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王夫人自宮中回來,換了身衣服便去了賈母上房。賈母因着薛家的事情,史湘雲的事情徹底惱了王夫人。所以,王夫人來了,也沒給個好臉色。

李纨等人正在屋裏陪着老太太聊天,見王夫人進來似有話要說。便領着衆人退了出去。別人尚可,只薛寶釵在離開時特意看了看王夫人的臉色。

薛姨媽拿着欠條上門催債的時候,寶釵是知道的。雖覺得此舉不妥,卻并未阻止。其實,寶釵的心裏也是矛盾的。年歲起來越大,婚事遲遲不定下來。賈家再托下去,自己也不用嫁人了。直接進廟裏得了。女兒家的光陰就那麽幾年,自己終是耗不起的。今時,母親催債,姨媽要麽還錢,要麽迎自己過門。無論哪一種,都算有了結果。總比這一日日,一年年的空等下去強呀。

只是,他日真的嫁進府來,以姨媽之心性,磨磋,冷臉肯定是少不了的。唉,只能希望姨媽看在自己是她親外甥女的份上,寬待一些。在加上寶玉的情面,日子總能比珠大嫂子過提強些吧。寶釵心事重重地想着。

待屋裏除了鴛鴦便只能賈家婆媳二人時,賈母就着鴛鴦的手喝了口茶,撩了撩眼皮說道:“說吧。”

黛玉通過催眠符,又加上這麽多年的潛移默化。雖然拯救了賈母變.态的‘寶玉最好’心理。可不知是血緣親情還是主角定律,賈母心裏,寶玉還是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一點,讓黛玉非常的無語。

王夫人整了整臉上的神情,對着賈母小聲說道:“今兒進宮去了,娘娘都好,還問老太太好。”說罷,停了下來,瞧了瞧賈母的神色。

“嗯”賈母無可無不可。等着王夫人往下說。

“關于寶玉和寶丫頭的婚事,娘娘的意思是...”王夫人還是有些難以啓齒的。必竟這事要是真這麽辦了,還是有點不厚道的。

“娘娘是什麽意思?”賈母有些不耐煩,這老二媳婦辦事沒有算計不說,現在學起話來還吞吞吐吐地。

“娘娘的意思是,不妨先娶進來再說其他。薛家住在府裏,儀式倒是可以減省一些。當今注重節儉,婚禮只請些近親族人便罷了”王夫人越說聲音越小。這哪裏是娶親呀,這也不過是比納妾強些罷了。

賈母什麽人,這話不用說透就已然明白王氏母女的意思了。不過就是悄悄地把薛家丫頭娶回來,等将來再給寶玉聘一房出身更好的罷了。介時,薛家也沒辦法鬧了,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說是婚約,聘書為證,儀式都減了,這東西還不好糊弄。

看着面前的王夫人,心中止不住的冷哼。平日裏吃齋念佛,裝的多慈善,現在總算是漏出真面目來了。親姐妹,親外甥女,花着薛家的錢,卻到頭來讓人家姑娘偷偷摸摸地嫁過來。

行了,您老就知足吧。您當您是什麽好人呀。原書中,花了林家全部的家産,人家姑娘還不是讓你們熬死了。這薛家至少還把姑娘嫁出去了。

且不說,婆媳那日如何肯談的,賈母對寶玉的婚事是一概不參與,不聞不問的。當然了,在賈母心裏這也不過是寶玉正二八經的納回妾罷了,有什麽好過問的。

而這種态度,在外人看來,尤其是薛家人看來。不過是老太太對二寶婚事的一種妥協後的冷處理罷了。

也不知道王夫人是怎麽忽悠薛家母女的,薛家還真的同意婚事減省了。雖然,夏金桂覺得有些不對勁。但那關她什麽事情。甩甩帕子,自顧吃酒玩樂去了。

婚期定在來年二月初十。距離現在也不過是三,四個月的時間。好在薛家還有些家底,再加上寶釵越大,薛姨媽越有時間為寶釵準備齊全的嫁妝,因此倒也不忙亂。至于賈家那邊就更好說了,寶玉婚後還是住在園子裏。但探春及李纨母子就不好再住在裏面了。因此,探春和李纨子就紛紛搬了出來。

而寶玉的院子将來是要做為新房的,自然也要粉刷一新。再怎麽減省,也到看着像個樣呀。不然,真等薛家母女發現不對了,事情就難收場了。所以,寶玉也暫時搬出來園子。等新婚的時候,再搬回去。

視線轉到黛玉這裏,黛玉這幾個月來,跟林瑜相處的越來越融洽。少了些生疏,多了份姐弟間的默契。

為了培養姐弟間的感情,每天午膳,晚膳都是一起用的。雖然有些不合規矩,但誰讓林家這情況特殊呢。家裏家外的事情黛玉和林瑜兩個都是有商有量的。日子過得很是平穩安定。黛玉總想着,過個幾年,再給林瑜娶房媳婦。她就可以提前進入養老狀态了。

