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楠笙心裏惦記着無間道不假, 但此時她卻有另有一件頭疼的事要馬上拿出對策才行。

也不是旁的事, 就是如何讓焦頭爛額的二太太知道她的好侄女借着東風發了一筆意外之財。

她今兒剛從二太太那裏出來, 到不好立時就将消息透出去。一來擔心讓人‘誤會’是她說的。二來也是怕二太太起疑心。

她能借着那點‘先知’和金手指幹點自保的事, 但不代表她就可以肆無忌憚, 無所顧忌。這年頭誰也不是傻子, 小瞧敵人, 只會死的更慘。

所以這個消息什麽時候透給王夫人知曉,又要通過什麽渠道透露出去, 必須慎重再慎重。

唉,她是真沒想到王夫人會這麽迅速的将她叫過去說話呢。

她和黛玉的東西但凡不應該出現在身邊的都在空間裏放着,能放在空間外面的就不怕有人來查。

黛玉那裏,外間的多寶閣最下面有個極大的酸枝箱子,裏面是一箱子換好的銅子, 是往日房裏丫頭賞人用的。

卧室裏的架子上也擺了一個裝零花錢的小箱子。箱子不算大, 但裏面卻放了不少幾錢重的小銀锞子。這些是留是給身份更高一些的下人賞銀。

除此之外, 黛玉梳妝臺上的小匣子‘暗格’裏還有三千兩銀票。

三千兩銀票都是散票,除一張一千兩的, 其他的都是一百,五十,十兩的那種。

除了這些黃白之物, 黛玉房間裏最值錢的就是一些樣式精巧的首飾和放在空間外面裝樣子的古籍字畫。

沒辦法呀, 做為傳世百年的書香世家總不能沒有古籍字畫吧。

好在這些東西混在黛玉那一屋子新得的各式新書裏并不引人注意。

黛玉愛詩書, 林家也是詩書傳家, 所以每年都會花一筆銀子訂購這一年出印的新書。

自從黛玉好為人師, 又得了空間介質後,林家訂書的銀子就跟流水似的往外輸出。

Advertisement

黛玉自己空間裏備一套不說,還要給楠笙的空間裏留一套。兩套收起來後,外面還要再買兩套。

一套是她看完一本就給莳珊一本,讓她拿給石玖家的,放在楠笙的租書鋪子裏供人借閱。

一套是準備放在房間裏,或是拿來給她的學生們上課用,或是借給她那些向學的學生們。

林小姑娘将這事,安排得妥妥噠。

所以黛玉房裏旁的不多,就是書多。而書籍這種東西除了府中的姑娘,整個賈家就沒一個看在眼裏的。

而楠笙那邊,也差不多和黛玉同樣的布置。

不過為了表現出她比黛玉有‘錢途’,她放私房的首飾匣子裏的銀票卻是二萬多兩銀票還有兩張房契,一張地契。

除此之外,她還有一些貴重首飾以及其他喬母陪嫁裏的擺件。

喬母是林如海的表妹,林老太太嫡親的娘家侄女,她的陪嫁自然不俗。

好在楠笙心中有分寸,知道炫富也要‘低調’。于是她房中擺的大多都是從後世帶來的各種玻璃制品。

成套的玻璃茶具,一對彩色玻璃水果盤,還有叫水晶其實就是玻璃的水晶球,以及一架小玻璃桌屏

那玻璃桌屏是當初在景點買的,回頭在某淘網一查,足足被人坑了三十多塊錢。于是因着這三十塊錢,這玻璃小桌屏直接從新寵變成了舊愛。

此時擺在房間外室的多寶閣裏,看着丫頭們每次打掃都小心翼翼的樣子,有好幾次楠笙都想說,換算成現在的物價,這屏風一百個銅子都不值。

說起這個銅子,楠笙不禁又想到将這個時空的銅子帶回去,一枚能換多少錢

╮(╯▽╰)╭

雖然房間裏早就做了一番安排,但楠笙還是抽空将黛玉叫到她房裏,然後小聲将今兒在榮禧堂的事跟她說了一回。

黛玉心較比幹還多一竅,一聽這話便明白楠笙想要讓人徹底對她們放心,以及對紫鵑做最後的試探。

自小跟着黛玉入府的雲起,向竹,若行和聞蘭,四個大丫頭年紀一日大過一日。時人成親皆早,所以這四個丫頭最晚這兩年就要出府去了。

早前楠笙便跟黛玉提起丫頭們出府的事,黛玉自是也記在了心裏。之前還曾笑說,這幾個丫頭年紀大了,正好可以給楠笙做陪房。

知根知底,又是侍候慣的老人,懂規矩,知心性,比外面買的不知強了多少倍。跟着楠笙出閣,她兩廂都能放心。

楠笙聽了只是笑笑,對出嫁的事是真心不敢多想。旁的不提,只說劉家那邊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出了舅父孝,可時至今日也不曾有人上門說親事就是一種态度。

再者就算不上門說親事,可能是礙于劉泰至今仍在江南,未考取功名。那訂了親的人家也應該互相走個禮吧。可劉家呢,端午,中秋,重陽等節皆不曾派人上門,就跟沒她這個人似的。

楠笙到是有心在退親前裝一回賢慧,可她就算是渾身的力碰上劉家這樣的也沒處使不是?

