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柳明月在村裏頭的日子越過越好, 大家都盯着,原本因為柳大姑的事兒而偃旗息鼓的楊梅,倒是隐隐有冒頭的意思。
殺豬宴這日, 大家齊聚祠堂前,柳明月提着碗筷去找人, 而秦嫂帶着阿香往後邊臨時搭建起來的竈臺去了。她們還得幫着準備些東西,那兒已經有好些個婦人在洗洗切切, 牛蘭芳的婆婆柳大娘正指揮工作呢。
都不是第一次幹活兒,女人們各司其職,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人一樣, 很快就上手,進入狀态。
邊上有個井,砌了水池, 有個人在那兒登記。這些有着各家記號的碗筷彙聚在一起, 洗幹淨了之後會被安排擺放到祠堂前的桌子上。柳明月跟人家搭了幾句話, 閑聊了一二之後就往後廚去了。
小孩們正勤快地拿着布幫忙擦擦這兒,擦擦那兒,小手凍得通紅也不抱怨,端是可愛的樣子。
為了等會兒能早點吃到肉, 大家都熱情高漲。
男人們聚在一起侃大山, 說到今年村裏頭的收成, 個個都是喜笑顏開。柳立成跟族老們商量過後,決定在過年前将第一筆錢分下去,讓大家一起樂呵樂呵。這也或多或少影響着大家的心情,荷包鼓了,說話時腰杆都是直。
陳梓瀾可不會去幫忙, 她拉着陳梓湘到了角落裏,拿着掃盲班的黑板用,給大家講了一些樂理知識。學校要組織一支文娛隊,陳梓瀾憑着自己的二胡成了配樂的一員,大家都很是佩服,這會兒圍着她聽的津津有味。
既然是教授知識,大家也不會挑理說她倆不幹活,畢竟柳明月都已經去幫忙了。村裏頭的婦人們湊一起,手上沒停,嘴裏也不停的。
“別說,這城裏來的孩子就是不一樣,說話嘎嘣脆,看着就很飒。”這個可是個誇獎的詞,她看着自己家的女娃娃跟着人家屁股後頭,倒是也沒生氣,反倒是很欣慰,“我家那丫頭要是能學到一星半點,以後肯定就不用愁了。”
這評價真的是挺高的了,柳明月在邊上聽着,笑着自謙:“不就是比大家學多了點東西,聽說選到學校的文藝隊當配樂的了,回家還挺高興,天天練,可把旻哥兒給煩的不行,說是吵着他看書了。”
陳梓旻當然沒有說過,柳明月也不過是随口說說而已,這樣的自謙聽起來其實更像是炫耀。但是大家也挺給面子的,你一言我一語,把陳家的這幾個孩子誇了又誇,連陳梓旻都得個沉穩好學的評價。
整個柳家村差不多六十戶,每家人口都不少,湊在一起,把祠堂前頭的空地都給差點兒占滿了。掌勺的可都是男人,這準備工作完事兒了,他們就位,很快就傳來了香噴噴的各式菜肴的味道。
殺了兩頭豬,又添了些菜蔬,整治出來的菜式就十分豐盛。豬頭豬蹄等都一鍋鹵了,排骨糊了面粉下油鍋炸,五花肉做成紅燒肉,後腿肉剁了捏成丸子,酸菜炒豬場,溜豬肝兒,辣椒炒豬心等,每道菜都是滿滿一盆,濃油赤醬,連蔬菜都罕見地放了油,看着就舒心。
柳明月搭把手,将裝好的菜遞給阿香,她跟秦嫂先回家去了,家裏還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呢。
開席的時候,柳正保開了幾壇酒,給桌上的男人們都滿上,“今年大家都很努力,老天也給面子,風調雨順,收成也好。明年呢,村裏頭有了這酒坊,池塘的魚苗也放下去了,今年冬天也挺冷,雪下得夠大,明年肯定會是個好年。”
他将酒一飲而盡,“來,大家都幹了這碗酒,跟着新中國的路線走,越來越好!”
