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元春一如原著封了賢德妃, 封妃的聖旨上仍就加封了鳳藻宮尚書。只不過前者是妃,後者是婢,這旨意很是耐人尋味。

寶釵聽了這樣的聖旨心裏狐疑, 回到梨香院,一邊查家中書籍, 一邊在那裏小聲嘀咕。薛蟠大大咧咧的坐在那裏, 對于夢裏出現的事從不去研究那些細節和那些不合常理的地方。

當然了, 就算他有那個心, 以他的腦容量這事跟叫他讀書考個狀元, 不,考秀才是一個難度。

不過這貨腦回路清奇,見寶釵還在那裏尋思元春的封妃聖旨為啥和旁人的不一樣時,直白告訴寶釵, “因為丫頭上位,是賤妾呗。”對了,宮裏的丫頭不叫丫頭,叫宮女。想來那什麽女史, 就是掌事大宮女的意思。

貴妾和良妾都是外面納進來的,良籍,有嫁妝,有娘家, 雖為妾室, 但生死可受律法保護。但賤妾一般不是風塵賤藉女子便是府中奴仆家生子, 這類人的生死都由主家, 殺了,賣了,比買頭牛的手續都簡單。

寶釵猛的回頭,然後看了一眼房中只有莺兒侍候,這才去看窗外。莺兒見寶釵這樣,連忙放下托盤走到門外替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薛蟠把門。

只要不睡覺就總想吃些東西的薛蟠并沒覺得自己這話有什麽不對,于是又用一種極珍惜的樣子大口吃着寶釵房裏的擺盤。

╮(╯▽╰)╭

說實話,越岩這封妃的旨意還真有些打元春的臉。

要麽賢妃,要麽德妃,弄了個賢德妃好像高人一等,與衆不同似的。可聖旨最後卻還又加封了個鳳藻宮尚書這麽個內官銜,得了,心裏有點數的便都明白這賢德妃的地位如何了。

只是有些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元春是太後賜下來的,如今太上皇和太後都千秋高壽,有些事心裏有數就好。

早年越岩不受寵,他的女人出身都不高。元春打着國公府嫡女的牌子,其實也不過是五品官家的嫡長女,但她是太後賜下來的,那就跟其他的人有了差距。

這麽說吧,賈環成親,無論是他的正妻還是妾室身份一定不會多高。這個時候王夫人再将她身邊的金钏賜給賈環,那金钏在賈環房裏是什麽地位,就是元春在後宮的處境。

宮裏的女人能讓自己活得滋潤的就沒幾個是良善之輩,這幫人一邊內鬥,一邊排擠元春。在元春剛有些察覺的時候,直接起哄的将元春拱得跟貴妃齊平了。然後宮裏的貴妃也是個缺德的,見了元春直接以姐姐稱呼

世上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那群女人又悄悄聯系了娘家人,宮裏宮外的腥腥作态了那麽一回,元春麻痹大意了,欣然接受了,然後賈家人不明內裏的沸騰了。

玩的一手好捧殺。

Advertisement

再說說這個省親的事吧。

新帝越岩以天下莫過于一個孝字為由,提議每月二六日可以讓宮妃娘家人進宮探監見面。太上皇和太後一聽這話,便說宮裏規矩大,娘們見了娘家人還得端着揣着,要是誰家裏有不失體統規矩的省親宅子,那就将你家閨女接家去親香親香。

原話雖不是這般,但就是這麽個事。

所以二六進宮探視是新帝提出來的,那宮妃省親的事卻實打實是太上皇和太後提的。

有那政治風向敏感的外戚宮妃直接找了各種各樣的理由推了,那思家心切,想要衣錦還鄉,并且又要積極給太上皇老倆口捧臭腳的便都蹦高似的要回家。

元春絕對不是個聰明人。

若她是聰明人,就會攔着省親這事。若她是個聰明人,就不會下道口喻讓個十來歲的半大小夥跟一群姑娘住進大觀園。

隔府的惜春,隔房的迎春,隔娘的探春,守寡的長嫂李纨,兩姨表姐寶釵,姑舅表妹黛玉一園子女人圍着寶玉一個小老爺們轉,也不怕同化了。

按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如果賈家不敗,說不定賈寶玉将來還可以和他的兒子聊女兒都是水做的,和他的女兒一道制胭脂水粉。

這可比賈琏那裏高尚風雅多了

話回當下,林家進京這日洽巧趕上寶玉生辰。寶玉本就是府裏的鳳凰蛋,又是賢德妃的胞弟,再有老太太疼着寵着,這個生日可比往年辦的都要隆重。

自打老國公去了,榮國府每況日下。如今終于熬出頭了,有這麽個由頭,咋能不張揚一回。再有建省親別院這事也不用她操勞,她自然樂得熱鬧。

其實一個孫子輩的生辰本不應該辦的太隆重,可賈家規矩和旁家不一樣,從來不懂低調為何物。加之元春大年初一的生辰是賢德妃了,應驗了福氣一說。寶玉叼玉而生,福氣豈不是更大?

