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弩/弓在漠北無人不知曉。

相傳,百年前,贏國先祖秦昶善射禦。

某日入山射獵,逢七彩麋鹿,贏人大喜,欲獵之,贏先祖秦昶見麋鹿腹大如缽,行動遲緩,乃孕育之态,秦昶當即出聲阻止,然随扈箭矢已然離弦,秦昶不假思索,反應敏捷,以強弓射出一矢,于鹿身前射斷随扈射出之矢,救了七彩麋鹿一命。七彩麋鹿當場誕下一鹿,幼鹿落地後,須臾間便化身為弓/弩,七彩霞光四射,鹿母消失。

秦昶身邊的随扈上前欲拾起弓/弩,未料弓/弩重如千金,竟無一人能拿起,這張由幼鹿幻化出來的弓/弩引起了秦昶的興趣,他翻身下馬,走上前,伸手輕而易舉拾起弓/弩。

弓/弩山桑為身,鹿骨為弰,鹿筋為弦。指腹輕勾弓弦,弓弦嗡嗡,铮铮作響,乃強弓之資。

秦昶大喜,自矢箙抽出五弋,同時射出,射程勻達三百步,秦昶震撼,當場命名此弓為神弩/弓。

自秦昶後,贏國後代均善射禦,卻無人再能拉開此弓,一隔近百年,無人得見此弓威力,當世人都覺得這張弓許只是傳說而已,現今贏太子玙竟讓它重見天日。

此認知對狄人來說,無疑是驚天駭地。

叱奴馬鞭猛抽,調轉馬頭帶隊往西邊的密林裏駛去,密林裏有他藏匿的精兵數百以備萬一。

密林不大,方圓約一裏,孤零零立于綿延草原之上,林裏古木參天,遮雲蔽月,極佳藏身之所,易守難攻。

贏軍追擊到林外,秦玙擡手示意莫入,就着月色凝神望了眼滿林子的常綠高大喬木——白柴油樹,不但易燃,還會自燃,且生命力頑強,自燃後逢雨便重生。

須臾間秦玙便做出決斷,百餘人的人馬強/弩預備,分散開将密林圍住,點燃火種往林裏一扔,火苗迅速在林間四濺,以迅不及爾的速度在林間蔓延開來,很快密林便成火海一片,林裏隐匿着的狄人精兵紛紛四蹿出逃,出來一個贏軍射殺一個,出來兩個射殺一雙。

火焰沖天,燒紅了半壁蒼穹。狄人精兵如困獸般,進退兩難。眼見着沖出火林的士兵紛紛斃命于亂箭之下,叱奴熏紅了眼,集結數百殘軍,集衆軍之力,靠着人海戰術,沖出密林,射殺了突破口的幾名贏人士兵,倉皇逃離。

贏軍士軍想趁勝追擊,秦玙望了眼地勢,想了想将士不遠萬裏跋山涉水,自楚地剛凱旋歸贏,疲乏萬分,便止住衆人,只道窮寇莫追。

=====

秦玙回到巴邑的時候,朝陽暾暾,風和日麗。

Advertisement

他身披甲冑,腰懸銅劍,身跨高頭烏稚領隊歸來。日頭直直曬在他年輕俊朗的臉龐上,整個人俊美銳利如神衹。

窩羅落攜上大夫夋帥衆軍士迎候太子玙凱旋于春日旭陽之下。

邑中居民,不論是狄人還是中原人全都仰仗贏國鼻息茍活,紛紛出街夾道歡迎。

漠北民風開放,女子們從未見過如贏太子這般俊俏的男子,不禁心蕩神馳,或掩袖或觀望,皆顧盼熠熠,有膽大者嬉笑着伸手向贏太子欣悅歡呼,只盼得贏太子青睐,入小樹林裏滾一遭,不虛此生。

“太子!”上大夫夋上前一步,向他拱手一揖。

秦玙高坐于馬背上神情澹漠,微颔首。

“王姬安好,臣已備好車馬,待太子休憩片刻,用些膳食後,吾等便可歸贏。”

“不必,孤已在途中用過糗糧,不饑,即刻歸贏。”秦玙頗有些不耐煩,對于這位尚未與自己成親便給自己帶來麻煩的周室王姬,他心中頗是抗拒,與上大夫夋打過招呼後,調轉馬頭就往邑外土道奔去。

