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07-25號的12點左右放出
一聲。
半個月前發生的事,猶如在眼前,仍讓他心有餘悸。
雲夏是中原的一座大城,因着有官道的經過,人流繁雜,是處富饒之地。
秦府世代經商,名下的飯莊和布莊在雲夏排的上前幾,家底十分殷實,是雲夏的大戶。
秦千寧雖然姓秦,卻并不是秦府的家奴。他幼時随父母兄長來到雲夏,父親秦興旺靠着一手廚藝在秦府謀了份二廚的活計,舉家搬進了秦府西屋生活,至今已過去了十四年。
秦興旺與妻子馮氏膝下有兩兒一女,長子秦千安做了秦四少爺的陪讀,次子秦千寧随父母在廚房做事,小女兒秦千秋今年剛滿十二歲,在府中做個粗使丫頭。
秦千秋自幼乖巧,除了一個毛病:嘴饞。
此時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的胃口很好。因着家人多在廚房做事,時常給她開小竈,把她吃得圓圓滾滾,是個十足十的小胖妞。
嘴饞的毛病就是這麽被慣出來的。
哪知,秦千秋卻因此險些喪命。
那日,府中有貴客來訪,廚房早早就開始準備,做了幾道平日不常做的好菜。秦千秋正好有事被使喚到廚房來,菜香實在是勾人,她終是沒忍住偷吃了幾口。好巧不巧,一粒八寶珍丸剛入嘴裏,就聽見主廚秦滿一聲怒吼,吓得慌忙咽下,結果丸子卡在喉中上不去下不來,硬生生噎死過去。
就在大夥都以為秦千秋命喪黃泉,哭哭啼啼擡進棺材準備下葬時,擡棺材的人不知怎的踉跄幾步,棺材咚咚倒地,把秦千秋的屍身颠了出來,跟着颠出來的還有那粒八寶珍丸。秦興旺慌忙撲上前抱住小女兒,結果又驚又喜地發現女兒又有了微弱的呼吸,不禁淚流滿面跪天謝地。
千秋死而複生,一時間成了秦府的話題,連秦大老爺聽了也喋喋稱奇,允了千秋好好調養不必做粗活累活。
按理說下人家的孩子好養活,千秋以前是生龍活虎,小病扛扛就過去了,偏偏這一回調養了大半個月卻沒點起色,身子虛空了許多,也不饞嘴了,性子都比以往安分了許多。
別人只道千秋死而複生受了刺激,卻不知她早已以桃代李,把整個魂兒都換了!
千秋綁好木架,踮着腳勉強将棉被挂上去,接着扯平、拍松。
Advertisement
衣袖随着她的動作滑下來,露出手腕上黑漆漆的珠鏈。千秋停了動作,盯着那串珠鏈發愣。
她重生到這具身體已有月餘,因為沒有喝孟婆湯,身為南筝的記憶和在奈何橋端湯三十年的記憶都沒有消失。而原主秦千秋死前十二年的記憶,在她進入這具身體後走馬觀花般閃過。
如今,她帶着兩世的記憶,既是南筝,也是秦千秋。
“千秋,發什麽愣呢?”秦千寧曬完手頭的被褥,回身打算來幫千秋。
千秋舉着戴了珠鏈的手腕,皺眉道:“二哥,手腕癢癢的,興許是被什麽蟲子給咬了。”
“哪兒?給二哥看看。”秦千寧抓着千秋的手腕左右瞧了瞧,“看不出什麽來,應該不礙事,你要實在癢得厲害也別撓,去問娘取點藥擦擦。”
千秋應了聲,低頭看自己的手腕,她反複試探了不少人,沒有一個人看得見摸得着這串珠鏈。
她想起重生前鬼老三和孟婆說的話。其實他們都有些擔心過頭了,她膽子不大,歷來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哪會做出什麽“引得後世動蕩”的事情來。
這麽一串珠鏈,也不知要戴到什麽時候。
不過……
千秋撫摸那串珠鏈,有些歡喜地想,有了它,是不是意味着日後還有可能再見孟婆和鬼老三呢?