這句話一落下,如同在油鍋裏頭放入了水,氣氛一下子就燃了起來。大家推杯換盞,還沒開始吃呢,先喝了好些酒,微醺後氣氛更是熱烈。後頭的女人們聚在一起,聽到外頭的響動,都很有經驗地自顧自吃着,聊着天,也不管。
一年到頭也就這個時候能放松放松,都是自己村裏頭的人,總歸不會鬧什麽笑話,何必拘着。
老陳頭似乎也被這樣的氛圍感染了,帶着小祥一起給大家敬酒,感謝的話是沒有停過的。他來了柳家村之後,漸漸地倒是找到了歸屬感,看着這些質樸的漢子,由衷生出了幾分喜歡,提點的話隐晦地說出,結了不少善緣。
孩子們單獨湊了幾桌,撿着些好吃的菜,聚在屋子裏頭,也很是熱鬧。爐火不斷,還陸續有菜上來,好些人都是吃了一會兒就繼續去忙活,忙了一會兒又出來吃,都是做慣了的,倒也不覺得辛苦。
女人們也豪邁得很,好不容易能敞開了吃肉,大家的筷子可沒停下來過。只可惜,再好的肉也堵不住某些人的嘴,柳明月正跟徐燕感慨這農家的豬就是格外好,簡單的烹饪方式也做出美味時,邊上就有人給她添堵來了。
“明月啊,聽說前頭柳大姑給你帶了個人回來相看被你給拒了?”楊梅特意端着碗擠過來,跟柳明月“小聲”嘀咕,卻不知道,連隔壁桌都聽到了她的大嗓門,“怎麽着,你想找個什麽樣的,也給我說說,給你留意着呢。”
她話剛說完,周圍三米內都靜音了。
這件事其實大家也在私底下讨論了許多,但是當着柳明月的面還真沒人敢說。這會兒被楊梅就如此直愣愣地攤開了,大家都有些猝不及防。
柳明月從省城回來,顯然帶着不菲的家産,即使有好些個負累,可日子過得挺好不說,還拉着村人一起發財。而她平日裏也只跟村長家的和幾個同族的媳婦來往得多些,這些人也并非那種多舌的,到底沒什麽閑話可傳。
再加上老陳頭主管着對外的事兒,他似乎也并非那種軟弱可欺的,酒坊的酒聽說就是人家幫着找門路銷出去的,這樣有大本事的人,大家當然不願意得罪。
大家支着耳朵聽,面上鎮定自若地繼續吃喝,交談聲也恢複正常。被這麽直接問到點上的柳明月顯然也有些懵,她倒是真沒話說,看着楊梅,甚至認不出她是誰,有些茫然地問到:“這位嬸子倒是沒怎麽見過,您是?”
她雖然回來這麽許久,可出去與人交際的次數屈指可數,常來往的人裏頭,顯然是不包括眼前這一位的。
楊梅差點沒被這個反問氣到背過去去,往日裏她到大哥家去的時候總會遇到柳明月在院子裏頭忙活,她覺得柳明月裝,肯定不是沒印象,而是不想跟自己說話罷了。于是,硬梆梆地說道:“也是,如今明月也是個名人了,不認識我也正常。”
這話一出,邊上就有不嫌棄事兒大的插嘴了,“楊梅的哥哥就在明月家隔壁,這常來常往的,難道是沒碰見過?”
一下就把關系給點透了,而且,矛盾升級,就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兒了,連楊梅大哥楊大柱都給牽扯進來了。楊大柱是入贅的,在家可沒多少底氣,他的妻子柳冬可不大愛搭理這個小姑子,往日裏都是當作沒看見這個人,這會兒自然也不會幫腔。
雖然火已經燒到自己身上,可她也不在意,一直自顧自地吃喝。反正她不愛織毛衣,男人是個木匠,也不需要靠着村裏頭的酒坊過日子,無欲無求,自然不怕什麽。
再說了,都在邊上住了這麽久,她也對柳明月這個人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對方不會因為這事兒遷怒自家,自然也不會上趕着去幫忙。
“楊梅有什麽好人選,快說出來給我們也掌掌眼,這明月如今可不一樣了,可得給她找個好人家。”另一邊的一位大娘說道,“村裏頭的光棍倒是有幾個,就是不好提,提了也白瞎,這門不當戶不對的,不合适。”
她倒不是幫腔誰,只是感慨而已,“這女人嫁人,看的可是人,不是人家家裏頭的物事條件,那都是虛的。只要人好,勤快些,總不會餓死的。”
說罷,邊上多的是附和這話的人,大家是感同身受,自然就暢所欲言了。
柳明月見楊梅一直盯着自己看,倒是不好推脫,“難怪我說怎麽這麽眼熟呢,原來是您啊。”她說着,挑沒那麽多人碰到過的菜往自己的碗裏夾,“我倒是不知道原來這麽多人關心我的人生大事,前些日子恍惚聽說馬上就要出婚姻法,我這情況不好說,還是再等等吧。”
