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賈琏善交際, 其交友之廣泛讓人咂舌。比如說東家的小寡婦,大竈的小媳婦,風情萬種鮑二家的, 扭腰揮帕子喚你情哥哥的小花娘,還有清俊小倌少年郎

于是這一刻, 賈琏突然有了一種覺悟。

便是為了自家閨女, 做老子的也得有點德行了。

自家老爹已經是那樣了, 他若再不收斂些真不想有一天, 旁人指着他閨女說:她爺爺是色鬼, 她老子是色鬼,她兄弟子侄都是色中餓鬼。別看她是個女的,那也是上梁不正,家學淵源

或者一群姑娘在一起聊天, 這個說我爹是探花郎,那個說我爹是武将軍,輪到他閨女了,他閨女不臉難堪的說我爹是個老不修的

那一幕幕的畫面太美好, 美好到賈琏越想臉越黑,越黑就越是不停的想,最後徹底被腦補出來的一幕弄痿了。

世間有多少奇妙無人能說了然于心,但世間無論多少事情, 都是在冥冥之中遵守着因果循環定律的。

榮國府的爺們仗着祖上榮光肆無忌憚的做着各種泯滅人性的事, 到頭來不但老天沒饒過他們, 也沒饒過他們的子孫後代。

賈赦不将別人的女兒當回事, 妻妾成群,一屋子的丫頭還要強娶鴛鴦,最後他自己的女兒進了火坑,被人折磨至死。誰又能說這不是因果報應呢?

賈琏來者不懼,風流成性,将女人當衣服。于是,賈家敗了時,賈巧姐兒這個賈琏的親閨女不得不換下華服成了‘沒衣服穿’的窯姐兒。若不是鳳姐兒當初那‘給丫頭做衣服’的二十兩銀子的恩情,巧姐兒這輩子怕就不單單是青樓短期游了。

還有王夫人見天的吃齋念佛,好事沒做多少,她兒子倒是繼承了她未完成的衣缽。趙姨娘請了五鬼收拾寶玉和鳳姐兒,最後她自己的親閨女也被人弄鬼似的成了郡主替人遠嫁。

尤二姐等着鳳姐兒一病沒了,好跟尤氏一樣嫁進府去做正頭娘子,最後卻反被鳳姐兒逼死在府裏

所以從某個方面來看,若賈琏真能管住自己,從此為了親閨女洗心革面,說不定還真能為巧姐兒積下不少陰德福報。

賈琏插不進話來的情況,沒多久就被旁邊越說越興奮的三人注意到了。于是黛玉想了想,小聲的告訴了賈琏一個哭笑不得的消息。

也不是什麽大消息,就是告訴賈琏,他和鳳姐兒房裏挂着的堂畫是幅贗品。

╮(╯▽╰)╭

Advertisement

人家九歲的小姑娘都能看出來他們房裏擺的堂畫是贗品,為啥他們倆口子見天看着就沒一個人看出來呢?

被黛玉打敗的不光是賈琏,還有林如海和楠笙。

這姑娘被寵的是真的是有點心直口快了!

其實他們哪裏知道,這話憋在黛玉心裏好久了,她早就想說那幅畫的事了,若不是今日話趕話的提起來了,指不定還得憋着呢。

“好叫二哥哥知道,這丫頭之所以知道你房裏的那幅是贗品是因為真品在我們家。早年老候爺去宮裏赴宴,是那會兒還是皇子的先皇賜下來的。”說到這裏,楠笙歪了歪頭,笑,“不過我可以保證那幅能夠以假亂真的畫不是我們畫噠。”

說畫是贗品,這個話題有些讓人下不來臺。但說起超寫實畫,賈琏那股尴尬的情緒倒是消散了不少。

他就說嘛,再怎麽樣他們倆口子也是個普通人,哪能跟這幫專業造假的比。

“大妹妹畫得一手好畫”賈琏想了想,覺得林家最近搞的這個什麽寫實畫派挺不錯的,于是便想為了自己還未出生的兒女準備先預定個教學名額。

也不求他們将來多成才,能辨認個真品贗品他就老知足了。

“不過是閑來無事打發時間罷了,要說畫的好,舅舅收的那幾位師兄卻是難得一見的良才。不像我,一年都畫不了兩幅,也沒甚大氣候。對了,前兒新得了些緞子,二嫂子那裏可還喜歡?”

