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這一年,賈家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賈探春被認了義女和親去了,賈惜春鬧着出家,最後是真的出了家。還有寶釵為寶玉産下一子等等。事事到頭終有定論,元春的逝世,加快了賈府滅亡的腳步。樹倒猢狲散,牆倒衆人推。先是寧國府獲了罪,後又有人彈劾榮國府。
有彈劾王夫人多年來借賈政之名重利盤剝的,以及王夫人與賈琏夫婦包攬訴訟、也有彈劾賈寶玉寫反詩,反詞的,總而言之,羅列的罪名并不比甄家少,彈劾賈家最重的竟是賈雨村!
當初受了甄士隐多大的恩惠,發達後,竟眼睜睜地看着恩人之女受苦受難。又如當初,賈家幫着這厮走動官路,這厮竟在這種時候落井下石。可見這賈雨村真真小人無疑了。
種得前因,必得後果。賈家今日,不過是大勢所趨。而賈家也一如原著還是抄了家。抄家當天,賈母驚駭過度,當場就去了。當今天子仁厚,留了守節的李纨母子和年幼的巧姐,以及尤二姐那個幾歲的稚子及寶釵之子,共同為賈母守靈處辦喪事。
其他人如賈珍、賈蓉、賈赦、賈政、賈琏被投進了刑部大牢。王夫人的罪重些,單押在一處。複審後與賈家的幾個爺們一起判處了秋後問斬。剩下幾個賈府女眷投進了獄神廟,一塊兒的還有賈寶玉、賈環。除了聽說原本就病重的鳳姐現在已經病得不成人形了,別人倒還好。而男女下人們已經訂了名冊入官發賣。
得到消息的那天,因着天氣晴好,黛玉正讓人給寵物們洗澡呢。聽到了消息,黛玉沉默了好一會兒,便讓人去請林瑜回來。
賈家出事到今天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消息是留在京城的林府管家送來的。黛玉來南邊之前,就把賈家将要壞事的拆測告訴了林管家。讓他有事的時候幫襯着一些。
當初黛玉想着回到南邊來,就是不願意看到賈家出事的樣子。管,不願意管。不管,別人還在看着。就是再灑脫的人,也怕別人的诋毀呀。所以,還不如眼不見,心不亂。早早避出去呢。可真的到了南邊,卻又時常的挂在心上。
林黛玉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都不喜歡賈家這類人。都說‘幫人幫急,不幫窮’。賈家一幹人,要是真的賴上林家,那可夠黛玉喝一壺的。
對于賈母,黛玉心裏很矛盾。這麽多年,賈母對黛玉真的可以說的上是有求必應,無論是什麽事情,只要是黛玉說的,賈母都會照着做。可是這些要是在沒有那張符的前提下,那麽黛玉心裏一定是感激的。
黛玉欣喜于賈母的疼愛,可心裏又抵觸這份疼愛的不純粹。每次,當黛玉下定決心,真心對待賈母的時候,就總會想起原著中,那個真正的黛玉被自己信任的外祖母坑死的事情。
一直以為,黛玉對賈母的要求都不高。只要看住了賈家的人別給自己找麻煩就行。而賈母也真的做到了這一點。無論是在賈府還是在林府。賈家的人,都很少找黛玉的麻煩。雖然這也有黛玉自己的努力。但賈母卻可以為了自己生生的壓制王夫人那類人。這也為黛玉省卻了很多心力。
賈母離開了,雖然倉促了些。但對于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來說,也算是長壽的了。其實,這樣也好,總比活着看到兒孫被問斬要來的強些。
無論黛玉怎麽開解自己,眼淚還是在第一時間流了出來。真的不想哭的。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等到林瑜匆匆從書院趕回來的時候,黛玉都快哭成淚人了。
就在林瑜想着如何安慰黛玉的時候,黛玉一擡頭也看到了林瑜。不等林瑜說話,黛玉就對林瑜說:“這紗呀,綢呀的。也就看着好看罷了,一點也沒有棉布的吸水”。說完,還用手上的紗質帕子擰了擰鼻子。得了,就這一句話,林瑜都不知道接下來要說什麽了。
嘆了口氣,林瑜對着哭的沒有一點形象的黛玉說道:“明天讓丫頭們給姐姐用上等棉布做些帕子來就是了。”
“嗯,也讓你身邊的人給你用棉布做一些襪子,省得穿鞋不跟腳”黛玉一邊抽泣,一邊叮囑。
林瑜特別無耐,“姐,你大老遠的讓人把我找回來,就是為了跟我說棉布襪子的事情。”
“當然不是,找你的人沒告訴你,京都賈家出事了嗎?我外祖母驚吓過度去了。”黛玉說到這裏,又有點想哭。
