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伸出手指隔空點黛玉的額頭,楠笙不由笑罵了句:“你山西打的醋呀?這也醋,那也醋,怎麽不酸死你呢。”
看到黛玉這副理直氣壯,可愛的奶兇樣子,楠笙白了她眼,心裏并不生氣。
“哼~”黛玉沒反駁,小鼻子重重的哼了聲,将頭轉等着楠笙來哄。
顧左右而言它,看就是說到她心裏去了。
懶得在這上面跟黛玉鬧,自認是大人的楠笙喊了向蘭過來,将早前說的燕窩和冰糖都收拾出來會兒給黛玉帶回去,又叫人拿了外面首飾鋪子送來的首飾圖冊遞給黛玉讓她選。
“他家白玉首飾打得好,銀絲拉得又細又密,輕巧極了。你挑兩套,讓他們打了,下個月就能戴了。”古時講究多,般大戶人家夏天是不戴金首飾的。再加上黛玉守孝,首飾皆以銀飾為主,所以楠笙讓人挑了這家,銀器佐以白玉也清雅。
舊年上京城,黛玉要守孝,二來年紀不過六歲,哪怕是精巧的首飾也幾乎沒幾件上頭。賈敏雖然給準備了不少,但林家就黛玉個姑娘,單支獨線的沒個可攀比的人。好不容易來了個楠笙吧,楠笙到林家時也正在守孝,大首飾不上頭。這也間接影響了年幼的黛玉。若不是楠笙幫着黛玉收拾行李,黛玉這次上京城估計都不會帶幾樣首飾,介時姐妹們站在處,眼皮子淺的下人指不定怎麽嚼舌頭呢。
榮國府這邊如今底子沒剩下多少,派頭卻仍舊十足十。臨夏了,府裏給姑娘們做衣裙打首飾了,也給黛玉和楠笙準備了,只是準備的東西并不合适黛玉這等孝女用。楠笙這才想起來要給黛玉準備幾件适合身份,又合她喜好的首飾。
雖然感覺楠笙在故意換話題,但自覺被哄到的黛玉還是接過圖冊看了回。
“放心挑吧,來時舅舅給了銀票。前兒通信,不是又給捎了些銀票過來?這幾套都不錯,我看就都留下得了。”見黛玉在幾套首飾間看了半天,不由出聲勸道。
他們帶了不少人上京,就算不安排專人往返揚州送信。也可以将家書送到驿站去。所以自打到了京城,楠笙和黛玉便每旬都會給林如海寫封家書。
楠笙的家書主要以記錄為主,怎麽進府的,怎麽安排住宿的,平時吃什麽,玩什麽,大家都說了什麽,黛玉的身份怎麽樣。以及當初上京城時給的銀票這段日子都花在哪了。
黛玉的家信,楠笙不知道寫了什麽,估計以她和那書生老舅的性子裏面應該都是些陽春白雪的玩意吧。
這爺倆,就沒個省心噠~
╮(╯▽╰)╭
黛玉口氣挑了三四套,又給三春各挑了套,轉頭想到今天新來的寶釵,想了想也帶了套給她。楠笙沒說什麽,等黛玉挑完,她自己也挑了兩套才罷。少時莳珊回來了,楠笙看了眼雙眼盯着本游記,小耳朵卻支楞過來的黛玉眼,便叫莳珊将打聽來的消息說了。
Advertisement
等莳珊說完,楠笙眉頭微蹙的叫莳珊下去了,個人拿着帕子在那裏有下沒下的扭擰。
沒有香菱,沒有打死人,怎麽會沒有?
難道薛家也有個穿越的?
