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屋裏燒了地龍,也點了熏籠,暖和的讓人懶洋洋的。‘喧賓奪主’的寶黛二人壓根不管此間主人去了何處,只安穩的坐在那裏擺弄九連環。向蘭拿着兩支堆紗宮花進去時,黛玉還擡頭看了眼。等向蘭話回了,黛玉才伸手接過宮花認真的打量起來。

那宮花全是用上等紗堆出來的,輕巧別致,遠遠看去竟跟真的樣。做工不及通草絨花繁複,卻別有股子心思。“到也算精巧,收起來吧。趕明兒再去給姨媽請安。”因間過了楠笙這手,再加上楠笙故意将話說得很模糊,所以黛玉也沒敏感的發現周瑞家的故意怠慢。再加上楠笙平日極喜歡帶通草絨花,只以為薛姨媽派人送來的花楠笙不喜歡,就随手賞了周瑞家的。

“姐姐可穿了大衣裳?帶了手爐沒有?”

“只披了披風。”向蘭聽黛玉問,如實回了。

黛玉皺了下小鼻子,覺得楠笙管她管的緊,她自己倒是丁點不在意。小大人的嘆了口氣,“都多大的人了,還讓人跟着她操碎了心。”

說完又吩咐這個準備手爐,那個準備傘和燈籠,安排了三四個丫頭追過去侍候楠笙。等将人打發走了,不知道又想到了什麽,随手将解了半的九連環丢到寶玉身上,嘟着個小嘴側過身子生悶氣去了。

哼,個兩個,都是喜新厭舊的。

還不知道又被黛玉給定了罪的楠笙帶着莳珊緩緩朝着梨香院行去,只有她們主仆二人,路上莳珊就小聲問楠笙,近來行事這般高調,如此露富是不是有些不妥。

這榮國府有個算個,主主仆仆可沒個是善茬。當日老太太又在那麽多人的面要認楠笙做孫女,府裏的人看着風向行事之時,還個勁的試探呢。所以莳珊總感覺這地方讓人滲的慌。

這裏半點沒有舅太太話裏形容的那般好不說,也壓根不像是能教養出舅太太那樣人物的人家。

最奇葩的事,這府裏正經的主子去竈上要個什麽吃食,還得另拿銀子才行 。在自已家吃東西都要花錢了,真讓人大開眼界。

就連這府裏的三位本家姑娘,都是這樣那樣的缺點。二姑娘的性子軟的跟面條似的,三姑娘又像個刺猬,比林家的表姑娘還要敏感。看着大氣,其實心裏最是較真又要顏面的。東府那位四姑娘更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哪怕是養在榮國府,她也是寧國府正經的姑娘呀。

知道你平時不親近自家兄嫂是瞧不上自家兄嫂的人品,可也不能全當自己不是那家的人吧。在寧國府像外人,在榮國府像客人,将來可怎麽辦?

還有老太太,既然是真心疼愛這些姑娘的,就應該替這些姑娘好好的打算回。那教書的女先生都辭館快半年了,姑娘們既不正經讀書,也沒跟着管家太太奶奶們學些管家理事,出門應酬的交際手段,年大兩年小的,将來說什麽可都給耽誤了。當初在揚州,但凡有什麽不犯忌諱的場合,舅太太都會帶着她們家姑娘出門去見見世面,為将來說親事做準備呢。

轉眼間莳珊又想到她們剛來榮國府時被怠慢的事兒,整個人都郁悶了。

表舅太太怎麽就不能多活幾年呢。

Advertisement

唉~

莳珊這個土著都能想到的問題,楠笙又怎麽可能想不到。只是她現在不大方,以後的日子就是想大方也大方得不夠名正言順了。

林如海到底是得了什麽病,又到底是不是死在朝廷的權力更疊上,各原由在如今事情還沒有發生時,她無從知道,也無從分析。但在事情發生前楠笙慣按最壞的結果做準備,所以此時她的所做所為都是以林如海将來仍會早逝為前提做的準備。

她會畫超寫實畫法的畫,她之所以會給賈母畫畫也是仔細算計過回得失關系的。

她出手大方打賞不吝啬,她在乎黛玉這個妹妹,時常給黛玉送東西送零花錢,讓黛玉和黛玉房裏的丫頭別吝啬打賞賈家的牛鬼蛇神來讓自己在這個滿是勢力眼的賈家過得舒服些,二來也是給人種喬林兩家豪富的概念。等将來林如海這個便宜表舅真的駕鶴西去了,她們的生活才不會受到影響。

她們從來都不是打秋風的存在。旁的不提,就算喬林兩家真的沒錢了,不是還有她畫畫的潤筆費嘛。

而且如果賈家真占了林家的財産,到時為了自己的顏面也會說林家沒有錢財,他們白白養着林家的兩個姑娘。所以她們來就大手大腳的花銷重賞和炫技,自己受了益不說,也算提前替林家正了回名

