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獻計
夜貴妃訝然,卻顧不上疑惑,忙起身讓宮人伺候着穿鞋。
傅安已經讓人把湛王馬車裏的六只箱子擡到了未央宮裏,楚帝剛進了門,帶人搬着箱子的內監就前來回話。
剛給楚帝行了拜禮的楚辭聽聞東西已經擡來,不顧父子禮儀,忙大喜道:“快搬進來!”
不多時,二十四個內監額頭冒汗的擡着箱子進了門。
楚帝看着下位的衆人和那六只不算太大的箱子,目露疑惑。
夜貴妃則是掩唇輕笑;“且不論那箱子裏是何物,就這架勢還是很唬人的!”
她話罷,楚帝也哈哈大笑起來,“小七已經這般大了,你若是總這麽取笑他,怕是等白了頭發也等不到孫兒啊!”
貴妃不以為意:“哼!我又不是只他一個兒子,禹王可比他懂事多了。”
夫妻倆旁若無人的打情罵俏,讓楚辭狠狠皺了皺眉,他擺手讓一衆宮人退下,拱手打斷這變相的撒狗糧:“父皇,孩兒有法子解決武城一事!”
楚帝不以為意:“你且說來聽聽,若是說的不好,朕便罰你的平叛大軍去武城給朕種地!”
楚辭順從的應下:“兒臣遵命!”
“武城的青壯還有三千有餘,老弱婦孺則是有八千餘,這萬餘人無論如何都要保證有地,等到武城城民分走他們的所需,剩下的便是朝廷的。”
“刑部多有罪逆之人,若是遣放出一些用種糧來抵刑罰的,朝廷既不用去管這些人的開用吃食,又有了人來種田,豈不兩全其美?”楚辭如是道。
上首的帝王若有所思:“說的不錯,但刑犯也要擇優而用,況且刑犯本身便需人來監視,若無人管制,那些人跑光了朝廷豈不更多禍事?”
楚辭作揖,“父皇英明,所以兒臣還有一個法子,讓兒臣的平叛軍去,一來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二來平叛軍也可種田。刑犯少了,獄卒便能閑下一些,那些獄卒也能去武城,此事只在個人意願。”
楚帝面色越來越冷:“這就是你想的法子?若說意願,又有哪個願意抛家舍業去武城?更莫說是拿着稅錢的獄卒!紙上談兵,你老師就是這麽教你的?”
Advertisement
夜貴妃見帝王大怒,忙安撫:“陛下息怒,小七一向無宏圖遠志,思慮不周也是難免...”
楚辭抿唇,跪地繼續道:“尋常是不願的,可若是朝廷先付了銀錢,再承諾下等秋收時給種田者分糧,到時不愁那些人不去!”
繡着龍紋的袖子狠狠拂過桌面,楚帝站起身怒瞪着楚辭:“國庫空虛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你混賬到了何等地步,竟還做這般無腦的打算!”
楚辭默默低下頭:“銀錢一事,兒臣已經解決了。”
他話罷,徑直起身掀開箱蓋,卻見裏頭金光閃閃,足有萬兩黃金。他似是還嫌不夠,将剩下幾個箱子也一起打開。
楚帝和夜貴妃不知是被他的舉動驚呆,還是驚那幾箱金子,楚辭卻繼續道:“父皇,銀錢已有了着落,今年武城之收,兵丁抽其收之二,刑犯則是一千斤糧免刑一年,抽其收之一,其餘糧食歸于國庫。農閑時節,兵丁可輪番回家祭祖,等年節之後,武城的收成自然惹人眼熱,到時良田便可出租或買賣,對國庫而言,不論是否有人買賣,都會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至少三年後欽天監預言的天災不必太過擔憂了。”
楚帝怔怔坐下,又苦笑一句:“你又是從哪裏收來的銀錢?”
楚辭一愣,想到瑾瑜悲怒的模樣,低落道:“是兒臣借來的,她要了城西一塊地做利息。”
“這般多的金子,怕是錢莊一時間也拿不出吧?”夜貴妃疑惑。
“她不願被人所知,父皇母後莫要猜了。”
楚帝又問:“你說的法子也是他教的?”
...
“不錯。”
“倒是個人才,他可願入朝為官?”
楚辭很認真的想了想,他覺得按着瑾瑜的野心,很有可能會願意,但是楚國明令女子不得入朝為官。
“啓禀父皇,她入朝為官,不合禮法。”
楚帝恍悟:“原是身殘之士。此人大才,不為我所用,甚是可惜。”
“兒臣與她有幾分交情,若是再有疑難之事,兒臣再去請教便是了。”楚辭忍下心中的辯解,俯身拱手。
“也好。”楚帝點頭:“既是如此,他若有所需求,你便來告知于朕,我大楚自然不會慢待了有才之士。”
父子倆又寒暄了幾句,楚辭才告退離開了未央宮。
楚帝召來內監将箱子擡下後,伸手将夜貴妃拉進懷裏:“你給朕生了個好兒子。”
夜貴妃掩唇而笑:“陛下此言差矣,幾位皇子個個聰慧懂事,小七只是受寵敢說些罷了。”
楚帝卻面色一變,直直看着夜貴妃的指甲。
夜貴妃似是有察,忙将手指掩在廣袖下,轉移話題:“昨兒陛下才與臣妾說的要玉露均沾,怎的今日又來了?”
楚帝卻不回答,直直問道:“這丹寇顏色怎的換了?”
懷中女子面上閃過一絲慌亂:“今兒恰巧喜歡素些...”她擡眼瞧楚男人面色陰沉,急急的揪上他的龍紋袖子,委屈的咬唇:“莫不是只因我塗了灰色丹寇,陛下就不疼我了?”
男人勉強壓下不悅:“朕歡喜你,就算你青衣素淡,朕也喜歡,更遑論這無華的丹寇,”他握起她的柔荑“也只能襯得我的嬌嬌光華無限。”
夜貴妃輕笑的窩進楚帝懷中:“我不想再管宮中事務了,陛下把牌子給皇後娘娘送去吧。”
楚帝心間更熱,摟緊了懷中人:“不急這一時,等過些日子,武城一時解決了,她不敢為難你了再說。”
夜貴妃順從的點頭,心裏卻在嘆息:到那時皇後怕是會與她不死不休了。
只是貴妃不知,楚帝遠比她以為的要深謀遠慮許多,至少武城一事,楚帝只是對太子弘揚了那位救民于水火的智者,而楚辭的封賞,只是一塊巨大又豐沃的封地,其他再無異論。
卯時三刻時,楚辭的侍從敲門進了百寶樓,李老得知瑾瑜被追殺一事,當即讓人将做好的新首飾裝好,親自帶人去了美人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