今日給寶玉慶生的來賓,自家人有,長房寧府的有之,族裏有臉面的人家也派了人過來。還有王家,薛家史家這等姻親也都陸續派了人或是親自過來湊這個熱鬧不說,更有那聞訊趕來想要搭上點關系的人家也都來了。

從揚州帶來了不少家當,笨重家俱暫時留在碼頭,天黑前會跟着林家下人搬回林家。其他的貴重細軟楠笙和黛玉在賈琏的建議下都帶進了榮國府。

于是普一進府,楠笙和黛玉就被很多人都圍觀了一回。再之後,林家姑娘喪父喪母帶着林家百年家業來投的消息不胫而走。

按規矩,講究一點的守孝之人這時候進府,應先回房安置,不去沖了主家的喜事。但楠笙想了下賈家那與衆不同的家風以及這次進府的意義,便讓人賞了丫頭婆子幾兩碎銀,讓她們一路跑去正廳給賈母等人報個訊。

那麽多客人都在的情況下知道黛玉進府了,素來慈祥的賈母能視而不見?

然後賈母傳喚,楠笙便帶着黛玉先去給賈母及兩位太太請安了。

三人都在廳堂待客,一屋子的太太奶奶。也因此除了給賈母三人請安了,還見了一回來湊熱鬧的各家太太奶奶們。

得了些見面禮,又說了幾句一路見聞。因在林如海的孝期裏,楠笙和黛玉沒有久留,差不多兩刻鐘左右便回了自己房間沒再回來。

古人幾乎不推崇說走就走的出門方式,他們一般出門都要先看一回黃歷,選個宜出行的日子再啓程。所以他們回京城的具體日子,是早在出發前就派人送信回來了的,也因此她們的房間其實早就有人收拾過了。

不過這個收拾也得分是誰,黛玉那就是精裝修,楠笙這裏便是簡裝了。若不是楠笙素來大方,收拾屋子的人指着賞銀,指不定怎麽樣呢。

先送黛玉回房,再回自己房間,看着兩邊明顯的對比,楠笙必須得說清溫的‘貴人論’叫鳳姐兒對黛玉很上心呢。

因今日人來人往,楠笙和黛玉都沒叫水沐浴,只讓茶房送了壺熱水簡單的洗了臉便罷了。

吃的東西守孝的人也多有忌諱。再加之今日府中忙碌,楠笙便打發人拿銀子去外面弄些素齋回來。

“族長的信是年前送進京的,聽說簡大爺當時就氣得摔了一屋子的東西。二姨娘哭了半宿還說要找姑娘理論,說她早歹也是老爺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事的影響,簡大爺今科落第後,整個人看起來就有些陰沉。”邪性的很。

能不陰沉嘛。

林如海為了成功将楠笙摘出來,也為了不叫自己的表妹名聲香火受影響直接将楠笙名義上的親爹弄出了雲都喬氏的族譜。而付出的報酬除了一些銀錢外,就是被丢棄的喬簡以及那份他永遠也做不到的承諾。

空有舉人名額,卻多了一個族長親爹,這個族長還是個鼠目寸光,只想啃嘞他,沒想過幫襯他的存在,這事無論攤誰身上都要暴躁了。

“這幾日,簡大爺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打聽榮國府的事,姑娘,您看?”石玖夫婦二人也得了楠笙回京都的消息,心裏算着日子早早等在碼頭處,這會兒石玖帶着七載回家見他那位職業是道姑的親娘,石玖家的則跟着楠笙一行進了榮國府,此時見楠笙有空連忙将京城這邊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報告給楠笙。

楠笙早前一直擔心她離開後喬簡會幹出什麽事,到揚州後知道了林如海的處理方法,楠笙放心的同時就讓石玖将那匣子收好了。不過石玖挑了人去喬簡那裏玩一把潛伏。

在關鍵位置上有自己人,消息什麽的絕對是第一手,新鮮熱乎的。

瞧,效果這不就出來了。

“賈家這邊不用擔心,舅舅生前已經通過信了”一封寫給賈政,一封寫給賈母,為的就是以防萬一。真要是願意帶喬簡玩,那就玩呗。反正都不是什麽好貨,一丘之貉也談不上誰坑誰。“這次來京城,估計正經要住上幾年。旁的也不用管,你和你當家的還和以前一樣便是。”

“瞧老奴真是老糊塗了,沒恭喜姑娘定了好親事呢。”一見面就忙着彙報京城裏的大事小情,說到這會兒石玖家的才想起楠笙已經定下親事的事。想到楠笙終身有靠,石玖家的心裏是極感激林如海的,“舅老爺臨終前為姑娘定下親事,咱們也就放心了。”

楠笙聞言扯出一抹沒甚笑意的笑,“走一步看一步吧。”

雖然定親的人不咋地,但也幸好有這門親事擺在臺面上,好多事情都可以替她擋一擋。

一見楠笙這個态度,石玖家的便知道這裏面的事可能不單純。見楠笙不說,視線便轉向一旁侍候的莳珊處。

莳珊先看了一眼楠笙,見楠笙一副無所謂的默許樣子,便伸出手在自己臉上比了比。

未來姑爺嫌咱們姑娘長的太清秀呢。

他們家姑娘也真是會長,別人家的小孩都挑父母的長處優點長,就他們家姑娘除了一雙眼睛格外出衆,其他的都挑父母的短處生了。

唉~

石玖家的本來還挺看好這門親事的,但想到未成親前姑爺就這樣了,那成親後也未必會善待自家姑娘,于是對這門親事的看好程度直接打了折扣。

算了,大不了到時候多給姑娘備幾個樣貌好的丫頭。自己備的,捏着賣身契也不怕她們作妖。

“我都不愁,你們愁什麽?其實我這長相還可以啦,就是掉到了美人窩給比成了綠葉。尤其是和表妹站一起,被比的更寒碜了。換個地方,我也是碧玉佳人好伐~”

正好讓她沒了以色侍人的那種煩惱

(→_→)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