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沒存稿了,薩滿碼字龜速,大概兩天內放出吧
☆、書房初見(大修,新內容)
話音未落,秦滿已經沖上前來。
千秋不緊不慢把盅蓋一蓋,拿了兩塊厚實粗布将瓷盅從砂鍋裏取出來,往秦千寧懷中一塞,笑道:“二哥,麻煩別人不如麻煩自己人,就有勞你去送一下了。”
她邊說,邊朝秦千寧暗暗使眼色。
到底是一家人,秦千寧立即會意。既然秦滿有意為難,那這盅銀耳羹是如何都不能過他人之手,最好連一眼都不給秦滿看。
秦滿落了個空,不由吹胡子瞪眼睛:“慢着!廚房出的菜我都得過目,這也不能例外!”
千秋在秦千寧背上推了一把,邊回身笑得乖巧:“秦叔叔,這銀耳羹可是我在您眼皮底下做出來的,還能有什麽問題?”
“這……”秦滿一噎,頓了頓才道,“那、那我也得嘗一嘗味道,別丢了咱們廚房的臉面!”
千秋笑意更深:“謝謝秦叔叔的好意,您嘗過後必定會指出銀耳羹的不足加以改正,那先前的考驗一說就沒有意義了不是?不如就趁熱給大少奶奶送去,讓大少奶奶評判,責罰下來也好叫千秋長長記性。”
千秋一席話下來,秦滿當真是後悔地想自打臉。
若大少奶奶滿意千秋做的銀耳羹,就等于自己廚藝還不如一個黃毛丫頭;若大少奶奶不滿意千秋的銀耳羹,怪罪下來,他又哪有什麽辦法應付。主子們的膳食本就要小心再小心,如今他任由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小丫頭動用廚房,一個不小心主廚的位子當真是要拱手讓人了!
秦千寧腳底生風,早就在二人談話間跑沒了影,秦滿想追都追不回來。他狠狠瞪了千秋一眼,急忙去找親信跟過去,随時通報情況。
衆人見秦滿隐隐有暴怒之勢,紛紛四散開,低頭各忙起各的起來。
只有秦興旺停在千秋跟前,眼神複雜又帶着探究。
千秋被秦興旺看得小心髒直跳,她知道原主秦千秋是個不會廚的,可實在氣不過秦滿故意為難,一時沒忍住出來應戰。別人她還可以圓過去,可眼前這位親爹就難了……
若是裝傻肯定行不通,不如就這麽順杆上爬。
Advertisement
千秋仰起頭直視秦興旺,稚嫩的小臉上是擋不住的興奮和期待:“爹,你看我表現的如何?”
秦興旺對上千秋邀功的模樣,一時又有些迷糊。他緩了緩神,問道:“丫頭,隔水炖煮這個方法是誰教你的?”
隔水炖煮有很多好處,既能保持食材的色香味,又能使食材受熱均勻不粘不焦。這麽做出來的菜肴色澤鮮亮,湯汁濃醇清澈,食材軟爛适中,入口極佳。
但隔水炖煮這種溫吞做法壓根入不了雲夏廚子的眼,雲夏菜大多鹹香油厚,需用大鍋大火爆炒燒至而成。所以這種做法在雲夏并不常見,反倒是江南一帶很喜歡用。
秦興旺奇怪就奇怪在這,千秋是如何想到用這種做法的?
千秋早已想好如何作答,她先是低下頭佯裝思索,而後小臉皺成一團,怯怯擡起眼小聲問:“不能這麽做嗎?我連火都不會燒,又不敢讓二哥明着幫,好怕火候把握不準燒糊了鍋,才想到這麽個法子。”
水沸後恒溫這個道理,在秦府做粗使丫頭的秦千秋應當是懂的。
秦興旺看着女兒水汪汪的眼睛,也覺得自己緊張過頭了。他松了口氣,打手撫上千秋的發頂,柔聲道:“爹沒怪你的意思,相反,爹還要誇你選對了方法呢,這道銀耳羹大少奶奶一定會滿意的。”
“當真?”不管秦興旺這話是真誇還是安慰,都給了千秋巨大的信心。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秦千寧回來了。同他一道來的,還有一位少女。
少女身着水紅色繡花長裙,頭绾如意髻,整齊的發髻中插了根銀絲珠花水晶釵,清秀的臉龐略施粉黛,眉眼間隐隐透出一股傲氣。
坐在外室正摘着菜的婆子一見少女,立馬抹抹雙手站起身來迎,眉眼帶笑熱情地招呼:“老身見過紅雲姑娘,姑娘近日可好?”
“托福,都還好。”紅雲也很親切,淡淡笑着,“陳婆,秦主廚可在?”
“在,在。”陳婆趕忙扯開喉嚨朝內室喊了一聲,“秦主廚,紅雲姑娘來啦!”
其實不用她喊,早已有人進去通信。
只聽一陣急急的腳步聲,秦滿臉上堆滿笑容地走出門來,熱情地跟紅雲套近乎:“是那陣好風将紅雲姑娘吹了來?紅雲姑娘親自來廚房,可是大少奶奶有什麽吩咐?”