“唉,”林瑜嘆了口氣。賈家在京城的風評一直不得很好。分家前更甚。去那家作客,就沒有敢帶自家姑娘上門的人家。男人們不務正業,奴才們偷奸耍滑,仗勢欺人。女人們更是了不得,放利子錢,包攬訴訟、就沒有不敢幹的了。賈家有今天,也不過是報應到了。
只是這些話,林瑜并沒有對黛玉說什麽。他知道的事情,黛玉也知道。否則也不會禁止他跟賈家來往了。不過聽說賈家的老太太對他這位姐姐很好。
“姐,逝者已逝。你也別太難過了。賈家壞了事,那賈家的老太太的後事是如何操辦?”林瑜勸解道。
“開始的時候,是珠大嫂子帶着蘭哥,巧姐操辦的。後來,無罪女眷們也被放了回來。幾位女眷和大小三位重孫子守在靈旁,也不算太過凄涼。”說到這裏,黛玉又想到了什麽了。剛止信的眼淚又流了出來。
“琏表哥家的鳳姐姐,卻是病死在了牢裏。”黛玉很是惋惜鳳姐的離逝。那樣的人,最後卻走的那麽凄涼。
林瑜見黛玉如此,想了想道:“若是姐姐放心不下,瑜陪姐姐回京城看看吧。”
“不了,個人有個人的緣法。我們回去了又能做什麽呢。”賈家放回來的女眷。寧府那邊關系更遠,于黛玉來說,不用放在心上。而榮府這邊也不過是刑夫人和薛寶釵二人罷了。
“就算今天啓程,我們回到京裏,外祖母百日都過了。再去,又有什麽意思呢。更別說,你還暈着船呢。”黛玉看着林瑜悶悶地說道。
林瑜抿了抿嘴,有些小尴尬。可心裏卻覺得不回京也好。林家今時不同往日。朝廷剛處置了賈家,他們姐弟巴巴地從南往北趕。知道的是奔着賈母的後事去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林家對朝廷的處置心生不滿呢。
“既如此,姐姐何不去寺裏上個香。或是請些得道高僧為老太太誦回經呢。”林瑜一邊出主意,一邊看着黛玉的表情說道。
黛玉想了想,也覺得主意不錯。順勢點了點頭。
看着坐在對面的林瑜,黛玉有些個不好意思。剛才怎麽就想着把林瑜從書院叫回來了呢。書院離城裏有些遠。回來一趟需要二個多時辰呢。平日裏,林瑜都是休息的時候,才會回來的。
“那個,既然都回來了,也別急的走了,在家住一晚,明個再回書院吧。正好給你補一補。”林瑜現在正是抽條的時期。個子是長了,身上的肉卻是嘩啦啦地往下掉。人都快變成竹杆了。
之後的時間,姐弟二人又說了些話。用外晚膳後。便自去休息不提。
林瑜走後的某天,黛玉突然想起來之前就想過的事情。連忙給京城林府的管家去了封信。
信中的內容不外乎就是讓人看住賈蘭等人,別真把巧姐賣到髒地方去。黛玉也知道,劇情是強大的。所以,她也沒有想要改變巧姐的命運,只是希望在可以變通的基礎上,适當的幫一把手。
黛玉讓林家的人不要在明面上做些什麽,只要暗中盯住了就好。一旦王仁與賈蘭這對狠舅奸兄二人組把巧姐賣了。就暗中買下來,送到劉姥姥處。這樣一來,劉姥姥家也不用為了贖回巧姐弄得傾家蕩産,巧姐也不用在那種地方走一回,平白壞了名聲。名聲這種東西,平時不顯,關鍵時刻也是能要人命的。那個著名的‘阮玲玉’,是怎麽死的,不就是被人用口水淹死的。
巧姐現在年紀小,但風姿已經表現出來了,人長的又是集父母之所長。在京城貴女中,相貌都是排的上號的。将來巧姐嫁給王板兒,這相貌太好,也是吃虧的地方。
算了,等将來巧姐出嫁的時候,自己送上一份厚重實用的賀禮做嫁妝,想來有林家在背後撐着,一般人家也不敢動巧姐。
等将來自己離開了,如果真的有什麽事情,想來也不過是命中注定罷了。再說了,黛玉都不在了。眼不見心不煩了,愛怎麽樣就怎麽樣吧。誰又能為誰操心一輩子呢。黛玉做這些,為了不過是她的心罷了。
不過等到那時巧姐的弟弟也快長大成人了,給自己的姐姐撐個腰,也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巧姐會不會在年幼的時候跟自己的弟弟好好相處了。只是這時候的黛玉并不知道邢氏壓根就沒有給巧姐姐弟倆相處的機會。
雖然黛玉總是對自己說,有些事情不能眼睜睜地看着的時候,就閉上眼睛,轉過身去。可真的到了這個時候,性子中的那點同情心還是讓自己沒辦法真的什麽也不管。
想來林瑜也是知道黛玉的性格的。若黛玉真的是那種冷血無情的性格。姐弟二人之間也不會處的這麽親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