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柳明月看到不遠處的三間土房子,眼中流露出來的是懷念,心中更是感嘆不已。她娘嫁給他爹的時候,也就是在這個小土房裏頭,後來生了她,日子過得清苦,她爹熬了多年不過是個老秀才,在村裏頭開了個啓蒙班,好歹能有些收入。

而在她娘去世之後,後娘進門,柳明月的日子就不好過起來。

說起來柳家村其實蠻排外的,後娘的日子不好過,她有鄰裏和族人們照顧着,卻也不敢太過分。等她爹病入膏肓,實在是借不到銀錢了,這才跟村人遠了。

作為女兒,盡管她爹不慈,她卻不能不孝,在後娘建議下,自賣了自己,跟着牙行的人,到城裏頭去務工了。那時已經沒有了皇帝,政治權柄更疊很快,對她卻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她已經進了陳家,成了陳地主的第八房姨太太。

小家碧玉的她,也算是別有一番風情,叫陳地主也迷了一段時間。好景不長,她性子天真浪漫,骨子裏頭刻着的都是自愛自持,也不知道所謂的心機伎倆,根本不可能鬥得過陳家的那些個姨太太,更別提陳地主的原配了。

還不等她們出手收拾,九姨娘就進門了,柳明月順理成章 地就成了被忽視的那個,以極快的速度就失寵了。所幸她并非飛揚跋扈的性子,性子還算是能忍,在陳家也還能過得下去,不算難熬。

如今再回故地,柳明月是真的很懷念。

不過跟在她後頭的陳梓湘和陳梓瀾臉色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陳梓瀾,嘟起來的嘴都能挂油瓶了。她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破舊的房子,這樣髒亂的環境,即使是家裏頭的下人住的房子都比這好得多。

柳明月也看到了她的不樂意,其實挺能諒解的,摸了摸陳梓瀾的腦袋安慰道:“現在家裏頭就這條件,等後頭的廂房建起來了,你們想怎麽布置都可以的。”她指了指後頭還在打地基的部分說到。

說罷,也不管她們的小心思,指揮着秦嫂将東西都如今僅有的三間房裏頭搬,帶着阿香開始四處看看,想着該怎麽改造。

老陳頭停了馬車之後就叫上小祥開始在附近走動,熟悉熟悉地理位置。他們還得去看看這工程的進度,柳立成張羅了人在後頭開工,農閑時,人手充足,估計就三五日的功夫,後頭的廂房就能建起來。

既然他們都回來了,禮數還是要做足的,該要出面的時候,絕對不能含糊。這會兒他拿上了從城裏帶回來的香煙和糖果去了,聯絡聯絡感情,以後也好在村裏頭紮根。

柳明月對這處房子有很深的感情,現下是荒了,從前她娘還在的時候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她指了指前頭的空地,“從這兒砌出來一條道,正好把院子劃出來幾塊,種點菜蔬,建個亭子,打個水井,就盡夠了。”

她在院子裏頭走着,一邊走一邊跟阿香說道,“外頭院子要不要圍起來,可以用竹子建了籬笆能稍微防着點。”農村裏頭人都養雞養鴨,若是種菜的話,還是很有必要的。“要不在院子後頭建個雞舍,可以養些雞鴨,自家人吃就盡夠了。”

阿香聽到雞鴨,原本還有些頹然的情緒盡數散盡,兩眼放光,興高采烈地毛遂自薦道:“姨娘,讓我來吧,我會喂雞,以前在家的時候,家裏頭的雞鴨都是我照顧的。”能為這個家做點貢獻,找到自己的價值,阿香突然就開心了很多。

人果然還是要被需要,找到存在的價值,才能算是有了情感寄托,才能活得開心些。

“行,午後問問村裏頭的人,看看能不能請一隊打井的來,院子好好收拾收拾,還是好看的。”她往裏頭走,準備去給秦嫂幫忙,“阿香,進來幫忙吧,先收拾收拾,等會兒再跟我一起出去村裏頭轉轉。”

東西還需要規整,但是缺這少那的,需要補的東西還很多。柳明月心裏頭有數,這會兒只是拿着筆開始列,到時候無論是托了老陳頭到鎮上添置,還是她自己去一趟都行。

一行人齊心協力下,好歹是把床鋪給收拾出來了。

如今就三間房,左右兩邊的是裏外兩間,中間的前半截是客廳。柳明月帶着秦嫂和兩個小孩兒一起住正房,左邊是陳叔跟小祥,右邊是陳梓瀾和陳梓湘,小豆子帶着弟弟杆子就跟着阿香在她們的外間,勉勉強強算是安置下來了。