有楠笙緩解氣氛,賈琏倒也能接得上話來。此時話題終于能聽懂了,賈琏自是趕忙接過來,“多謝妹妹想着,前兒你嫂子來信還說妹妹有心了。還讓我照顧好你和林妹妹”

不,他媳婦不是這麽說的。

因為他那勢力眼的媳婦只一遍遍的叮囑他照顧好林表妹,半句沒提面前這位楠表妹。

林如海在努力的活着,為了林家也為了黛玉和楠笙。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中西醫齊上陣仍然沒能挽救林如海的病時,黛玉和楠笙就更加的珍惜這為數不多的相處時光了。

林如海收到名下的十多位學生可以說在繪畫方面都是極有悟性的那種,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都是難得的人才。再加上楠笙毫不保留的将所有技巧傳授,林如海也是半點不藏私的全部轉述,所以雖然這個所謂的寫實畫派成立的很短,授學的時間也短。但卻以一種高考高壓似的教學強度将所有的課程和繪畫技巧以及各種要點全部講完了。

所有的技巧全部傳授後,想要畫出一幅好畫,好吧,不管是什麽畫,想要畫的好,就都需要熟能生巧和一個時間的累積過程。

所以林如海剩下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帶着學生們一遍遍的畫。

不過林如海的身體狀況在那裏擺着呢,所以往往都是他起個頭,然後便留了學生在那裏自己畫,時間差不多了,就讓小厮過來收‘作業’。再等過上兩刻鐘,再叫了他的那些學生挨個進‘辦公室’批卷點評。

這個時候,楠笙就是林如海的代言人,他們特長班的課代表。林如海先點評一番,然後由楠笙替病得手上無力的林如海指點一回自己的師兄弟,師姐妹們這裏應該怎麽畫,那裏應該怎麽下筆。

華夏人說話做事,從來都有自己的節奏和套路。有時候跟聰明人說話,你都不需要說什麽,他便能從你的言行語止中知道你未說出口的話。

就好比這個辦公室批卷,那些弟子出去後便都非常有默契的不提自己是被楠笙指導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楠笙和她那位匆匆定下來的未婚夫有了見面的機會。

楠笙的未婚夫姓劉,名泰,直隸人士。年紀比楠笙大幾歲,少年多才,談吐不凡。

這位未婚夫雖然也是林如海精挑細選出來,但少年慕艾,是大多數人不可避免的事。他雖然欣賞楠笙在繪畫上面的天賦,但對楠笙只是中人之姿的容貌卻欣賞不起來。

讀書人眼底的失望,楠笙看得清楚。心裏多少有些失落的同時,也多了幾分消極。

好在她還堅持着初心,一心想要回現代。

這些事楠笙都沒叫病重的林如海知曉,一來是已經到了這種時候,沒必要再叫這個小老頭走的不安心了。二來,也不是立時就發嫁,她根本沒必要現在就将這人打回原形。

最重要的是有這麽個未婚夫在,回頭林如海的喪事上他也能搭把手。

現成的勞動力幹嘛不用。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越是臨近九月,楠笙就越是緊張。等時間終于到了九月,楠笙則變得更加草木皆兵,有點風吹草動整個人就像只炸毛的貓渾身警惕。

當時間緩緩滑過九月,慢慢進入十一月的時候,就在楠笙松了一口氣,覺得蝴蝶效應終于實質化時,林如海突然倒下去了。

或者說,這幾個月他一直在強忍着堅持着,此時是真的堅持不住了。

彌留之際,他将他所有的學生都叫到床前,指着黛玉和楠笙眼露懇求卻一字未言。等學生們都紛紛保證對黛玉和楠笙盡力照顧後,又将視線對上賈琏和楠笙的那位未婚夫,用着暗啞的聲音,費力的說了一句‘拜托’。最後才轉頭看向靠在一起跪在床前的楠笙和黛玉,“要好好的,你們姐妹一定要好好的”