秦千寧見千秋發呆,伸手到她眼前晃了晃,笑道:“怎麽老發呆?是不是還沒睡飽?快去廚房吃早飯,爹新做了辣子醬,準辣得你精神十足到晚上。”
千秋一聽這話,小臉立馬亮了起來:“真的?”
因着雲夏特殊的氣候,在此居住的人喜愛鹹香,尤其嗜辣,簡直到了無辣不歡的程度。
千秋前世是一個病秧子,飲食方面有很多忌口,要多清淡有多清淡。她對能大吃特吃不用忌口的日子向往已久,如今終于如願以償,吃着這些前世吃不着的尋常菜肴,亦是一場絕妙的盛宴。
一想到秦興旺做的辣勁十足的辣子醬,千秋就口中生津,急急拉着秦千寧一路小跑到了秦府廚房。
卯時一刻,秦府的廚房已經忙得熱火朝天了。
因着秦府經營最大的是一處飯莊,秦府的主子們對吃的要求格外講究,每日菜式花樣翻新,色香味都馬虎不得。
千秋不在廚房做事,按規矩是不得入內的。同往常一樣,千秋乖乖候在廚房後門外,由秦千寧進去取了飯菜出來吃。
可今日不知怎的,秦千寧進去好久都沒出來。千秋聞着陣陣菜香,肚子咕咕直叫,只得聞香氣猜菜名分散注意力,一邊不住地幹咽唾沫。
奈何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秦千寧的身影。
千秋再也熬不住了,偷偷扒着門邊探頭進去打算瞧瞧廚房到底是忙成什麽樣了。她還未看到個人影,就聽見裏面突然響起瓷器被砸碎的聲響,緊接着一個暴怒的聲音吼道:“銀耳羹不就是這個味道嗎!哪裏不對!”
這個聲音千秋熟悉,正是主廚秦滿。
這聲怒吼之後,廚房瞬間變得十分安靜,只聽見鍋上正在蒸煮的菜肴“咕嚕咕嚕”的水聲。
千秋被吓得縮回脖子。這個秦滿是出了名的脾氣暴躁惡劣,仗着自己是秦府家奴,又是主廚,整日裏一副“唯我獨尊”橫着走的模樣,廚房裏誰都不敢惹他。
廚房內安靜了片刻,有一個溫厚的聲音說道:“滿哥別氣,大少奶奶是江南人,江南菜本就嗜甜,跟咱們這味道差了不少,不合她意也是正常。多試幾次,興許就成了。”
說話的這位是二廚之一,名叫王貴,擅長雕工和面點。
王貴在家中排行老二,人稱王二。他比秦滿小上一二歲,二人自幼就是玩伴,關系很好。也只有他才敢在秦滿暴跳如雷的時候插上句話,加上他長相富态,性格寬厚、不争名利,說的話在廚房中甚有分量。
秦滿罵咧道:“王二,你少站着說話不腰疼,這又不是你做!試試試,這都是第幾碗了?試個球!這是雲夏不是永南莊!那婆娘既要嫁過來就要聽這的規矩!要我看就不該一直随她的意思,今日她要喝銀耳羹,明日她就要什麽酥什麽糕,那咱們還有好日子過?!愛吃不吃,鬼才給她做!”
王貴趕忙止住秦滿的話頭,告了聲罪:“滿哥你可少說幾句,這位可是大少奶奶,若是這些話傳到大少爺那,你可就真沒好日子過了!”