這位人稱“紅雲”的少女,正是大少奶奶蘇瑾秋的陪嫁丫鬟,年芳十五,是上房的一等大丫頭。
紅雲年紀雖輕,但永南莊蘇家家族關系複雜得很,她自小便跟着蘇瑾秋,性子磨得十分老成。
她見了秦滿,微微颔首當是見禮,随後收起笑容正色道:“秦主廚說的不錯,大少奶奶特命我來,是想知道剛送來那碗銀耳羹是誰做的。”
紅雲變冷的态度令秦滿摸不準是賞是罰,他猶豫片刻,回道:“回姑娘的話,是二廚秦興旺的小女兒做的。”
“小女兒?秦千秋?”紅雲一挑眉,朝秦千寧看了一眼。
“正是正是!”秦滿連連點頭,試探問道,“可是她做的不合大少奶奶的意?我就說嘛,一個連火都不會燒的丫頭能做出什麽來,可秦老弟偏偏不聽……”
紅雲不悅地打住秦滿的話頭:“我這次來并不是問責。既然這銀耳羹是秦千秋所做,還要勞煩秦主廚叫她來,随我回去見大少奶奶。”
秦滿也不好再接着撇開關系,親自去找了千秋來。
“你給我好好記住!沒人逼你做銀耳羹,到時候大少奶奶責問起來,你要是連累到我,我讓你爹、你全家都滾出秦府!”
秦滿的手指一點一點,快戳到千秋的鼻尖,兇神惡煞地威脅着。見千秋乖乖點頭,才放了她随紅雲去。
千秋跟在紅雲身後,此時的她并不知道,從這一碗銀耳羹端出鍋開始,她的生活将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改變。
柏秋園是年初新蓋的一處院子,是秦老太爺送給嫡長孫新婚用的。
能與永南莊首富聯姻,對秦府而言,自然是好的。所以對于這位大少奶奶,秦府人無一不是順其心意,吃穿用度都是最好。
蘇瑾秋有個單開出的小書房,千秋便是在那見了蘇瑾秋第一面。
書房內室的地面鋪着白色絨毯,一方矮榻放置在正中,榻前不遠擺着蓮花荷葉銅香爐,正飄着渺渺煙氣。
紅雲支起竹簾輕步走進去,一回身發現千秋還立在門前,一雙大眼珠好奇地溜溜直轉。
紅雲有些好笑地看着她,小聲問:“你怎麽不進來?”
千秋捏着衣角,“我鞋子髒,這毯子雪白雪白,怕髒了……”+
“別怕,這毯子不容易髒。再說了,髒了不會洗嗎?”紅雲朝她招招手,故意板起臉來,“快些進來,難不成你還要大少奶奶等着你嗎?”
千秋只得點點頭,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一腳踩進白絨絨的地毯裏。
她當然知道這毯子不容易髒,這是上好的雪狐毛織成的,毛厚松軟,難沾塵土。
這屋裏沒有一件東西是不貴重的。
就好比這個蓮花荷葉銅香爐,切線光滑,造型栩栩如生,必定是出自大匠之手。香爐中燃的熏香香味清幽、舒緩柔和,也是沉香中的上品。
千秋恭敬行了一禮:“見過大少奶奶,大少奶奶安好。”
蘇瑾秋原是慵懶地斜靠在矮榻上看書,見千秋甚是懂規矩,滿意地笑了笑。她放下手中的書,撐着下巴,饒有興趣地問:“真是讓我驚訝,竟然是個小女孩。吶,說一說你是怎麽做的?”
千秋将銀耳羹的做法細細說了一遍,末了加了句:“雲夏菜口味偏重,人的舌頭也因此變得麻木。而甜湯需清淡才能潤口,甜味一過頭就不好喝了。這也是為何奴婢認為秦主廚做的銀耳羹不能令大少奶奶滿意的原因。”
“這些都是誰教你的?”
“回大少奶奶,并沒有人教奴婢,因着家父在廚房做事,奴婢見多了聽多了,不知怎的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蘇瑾秋微眯起雙眼,眼中興趣更甚。
她嫁進秦府不久,身邊只帶了一個貼身丫鬟和一位嬷嬷。仗着蘇家的光環不是長久之計,要想在秦府站穩腳跟,她還需要培養一些心腹。
眼前這個小姑娘年紀不大,态度卻不卑不亢,沉着穩重,是個好苗子。不如再觀察觀察,若真的不錯,便拉到身邊好好栽培。
蘇瑾秋讓紅雲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冊子,翻到其中一頁,遞給千秋。
“最近桂花開了,摘來做桂花蜜醬最是美味。我這有做法的菜譜,你拿去看看,做一罐給我。”
千秋接過冊子,翻開的那頁上娟秀的小楷整齊謄寫出一張菜譜。
千秋前世因着父親南永昌的關系看過不少菜譜,其中不乏傳世孤本。她除了愛吃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菜譜,若上面還有他人的批注就更是歡喜。
千秋忍住翻閱菜譜的心思,畢恭畢敬朝蘇瑾秋行了一禮,又說了些表信心和感謝的漂亮話,方才退出去。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總是睡不飽,沾枕頭就能睡着。
話說我家的網好渣,到了晚上就爬不動,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