後頭一排三間廂房,等建好了,就能住的寬裕些。至于女孩兒家該有的東西,柳明月一樣都不想少給她們。

将帶回來的縫紉機放在外間的窗邊,家裏頭的家具,除了原本留下來的一些老破玩意兒,其他的都是柳立成從村裏頭的木匠處拉來的,還算新。縫紉機搭了個臺子,角落裏頭堆着三個箱子,都是從鎮上采買的各式布料。

接下來她還需要趕緊給孩子們多做一身衣裳出來,不然光靠買回來的和他們原先的那些光彩華服,很容易出問題。

要是到時候給村裏頭的人留下一個有錢的印象,只怕再過幾年,日子就難過了。柳明月心裏頭暗暗盤算着,将這些都一一羅列上,生怕自己又給忘了。

等老陳頭回來後,看着煥然一新的家,倒是生出幾分感慨來。這一次他是真的覺得回對了。不僅僅是他們在鎮上時就聽到了打仗的風聲,更主要的是,柳家村的确是個非常團結,很有人情味兒的地方。

柳明月自己還有事兒,她只把剛剛寫好的東西遞給他,“等陳叔空閑了,還得去鎮上将這些東西買回來,如今過日子是可以了,但是要日子過得好,還是要多準備些。”她反正是不會跟老陳頭客氣的,直接就說了。

至于他是如何安排的,柳明月沒再管,她也沒空管。

就在老陳頭跟村裏頭來幫忙建房子的人熟稔起來之後,柳明月也迎來了村人的拜訪。除了鄰裏,最主要的就是她的族親們,要知道,她爺爺有好幾兄弟,光是堂兄表弟,姐兒妹兒的就一大堆呢。

來了自然不能不招待,柳明月大概能認出來小部分,剩下的都是沒印象的。不過她也就一句話,等過段日子這房子起好了就會辦溫居宴,“到時候大家可都要賞臉來吃飯啊,明月離鄉多年,拖家帶口地回來,到底是給大家夥兒添麻煩了。”

花花轎子人人擡,她客氣了,大家自然也就客氣了。“這有什麽的,聽說妹妹準備把兩輛馬車都捐給村裏了,這可是不小的貢獻了。”徐燕是牛蘭芳的妯娌,這會兒抱着才剛剛滿三歲的兒子圖圖站在邊上,搭腔道。

她雖然不如牛蘭芳受歡迎,可在村裏頭還是有些交際的,她開口後,好幾個跟她年紀相仿的年輕婦人便開始跟着附和,氛圍一下子就好很多了。

就這麽聊了一會兒,大家就彼此熟悉起來了。好些個柳明月從前的兒時玩伴都紛紛找到了她,好歹算是互通了信息。

柳明月将人送出去時,看着這些衣着樸素,身材已然走樣,抱着孩子的人,心裏頭感慨萬千。一邊告誡自己要好好保養,一邊也在遺憾,跟了陳地主這些年,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來。

“姨娘,旻哥兒醒了,一直找你呢。”秦嫂抱着陳梓旻出來了,将他放到柳明月懷裏,“淳姐兒還在睡着,我先去看着她,阿香說廚房已經收拾好了,等會兒晚上我們就簡單做些吃的,正好把村裏頭人送的東西用上。”

他們在鎮上的時候也有采買一些東西,可到底還是不夠,“沒事兒,先将就一兩日,我列了單子給陳叔,你等會兒去看看還缺什麽,到時候一塊兒給辦了就成了。”柳明月随口說道:“外頭的那塊地已經讓人開出來了,到時候我們也種些菜,總不能日日在外頭買。”

農家人可不興買菜的,都是自給自足。原本這個房子的邊上就是一塊大概三分地大小的空地,柳立成給劃出來了給了柳明月,肯定是要利用起來的。

等這個小菜園子長成了,自給自足肯定是沒問題的。她覺得村長的弟媳徐燕就挺好的,到時候上門請教一下,總能種好。

“幸好姨娘聰明,這些東西備得夠多,要不然來了這麽些人,還真是抓瞎了。”阿香将桌子上的瓜果糖糕等東西規整好,“別說,大家都挺有分寸的,以前在老家,若是能見着這些,肯定是要搶的。”

尤其是村裏頭的大老娘們,她們可不知道客氣兩個字怎麽寫的。

柳明月卻是心知肚明,大概是柳立成的功勞。大家都知道她的情況,卻不敢說,大抵有一部分原因,是她的闊綽,什麽人才會闊綽,起碼自己是有的。

一個有錢有點能力的人,大家肯定都不願意得罪,還未摸清楚情況的時候,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大概是覺着捧着些也無妨吧。

陳梓旻靠在柳明月的懷裏,聽着大人們說着話,愣愣的,有些集中不了精神。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