你八妹有什麽用啊,她又不讨長輩喜歡。”
小張氏眼睜睜地看着祝妤君被關入祠堂,眼淚将一方帕子都打濕了。
“娘,不用哭,餓不到六姐。”一直被忽略的祝妤桐扶住小張氏,無奈地說道。
……
祠堂門落下栓,祝祥淵才從書房‘閉關’出來。
他畫了一幅三槐圖,準備請愛女品析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