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章
(三十二)
臨江邊,伊姀、于晚清與顧爽三人商讨一番,決定三人分兩隊分別行動。一隊去吉安,而另一隊直接去安慶。
這樣的商讨結果是三人一致認為比較妥當完善的安排。去吉安集結士兵軍隊,為攻打南昌府及抵禦趙浩的精銳兵做準備。去安慶是因為安慶府地理環境特殊,趙浩想要北上去應天就必經安慶府,安定不能丢失!
但對于分配的人選,伊姀與于晚清卻是争論許久。依伊姀的意思自然是由顧爽與其一同前往吉安對抗趙浩,而她拿着顧爽的牙牌前往安慶府找安慶知府許暢錦。
于晚清對此自然堅決反對她一個丫頭在戰火紛飛之中獨自前往安慶府。顧爽也是不同意,兩人破天荒的站到一條線上反駁伊姀。
而伊姀對毫無武功的于晚清自然是放心不下。而若是她與于晚清一道也是一樣的,一個半文人,于晚清算一個,她算半個。
頓時,顧公公成了香饽饽,當然他本人對此表示并不開心。
最終于晚清嚴厲命令伊姀長兄為父,此刻必須聽他的。最終結果便是顧爽與伊姀一道前往安慶府,而他獨自上路前往吉安。
如今趙浩還未打過來,吉安離此地也不算太遠,還算安全。伊姀對此只能期盼上天保佑,一切順利。
分別之際,于晚清向顧爽行禮叮囑,語氣鄭重:“務必保護好靜姝!”
顧爽揚眉故作不耐煩道:“用你說!你管好自己的安全吧!”
道了別,各自上路。
這邊于晚清一路順利,下了船,他并未接着趕路前往吉安而是直接往臨江府衙門趕去。
盡管于晚清在趙浩反叛那一刻便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但一路上所見之景還是令他心痛悲沉。
百姓因為戰亂突起而拖家帶口四處逃離,流離失所之人數不勝數。哭泣、哀嚎、悲痛,随處可見。
于晚清進了城看到流離逃竄的百姓,順手拉過一位詢問府衙何處。随後費了一番功夫這才找到臨江府衙,結果發現府衙裏的官員皆淅淅零零幾人,看見陌生人前來絲毫不關心,各自打包包裹打算跑路,畢竟知府都在家準備跑路了,他們此時不跑何時跑?
Advertisement
于晚清一身青衫,還是昨夜老人借給他的舊衣,故而看起來十分清貧,加上他清秀文雅,一屆弱書生樣兒,故而在他在大堂裏站了許久也沒人搭理。
突然于晚清大聲質問:“臨江知府崔濡何在?!”
衆人被他一喝吓了片刻,其中一人見收拾的差不多了,這才上前帶着疑惑詢問于晚清你誰啊?
于晚清:“……江西贛南巡撫于晚清!”
若是往昔,這群小官員聽到朝中欽差來到他們府衙絕對個個激動興奮不已,忙着給對方辦個迎接儀式,放鞭炮歡迎也是有的。可是如今寧王起兵眼看着就要打來了,自然無人有這個心思讨好這個上級了。
小吏只得道:“不知巡撫大人有何吩咐?”
于晚清微微一笑:“諸位皆可留下,随本官一同平反叛亂!”
小吏倒是沒被吓暈,骨子裏尚有幾分報國之志,随即命其餘小吏停止收拾包袱,原本亂作一團的公堂瞬間安靜了下來。随後小吏又派小厮去知府大人家中通知其江西南贛巡撫于晚清到了。
崔濡丢下包袱急匆匆趕來後聽聞于大人是想他們留下一起打仗,當即十分激動:“下官定當盡力配合,聽從大人調配!只是不知大人如今有多少兵馬?”
于晚清聞言依舊面色溫和,朝其颔首示意僅他一人。
崔濡等人立馬傻了眼兒。如今到了這個地步,崔濡也不再拘謹直接道出了疑問:“那麽于大人您憑什麽認為您能夠在無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平叛寧王的軍隊呢?”
“因為本官在此!”
即使孤身一人,也必誓死護衛百姓!
在場官員無一不被眼前這個清秀的書生其響亮而極具魄力的聲音所震撼。半晌後,留下的衆人皆高聲宣誓誓死跟随于巡撫!
随即崔濡便下令召集臨江府所有的極少的兵力,打算在城內布防。
然而于晚清見狀卻直接對其笑笑肯定其勇氣,随即打斷道:“崔大人,無需再下令布防了。傳本官命令,全軍集合,即刻撤退至吉安!”
于晚清特意在此停留不過是為了盡量減少戰争對江西百姓的傷害,對他來說能盡量救一部分人便要救一部分。
當日于晚清集結完僅有的少量的士兵便帶着崔濡等人向吉安撤去。
等到于晚清等人撤到吉安時,趙浩那邊已經攻下南康與九江。
幸好吉安府知府并未逃走,相反人家已經為于晚清來此提前清除了一波阻礙。
吉安知府名為莫家宴,外貌兇惡內心卻胸懷濃濃愛國報國之情,見寧王反叛,手下官員聞風逃竄,他十分利索的斬殺幾名逃犯,以示決心。一幫人想了想,走,現在就死,不走,至少還能活兩天,見狀,一個一個頓時老實不少,在被威脅的情況下留了下來。
當夜,于晚清在府衙院落裏獨自靜思踱步。莫家宴便跨着大步跑來找于晚清,打算問個清楚。這位巡撫來了之後,啥也不說,只道先吃飯。如今敵人都要打來了,他似乎也不着急,但是他急啊!他還等着上戰場手撕敵人呢!
