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賈母什麽身份, 什麽鋼口, 只要她上心, 說通薛家就跟玩似的。于是薛家不但同意讓張士友随黛玉姐妹南行, 同時還送了一份貴重藥材。

一來是看在賈母的面子,二來也是想着沒多少銀子的事,就當雪中送碳,錦上添花,留份香火情。

薛姨媽讓人收拾藥材的時候,洽巧薛蟠那日在家。看着薛姨媽在那裏割他的肉, 薛蟠心疼的直裂嘴。

哎呦, 我的媽诶~

啥人家呀, 這大手大腳的。

薛姨媽一看她兒子那一臉心疼勁, 淡定的背過身來了個眼不見,心不煩。

摳死你得了。

到是一旁的寶釵,習以為常的搖頭輕笑,看了一眼外面的雪,讓莺兒執傘去了榮慶堂。

林家出了這樣的事,楠笙和黛玉即将回南,做為姐妹總要去言語撫慰一番。

楠笙穩重, 随和,是知心大姐姐的人設。黛玉嬌俏可愛, 機靈活潑, 雖然伶牙利嘴了些, 但卻是個難得純淨剔透之人。

便是不提楠笙和黛玉的為人品性, 以寶釵的世故圓滑也不會不去應個景的。

一時寶釵去了榮慶堂,憑着對這姐妹的了解,先去了黛玉的房間。

楠笙果如寶釵所料的那般正在黛玉房裏指揮着丫頭們收拾東西,黛玉好吧,黛玉正在跟姐妹們說話和應付寶玉那時不時冒出來的一句‘保重’,‘早點回來’的話。黛玉面上應着,手上也沒閑着,她将一些用不上的筆墨紙硯一份份的打包讓紫鵑給跟着她讀書的小丫頭分一分。她覺得好的書籍挑深淺程度或送姐妹,或送寶玉,或者直接送給她的那些學生們。

在這裏住了兩年,年紀長了,各種物件也多了不少。貼身之物不是及時消毀了就是必須要帶走的,其他楠笙等人給她的小玩具小擺件便又都當成紀念分給了衆人。不過就是算是這樣,黛玉的行李挑挑撿撿也好幾箱子呢。

楠笙比姑娘們都長了幾歲,再加上她熟讀紅樓,知道無論如何她們這些人将來都有再見之期,到也沒生出多少感傷來。

于是只負責收拾打點行李,留黛玉在那裏跟衆姐妹話別。

Advertisement

當然現在雖不去湊熱鬧,但不代表一會兒收拾完所有行李,确定好回南日期後不去各房辭行。

見寶釵來了,楠笙鄭重的向寶釵道謝,謝薛家危難之時借了郎中給林家。掃了一眼跟着寶釵一起過來的重禮,楠笙又說一會兒收拾完了就去梨香院謝薛姨媽去。

世人常說什麽大恩不言謝,心中記得這份恩情只等來日。其實有些時候人家也未必是想要你記得。你該報的恩報了,但該說的話也得說到了。

禮多人不怪,禮做足了,雖然流于客氣,到也不會讓人說你有娘生沒娘養。

楠笙那邊早就在上次林如海來信時便悄悄打包了,所以幫黛玉收拾完行李,楠笙便陪着寶釵坐在一旁說話。

黛玉的神情有些慌,又有些迷茫。此時的她不像是個知道父親重病的女兒,倒像是一個逃避現實的小孩子。

莫明的心慌,讓黛玉更加堅定不移的相信楠笙早前說過的話。

這一定是接她們回家的托詞。

一定是。

回程拖不得,賈母做了最壞的打算後,便一如原著那般安排了賈琏陪黛玉等人回南。

既可幫着打點照應,也是提前做了最壞的打算,介時幫黛玉操辦林如海的後事。

楠笙名下的下人不少,可最讓楠笙放心的只有石玖夫婦。楠笙需要這倆口子留在京城幫她盯着喬簡。所以這次回南,楠笙猶豫了一回便帶走了那位道姑不及十歲的兒子七載。

至于那位道姑楠笙本着學一行幹一行,幹一行愛一行的原則,已經讓她自己想辦法找馬道婆拜師學藝去了。

反正都是一個系統的,就當是充電考研了。

╮(╯▽╰)╭

七載長的小,再故意往小了打扮,看起來就像個七八歲的小童。留這麽個小厮在身邊并不打眼。

臨上船前,楠笙鄭重的将那木匣子交給石玖家的。道:“裏面的東西是個邪物,怎麽來的不用我說,你也清楚。這東西你妥善收了,非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拿出來叫你當家的盯緊喬簡那邊,別叫他找到什麽門路,若他,”頓了頓,楠笙事到臨頭又有些遲疑。

她就不應該接受現代思想教育,不然這會兒子做點壞事也不至于揣揣不安,良心受累了。

不過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古代貴族穿越到了現代,那他是不是也得跟自己一樣糾結鬧心呢?

