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前燕滅亡

與此同時,邺城之中一群特殊群體齊聚共議大事,他們便是各個諸侯國派到燕國的質子。其中,一名來自扶馀的質子開口說道:“久聞秦國天王仁義,王猛能力超群忠貞不二,眼下秦軍攻破邺城指日可待。然你我皆為質子,何不助秦伐燕,以換自由?”

其他質子紛紛點頭稱是。

然後這位扶馀質子說道:“散騎侍郎徐蔚貪生怕死且是錢如命,不如找他助之,此事定成。”

衆位質子聽完之後,皆取所帶寶物放在扶馀質子面前,行禮說道:“此事有勞兄長代勞。”

身在府中焦慮不安的徐蔚突見家奴走了進來,行禮說道:“啓禀大人,扶馀質子求見。”

徐蔚不耐煩地擺手說道:“不見!”行禮行禮稱是,剛要轉身行禮之時,卻又聽到徐蔚說道:“回來。”

家奴再次行禮說道:“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徐蔚心中暗自說道:“燕國被滅已成定局,此人乃是扶馀宗親,此時前來,許有要事。”于是,他說道:“請他進來。”

不多一時,懷抱一個木盒的扶馀質子走了進來。徐蔚試問道:“此時前來,有何要事?”

扶馀質子将木盒放在桌子上,并打開盒蓋,只見裏面滿是來自各國的珍奇異寶。徐蔚雙眼直直地盯着這些珍寶,良久無言。扶馀質子見狀大喜,說道:“大人。”

徐蔚立即明白其意,便對廳內家奴們說道:“都下去吧。”家奴們行禮告退。而後扶馀質子開口說道:“燕國朝不保夕,與其淪為秦國俘虜,何不早作打算另謀出路?”

這句話正中徐蔚下懷,近日來,他為将來打算絞盡腦汁,今見扶馀質子如此淡定坦誠,便知其心中已有謀劃,故而拱手行禮說道:“還請公子指點迷津。”

扶馀質子低聲說道:“如若大人助我等質子開城迎秦,不但性命無憂,而且可得珍寶。”

徐蔚一聽,便猶豫不決地說道:“此事風險頗大,萬一……”他還沒有說完。

扶馀質子卻斬釘截鐵地說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徐蔚看着桌上珍寶,心中暗自說道:“這些珍寶足夠餘生逍遙快活,若不兵行險招,便是死路一條。”因此,他擡頭對扶馀質子說道:“也罷。明晚鎮守北城門者乃是胞弟,可助你我成此大事。”說完将身上所帶腰牌交給扶馀質子說道:“以此為諾,決不毀約。”

Advertisement

扶馀質子接過腰牌,滿意地說道:“告辭。”

次日深夜,衆位質子在徐蔚的帶領下來到北城門,在其胞弟的幫助下打開城門,跑向秦軍大營。而當秦軍發現北城門已打開,不敢冒然進入,即刻禀報王猛。王猛急忙召集鄧羌,張蚝等人來到北城門。

這時,一名秦兵向王猛行禮說道:“啓禀王公,營外抓獲數十人,皆欲求見王公。”

王猛說道:“速将爾等帶之。”

片刻之後,這些人便來到王猛面前,還沒等王猛開口詢問,扶馀質子行禮說道:“回禀王公,我等皆是小國所派質子,現已打開北城門,秦軍可放心而入,唯求王公開恩,放我等返鄉。”

王猛思慮片刻之後,對鄧羌說道:“将軍即刻帶兵一萬進城,捉拿燕帝。”

鄧羌高興地行禮說道:“末将遵命。”而後離去。

王猛又對這些質子們說道:“如若所言非虛,便會放行。”

混在衆多質子之中的徐蔚心中暗自說道:“看來此路選對,可以安度餘生。”

鄧羌帶領萬名秦軍以最快的速度沖向北城門,當城上的燕軍發現之時,早已為時已晚。一時間,喊殺聲震耳欲聾,響徹雲霄。王猛見質子所言非虛,先對身旁的一員副将說道:“送其出營。”質子們連連稱謝離去,然後又對張蚝說道:“大軍進城!”張蚝行禮稱是下去。

從熟睡中驚醒的太傅上庸王慕容評見狀之後,便即刻進宮。而此時的皇宮早已沒有往日的莊嚴肅靜,宮人們紛紛四處奔逃。慕容評在混亂的人群之中發現了可足渾太後和皇帝慕容喡。他急忙跑到二人面前,二人一見慕容評不禁失聲痛哭道:“秦軍怎會深夜破城而入?”

