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上周在江城市郊外發生的追尾車禍事故,救助者女兒接受了采訪,一時間引起許多人的注意。
這起車禍涉及到超載、追尾、落橋、爆炸,程度很嚴重。而且,還涉及到江城有名的企業家榮芳遠,所以民衆關注度很高。
榮芳遠一直未接受采訪,救助人也一直沒被曝光。所以甫一出現,民衆都很好奇。
等到了解了情況後,人們更是唏噓。原來救助人是位普通的快餐店老板,和朋友釣魚撞見事故,舍身救人。
因為他施救及時,所有相關人員均無性命之憂,就連受傷最重的貨車司機也已經蘇醒。
唯獨救人人被爆炸所傷,引起一系列疾病,至今昏迷未醒,後續還需要做一連串的手術。
這篇采訪除了讴歌見義勇為的救人行為外,另一個更讓感嘆的是救助者的女兒還是一位高三學生,采訪中用了化名。
雖然報道上打了馬賽克,人們還是很快知道這是個不一般的女兒,發現她是是江城十六中學神一樣的名人。
本來是有望沖擊國內最高學府的苗子,如今家裏突遭意外,很有可能會對她造成很大的打擊。而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采訪視頻中,記者何寧問救助人的女兒:“爸爸做出這樣的事情,你怎麽看?”
穿着校服的女孩,臉上打着馬賽克,聲音很柔軟,她說:“爸爸就是這樣的人,可能他自己沒覺得有什麽,危急關頭本能去救人而已,我為他驕傲。”
采訪以女孩的回答收了尾,大多數民衆讀罷都有些心酸,紛紛在底下留言。
或贊美她父親的行為,或希望女孩專心參加高考,有條件的人希望可以聯系女孩,提供一些資助。因為文章裏提到女孩和父親相依為命,家境并不富裕。
這篇報道一時間引起強烈反響。
在種種聲音中,有一種聲音悄然興起,主要是譴責企業家榮芳遠。
這個在事故中幸運被救下的有錢人,自事件發生起,未做任何表态。而據醫院知情人介紹,榮芳遠的腿只是擦傷了點皮。
Advertisement
躺在高檔病房的榮芳遠看完這段采訪,一起之下把平板扔在地上,差點砸到秘書的腳。
“誰寫的文章?這種文章怎麽能發出去?你幹什麽吃的?”榮芳遠厲聲斥責秘書。
秘書低垂着頭,不知道怎麽回答好。
坐在一旁的榮景臨揮手叫秘書出去,秘書如蒙大赦,撿起平板匆匆走了,房間裏只剩下父子倆。
榮景臨慢條斯理的喝了半盞茶,才悠悠地說:“媒體采訪的是救人者的女兒,叫他們怎麽攔?”
“攔不住,就不能審審稿?全篇文章下來就沒提到我一個字,這不是當衆打我臉?”榮芳遠臉上布滿戾氣,“一群廢物!”
榮景臨挑眉。
“一群窮鬼,整天閑的沒事幹。讓我表态?嗬!是我撞人的?是我點火引起爆炸的?還是我求他救人的?自己命不濟,就別逞那個英雄。想讓我買單,憑什麽?老子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榮景臨斟茶喝,任榮芳遠發牢騷,根本不接茬。
榮芳遠罵了一會,漸漸消了氣,怪他:“你來這裏喝茶的?說話!”
“說什麽?又不是我寫的報道,你別往我身上撒氣。”見榮芳遠怒視他,才漫不經心地說:“要我說,人家好歹救了你一命,你去感謝一下也是應該的。”
“文章撤不下來了?”
“怎麽撤?各種大小媒體、渠道都轉發了。撤的了一篇文章,可堵不住悠悠衆口。”
“這群無良媒體,手腳倒挺利索,虧我每年給他們那麽些錢。”
這可真冤枉那些媒體了,他們即使不看榮家的面子,動作也做不到那麽快。榮景臨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淺淺一笑,這當中可少不了他和趙景寧的手筆。
“聯系媒體,下午探望救助人家屬。”榮芳遠吩咐。
榮景臨不置可否。
榮芳遠也不在乎他的意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還有的學呢。
下午,榮芳遠的探望搞得大張旗鼓。
他坐着輪椅,右腿上打着石膏,額頭上纏着繃帶,穿着一身病號服,和以往出現在媒體上雍容華貴的形象大相徑庭。
榮景臨推着他,秘書跟在一旁,身後圍了一群記者,浩浩蕩蕩地來到趙永熙所在的病房。
這個陣勢,把正在休息間收拾東西的趙景寧“吓”了一跳。
榮芳遠看見她也是一怔,榮景臨敏銳地注意到他這個反應。
“你們是?”趙景寧手上拿着的衣服都忘了放下,怯怯地看着這一大群人。
女孩長得可真好看,一張臉素淨無暇,正是這個時期的女孩獨有的純潔的美,無端地讓人想起“一樹梨花壓海棠”的詩句來。
榮景臨推着輪椅向前,榮芳遠回過神,揚起設計好的笑容,“你就是……”突然想起,至今還不知道救助人的名字,“恩人的女兒吧?”
榮芳遠伸手要握趙景寧的手,趙景寧吓得往後一縮,修眉微蹙,“你是誰?”