想到這裏,楠笙抿了抿唇,心裏有些發慌。
人生四大喜,金榜提名時,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但楠笙,楠笙可不認為在這裏有個穿越老鄉是件好事。
尤其是她在明,那人在暗時。
“姐姐?薛家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沒有,時走神了。”回神朝黛玉笑笑,看了眼窗外,見天色已經暗下來了,也不留黛玉多呆,只讓人送黛玉回房休息,“今兒乏得很,回去也別理寶玉那個人來瘋,早些歇了,明兒早咱們還要去園子裏采露水呢。”
黛玉何等聰慧,如何看不出楠笙神色。但見楠笙不想說,也懂事的沒追問。只小聲嘀咕了句,“早起還想讀兩頁子書呢,誰耐煩弄那個。”雖是這麽說,卻沒說不去。
黛玉身子弱,十有九跟她的作息方式有關系。自打來了京城,楠笙不為黛玉,光是為自己的身子骨也是每天起早要去榮國府不大的花園散回步的。
光散步沒意思,帶上丫頭拿着小瓷瓶再收集些雪水和露水附庸風雅的煮個茶也是趣事。
除了下雪下雨,表姐妹風雨無阻的走上半個時辰,身體竟比剛來時健康不少。因這運動量,早膳的量也增了上去。黛玉看起來仍是那種風吹就能飄老遠的身形,但底子卻比剛來時要好很多。
其實以前在揚州那兩年,楠笙也會經常去花園散步。但那都是吃過晚膳,再跟着黛玉讀完書以後才會做的消遣。
說白了,就是林家和賈家的生活作息有非常大的時差。
林如海早起要上衙門,賈敏會早早起來侍候着,黛玉和楠笙也要跟着早起請安和塊用早膳。等早膳結束了,陪賈敏靜坐刻鐘,就開始旁觀賈敏管家理事。這忙就是半個上午過去了,有的時候整個上午的時間就在賈敏的管家理事查帳悄悄溜走了。
之後午膳,三人同食。膳畢,回房小歇。未時再回到正房由着下晌不忙的賈敏教些琴棋書畫打發時間。差不多年左右的時間都是這麽過的。等黛玉五歲生辰過後,賈雨村便進府了,那時楠笙和黛玉早膳後便跟着賈雨村讀書
到了京城,榮國府這邊的規矩又是另樣。寶玉愛睡懶覺,早上起不來。賈母就免了府裏早上請安的規矩。但賈母上了年紀,再加上輩子養成的規矩也不可能臨老就改了。所以她仍是早早就起了的。
不但賈母起了,太太奶奶家的姑娘也都是早早就起了。但老爺們都沒請安她們也不能去請安,所以去賈母房裏的時間就是寶玉起床後的早膳時辰。去吃早膳,或是去侍候人吃早膳。知道這個作息後,早起後楠笙就直接叫上黛玉去榮國府的小花園散步了。
對于黛玉這種心思敏感的姑娘,其實再加上個晚散步,更有助于睡眠。這就跟現代人最好睡覺前不玩手機是個道理。
睡前跟着賈母等人話古聊今,總有些話聽到耳朵裏然後記在心裏,夜裏反複琢磨。這琢磨便走了困。但睡前散個步,人走累了,再泡個熱水腳,那這覺才睡的最有質量呢。
送走了黛玉,丫頭們進來侍候楠笙洗漱,又端着熱nai子過來喝了大半碗,重新漱了口楠笙便坐在床沿處邊泡腳邊想着薛家的事。
她倒不是盼着薛家定要按着原著裏那樣打死人,甄英蓮悲劇生只等着她來拯救。她就是,就是有些怕。
如果是穿越老鄉,那他或者她定知道她這個楠姑娘有問題。其實穿越老鄉還好些,若是重生的天曉得那人是從哪個時空節點重生回來的。
是原著重生回來的,還是從這個時空的幾年或是幾十年後重生回來的?
那到底是敵是友哇?
也不知道楠笙這輩子有沒有機會知道薛家老祖宗幹了這件最靠譜的托夢事件了。不過相較于薛家老祖宗的靠譜,賈家的老祖宗就有些所托非人了。
畢竟個幫着躲災,個幫着幾歲的小屁孩‘成人’
睡前想的太多,夜裏先是睡不着,之後便是夜亂七糟的夢。早起昏昏沉沉的,臉色也極差,和黛玉去花園散步還不小心打碎了手裏的小瓷瓶。
早膳是在賈母上房用的,剛用完早膳,寶釵就帶着幾個丫頭媳婦過來送土儀。
寶釵辦事最是周到,除了賈家上下幹人都有份金陵土儀,就連楠笙和黛玉這對外人也有份和三春差不多的。
姐妹們謝過寶釵又與寶釵說了會兒話,賈母就打發寶釵跟着姑娘們起去上學。
對于賈家請來的女先生,楠笙直很反感。不是反感她這個人,而是反感她的教學理念。所以出賈母的上房,楠笙便跟姐妹們道了聲惱,以畫畫為由回房了。
回房前還重點看了眼黛玉,打發個時間,學習些吟詩作畫的本事也就罷了,那套逆來順受的玩意咱可不能學。
黛玉晃了下小腦袋,發鬓上的垂珠釵随着小腦袋的晃動前後搖擺,顯得黛玉整個人又嬌俏又可愛。
哼~,就學,就學。
楠笙逃課也不是天兩天的事了,大家都習以為常很是不以為意。寶釵左右看了看,笑而不語。
楠笙回房,姐妹五人也在眨眼間的功夫在群丫頭婆子的簇擁下去了府裏專門給姑娘們做書房的院子聽那輩子沒嫁出去的女先生講課。
姑娘們有學要上,小爺們自然也是上學的上學。薛姨媽聽說賈家有族學便想着送薛蟠也去受些世家貴族的熏陶。于是笑着和兒子商量這事時,薛蟠口茶噴出來,眼睛瞪得老大的看着薛姨媽。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