慕容評着急地說道:“迫在眉睫,還請陛下太後速速出城,他日方有東山再起之時。”

可足渾太後哭着說道:“可是沖兒和清河還在宮中。”

慕容評有些生氣地說道:“秦軍馬上攻擊皇宮,如若此時不走,恐怕……”他沒有說下去。

可足渾太後痛心疾首地拉着皇帝慕容喡的手,說道:“喡兒,我們走!”

半個時辰之後,邺城之內的秦軍縱火殺人,到處充斥着嘶聲裂肺的叫喊聲,宛如人間地獄。皇宮內,年僅十四歲的清河公主驚慌失措地說道:“為何還未有人來接你我?”

十二歲的慕容沖卻異常冷靜地回道:“樹倒猢狲散。”

清河公主搖頭說道:“母後一定會來了。”

慕容沖擡頭看着窗外正在打鬥的燕軍和秦軍,閉而不語。

清河公主見狀,亦明白一二,便拉起慕容沖的手說道:“沖兒,不如我們趁亂逃走,許有一線生機?”

慕容沖則說道:“皇姐,外面如此混亂,你我必會死于亂軍之中。”

清河公主着急地問道:“難不成在此,乖乖受死?”

慕容沖看着她說道:“人皆有一死,但死法不一。你我乃是燕國皇室,如此亡國之恨,焉有不報之理?”

清河公主雖為一女子,但不是懦弱無有主見之人,故而見慕容沖言之有理,便問道:“有何辦法?”

慕容沖問道:“戰國時期的吳王因何被越國所滅?”

清河公主回道:“因有範蠡西施。”

慕容沖目不轉睛地看着清河公主,等待答案。

清河公主思慮片刻之後,堅定地說道:“我為西施,弟為範蠡,複辟燕國!”

慕容沖突然跪在地上,舉手發誓道:“蒼天在上,弟子慕容沖在此對天發誓,若不滅秦,永不超生!”

清河公主一聽,急忙俯身捂住其嘴,說道:“沖兒,怎可發如此毒誓?”

慕容沖起身說道:“或許他人會因高官錢財忘卻此事,然沖兒永生難忘。”

這時,門外的燕軍已抵擋不住秦軍,張蚝帶兵沖了進來。清河公主見他們渾身是血目露兇光,便後退一步。而慕容沖則走到其身前,用身體擋住清河公主,然後鎮定地對張蚝說道:“秦國天王命汝殺盡燕國皇族?”

張蚝仔細打量面前這位俊美少年,只見其肌膚勝雪耀眼黑眸,鼻梁筆直唇色緋然,臉龐棱角分明卻又不失俊美,且身材修長風度翩翩,其樣貌堪比晉朝衛玠。他心中暗自說道:“這位少年好生俊俏,如若殺之,實乃可惜。再者,天王還未進城,如何處理燕國皇室尤為可知。”因此,他對手下衆位将士說道:“将此二人關押起來,等候天王發落。”

慕容沖和清河公主聽完之後,皆長出一口氣,被秦軍帶了下去。

兩個時辰之後,邺城已完全平定,城門大開,王猛率衆将恭迎苻堅及其大軍。王猛來到苻堅面前欲行禮,卻被苻堅立即攔住說道:“王公勞苦功高,快快免禮平身。”

王猛謝過起身,然後拱手行禮說道:“恭請天王入城。”

苻堅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邺城。在旁人眼中,他走得十分輕松自在,但實則不然,所有的過往紛紛浮現在腦海之中,父王之死,殺死苻生,處死五公等等。而同行的慕容垂之心中更是五味雜陳。這裏是他的故土,卻更是他的傷心之地。

片刻之後,苻堅走到金殿之上正襟危坐于龍椅之上,群臣異口同聲地行禮說道:“恭喜天王剿滅燕國!”苻堅手摸桌案玉玺,心中暗自說道:“下一個便是晉國,父王,兒子定會為您報仇雪恨。”

這時,王猛出列行禮說道:“啓禀天王,臣已查閱燕國戶籍。”

苻堅問道:“燕國人口如何?”