雖然将銀錢花在這些人上面有些不值得,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哪怕明面上看不出什麽,但實際上她們在榮國府的生活比三春更便宜許多。再個自薛家來了,寶釵雖然也會時常打賞賈家的下人,但有楠笙和黛玉珠玉在前,寶釵錢沒少花,衆人卻只以為是平常。

小丫頭們因為去黛玉房裏時常能得到好處,也樂于跑到黛玉房裏陪黛玉玩。接觸的時間長了,她們就會發現黛玉雖然有些小脾氣,嘴巴也伶俐,但實際上卻是最沒主子架子的人,性子又天真爛漫,有小丫頭想學字了,黛玉都樂得有教無類的當回先生。

還是她出筆墨的那種。

本來從揚州就帶了不少丫頭來,又都是自小侍候黛玉的,還有雪雁這個伴讀玩伴。紫鵑心性不錯,她是榮國府的家生子,地面人頭熟,現在看着倒沒什麽不妥之處,還給黛玉生活帶來些許便利。再加上還有她這個表姐在,黛玉在榮國府雖然還會跟寶玉這個看起來極眼熟的小屁孩玩,但卻沒将寶玉看成獨無二的玩伴了。

外面有自己的小廚房,每旬都能給遠在揚州的老父親送回書信,黛玉如今的生活極好,就是性子更嬌氣了。

╮(╯▽╰)╭

“你說的這些,我如何不知道。只是此時彼時,咱們怕是要在這府裏生活許多年呢,咱們不缺那點玩意,何必死守着那些死物跟那些人較勁?大大方方的散出去未嘗不是件幸事。”在林家她們就不需要像爆發戶似的炫富和算計,如今楠笙也不由和莳珊樣惋惜起賈敏的早逝了。

“姑娘這話好沒道理,再過個把月就進了臘月,眼瞧着姑娘便又漲了歲,咱們老爺太太的孝期早就出了,舅太太的孝期也沒多少月份了,等出了舅太太的孝期,舅老爺還能不為姑娘張落親事?”

楠笙斜了莳珊眼,搖了搖頭沒說話。如果嫁人能解決所有問題,她其實點都不介意立時成親嫁人的。可問題是她嫁人了,黛玉怎麽辦?

哦,這還得是她能嫁人才要考慮的問題。她的問題是林如海能活到看她出嫁嗎?

林如海活着,她就是揚州巡鹽禦史的外甥女,半個官家小姐。若林如海沒了想想梅翰林外放為官為啥沒通知薛寶琴家吧。

對了,林如海能将自己親閨女都托付給賈母,她這個表外甥女的終身大事怕是最後也會落到賈母身上。想到今早賈母言談間話裏話外的‘音容相貌’類的言詞,怕是最近給她攬下了什麽活也未可知。

她‘慢工出細活’累不着自己,但也架不住賈母想要死死将她攥在手心的意圖

再個,抛開這樣那樣的理由,她也不能遠離黛玉,遠離紅樓的生活主線。要知道她的那萬條朋友圈還需要靠他們的生活點贊呢。

莳珊見楠笙不言語,便收了話頭,陪着楠笙繼續往前走。還不到梨香院,向蘭等人便追了上來。

“我略坐坐便回去了,哪裏就用得着燈籠了。姨媽見了還不得以為我是去蹭飯的?傘也并拿回去吧。”楠笙笑着接過手爐後,還特意擡頭看了眼天空,陰沉沉的,但想來時半會未必能下雪。于是只留了向蘭和莳珊在身邊侍候,其他人都打發回去了。

進了梨香院的大門,正好和從裏面出來的王夫人走了個照面。楠笙忙上前兩步屈膝與其行禮。王夫人也笑着喚楠笙起來,問楠笙怎麽過來了。

“姨媽賞了好宮花,又聽說寶妹妹欠安,我便過來看看。”楠笙自然的将手手爐送到王夫人手裏,“太太這是要走了?”

王夫人點點頭,抱着手爐笑問楠笙,“我的兒,你從哪來?”

“我在院子裏溜達,正好碰到周姐姐替姨媽送花,讓人将花送回房便直接過來了。”

雖然不知道王夫人這話是不是想問黛玉為啥沒過來,但楠笙還是留了個心眼,将話說得略微模糊了些。

王夫人許是真有什麽急事,到是沒再跟楠笙說什麽笑着叮囑了兩句便帶人走了。

楠笙直目送王夫人的身影徹底不見,這才轉頭朝裏走。至于剛上手的手爐就這麽送人這件事,楠笙其實是略微有些心疼的。

景泰藍的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