反正這門親事到了現在,楠笙最後一點愧疚之心都沒了不說,她還升起了點委屈。

唉~

言歸正轉,話回當下。楠笙算了下丫頭們的年紀,再想了回榮國府接下來的盛事,便準備等省親結束了再陸續将黛玉的四個有資歷見過大場面的丫頭慢慢放出去。

只這四個丫頭放出去了,林家的丫頭就不好再安排進來了。這樣一來,黛玉身邊除了年紀小的雪雁就只能用賈家的下人了。

黛玉的年紀也一年小兩年大了,這個時候身邊若沒個妥當的人,楠笙是真放心不下。

這麽說吧。

在現代,有些小孩早戀的主要原因其實在跟愛情沒多大關系,七成的原因是因為周遭人的起哄和好奇。

寶玉是黛玉能接觸到的男孩裏,年紀最相仿,品性最好的男孩了。相較于賈家其他兒郎,寶玉也真不愧他的名字。此時不說寶玉到底值不值得黛玉蹚榮國府這一池渾水,也不說給河邊小草澆水這事是需要報恩還是報仇,只說任何事情的,任何形式上的‘為你好’其實未必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寶黛間的事,楠笙敢私下裏做些小動作,但卻不敢直接替黛玉做決擇。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寶黛的事楠笙不敢管,但管紫鵑的事,楠笙卻不打怵。

先不提紫鵑心性如何,縱觀全書這妹紙是極力支持寶黛事成的。為此還不惜挺身試玉,端的是忠心為主。

可紫鵑這麽做就是對的嗎?

就像《莺莺傳》裏的紅娘,好好的官鹽當成了私鹽賣,最後那莺莺的結果有她自己犯的錯,更多的還是那紅娘的不是。

一時想到這裏,楠笙連忙将早前買的《西廂》和《莺莺傳》兩本書都從空間裏拿出來交給黛玉。吩咐她悄悄的看,不許讓人知道。

這兩本書是被楠笙用墨筆勾劃過的,裏面那些‘良辰美景奈何天’的詩詞都被畫掉了。

兩本書‘網審’下來,就跟後世看網絡小說沒兩樣,到處是被屏蔽的框框和xx。

拍拍書,楠笙笑得極得意。妹呀,你去不了的地方,姐也會讓你感受一下那裏獨特的風土人情

(→_→)

楠笙堤防紫鵑這一點,黛玉早就有所察覺。可黛玉卻覺得紫鵑心性不壞,是個實在性子。這次如果事情真的一如楠笙所想那般發展,黛玉想,無論紫鵑如何選擇,都是一種結果。

紫鵑尚不知道有這麽一個套已經擺下了,她剛接了家裏的消息,她娘讓她回家一趟呢。因黛玉房裏自來不缺人,紫鵑與大丫頭雲起說了一聲便回家了。

王夫人那會兒見了紫鵑娘,說了什麽做了什麽不難料想,只讓楠笙沒料到的是轉天周瑞家的就送了一個長相清秀,口齒伶俐的丫頭過來。

這丫頭不是旁人,正是紅樓裏曾經有過幾筆的春燕。

書中春燕出場時就是寶玉房裏侍候的二等丫頭,她媽原是管着榮國府那班小戲子的何婆子。除了她和她妹妹兩個親生的閨女,還認了芳官做幹女兒。她讓楠笙印象深刻的倒不是她的聰明乖覺,而是她因莺兒被打罵了一頓,還不得不和她老娘一道去給莺兒陪不是。

大觀園的花草包出去後,莺兒有日摘了園子裏的花草編花籃,春燕見了委婉勸了兩句,莺兒拿寶釵壓人不說,轉道見了看園子的婆子,還說是春燕摘了給她,煩她編花。害得春燕被那婆子打罵了一頓,又被她親媽打罵。

說來也巧,那個看園子的婆子還是春燕的親姑媽。

前有寶釵撲蝶暗示旁人黛玉偷聽,後有莺兒當面扯謊害春燕挨打,因這事出在寶釵主仆身上,到叫楠笙記住了春燕這個無辜女孩。

一時聽介紹來歷,知是她被周瑞家的送來,心底到生出幾分不忍來。

怎麽就是她了呢。

楠笙屋裏的大丫頭就莳珊和向蘭兩個,其他的小丫頭幾乎都是府裏安排的。因楠笙‘喜靜’,時常還要安心畫畫,所以小丫頭除了有差使幾乎很少在房裏侍候。不過春燕是來幹什麽的,楠笙心知肚明,又聽周瑞家的說春燕多伶俐能幹,便也就順水推舟的将人留在屋裏侍候了。

“向蘭管着我房裏的大小事,你以後就跟着她吧。”對春燕說完,又賞了她一回,便讓向蘭帶下去教導她房裏的規矩了。

“以後我吃的藥除了你之外不許任何人靠近。”等人離開,楠笙捏着鼻梁,有些煩燥的吩咐莳珊,“将石玖家的叫進來,就說我有要事吩咐她。”

那事她想到辦法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