秦滿這才住悻悻然住嘴,卻依舊嘟囔着不滿。
千秋在門外聽牆根,心中疑惑,銀耳羹這種家常甜湯有何難做?若不是那位大少奶奶嘴巴太挑,就是秦滿自己本事不足。
其實她早就有這感覺了,秦滿做菜中規中矩,守着自家祖輩傳下的菜譜吃老本,菜的味道雖不能說不好吃,可也談不上多有本事。
相比之下,她爹秦興旺的廚藝倒更上一層,只是秦興旺将一手好廚藝藏着掖着,沒人知道。原先她也沒發覺,只是偶然一次嘗過秦興旺在廚房燒得菜,才驚覺跟他私下開小竈燒得味道差的不是一點點。
雖然不知原因為何,但秦興旺這麽做總有他的理由。而對于千秋來說,有好菜吃比什麽都好,好歹将來也是一家人,便将此事默默放進心裏。
“是誰在說亂嚼舌根說我沒本事?!給老子滾出來!”
千秋飄遠的思緒被一聲怒吼扯回,才瞪大眼睛驚覺自己方才竟不知不覺把心中想法說出了聲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不知道是不是我家網絡的問題,能登上JJ首頁,可刷不出後臺……
今天會雙更,這是補昨天說好要發的第四章。
【預告:第五章,07-29中午1-2點間沒法的話,就要等到晚上12點前發了。】
【2014.12.11 把二哥的名字都改過來了。】
☆、銀耳甜羹(大修,新內容)
大概是魂魄和肉身還未完全契合,千秋偶爾會出現身體跟不上想法的時候。
就像現在,聽着秦滿怒氣沖沖往後門踏來的腳步聲,千秋滿腦子都是快快逃跑的念頭,可身體卻僵在原處一動不動,愣是讓秦滿抓了個正着。
“又是你!”秦滿一把抓住千秋的胳膊,幾乎要将她整個人都提起來,一雙眼睛狠狠瞪着她,仿佛要噴出火來。
其他人也跟在後頭趕了過來。
“秦興旺,看看你教出來的好閨女!”秦滿用力把千秋甩向秦興旺,“活不好好幹,只會闖禍說風涼話!”
他一看到秦千秋就火大。先前他不過盡責地喝止偷吃的秦千秋,哪知這丫頭這麽不禁吓差點死了,害他被大老爺責罵,罰去半月的月錢。此事他大人有大量,不與小孩計較。哪知這丫頭不但不反省,還順杆往上爬,譏諷他沒有本事!
秦滿又聯想到平日裏秦興旺對他不算恭敬的态度,團聚在胸口的火氣蹭蹭上漲。
這一家子實在太過狂妄,看來不給他們一點教訓,他們是不會明白自己在秦府的地位!
秦滿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他對着千秋一指,厲聲道:“秦千秋,既然你說我沒有本事,想必你就能做出令大少奶奶滿意的銀耳羹咯?既然如此,這銀耳羹就由你來做,若是大少奶奶還不滿意,你就等着為你說過的大話領罰吧!”
千秋一驚,她可算是知道了什麽叫“禍從口出”。秦滿對她的不滿她隐約有所察覺,聽說他因為自己受了罰,所以平日能避之不見就避之不見,今日怎麽就腦子一抽自己往槍口上撞了呢……
秦興旺将千秋往自己身後一帶,低頭朝秦滿賠不是:“滿哥,都是小弟家教不嚴才使得小女如此頑劣。童言無忌,她年齡小也不懂何為廚藝,胡亂說的,還望你多多包涵。”
見秦興旺向自己服軟,秦滿心中好不爽快,然他不肯就此罷休,傲慢地環抱起雙臂道:“秦老弟,你對你家丫頭小子們确實太寵了些。咱們都是粗人,孩子也不是什麽千金少爺,哪能這麽養。你也別怪我多事,我這都是為你好。俗話都說不打不成器,今日我不讓你家丫頭吃吃苦頭長點記性,往後她對着主子們也這般口無遮攔還了得?”
千秋躲在秦興旺身後直想翻白眼,這個秦滿不就是想借機讓她難堪嗎,還滿口仁義道德,真是虛僞!
