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賈寶玉總說,‘女兒是水做的,男兒是泥做的。’或又是‘女兒出嫁前是珍珠,出嫁後是死魚眼睛’。可他怎麽不想想,誰不想一直當珍珠呢。又是誰讓珍珠變成了死魚眼睛。男人要是有承擔,女人又怎麽會舍珍珠,而就魚眼睛?

當年初看紅樓時,總覺得這個夏金桂過于張揚跋扈,天天攪和的家宅不寧的。可現在卻是覺得這個夏金桂也不過是個可憐之人罷了。說是薛家大奶.奶,卻是從賈府的偏門嫁到了賈府的偏院。說是皇商薛家,卻寄居在賈府。嫁了人,才知道丈夫房裏還有個正式擺過戲酒的妾,而這個妾不但溫柔聽話,還是個貌美如花的。怎麽不讓人心存危機之感。比自己還大些年歲的小姑子,不但管着家,還天天的指手劃腳。

這林林總總加起來,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了。本來就是風雷之性,又怎麽可能和風細雨。迎春的逆來順受,和夏金桂的嬉笑怒罵,不過都是對生存的最後無耐罷了。

薛蟠娶親的第二天,黛玉陪坐在賈母身邊,看着跟随薛姨媽來請安的夏金桂。一身新媳婦的大紅衣裙,襯得人比花嬌。行動間不似閨閣弱女,倒有些鳳姐的麻利勁。也許此時還有着新媳婦的腼腆溫柔,因此,整個人看起來很是可憐可愛。

想到不久後,薛家将要進入那如‘股票交易大廳’一般的吵鬧生活。黛玉心中壞壞地笑了。

親愛的‘寶姐姐’,拿出你那神愛世人的莊嚴法相去pk一代潑婦終極者吧。精神上支持你呦!

黛玉在賈家陸陸續續地住了幾個月,年前終于回了林府。因着林瑜的原因,林家的這個年過得也很是平淡。

無聊之時,黛玉總是會派紫鵑去賈府送個點心,請個安的。紫鵑每次從那府回來,黛玉都能聽到一些賈家及薛家的故事。生活也多了一些趣味。

過年的時候,做為有品級有爵位的人家,黛玉和林瑜都享受了一把皇宮冷風凍菜的待遇。從宮裏出來後,姐弟二人心有戚戚。這種事情也幸好一年幾次,不然真心受不了。

不說別的,這場面是真的考驗人的反應和智商。林家姐弟的品級爵位雖然在賈家可以橫着走,但到了宮中大宴的時候,也是差不多敬陪末坐的。離老遠,既看不清帝後表情,也聽不見說什麽。只能看着別人笑,跟着笑。別人點頭,跟着點頭。但到底為什麽笑,為什麽點頭,那是真的不清楚了。這種宴席又不像是大朝會。皇帝說一句,就有太監組隊一遍一遍地往遠處傳。唉!真苦逼。

年節剛過去,便聽人說宮裏的那位賈賢德娘娘病了。話說回來,這姓賈,又稱賢德妃。合起來叫,竟是‘賈賢德’。可見宮裏起這名的人真夠有惡趣味的。罵人都可以罵的這麽有水準。

賈家人進宮去探病,自然說起寶玉之婚事。王夫人傾向薛寶釵,而賈母卻請賈元春于高門大院中擇一門當戶對的适齡女孩與寶玉為妻。

賈元春很是為難,其實她也知道。以寶玉之出身,就算加上人才品性也實在無法與真正的大家聯煙。都說寶玉是含玉出生,将來必有大成就,但元春卻私以為那玉不過是王夫人為打壓大房特意弄出來的一種手段。不然為什麽這麽多年,也不見寶玉有什麽異人之處。

說到這裏,不得不說黛玉之前讓人放的謠言了。長年累月的,身在後宮之中,動不動被宮妃提起,賈元春是真的相信了。怪不得都說‘人言可畏’,假的說成真的,真的也被傳成假的了。

王夫人的意思,賈元春也是知道的。自己的母親相中了自己的兩姨表妹薛家的寶釵。可那薛家的地位實在是太低了呀。自己怎麽說也是皇妃呀,自己嫡親的弟弟卻要娶個商家女。這以後前朝後宮的,還不得讓人笑話死。這個是堅決不能有的。

祖母要的高門大戶,母親要的商家姑娘。這都不是賈元春能接受的。只是一邊是母親,一邊是祖母。既不能直接回絕,也不能肯定認可,幸好此次是進宮探病的。這個話題倒是可以擱淺。

唉!至于寶玉的婚事,自己真的要上上心了。都說‘成家立業’,也許給寶玉娶房賢惠的媳婦,倒可以幫着寶玉立起事來。

那日回府後,王夫人便與薛姨媽說起了賈母的決定。薛姨媽最近的日子過得苦呀。夏金桂終于對薛家徹底失望了,也不裝什麽賢惠了,直接暴露出了隐藏的獠牙,對着薛家上下一起下口。薛家日日夜夜都處在風雨中,尤其是薛寶釵。雖可彈壓夏金桂一時,便必竟是大齡未嫁女,比不得有着‘宋&太&祖滅南唐’之氣魄的長嫂。