這一天,仿佛山河崩塌一般,能給她們庇護的長者合上了那雙不舍又放心不下的雙眼。幹瘦蒼白的雙手無力的垂下去時,黛玉和楠笙都沒忍住的嚎啕出聲。

一聲聲的爹爹,一聲聲的舅舅,還有那些被林如海盡心教導了小一年的學生們也都低泣的喚着先生

林如海病了許久,這一天的到來并不突然。不說林家都已經做好了‘沖喜’的準備,就是薛蟠那邊千行裏迢迢的讓人送了上等棺材。賈琏帶着劉泰忙外,楠笙和黛玉忙裏。

有當初賈敏過逝時的經驗,林如海的喪禮還算有例可循。再加之楠笙對鳳姐兒協理寧國府秦可卿喪禮的事還有印象,到也不算手忙腳亂。

而且最讓楠笙覺得得力的還是林如海生前的那些安排。

他收了三個成家的弟子,那三個弟子可以幫忙招呼來賓,幫着賈琏和劉泰做些他們分身無術的事。

這三人的妻子以及林如海收的那幾個女弟子不但能陪着黛玉和楠笙一起追憶林如海,還能人多勢衆的幫襯喪禮和部分家務。

林如海為官多年,也逃不脫一個人手茶涼。但他弄了個寫實畫派,卻在江南文人中享譽極高。有這些人悼念,林如海的葬禮不但不冷清還被直接擡高了一個層次。

再有,林如海病逝的消息傳進了京城時,新帝早就走了登基的各項儀式不說,也已經開始大封後宮了。

有太上皇壓在頭上,越岩這個新皇着實閑的淡疼,于是多了不少時間出宮溜達。從薛蟠那裏聽說林如海沒了的消息,再看一臉小暄肉的薛蟠一臉同情,越岩什麽都沒說,不過轉天太上皇和新皇便都派人去了江南,為林如海臨近尾聲的喪禮添了些光彩的死後哀榮。

原著中,黛玉年幼無依,大事小情全靠賈琏一個張落。是好是歹無人知曉,也無人上心。

可如今,不說黛玉身邊有楠笙這個表姐,就是那些看她們姐妹年幼,又悲傷不已的師兄弟,師嫂,師妹們都能在力所能及時幫黛玉二人不少忙,也叫她們不受太明顯的委屈。

古來喪禮以七數為尺,頭七,三七,七七

等林如海的喪禮徹底結束時,已經是來年春日了。

宮妃省親的旨意已經下來了,賈琏也着實坐不住了。京城那邊也來了兩三回信問他們歸期。

楠笙見百日熱孝已過,又将寫實畫派的所有學生們都請到家中做了惜別,這才和黛玉一道打點行囊跟着賈琏進京。

此番進京因時間錯開了,到是錯開了某些命中注定的相遇。不得不說,能不見賈雨村那憋孫,絕對是最好的行程。

林如海去逝的時間很巧,那天正是賈政的生辰,元春封妃旨章下來的日子。船行數日後,又洽好趕在寶玉生辰那日進了京城。

這也是巧的不能再巧的事了。

這一次大批的林家財物在碼頭卸船,又有林家下人‘嘴碎’的說着他們的身份和這些東西的出處,一時到叫京城中人看了不少熱鬧。

林家跟來的下人不少,不過跟着黛玉進府的還是那是早前的原班人馬,其他人都去了林家在京城的宅子安置。至于之後如何安排,來日再提也不晚。

劉泰還要在江南的書院求學,自是沒跟着一道回京。不過有賈琏一路相護,不說路上太平安生,便是再次進住榮國府,這一次走的也是榮國府的側門了。

也是難得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