榮芳遠唇角顫動,一雙手強硬地拉過趙景寧的雙手握住,聲音微顫地說道:“我是你爸爸救下的人,你爸爸是我的恩人吶。”
說着,榮芳遠紅了眼眶。女孩一見此景,眼眶跟着就紅了,淚水從眼眶中流下,她用衣袖擦了擦。
照相機捕捉到了這個感人的一幕,很快将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接下來,榮芳遠講述了自己住院至今的經歷,膝蓋骨折、腦震蕩、昏迷……總而言之,都是不得已的緣由才至今未見恩人,絕非外界污蔑的那樣。
“你爸爸呢?讓我見見恩人。”
“我爸爸他……”趙景寧忐忑地環顧圍着她的媒體,最後視線落回到榮芳遠身上,“他轉院了,這家醫院的費用我們……負擔不起。”
趙景寧似是為此感到羞愧,低着頭,躲避着媒體的鏡頭。一衆見慣了各色場面的記者都忍不住心軟。
救人者竟然落入這種境地,反觀做戲做了全套唯獨臉色紅潤的不像病人的榮芳遠,各人心中都是嗤之以鼻。
榮芳遠被這女孩噎了兩次,很有些下不來臺。
榮景臨及時表态,稱會負擔她爸爸入院前後所有的醫療費用。這家醫院設備齊全,希望她爸爸盡快轉回來,別耽誤了治療。
“不用了,真的。”趙景寧連連擺手稱不希望欠人太多,他們還不起。
“還什麽?你爸爸救了我一命,這些都是應該的。”榮芳遠說。
“不不,爸爸救人時肯定沒想那麽多。”趙景寧拒絕。
榮芳遠又問了幾遍她爸爸在哪,他要當面感謝恩人。趙景寧都不說,只說:“爸爸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養病。”
反襯的他們大張旗鼓來探病影響了病人休息,搞得一群人讪讪的。
榮芳遠幾次三番要在媒體上塑造自己有恩必報的形象,都被趙景寧擋了。心裏生氣,說話也不由得強硬。
強勢表态會擔負她爸爸所有醫療費用,并且當面給了她一張銀行卡,稱裏面是一百萬的感謝費用。
趙景寧自是不收。
榮芳遠強行塞到她手上,“叔叔聽說你在讀高三,學習成績很好。馬上要高考了,一定要專心學習,其他的有叔叔在。”
趙景寧掙不過她,手心裏的銀行卡硌的她心口都在痛。
媒體終于捕捉到幾個有用的鏡頭,算是大功告成。雖然到最後,救助者也沒出境,甚至連轉去哪裏都沒問出來,不過那些都不重要。
一行人浩浩蕩蕩往回走,榮景臨推着榮芳遠往外,回頭偷偷朝趙景寧眨了一下眼。
到門口時,趙景寧叫住榮芳遠,“叔叔——”
然後快步上去,把卡還給他,“叔叔,錢我真的不能要,您只要記住我爸爸的名字,我就很感激了。”
榮芳遠一怔。
趙景寧俯身到他耳邊說:“我爸爸叫,趙永熙。”
榮芳遠雙目圓睜。
趙景寧直起身子,又說:“我叫趙景寧。”
榮芳遠再遭雷擊。
最後,媒體的報道都是對榮芳遠有利的部分,其他部分都被人為忽略掉了。
富豪在病中拖着虛弱的身體親自探病,又承擔醫藥費,又給銀行卡,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做了。
自然有買好的水軍在評論區附和,稱贊企業家的社會價值。
只是底層民衆着實厭倦了這種作秀的場面,對握住家屬手紅了眼的照片、當着鏡頭面遞銀行卡的照片深惡痛絕,想看到的救人者的情況則一句沒有。
因此,更加激發了民衆對榮芳遠的抵觸。
一時間,兩方輿論争執不休,竟壓倒了娛樂圈的熱度,上了熱門。
這麽點小事竟然搞這麽大,連帶着對企業形象都産生影響,股東們都有怨言。集團公司甚至為這件事專門開會,研究如何對待救助人一家。
有人甚至提議讓榮芳遠把趙景寧接到家裏照顧,既能撫慰救助人的心,更能收買大衆,挽回企業形象。被榮芳遠當衆駁回。
榮芳遠覺得這群人就是吃飽了飯閑的,屁大點個事也能鬧得沸沸揚揚。
今天輿論煽動幾句,他榮芳遠就把人家女兒領到家裏養。明天民衆再使勁鬧鬧,他是不是也要把鬧事的人請到家裏當祖宗供起來?
錢都給了,是他們不要,要他怎麽樣?
一群閑人愛嚷嚷,就讓他們嚷嚷好了。救助人和家屬都沒怎麽的,也不知道他們上蹿下跳想要幹什麽。
榮芳遠沒把輿論放在心上,讓他震驚的是救他的人竟然是趙永熙。
世間的因緣際會真是妙不可言。
那可是趙永熙啊,榮芳遠心想。兩人快二十年沒見了,再見竟然是在車禍現場。
更令他震驚的是,趙永熙的女兒竟然叫“景寧”。
呵呵,景寧……那可是他和阮芳曾經給孩子取的名字。
那時,他和阮芳濃情蜜意。阮芳喜歡孩子,說要生兩個孩子,讓他給孩子想兩個名字。榮芳遠不喜歡孩子,阮芳鬧着讓他想。
他喜歡男孩,就起了個“景臨”的名字,“景”字寓意前程似錦,“臨”有君臨天下的意思,霸氣十足。
阮芳喜歡女孩,順着榮芳遠的思路,起了個“景寧”的名字,“景”字她解釋為光明美好,“寧”則代表寧靜致遠……
榮芳遠晃晃腦袋,冷笑一聲。都是些前塵往事,他好多年沒想過了。
懶得聽那群股東呱噪,在榮景臨的建議下,榮芳遠幹脆一張機票飛去加州度假。爛攤子交給榮景臨處理,也算是對他能力的一個測驗。
殊不知,此舉正中榮景臨下懷。
他和趙景寧兜這麽大個圈子演這場戲的目的,就是要逼他離開,好給榮景臨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集團內施展拳腳。
--------------------
寶子們,最近有點忙,暫時兩日更一章,依舊六點,希望大家支持哦,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