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唐僧取經九九八十一難,最難難不過女兒國。面對多情貌美的女兒國國王, 唐僧都有思想開小開的時候, 普通凡人愛些美色,也在情理之中, 本着不是自己男人站着說話不腰疼的精神, 楠笙對這事看得很開。
楠笙一直相信頂着這麽一張平凡無奇的臉蛋, 還能愛上她的男人都是真愛。所以她只需要耐心等待自己的騎驢王子來接她就好了。
要是真給她一張傾國傾城的容貌,卻沒給她一個高貴淩然不可侵犯的身份, 也未必是件好事。沒後臺沒背景,就算有再多的金手指估計也是個被禍水的薄命紅顏。
現在,剛剛好。
因為對劉泰不上心,楠笙也懶得提他。勸了旁人幾句,便又繼續說起旁的。
“自打宮妃省親的旨意下來後,京中但凡有娘娘的人家十有七八都在準備建築省親別院的事。姑娘遠在千裏之外,便提前收到消息,到是便宜了那位。”石玖家的指了指東邊, 一臉的可惜, “若将消息透給姑爺家, 于姑娘也有好處不是。”
“古來朝堂之事都是瞬息萬變, 牽一發而動全身。我不過是跟着舅舅知道了一些朝中動向罷了。天無二日, 國無二君, 是福是禍不到最後, 都謹慎些總沒錯。”莳珊用加了揚州石頭的水煮了壺茶, 楠笙喝了一口便喝不下去了。也不知是不是好日子過多了, 舌頭都養叼了。喝個茶水還能喝出茶葉水質優劣來,心裏罵了自己一句矯情,擡頭時又喚莳珊,“沖碗玫瑰露來吃。”
“劉家這門親事最後如何且再看吧。現在就給好處,喂肥了他們豈不是更瞧不上我這等出身的姑娘?”莳珊應聲轉身去弄,楠笙放下茶杯又繼續與石玖家的說話,“至于為什麽會将省親的消息提前告訴那位琏二奶奶,又叫她務必在這件事上多掙些銀子你若看不出來原故,才是糊弄我呢。”
林如海病逝那日正好是賈政的生辰,不出意外也是元春封妃的日子。因有衆位學畫的女弟子和師兄師嫂們幫忙主持林如海的喪禮,楠笙便也有心思給京城那邊送信。
其實那封信是早就寫好了,只是時機不對,不能太早發出去。
賈家排場大,收入少,支出多,建大觀園前雖有些家底,但這麽多年奢靡度日下,也不會有多少。等建了大觀園,開銷俱增,入不敷出以及動用林家家産也在意料之中的事。
她既然已經提前知道皇家會讓宮妃省親,那為什麽不在這上面做些手腳呢。
她是不會在這時候做什麽裝修建材的生意,但這并不妨礙她将消息透出去讓旁人來做。
如果賈家有人在這次的省親大建設上發了筆橫財,那是不是也代表着她們姐倆在榮國府的生活更舒心一些?
雖然這想法有些天真,但這消息如果自己不用,也不利用它做些什麽,楠笙總覺得對不起自己當初看原著時浪費的腦細胞。
于是她早早就寫了信,又等了幾日這才派人快馬加鞭送到京城。
Advertisement
她在信中細說不久之後會有一場省親大事,讓石玖聯系清溫将消息悄悄透給鳳姐兒,讓鳳姐兒在物價上漲前買上一批建築和裝修所需的建材,先低價囤貨再高價售出掙他一個天價的差價。
至于石玖這裏,楠笙信中強調他們不要去掙這筆俏錢。
這錢好掙不好拿,他們沒後臺容易死在沙灘上。
不過也不是不可以掙些不起眼的小錢,但一定要有個度。
想着石玖夫婦對自己極為忠心,楠笙便也樂得善待他們。于是自己拿了銀子買了一批江南百貨叫人送到京城。
叮囑他們本錢她出了,算是賞他們這些年忠心耿耿。至于什麽時候賣,賣多少銀子,她就不管了。反正你們只要記住倆口子無兒無女,将來養老的問題也是你家姑娘包就行了。
不過為了不引人注目,楠笙不建議他們弄得太招搖。
至于清溫這假道姑,楠笙利用一個女人‘為女弱,為母強’的本能和心理很認真的告訴她,只要她做好份內之事,她的兒子七載就會有個好前程。
七載是奴籍。奴藉是賤籍,便是贖身也是三代內不得科舉。楠笙讓她看看賴家的賴尚榮,再想想如何能讓七載過上更好的日子。
士農工商,一個好出身,不是多少銀子就能換來的。
楠笙說只要清溫‘懂事’,她會教七載讀書,教七載畫寫實畫,給他一個良人籍貫,再給他說一門好親事,說不定将來還有更多的好處等着他。
面對這樣的條件,一個當娘的,為了自己的孩子鮮少會有不同意的時候。
其實對于七臷的安排,楠笙心裏已經有了打算。
她手握喬家這一支的族譜,往上面添個人名還不是簡單的事?