因着黛玉的關注,賈家的消息一直是源源不斷地送到林府。黛玉也知道了王夫人和賈元春的打算。賈母的冷眼旁觀。但是黛玉覺得,還是敢緊讓寶釵嫁了吧。別管那些有的沒有的了。那所謂的‘四大家族’早晚是要出事的,賈家到時只是抄家,賈氏宗族還是存在的。這個年代的已婚之婦是受到夫家宗族的保護的。可比未婚女子安全多了。

更何況,賈家想要為寶玉另聘她人的事情,是不可能實現的了。而寶釵,就算嫁的再低調,再寶玉另娶之前,那都是賈家實打實的‘寶二奶奶’。

黛玉記得原書中,二寶成親不久。賈元春逝世,探春遠嫁。之後便是抄家,賈母亡故等。既然二寶要成親了,那麽成親後,就讓林之孝家的全都撤出來吧。可別出來晚了,抄家的時候,再出大價錢贖人去。別說錢不錢的問題了,就怕有錢也找不到人。

黛玉在賈家安排的人,除了林之孝家的,就只剩鴛鴦了。鴛鴦還要等一等。但也可以先預備出來了。

“縣君,這幾天就是賈家表少爺成親的日子了。這賀禮要怎麽備?”李嬷嬷對着發呆的黛玉問道。

黛玉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說說話,就又溜號了。不過,剛才李嬷嬷的問話,黛玉到是聽到了。有些不解,這有什麽好問的呀。正常備就是了。

黛玉哪裏知道,這麽多年,只要碰到薛寶釵和賈寶玉的事情,或是賈家二房的事情,黛玉都是恨不得去參一腳的。黛玉身邊的人也都知道,黛玉對賈家二房,及薛寶釵和賈寶玉的态度。那是挖坑陷害,落井下石慣了的。所以李嬷嬷才如此問。

“正常備呗,嗯,算了,還是比着二表姐出閣的禮送吧。也可以低一些。多低一些也無妨。”黛玉不加思索的回道。迎春成親的時候,黛玉明面上送的并不多。所以,這時送寶玉成親的賀禮自然也不會太多。

賈寶玉就算有一個皇妃的姐姐,那也只是一個五品官的嫡次子。人家迎春也是皇妃的堂妹,不但親爹是一等将軍,還有個五品官的哥哥,就算是庶女,身份上也比賈寶玉強些。所以,賀禮上比賈寶玉多些也是應該的。

這麽一想,賈寶玉的身份還真不是一般的低呀。你說他都這樣了,賈家的老太太和王夫人到底是哪來的底氣給賈寶玉挑媳婦呀。

..........................................................................................

二月初九,寶釵幾十擡的嫁妝就從賈府內院相連的門擡進了大觀園。嫁妝很豐盛,種類齊全。讓賈家人看的很是眼紅。

二月初十,賈府中門大開,當然開的只是一等将軍府旁邊的賈府大門。因薛家人都住在府裏,吃酒什麽的自然只是從內院進出。所以,相比于內院的喜慶布置,并沒有注意到賈府大門外只是象征地挂了紅彩綢,連喜字都未張貼。

因古時風俗,除送嫁的兄弟,娘家人是不會在婚禮當天到婆家來吃酒席的。所以,薛蟠不知道,薛家女眷也并未發現,來吃酒席的都是賈家本家的爺們和王家再京城的少少幾個人。

婚禮進行得很順利,寶釵的嫁妝是早一天就送來了的,省去唱嫁妝這一項後,拜過堂再送進大觀園內的新房也就分分鐘的事情。新房裏只賈家未出嫁的三姑娘,四姑娘及黛玉并幾個本家媳婦。新人送進了新房,衆人也在掀過蓋頭後,被鳳姐兒請出去吃酒席了。

寶玉向來是個萬事不管的,就算是沒有了林黛玉,史湘雲也離開了,但只要有人繼續圍着他轉,他就能自在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再加上寶釵大小也是個美人。又是年華最好的時節。所以,對于娶寶釵,并沒有太大的抵觸。

新婚小夫妻,二人自是柔情蜜意了一番,第二日去請安的時候臉上都是壓不住的喜色。

磕頭,敬茶,領紅包都順順利利的完成了,因着婚事以成,寶釵自己也沒注意其他細節,因此,誰也沒有想到過要領寶釵進祠堂入家譜這回事。

寶釵雖然聰明,也知道這麽嫁進來,做為婆婆的親姨媽心裏一定不會太高興。但是這變臉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三朝回門後寶釵的苦日子才算是正經開始了。王夫人日日都讓寶釵在她面前立規矩。縱然是滿心委屈,寶釵也不敢多說什麽。

必竟這年頭,當媳婦的都是要立規矩的,媳婦都是這麽熬過來的。沒看見前幾年,自已的親姨媽好婆婆還要給老太太端茶遞飯的。只是寶釵看着自己腫了的雙腳,心裏還是有些落差的。

這時的寶釵并不知道王夫人哪裏是讓她立規矩,分明就是在折騰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