一時之間,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倒不是薛寶釵願意跟着夏金桂對着幹,只是你若不吱聲,她便更張狂。你若要吱聲彈壓,她便撒潑打罵,一時也不讓人消停。

黛玉知道的時候,只能用前世看到的一句話來形容了。“女兒是水做的,男兒是泥做的。女漢子是水泥做的。而潑婦卻是加了玻璃,鋼筋的混凝土做的。”前人誠不欺吾矣。

由于夏金桂三五不時的指桑罵槐,再加上賈家的婚事遲遲定不下來,愛女心切的薛姨媽終于下定決心拿着欠條上門逼婚了。要麽給錢,要麽拿賈寶玉抵債,要麽就去衙門說道說道。有錢沒錢,丢人丢面的除了賈家二房,就是皇妃娘娘。看着辦吧。

你說她們薛家就不怕丢人?哼哼,薛姨媽心中冷笑,都這個時候了,薛家還有人可以丢了嗎?

看着拿着欠條的薛姨媽,王夫人傻了。最近幾次進宮,她大姑娘可是跟她說過了。寶玉要是娶了薛寶釵,她在宮裏都覺得丢人。寶玉将來入朝為官,薛家是一點忙都幫不上的。朝堂後宮,皆是官官相互,聯絡有親的。若是真的跟薛家聯姻,不說她在宮裏如何,就是寶玉也會少了妻族的助力呀。所以何不為寶玉求個身世好一點的姑娘呢。

王夫人當初不願如了老太太的意,聘史湘雲為媳。現在聽了元春的話,倒是有些個後悔了。但再後悔也沒用,史湘雲也不可能再嫁給寶玉了。

所以,當王夫人把這個想法說出來的時候,賈元春無語地向上翻了個白眼。除了史湘雲就沒有別人了?咱們賈家跟史家也算是老親了,就算是不聯姻,也沒什麽大的妨礙。現在應該走出四大家族,向外發展好不好?

看到了親娘親祖母的不靠譜,賈元春就把給寶玉找媳婦的事情攬了過去。

誰能想到這邊還沒着落呢,薛家那邊倒是不幹了。王夫人只能忙忙安撫,誰知薛姨媽鐵了心,竟是如何安撫也是不成。只得去尋賈母。賈母心知大勢已去,氣憤地攆人出去,關門不見。王夫人無法,只得進宮去尋元春,而宮裏知道這件事情的賈元春也傻了。

當賈元春都要認命的時候,王夫人卻想着是不是可以把薛蟠的案子翻出來。

“不可,此事千萬莫提”。聽了王夫人的想法,賈元春忙忙打斷。這事要是鬧出來,薛家固然不好,但賈家也是要受牽連的。

“那娘娘,此事該如何是好呀?”王夫人是徹底沒了注意。以前吧,因着史湘雲比着,王夫人對薛寶釵倒是真的有幾分喜歡。可現在史湘雲離開了,她大姑娘又是十分不得意薛寶釵,王夫人對薛寶釵的心,也就慢慢地淡了。

說實話,賈元春只在省親的時候見過薛寶釵一次,但以前母親每次進宮的時候,都會着重的誇獎薛家表妹如何知禮,如何懂事。又對比着史家的姑娘說。長此以往的,心裏對薛寶釵還是比較喜歡的。所以,有次端午賞節禮的時候,才照着寶玉的例給了回賞賜。但那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喜歡有個商家出身的弟媳婦呀。

宮裏大宴小宴的,別的高位宮妃總能看見娘家人。賈家除了老太太有身份參加這種宴會,其他人都是沒有資格的。可老太太卻年歲已高,幾乎到了不出門地步。所以這讓本就覺得勢微的賈元春更是覺得宮裏宮外沒有助力。總盼着寶玉能夠早日出息考出功名,或是娶個世家女回來。

可如今,薛家逼債就在眼前。她們二房與大房,與寧府又都有些不合。雖是一筆寫不出兩個賈來,但這種不關家族存亡的事,大伯和珍大哥哥是不會出手的。

史家不會管,說不定正好看熱鬧。王家又是自己與薛家的外家,自是兩不相幫,更何況,王家的舅舅還不在京城。就算是想要偏幫着自己,也是鞭長莫及的。

這時候才發現,賈家真的是末落了,尤其是分了家的二房。就算有自己這個皇妃在,很多事情上都是無能為力的。另一個,因着面子問題,也有些投鼠忌器。

唉!既不能把薛蟠的事情捅出來,也不能讓有司去幹預恐吓。這個弟媳只能先娶回來再說了。

打定主意的賈元春對着母親王夫人說道:“母親,事到如今,只能先把薛家表妹聘回來,再說以後了。”

“聘回來?這...”王夫人有些疑慮,有些不明白。不是你說不讓娶的嗎?怎麽又要娶回來呀。難道真的一點別的辦法都沒有了嗎?

“母親也不用着急上火的,薛家一家都住在咱們府上,娶親送嫁也不用滿街吹吹打打的。不過是從西屋到東屋罷了。當今崇尚節儉,婚禮只請些老親也就罷了。至于娶進來之後的事情,哼,那也就是咱們賈家人自己的事情了。”賈元春頗有深意地說着。

不愧是親母女,王夫人眼睛一轉就明白了賈元春的損主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