秦興旺亦握緊拳頭,眼中顯出幾分怒意。他閉目忍了一忍,将情緒按下,接着好言好語道:“滿哥說的是,可小女沒有入廚房燒火做飯過,做出來的甜湯只怕難以入口,惹了主子們不快,反而怪罪到廚房,讓滿哥擔了責罵。”
秦滿一揮寬手:“這你不用擔心,若真怪罪下來我有的是辦法應付。至于這燒火做飯嘛,一回生二回熟,總要有第一次的,難道她以後嫁婆家不要做事嗎?”
秦興旺還欲求情,卻聽見千秋脆生生地開口:“好呀,我做就我做!”
千秋從秦興旺身後走出來,肉嘟嘟的小臉上滿是怒氣,還有一股絕不會出現在一個奴仆孩子身上的傲然之氣。
所有人都愣住了,秦興旺看着自己的女兒,張了張嘴,也沒發出一個字節。
千秋是真的生氣了,她何時受過這樣的譏諷,卻偏偏還要低聲下氣地受着。也對,重生成秦千秋後,她過的日子着實有些舒坦,倒真的忘了自己的奴仆身份,頭頂上還有一群能對她百般壓制、百般擺臉色的人們。
此時此刻她只有一個念頭:要好好讓秦滿自打臉一回,好叫他收斂收斂那讨人厭的嚣張氣焰!
千秋伸出兩根手指:“要我做可以,不過我可有兩個要求。”
秦滿一挑眉,不以為意:“你說。”
“第一,我不會生火燒水,需要我二哥幫我打下手;第二,我要借用小廚房,除了我二哥外,誰都不能進來看。”
秦滿“噗嗤”一聲哼笑,心中更加不屑:“果然是個黃毛丫頭,小廚房豈是你說用就能用的。”
廚藝是一門手藝,但凡有些實力的廚子都是不願讓生人看自己做菜的,怕被偷學廚藝。所以一般酒樓或大戶人家的廚房內都會隔出一兩間小廚房,主廚燒菜時便在小廚房內,隔門一關,誰也看不着。
秦府廚房也有間小廚房,自然是屬于秦滿的。這個胖丫頭不知從何而來的底氣,連生火都不會,就敢跟他叫板。他可要好好看看千秋是怎麽做銀耳羹的,怎會肯借小廚房給她。
“好吧。”千秋原本也沒指望秦滿借她小廚房,她的目的是秦千寧,“那讓我二哥幫我打下手總可以吧?”
“這個嘛……”秦滿不知千秋在打什麽如意算盤,不過廚房這麽多雙眼看着,她想有小動作也難。況且,連他都做不出令大少奶奶滿意的銀耳羹,就算有秦千寧教她,兩個乳臭未幹的小鬼還能做的比他更好?
這麽一想,秦滿點點頭應道:“行,就讓你二哥幫你,要不然別人反倒要說我秦滿欺負你個什麽都不懂的小丫頭。”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在欺負人好不好!
千秋也懶得再跟秦滿啰嗦,直接轉身走進廚房。
這還是她重生後第一次進秦府廚房。秦府廚房很大,分了內外兩室。外室做些洗菜洗碗殺家禽的雜活,內室則是切菜燒菜的地方。內室中石頭砌成的案臺和竈臺平行成兩排,做菜的刀具器皿和食材一應俱全,分門別類整齊地擺放在不同的地方。最西側有一間卧房大小的隔間,正是秦滿的專屬小廚房。
千秋走到竈臺的一角才停,軟爛的銀耳蓮子枸杞和瓷白的碗盅碎片散落一地,散發出淡淡的香甜之氣。
秦千寧急急跟過來,面露憂色,低聲道:“千秋,你身體才剛好,又從沒生火做過飯菜,如何能賭氣與秦滿叫板啊!”
“二哥,你難道沒看出來嗎?他擺明是故意為難,今日我不做也得做,能有選擇嗎?”千秋拍拍秦千寧的胳膊,算是安撫他,“銀耳羹本就不難做,大少奶奶總不滿意定有她的原因,只要找出這個原因就行了。”
“話雖這麽說,可是……”可是談何容易啊!他們又不是大少奶奶肚裏的蛔蟲,哪知道大少奶奶的心思。
千秋皺起眉頭,擡頭板起臉來看秦千寧:“難道二哥願意就這麽白白受他的氣?”