看見莫家宴,不待對方質問,于晚清先是面帶微笑開口道:“莫大人來的正好,本官正好有事找你。”
聞言莫家宴立馬來了精神,以為對方要和他商讨如何行軍布局呢!
于晚清道:“現在立馬送一套筆墨紙硯到本官房間。”
莫家宴聽到于巡撫的話後一臉懵,但還是照着吩咐命手下送了文房四寶去了。随後,于大人一言不語回房關上了門。
第二日,莫家宴早早地等在于晚清門外,他忍不住了,打算等到于巡撫一出來他便抓着他不放,定要他給出“交代”!
不久,于晚清推開門便看見莫知府提着刀在門前來回走動,眼神兇狠。
他心中嘆氣,面上卻是帶着溫和的笑意,走上前,道:“莫知府,還要勞煩你命人将這些書信送出去,另外将這些公文發布出去。”
莫知府結果厚厚一沓文書,暗忖昨夜你老不會一直在忙着做這些吧?
他随意看到最上面的一份文書,是一份有關此次政府關于圍剿寧王趙浩叛軍的聲告,聲告上最吸引人的便是正規軍的數量——十萬人!并且還清晰的交代了他要于本月二十日拂曉圍攻南昌城。
莫家宴立馬滿意了,不再多加詢問,不料轉身之際,又被于巡撫叫住了。
于晚清道:“勞煩莫大人立馬通知各部門,半個時辰後于大廳開會!”
莫家宴聞言更是興奮了,連連應好。誰知他腳步還未踏出,又被身後的于巡撫叫住了。
于晚清讪讪笑道:“對了,還要勞煩莫大人帶一份早飯來。”
莫家宴:“……”
由于在場的都是知府以下級別的,于是于晚清這位三品巡撫就自然而然成了總指揮長。
會議上,于晚清先是道明如今據他目前得到的情報,寧王趙浩兵力約計八萬人,王府衛隊是唯一的精衛兵,其餘人大多是土匪、流氓及強盜。
所以說,趙浩的這支部隊其實很雜亂,什麽人都有,但對他們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雜七雜八的軍隊,實力便要對半打折。
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連八千名士兵都沒有。盡管于晚清如今旗牌在手,但調動軍隊需要時間。
于晚清看着在座的各位聲音洪亮:“趙浩下一步必将進攻應天府!”北上路途遙遠,京城精兵衆多,趙浩肯定不會那麽傻選擇直接前往京城。
崔濡開口道:“那我們趕緊集結兵力進攻南昌吧?!”
于晚清搖了搖頭,否決道:“還要再等等。”
莫家宴坐不住了:“多久?”
于晚清道:“至少十日。必須讓寧王在南昌府再等本官十日。”
在座的除了于大人,都十分默契的互相看看,随即讨論聲如轟炸般而至。
寧王又不是傻子,如今他都已經告知天下,他已經反了,難道還坐在府你等你準備好了等着你帶兵前去再和你開打?
崔濡蹙眉道:“寧王如何會按兵不動十日?”
于晚清胸有成竹一笑:“本官自有辦法。”
看了看在座的一張張疑惑不解的臉,于晚清下了命令:“莫家宴!”
莫家宴立馬起身:“下官在!”
于晚清道:“你即刻帶領所有的兵力到豐城敲鑼打鼓,聲稱要進攻南昌府,切記,務必要讓附近百姓家喻戶曉!”
莫家宴領命:“是!”
豐城不過離南昌府六十餘裏,于晚清派莫家宴搞了個這麽大的仗勢,住在南昌府趙浩想不知道也難,當天趙浩便得到了情報——于晚清已經集結十萬大軍将于十日後進攻南昌城!
坐在書房裏的趙浩猶豫了,是否應立即攻打應天?
兵書讀多了的趙浩思慮良久,決定再等兩天看看情勢。最起碼老窩不能出問題丢了。
第二日,趙浩出門便看到大街小巷的牆上貼滿了各種告示、文書。
有的是上面發布的安排于晚清等人進攻兵力分布的文書,有的是謾罵他造反不得好死的小報。
當然,這些文書、小報內容全部屬實,落款全部造假,至少都不是本人寫的,而是出自于同一人之手——江西南贛巡撫于晚清。
于晚清花了一夜的功夫,寫出的書信很快也有了用場。
幾日來,越發不安的寧王不斷地收到情報,比如手下在進城的人群身上截獲拿到于晚清與兵部尚書薛穹的書信。馬陽雖然不斷勸說趙浩應該立即召集軍隊進攻應天,可是趙浩每次都是猶豫不決。
最終馬陽與另一位謀士郭建寶給寧王出了一個主意——派人前往吉安招降于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