她一下子就把自己的狀态給更改成已婚的,希望能借着政策躲開些不必要的麻煩。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能被她唬住,這話才剛剛說完,那邊就有人搭腔了,“不是說要領了證的才算?”雖然沒有明晃晃往外說,可柳明月是被賣了去當姨娘的,肯定是沒有結婚證一說,大家心知肚明,這會兒可不好糊弄。
柳明月也不在意,笑着給她們解釋道:“就是沒領證也要走這麽一道程序,不然的話帶着這層關系,就是再嫁了,人家也膈應不是。”
她細細說着這些政策的內容,也算是免費給大家科普法律了。
最近村裏頭事兒多,這一樁樁的事兒層出不窮,大家也沒心思關心外頭的事兒。這會兒叫柳明月細數出來,倒是都驚呆了。
見座上的人都七嘴八舌地加入讨論中,楊梅看着心情郁悶極了,她将自己的筷子放下,只覺得肉都不香了。不過等她轉頭看向柳明月,還想再提時卻被她的笑臉給阻了。
柳明月勾起的嘴角十分到位,但那眼中顯然沒有笑意,皮笑肉不笑地盯着自己看的樣子還是有些唬人的,起碼就把楊梅給唬住了。說起來她也不過是想要些好處而已,并沒有想要得罪人的意思,自然是吓一吓就慫了。
很快大家的話題就一偏再偏,回不到原處了。
等吃完這頓飯,幫着洗了碗,用開水燙過之後,分發回給各家各戶。月亮都到樹梢上了,柳明月才提着自己帶來的碗,後頭跟着陳梓湘姐妹倆,一同往家裏去了。
秦嫂和阿香領了些菜回家裏去了,這會兒估計都洗洗準備要睡了。陳梓旻的情況并不适合這種熱鬧的環境,他倒不是排斥人,而是不喜歡過度熱鬧的環境。柳明月體恤他,很多時候都不會勉強他到這樣的場合來。
而前些日子下雪時大家沒看住,讓杆子在外頭玩了好一會兒,晚上就發熱了,後來竟然傳給了陳梓淳。這下可把大家給驚壞了,這兩日眼看着好轉了許多,柳明月自然是不願意讓他們出來再受寒的。
回頭再給凍病了,可不是鬧着玩兒的。農村的醫療條件就那樣,真得上心些。
“姨,剛剛你為何不反駁,其實那大嬸說的話意思都很明白了,要是一味的推脫,轉移話題,日後肯定會得寸進尺的。”陳梓瀾到底沒有抑制住自己的疑問,她跟在後頭,陳梓湘扯她都沒能阻止。
柳明月也沒往心裏去,“何必跟這種人計較,你們要知道,在村裏頭生活的話就是這樣,總有處理不完的人事關系,錯綜複雜,今日你跟我好,明日我跟她好,反正閑話就沒有斷過的。”她感慨道:“你們要習慣才好。”
這話沒錯,但是叫兩個小姑娘實在不能接受,陳梓湘脫口而出:“那當初為什麽還要回來?”其實以老陳頭的能力,以柳明月當初的情況,就是在省城過不下去,到鎮上去生活也是好的。
盡管如今她們已經漸漸習慣了村裏頭的生活,可還是無法理解。
“村裏頭的生活也有許多好處啊,你們以後就會知道的。”柳明月伸手打開了門,“不過最大的好處,還要再過些日子才能體會到。”說罷,将東西放到廚房去,趕着兩人去休息,“你們該去洗洗睡了,明日開始,要繼續早起讀書。”
放假兩日了,她們也松快了兩日,可一味松快可不行,柳明月覺得還是得給她們緊緊皮。“村裏頭這些事兒你們也不用多管,反正話題就沒停過。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旁的不需要理會。”
她反正是不大樂意因為這些閑言碎語影響自己的心情,該嫁什麽樣的人,只有她自己說了能算,其他人沒有資格開口。這會兒到了她這個年紀,經歷了的這麽多事兒,哪怕是她爹重新活過來了,也無法幹涉她的決定的。
似乎是被她的堅定吓到,陳梓湘姐妹倆狠狠地點了點頭,乖乖轉身回了房間。
而送走了她們,柳明月回到自己的房間時,卻有些茫然。回鄉後被一提再提,她倒是忘了,自己不過才二十出頭的年紀,再婚的确是件需要慎重考慮的事兒。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撒花,今晚回家給大家發紅包~
三更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做到日更,然後每天盡量寫多點,謝謝大家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