秦千寧立即幹脆地回道:“自然不願!”
“那便別再多說,盡力做好就行!”千秋揚起笑容,取了一雙筷子在手,蹲下身子去撥地上散亂的殘羹。
她并不是腦子一熱的賭氣,正是因為上一世她嘗過很多美味的甜湯糕點,閑來無事也自己動手做過一些,她才有膽子跟秦滿叫板。
大昌聚集着整個南梁國的美食,大少奶奶雖是江南人,但能與秦府聯姻的家族必然不會窮迫。權貴富裕之人的喜好一般不會有很大的偏差,若是能讓她嘗一口秦滿做的銀耳羹,她應該就能知道到底哪裏不足。
可惜……千秋環顧四周都沒看到有剩下的銀耳羹。
她只得寄希望于秦千寧:“二哥,你喝過秦滿做的銀耳羹嗎?味道如何?”
秦千寧答道:“是嘗過一點,我覺得味道還不錯,本來嘛,銀耳羹也做不出什麽特別的味道來。不過,爹倒是說了一句‘太甜’。”
“太甜?”千秋忙問,“爹可有細說?”
秦千寧捏着下巴回想了片刻,才不太肯定地說:“爹只說太甜,味道都黏在一塊了,大少奶奶不喜歡也正常。”
太甜……味道黏在一塊……
千秋反複嚼着這句話,說起來,剛才看那些殘羹,銀耳煮得很軟爛,蓮子也綿的過頭。
那麽……千秋腦中有個菜譜一閃而過,她一拍手,就是它了!
“二哥,可以開始生火燒水了!”千秋撸起衣袖,取來泡發好的銀耳,一個雪梨,少許紅棗、枸杞、冰糖、蓮子和藕粉。
趁着水燒開的空檔,她将紅棗剖核,蓮子去芯,雪梨切成薄片,銀耳切碎,然後一起放入一個大瓷盅內浸泡。
等砂鍋中的水滾開了,千秋将另一個幹淨的大瓷盅裝些清水入砂鍋隔水煮,然後依次放入浸泡過的紅棗、蓮子、枸杞和雪梨片,等雪梨清潤的香氣緩緩溢出,再放入銀耳。
陶瓷熱得快,很快瓷盅裏的水就微微翻滾。千秋讓秦千寧把火頭撥小,用小火慢炖半個時辰後,放入冰糖,邊用筷子不停攪動,讓冰糖快速與其他食材的味道融合在一起。
最後起鍋前沖入少許藕粉,令湯水變稠成羹。撲滅火後,合蓋靜等一盞茶的時間,讓味道沉澱。
一盞茶後,千秋揭開盅蓋,濃濃的香甜之氣撲面而來。她取了兩把幹淨的瓷勺,輕輕舀了面上一層,其中一勺遞給秦千寧。
二人一起就着瓷勺抿了一口,雪梨的清甜、紅棗的蜜甜、藕粉的糯甜、銀耳的嫩甜,各種甜交織在一塊,層層疊疊,又不沖突,直直甜入心裏。
不同于秦千寧眼中的驚喜,千秋則表情淡淡的。這味道是她喜歡的,利用不同的下鍋順序讓不同食材的甜味都發出來,又不至于太過軟爛,只是不知大少奶奶喜不喜歡。
罷了罷了,甜羹已經出鍋,再動也只是畫蛇添足。
千秋撫平衣袖,朝在一旁觀看的衆人揚聲一喊:“成了,誰端去給大少奶奶品嘗吧!”
作者有話要說: 銀耳羹的菜譜改自【銀耳蓮子皂莢梨湯】,平常呢,銀耳羹用高壓鍋壓出來的最好喝,可惜我不會用……所以一直都是煮綠豆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