上大夫夋面色微霁,顧不上理會身旁滿臉堆滿谄媚笑意的窩羅落,旋身大步回大帳将王姬請上了一馬架轺車。

窩羅落一臉迷茫,追着上大夫夋問:“上大夫,上大夫,太子這是何意?”既不留下來休憩,也不發話叱問他昨日之事。

上大夫夋蹬镫上馬,好心提點道:“太子不說甚,便是不與你計較,你日後好字為之。”

窩羅落點頭哈腰,松下口氣,他是真不想再過游牧的生活。

衆軍浩浩蕩蕩始出巴邑。

嬛所乘坐的是一架簡易的轺車,是窩羅落審時度勢及時獻上的,贏軍數百裏奔襲來救她并未曾帶車。

窩羅落畢竟是草原男兒,再如何怯懦颟顸,馬背民族的血脈總是不變的,平日裏也是騎馬,并不乘車,就這架轺車還是因為窩羅落看上了一名中原女子,要納人家為妾,為迎親才備至了一輛。

野道難行,轺車又簡易,一路行來,颠簸得嬛頭暈眼花,何為“舟車勞頓”,嬛這回總算是領會到了。

贏太子玙也絲毫不懂“憐香惜玉”,一騎紅塵跑在前,完全未考慮到乘車之人的感受。嬛對他的不滿徒然增添幾分。

先前一路自洛邑入河西,乘坐的是豪華規格的夏缦翟車,行走的是平坦筆直的周道,嬛雖覺疲乏,卻并不暈車。

走了這野道後,就好比走慣了高速路,驀然下到山間石路般,嬛忍受了一會,忍無可忍隔着車帷對着馭官說道:“爾等有多餘馬匹否?吾欲騎馬。”

馭官停下馬車,隔着帷帳一禮,問:“河西馬性烈,不若囿中飼養的馬溫順,王姬确定要騎馬而行?”

馭官一席話很明顯信不過周室王姬的騎術,話裏話外暗指河西馬壯,你周室的馬也就是養的好看,卻失了野性。

嬛頓住微斥:“爾等好生目中無人。”

“臣不敢,騎軍奔襲長途作戰,均一吏配二馬,馬匹大有空餘,王姬若執意駕馬,臣給王姬尋匹馬便是。”

嬛聽聞馭官自稱“臣”,而非“小人”,稍稍好奇,輕僚車帷向外望去,只見馭官頭戴鹖冠,身穿雙重長衣,肩有披膊,乃武官之相,并非尋常馭官。

該馭官行動力很強,不刻便給嬛找來了一匹黑鬃黑尾的赤色骝馬,将馬缰繩交給已下車等候在旁的王姬。

王姬衣着簡單,滿頭青絲僅用一根碧釵绾在腦後,一張小臉樸素着未施粉黛,卻仍舊美豔照人。

馭官只看了一眼,便慌忙低下了頭,心噗通噗通跳得厲害,垂着眼睑将馬牽到王姬跟前,道:“禀王姬,這是太子的備用馬匹,名疾驟,太子言王姬若欲騎馬,可騎疾驟。”

“汝何職位?”嬛問。

“臣乃太子參乘盧桫。”馭官回道。

所謂參乘,均是由王公貴胄的心腹親信擔任。古時乘車尊者在左,禦者在中,右有一人做參乘,參乘多為武士,其職責便是護衛左方尊者,武藝高強,且忠心剛韌。

讓自己的心腹來給她做馭官,還将自己的坐騎給她騎。嬛遠眺了一眼前方,方才對贏太子玙倍增的不滿,稍稍淡去些許。

嬛上馬後,并未甩開鞭子放縱自己疾馳,太子玙這般“躲”着自己,嬛心裏多少也有數,周禮男女昏前不宜相見。她二人昏禮未成,他一路避開自己,行駛在前,亦算是為了尊重自己。

自周室王姬棄車駕馬後,贏軍騎軍便開始加速起來,騎軍擅長長途奔襲,太子參乘盧桫起初還憂心周室王姬騎術不精,跟不上騎軍速度,刻意護衛在王姬左右。

幾十裏跑出去,盧桫驚訝的發現,自小在深宮內院長大的周室王姬騎術竟如此了得。盧桫對這位未來的新太子婦不盡多了分敬重。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章結尾變成“口口”的兩個字,是弩/弓,作者菌懵,這倆字咋啦?!

下一章周四晚六點更新,嘿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