王猛面帶微笑地回道:“共千萬人。”

苻堅聽後大喜,因為秦國人口數目不過兩百萬而已,況且燕國土地肥沃經濟繁榮,故而喜上眉梢地點了點頭。

王猛又說道:“臣已命游擊将軍郭慶帶兵活捉燕帝及其宗親。”

苻堅含笑說道:“有勞王公了。”

而與此同時,可足渾太後和燕帝慕容喡在慕容評及其千名燕軍保護之下,終于逃出邺城。可足渾太後和慕容喡回頭看到烽火硝煙的邺城之時,不禁潸然淚下。

而慕容評卻心中暗自說道:“只要你二人在我手中,便會有東山再起之日。因為燕國大于秦國,苻堅焉能安然度日,等待日後時機成熟,就可挾天子以令諸侯。”于是,他行禮說道:“秦軍來勢洶洶,唯有龍城方可保命。”

可足渾太後急忙點頭說道:“渤海王慕容亮武藝精湛熟讀兵法,定能保得平安。”

慕容評雖然不喜歡此話,但卻不可否認這一事實,故而回身對燕軍說道:“急速趕往龍城!”

經過一天一夜的長途奔波,慕容評等人來到高陽。因為衆人未食五谷,所以停下稍事休息。從未受過半分苦楚的燕帝慕容喡早已狼狽不堪,氣喘籲籲地靠在樹旁。發髻淩亂的可足渾太後從衣袖之中拿出手帕擦了擦臉頰上的汗水。

突然,游擊将軍郭慶帶着大隊人馬從後沖了過來。慕容評急忙起身上馬率領燕軍與其對抗,但此時的燕軍怎會是士氣如日中天的秦軍對手。一炷香後,千名燕軍便不到百人。慕容評見大勢已去,心中暗自說道:“保命為上。”因此他大喊一聲說道:“助我出圍!”這些殘餘燕軍立即将慕容評圍在中央,并朝一點攻去。

而手無寸鐵的燕帝慕容喡吓得癱倒在地,可足渾太後一邊抱着慕容喡,一邊破口大罵道:“慕容評!你這卑鄙無恥之徒!只因哀家輕信與你,方淪落這步田地!”

但是慕容評卻充耳不聞,一心逃走。雖然苻堅下令活捉燕帝,但戰場上刀槍無眼。一名殺紅眼的秦軍舉起手中長矛朝燕帝慕容喡刺去,護子心切的可足渾太後不知哪裏來的力量,一把将懷中的慕容喡推走,但這長矛卻深深地紮進其胸膛,霎時鮮血四濺。

慕容喡回頭一見此景,立即将可足渾太後抱住失聲叫喊道:“母後!”

可足渾太後氣若游絲地說道:“喡兒,護好自己!”說完便撒手人寰。

慕容喡撕心裂肺地哭喊道:“母後!不可離開喡兒啊!”

這時,一名名叫巨武的郭慶手下将領聽到慕容喡的哭聲之後,立即催馬趕來,見到可足渾太後已死,便下令道:“來人,将慕容喡押回邺城!”

但慕容喡不顧自己帝王之軀,跪到在巨武的馬前磕頭不止地哀求道:“望請勿将母後抛于此地!”

巨武見他十分可憐,便點了點頭。

而身受重傷的慕容評只身脫離虎口,他深知無有燕帝,慕容亮斷然不會收留保護自己,但是眼下……。因此,他向高句麗逃去。

與此同時,結束戰事的郭慶對巨武說道:“速将燕帝及其太後屍身送回邺城。”

巨武點頭稱是,然後問道:“将軍不同回?”

郭慶搖頭說道:“慕容評下落不明,且龍城仍有燕國餘衆,且為舊都,故必除之。”

巨武點頭說道:“将軍小心。”

郭慶點了點頭,而後巨武帶人離開,郭慶繼續帶兵繼續前行。

身在龍城的宜都王慕容恒在得知邺城被破之時,心中暗自說道:“此次秦軍來勢兇猛,燕國已無死灰複燃之希望。龍城乃是燕國舊都,苻堅必會派兵攻城。但是以渤海王慕容亮之性情,斷然不會開城投降。到那時,自己定會性命難保。故而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斷然一搏。

午後,渤海王慕容亮對自己手下一名心腹副将商議應敵之策。副将行禮說道:“王爺,邺城已破,陛下下落不明,是否派人尋之?”