畢竟在他看來明明一句‘拖出去杖斃’就可以解決的事,到了現代卻還要分什麽民事,刑事

“如果他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讀書趕考那便罷了,若他仍不老實想要左右鑽營,你夫婦便想辦法将匣子裏的東西交給他。”

“姑娘,簡大爺非等閑之輩,二姨娘又是個心思陰毒的。老奴擔心簡大爺那裏”

那個庶子不是省油的燈,若春闱落第,一定會纏着他家姑娘不放。若僥幸魚躍龍門,以其心性對他家姑娘也是百害無一利。想到還拿好參吊着命的賈瑞,石玖家的心忖一把邪祟的銅鏡未必能一勞永逸。

唉,壞就壞在一個長兄如父上了。

老祖宗說過,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但問題是你讓她怎麽攻,又往哪攻呀。

楠笙心裏是極樂意跟那對娘倆老死不相往來,誰也不搭理誰的。可當喬簡找到榮國府的那一刻,這種天真的想法就再也不可能實現了。

不處置吧,早晚得受其害。但你先下手為強吧,你又是憑什麽認定人家将來就一定會害你。難道人家就不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這其實跟是不是心慈手軟沒關系,而是做人應該堅持的基本操守。

你覺得,你懷疑,你認為他現在表現出來的品行将來一定會害你,你就先将人害死這其實是另一種程度上的濫殺無辜吧?

愁銀~

楠笙還不知道,喬簡這件事她已經不用愁了,因為林如海在接到楠笙捎來的信後,便将這事用釜底抽薪的方法給辦了。

喬家雖是雲都大戶,但對林如海來說,也沒什麽看頭。往日不曾上心,如今病中遇到外甥女求救,推已及人的想到了自家閨女,便将此事拿來練了一回手。

喬父這一支敗落了,但喬簡中舉卻又讓人看到了複興的希望。原本跟旁人沒幹系,但林如海卻生生的給喬簡換了個爹。

宗族是個很奇葩的存在,在這個時空宗族的力量有時竟然會淩駕于國法之上。它也是股不小的力量,有時會給族人以庇護。但在沒有外人欺辱的時候,宗族裏的內部争鬥更是層出不窮。如果宗族不是助力而是阻力,那麽斷尾求生便是當前最好的辦法。

在派得力心腹去雲都了解一回喬氏宗族的情況後,林如海就下定了讓楠笙脫離宗族的決定。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林如海利用權勢和人脈将喬父這一支從雲都遷出來,落戶揚州。從此正式與雲都喬氏分宗并立。說是分宗并立,但這一支卻只剩下楠笙一個女兒。一但楠笙夭折或是嫁入夫家,這一支就徹底的斷了香火。

不過林如海當初也說了,楠笙的第二個孩子會過繼回喬家,延續喬父這一支的香火。

雖然這話保證的有些太早,但銀子和好處給的不晚就行。

有流水花出去的銀子和各種人情人脈打前戰,還有林如海以娘舅的身份給予雲都喬氏的最大好處便是将喬簡過繼給了雲都喬氏的族長。

娘親舅大,誰叫喬簡是喬太太記在名下的嫡子呢。在孝大如天的時代,林如海這個娘舅完全可以替病逝的妹妹做主。而族長白撿了一個舉人兒子,也是好嗨哦~

舉人可以挂田免稅,一年下來能節省不少銀子,這可都是白得的好處,族長能不高興?不但如此,林如海還承諾如果喬簡明年春闱落榜,可以為他疏通關系,謀個一官半職。

這天上掉的餡餅肉汁流油的嘞~

你說喬簡的意見?

那不重要,敢不聽話就告你一個忤逆不孝,逐你出宗族,不要前程的啦?

再有過繼不需要通知本人的嗎?

林如海是喬簡名義上的舅舅,也是江南實權官員。只要銀子和好處給到位了,族長樂意,喬氏族老滿意,當地的官員也默許的情況,還真不需要叫喬簡回來一趟。

于是這件愁死楠笙的‘長兄如父’就被林如海用‘孝大如天’給輕輕松松的解決了。

雖然解決的方法略流氓了些

林如海在自己病重之時盡力安排好楠笙,因為楠笙是他的外甥女,不過在處理喬簡這事時,也舉一反三充分的認識到了林家這邊的問題。

人心難測,林家族人未必不會在他去後對他閨女做些什麽。而賈家那邊楠笙猶如小學生打小報告一般的家書也将賈家的大事小情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事絮絮叨叨的說了好幾遍。

前有狼,後有虎。林如海猛的發現真正要愁的人不是楠笙,而是黛玉。仰天長哮一回,實實在在的嫉妒了。

做為舅舅,他看不上也放心不下表妹夫留下的庶子,擔心他會害了自己的外甥女。可做為一個父親,林如海想,如果他能有個兒子,哪怕是個庶子也好過如今膝下荒涼。

然而事實便是這事他只能想想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