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林如海的遺憾絕對可以填平整個大西洋。

所以在幫着楠笙折騰完喬家那一攤子事後, 林如海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林氏宗族這邊。

他想要過繼個兒子。

然而在挑選過繼人選的人時候, 林如海又發現了這一決定面臨着各種問題。

無父無母的不行, 八字太硬, 說不準會克到他的黛玉。而有父母的那種就更不行了。

過繼個年紀小一點的吧,姐弟倆相依為命的長大,能跟黛玉這個做姐姐的親近貼心。可年紀小的哥兒,不但保護不了家業,護不住姐姐,怕是連他自己都照顧不了呢。

過繼個年紀大一些的, 又怕記事了, 心裏藏了太多想法, 最後反叫黛玉受制于人, 就如同楠笙這個‘長兄如父’。

思來想去,林如海發現甭管是親生的,還是過繼的,他可能命中注定沒有兒子繼承香火。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好在小人之澤,亦五世而斬。思及此,雖有意難平, 到也不再郁結于心

別一邊,賈琏帶着楠笙等人趕在封河前出發, 官船一路向南, 從冰天雪地的滿目霜白到哪怕進入冬季也是綠意蔥蔥的江南, 上船時的大毛披風鬥篷, 到後來衆人一水的夾棉褙子,竟讓人有一種冬去春回之感。

行船不似家裏,艙裏沒有地龍火炕。黛玉自打上了船便極喜歡坐在熏籠上打發時間。楠笙微微有些暈船,時常靠在窗邊的貴妃榻上用一種自虐的方式一邊看着窗外江水淘淘,一邊眼暈惡心的吃些酸梅子。

黛玉幾次張嘴想要問楠笙她老子是不是真的病了,可話到嘴邊硬是又咽了回去。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憐巴巴的看着楠笙,像只等着順毛的小貓崽讓人心軟。可惜她遇上了心狠的楠笙,這混蛋硬是裝出一副視而不見的樣子,給那只早前從秦可卿那裏要來的真貓順毛。

沒錯,這事回南,楠笙連那只貓都帶走了。

幾次之後,黛玉心裏便也明白過味了。

因心裏惱了楠笙故意隐瞞她,時不時的拿小話酸楠笙幾句。酸完又覺得理虧了,別別扭扭的湊過去,一會兒拉拉楠笙的衣衫下擺,一會兒扯扯楠笙裙子上的壓條,若楠笙還是不理她,便去拽楠笙的小辮子,然後扭呀扭着的往楠笙懷裏擠。

幸好黛玉沒口是心非的來一句‘別擠人家嘛’,不然楠笙都得笑抽了不可。

Advertisement

黛玉是個心思剔透的姑娘,她又是個極聰慧的性子,楠笙對她如何,這麽多年石頭都捂熱了,何況她一顆小仙草呢。所以這種隐瞞好吧,她還是想要鬧點小情緒。

黛玉不是刻薄刁蠻的性子,但她卻有些小孩心性。嘴巴不饒人,時不時的要翻些舊帳出來,但心裏卻未必像表現出來的那樣記舊仇。

好在楠笙也樂意慣着她,寵着她。

船行江上,一浪接着一浪,看書傷眼,寫字飛墨,繡花又怕紮手,暈船的人有時竟是連低頭都會感覺到難受不已,一時姑娘們能做的事情便少了許多。

楠笙将黛玉養的極好,擔心她心裏有事再熬壞了身子。哪怕是在船上也不叫她有時間多思多慮。

叫丫頭們纏着黛玉讀書,因書上的東西黛玉都背下來了,所以黛玉也不用照本宣科。她就每天學那些書生搖頭晃腦的讀書樣子帶丫頭們在楠笙眼前晃,弄得楠笙更暈船。

有時實在受不住了,便叫跟着出來的媳婦婆子給黛玉講點家長裏短。東家長西家短的來上幾段,黛玉一邊好奇的想聽下文,一邊又時不時的嘀咕一句俗不可耐。

至于楠笙,但凡狀态好一點,便湊到張士友跟前問些跟中藥配藥有關的學識。

中醫把脈這種在楠笙看來是玄而又玄的技術,所以她是極有自知之明的不去處觸自己的常識盲區。但一些藥方和各種配藥的手法方式卻叫楠笙極為向往。

這玩意帶到現代可是宜室宜家的寶貝呢。

張士友并不迂腐,再加上楠笙一個千金小姐也不會跟他搶飯碗,看在榮國府和林家以及楠笙大筆束修的份上也樂意随手拿些真東西打發楠笙。

華夏中醫,那是幾千年歷史沉澱下來的瑰寶,楠笙便是有醫學方面的基礎,也未必能全然看透這裏面的道道。更何況她想要的東西也正好是張士友拿出來的,一時間到是相安無事,其樂融融。

官船有官船的好處,榮國府的赫赫威風也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回南這一路,民船,商船以及部分官船在看到船上榮國府的燈籠時,倒是紛紛避讓了航道,叫賈琏一行人優先通過。