古人重香火,更重承傳,她若不想成親,又想要離開這個時空,那麽她這一支總要有個人來接捧傳家,給喬父喬母上墳燒香,四時祭拜。
至于血緣且将就些吧。
帶着七載回揚州,一來是為了制約清溫這個假道姑,二來也是見了七臷這小孩聰明機靈,帶在身邊時常教導一二後,越發姿儀不俗。
這一次回京城,楠笙便準備送七載去學堂。至于身份,先賜喬姓,其他的到不着急。
畢竟——好飯不宜過飽。
為了兒子,清溫忽悠鳳姐兒就更加賣力了。她在接到楠笙那邊的消息後,轉天便又去見了鳳姐兒。
此時鳳姐兒見清溫過來,再想到清溫和秦可卿都說的天大的喜事,便以為說的是元春封妃。
然後正喜不自盡呢,清溫一句,“這與奶奶,與大房又有什麽幹系?”
“豈不聞‘一人得道,全家得道’。這是阖府的喜事,怎麽沒幹系。”鳳姐兒笑得張揚,可見是真心為元春封妃而高興。
清溫面無表情的念了一句道號,聲音更是平平無奇:“奶奶若能一直這般想,也是一場造化。”
什麽叫能一直這般想?
鳳姐兒聞言眉頭微蹙,眼底閃才一抹狠戾,一雙單鳳眼注視清溫,竟帶着一股說不出的壓迫感。
然而清溫得到的指令并不是現在就說透元春封妃與大房的矛盾,讓鳳姐兒或是反感不信,或是現在就與二房離心。她要做的是先在鳳姐兒心底種下一顆種子,發芽時的生長時,澆澆水,松松土。
裝神弄鬼了來了這麽兩句,勾得鳳姐兒心裏長草一般的清溫這才道出她此次入府的來意。
大妹紙,發財的機會來了。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呦。
清溫的任務是讓鳳姐兒相信省親之事,并且毫不遲疑的立時做準備,以免錯過最佳時機。
鳳姐兒是個連丫頭月例銀子都敢拿出去放貸的狠角色不說,前兒淨虛那三千兩銀子,鳳姐兒後來不但拿了銀子,她還沒缺德的放了淨虛一回鴿子,讓淨虛裏外不是人。
所以在錢財方面,就沒有鳳姐她不敢幹的事。
因為元春封妃這樁喜事打底做保,鳳姐兒略有遲疑的便相信了清溫的話。
京城的鋪面她有,銀子和跑腿的下人她也有。再加上榮國府的面子路子她也不缺。說來說去,不過是拿銀子出來做點小生意罷了。
先按着清溫給的消息辦上一批貨,若是省親确有其事,那她就狠狠的賺了一筆。若最後壓根沒有省親這檔子事,也不要緊,貨在她手裏,怎麽都能折騰出去,總之不會叫她自己賠到。
清溫記得石玖的交待,一定要鳳姐兒這邊做好保密工作。
這可不僅是幾兩銀子的事,還是掉腦袋,洩露天機,影響後世子孫,自己命運的大事。
被忽悠瘸的鳳姐兒自是照章辦理,不敢跟銀子做對。
然後此事過去沒多久,平兒就一臉神秘兮兮的走了進來。她打發了所有人,然後湊到鳳姐兒耳邊小聲嘀咕了一句。
“林家那邊悄悄派人進京,偷偷到找我,說是給他們家姑娘捎句話。”
“什麽話?”
“來人說,我們姑娘日前夢見先太太,先太太讓我們姑娘準備一船木料悄悄的送與二奶奶。說是二奶奶看了便明白。姑娘不敢多問照着辦了。”
這話自然是假的。
不過是林如海去逝前想要賣掉姑蘇的一座山。而那山上有許多成才的樹,楠笙知道後,便讓人砍了兩船。
一船先悄悄的送到了一處私宅,一船則進了楠笙的空間。
後世木頭辣麽貴,多存點沒壞處。
而林如海之所以想要脫手那座山,主要原因還是得到消息說那山下面可能有金屬礦。一但消息傳出來,無論是黛玉還是榮國府都未必護得住那山不說,還有可能反受其害。所以林如海當機立斷将那山頭以個人名義送給姑蘇府衙,只請府衙的人看在他送了一座山的份上,以後善待姑蘇林氏的族人。
既将燙手山芋送出去了,還賣了林氏宗族一個人情。
那一船木頭在讓清溫忽悠鳳姐兒的時候,就已經安排着北上進京了。等到了京城再以黛玉的名義悄悄的聯系平兒和鳳姐兒,坐實黛玉‘貴人’的身份。
如此慷慨的貴人,你還能不好好捧着?
平常時候一船木頭,根本拿不出手,也沒這麽送禮的,但此一時彼一時,那木頭送進京城的時候,洽好是清溫忽悠完鳳姐兒後
楠笙想,她一定是所有穿越紅樓的他鄉客中第一個放着大把銀子自己不掙也要幫着賈家掙錢的穿越妹子了。
而且她既不姓賈,還跟賈家沒半文錢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