慕容亮搖頭說道:“今敵衆我寡,如若冒然出擊,恐城毀人亡。陛下不知所蹤,乃是幸事。定會悄然來此,共謀大計。”

副将點頭說道:“王爺言之有理,若出城尋找,豈非大海撈針?”

就在這時,宜都王慕容恒帶着一個手拿托盤的将士走了進來。慕容亮不是很喜歡此人,但卻礙于情面,因此禮貌地說道:“賢弟何故來此?”

慕容恒故作悲憤之狀地說道:“眼下燕國烏雲遮日,焉能安然度日?愚弟雖才疏學淺,但卻願舍命救主,趕走盜賊!”

慕容亮見他如此義憤填膺,便減少了對其不滿,走到其身邊,輕拍其肩膀說道:“兄弟齊心,其力斷金!”

慕容恒點了點頭,并回身從那名将士托盤之中拿出兩杯美酒,其中一杯交給慕容亮。毫無戒心的慕容亮舉杯飲下,而慕容恒卻将衣袖擋在其前,将酒灑在衣袖之上。

心情大好的慕容亮笑着對慕容恒說道:“等日後陛下來此,再……”他還沒有說完,便從鼻,口流出血來。慕容亮驚訝不已地用手一指慕容恒說道:“你居然下毒……!”

這時,那名副将立即快步上前欲捉拿慕容恒,但早有準備的慕容恒快速從衣袖之中抽出一把匕首壓在其頸,冷冷地說道:“別動!”

急火攻心加速毒液蔓延的慕容亮猛地口吐鮮血,倒地而亡。這時,慕容恒對那名副将說道:“如若順從,一切如舊。否則……”他将匕首輕輕地壓了下去。那名副将用餘光看了看倒在地上的慕容亮,再看看如同兇神惡煞的慕容恒,便無奈地點了點頭。

一炷香後,這名副将着急龍城之內所有将士。慕容恒走上高臺大聲說道:“兄長聽聞邺城噩耗,不幸急火攻心暴斃。”衆人聽完之後,一片嘩然。慕容恒繼續說道:“龍城乃舊都,秦軍必攻之。為保實力,恭迎陛下,故趕往遼東,以待其時。”

這時,副将開口說道:“眼下混亂不堪,理應聽從王爺之言,待機滅秦。”将士們見慕容亮的心腹都如此,便無異議。一個時辰之後,慕容恒率領幾千燕軍離開龍城,向遼東駛進。

當一将士向遼東太守韓稠禀報慕容恒趕來之時,韓稠面露喜色地說道:“正愁無禮獻與天王,真乃天助我也!來人,緊閉城門。若他攻之,殺無赦!”

将士行禮稱是下去。

不多一時,慕容恒率兵來到遼東城下,見城門緊閉便了然于心。于是,他下令道:“韓稠叛燕,即刻攻城,将其拿下!”

燕軍行禮稱是,于是雙方展開激戰。但因遼東城牆堅固,久久未能攻下,因此慕容恒十分焦急。

就在這時,游擊将軍郭慶帶領秦軍趕到。身經百戰的郭慶一見此景,便一目了然。他對身邊的副将朱疑說道:“你待半數人馬從左包抄。”朱疑行禮稱是。

于是,慕容恒在秦軍兩面夾擊之下,迅速大敗。慕容恒單槍匹馬欲逃之夭夭,卻被朱疑攔住。沒過十個回合,慕容恒便死在朱疑手上。韓稠見大勢已定,便開城投降迎接秦軍進城。

至此,燕國就此滅亡。秦國共得燕國一百五十七郡,二百四十六萬戶,九百九十九萬人。因為王猛在作戰指揮上,采取政治攻心與武力打擊相結合,以及地道攻城,迂回夜襲等戰法,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前秦剿滅前燕之戰發生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一場重要戰争,此戰也是氐族所建的前秦帝國統一北方的前哨戰。前秦于此戰後,消滅的與其長期東西對峙的至要對手---前燕。奪取了西至太行山,東至大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遼東半島的廣大地域。

極大地增強了前秦的政治,軍事實力,消除了前燕對于前秦帝國的長期牽絆,使得前秦騰出手來逐一剪除北方地區的其他割據政權。為北方地區再度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前秦也開始了正面與東晉對峙,并與東晉王朝在其北部漫長的邊境線上發生多次小規模戰争,為發生于東晉十六國時期最大規模的秦晉‘淝水之戰’的爆發埋下伏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