加之此次回南也算順風順水,倒是比預計時間提前了幾日便到了揚州。雖然提前了幾日,但林家來接人的車轎卻日日都會等在碼頭。此時一到揚州船還未停穩,林家來接人的管事和媳婦便上船請安回話了。

楠笙和黛玉旁的皆不用管,只楠笙多了一句嘴讓人照顧好張士友這位張神醫,便由丫頭簇擁着棄船登轎一路朝着巡鹽禦史行去。

林如海雖然重病,卻仍未重到纏綿病榻起不了身地步。不過人卻清瘦到嚴重脫相了。

一身青色家常袍子松松垮垮穿在身上,瘦的讓人感覺衣服就搭在了一堆骨頭上。仿佛風大些那堆骨頭就會散架似的。

不說黛玉自打官船靠了揚州岸,眼淚便止都止不住,見到林如海這副樣子更是哭的不能自己。就是楠笙這個對親情很寡淡的人見了這樣的林如海都不由眼紅鼻子酸。

一番行禮問安後,衆人廳中落坐。

林如海居上首坐了,黛玉和楠笙坐一側,賈琏獨坐另一側。賈琏頭一朝見林如海,姑父與侄子客氣中帶着幾分生疏。林如海先謝過賈琏送楠笙和黛玉回南,又詢問了一回老太太和府中老爺康健與否的話這才讓管家送賈琏去客院休息。

賈琏離開後,楠笙本應該也找個話頭退下去将空間留給林家父女。但她關心林如海的病情,也就顧不得那些細枝末節的小事,不等黛玉說話,搶先一步開口問林如海能不能現在就叫張士友為他診回脈。

“爹爹,這位張神醫是姐姐特意請外祖母出面從薛家借來的”聽到楠笙提起張士友,黛玉見她老子一時沒反應,也忘了規矩,小嘴巴巴的将張士友和太醫郎中以及薛家寶釵那不得不說的三五件事都講給林如海。

林小姑娘一邊講,還一邊猛朝林如海點頭。

真噠,太醫看不了的病,張神醫都能看。

光是看着黛玉認真的小模樣,林如海便舍不得拒絕。只是看着家裏的兩個小姑娘都一臉關切滿懷期待的樣子,林如海又擔心診脈結果出來了,小姑娘會受不了。

能活着誰想死,林如海他也不是那種在死亡面前慷慨大方的人呀。

普一生病時,林如海确實是沒當回事。但林如海不上心了,侍候林如海的下人卻都急慌慌的請了揚州有名的郎中入府診看。

這一看,就看出事了。

有些病吧,不到發病的時候你根本不會注意到。但等到發病了,那就是晚期了。還是大多治不好的那種。

江南這邊也是人才濟濟,不少功成身退的太醫或是一些中醫世家都在揚州定居。從發現自己得了難治的病,林如海就态度積極的尋醫問藥。

因為他知道,他不能死。

有些病,就跟時間一樣,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什麽身份,擁有多少財富

得了楠笙的叮囑,林家那邊又知道這位是京城過來的神醫,自是加倍禮遇不提。

不過張士友這邊剛剛安頓下來,那邊林家的管家便親自過來請他去給林如海診脈。張士友行醫多年見過各類病人和病人家屬,對這些人的心态也清楚明白。聞言沒什麽不滿,直接提着自己的藥箱子便去了正院。

一番望聞問切後,張士友皺着眉頭半晌才道:“林大人內腑之中長了東西此類病症,老夫并無多大把握,但願勉力一試。”

林如海聞言臉上不顯半分失望之色,帶着幾分灑脫之意的說了句勞煩,便又讓管家送張士友回房了。

黛玉神情慌張,一雙小手擰着帕子眼淚啪嗒啪嗒的往下掉。楠笙則是一臉沉思,滿腦子想的都是這個內腑多出來的東西是不是瘤一類的玩意。

不過就算它是,她好像也沒啥辦法就是了。

看一眼走到黛玉跟前輕拍黛玉肩膀的林如海,楠笙不由慶幸林如海沒得什麽急性闌尾炎,心髒偷停這一類的急病,不然可就再也見不到黛玉最後一面了。

╮(╯▽╰)╭

林如海見小姑娘的心情都不太高,便有些心疼。于是叫上她們姐妹去了書房,打開書房的暗格,領着小姑娘們去小私庫挑了一匣子珠翠首飾。

林如海做事大氣,在楠笙和黛玉在一起的時候,無論什麽貴重的東西都會做到一視同仁,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了滿分。

此時捧着小匣子,楠笙為了緩解這父女倆悲傷低落的心情,直接表現出一副自己對匣子裏的東西多感興趣的樣子。

不但打開了自己得的那一份,還一副好奇模樣的催着要看黛玉那份。

黛玉鬧不過她,又心知楠笙此舉心意,便也抹幹眼淚努力做出一副嬌蠻女兒的樣子當着林如海的面與楠笙嬉鬧。

然而就在黛玉和楠笙分別打開匣子,齊看裏面東西的時候,楠笙卻被匣子裏的一物吸引了全部心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