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亂世枭雄

晉國建康,坐在龍椅之上的晉帝司馬昱見宮人走進殿內,行禮說道:“啓禀陛下,中書侍郎郗超大人求見。”

殿內文武大臣聽完之後,皆驚。晉帝司馬昱緊張地說道:“快快請其觐見。”

片刻之後,郗超和桓伊走進殿內,二人走到殿中央向晉帝行禮。

晉帝司馬昱急忙讓其免禮平身,并忐忑不安地試問道:“不知愛卿來此,有何要事?”

郗超行禮說道:“陛下,秦國無故犯我晉國,繞路攻打颍川。我軍本可以逸待勞,将其滅之。怎奈庾氏兄弟竟有反晉投秦之心!幸有相國派兵相助,剿滅秦軍,且活捉反叛之人。”

晉帝雖知庾氏兄弟不可能叛晉,但因怕得罪桓溫且謝安等人均未表态,故而說道:“既然愛卿将庾氏兄弟捉之,便将其殺之,可好?”

郗超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除庾希,庾邈和庾攸在逃外,其餘皆已擒獲。不過陛下放心,臣定當活捉此三人,以揚陛下之威儀。”

晉帝司馬昱急忙說道:“有勞愛卿了。”

郗超行禮謝過,然後說道:“臣有瑣事處理,懇請告退。”

晉帝司馬昱急忙點了點頭。郗超和桓伊行禮下去之後,晉帝這才松了一口氣。

散朝後,謝安将王坦之帶到一無人之地,低聲說道:“速将你我手中所有兵力,秘密集結于建康。”王坦之立即點頭稱是。而謝安則擡起頭,看着晴空萬裏的藍天,自語道:“要變天了!”

晚上,正在處理事務的郗超見桓伊手拿書信走了進來。桓伊将書信雙手交給郗超,說道:“大人,此乃相國親筆書信,請您過目。”

郗超接過書信并拆開閱覽,而後說道:“派人将庾友押回百石。”

桓伊不解地問道:“為何?”

郗超一笑說道:“庾友的兒媳乃是相國侄女,焉有不求情之理?”

桓伊不好意思地說道:“大人心細如發,末将怎卻忘記這件事情?”

Advertisement

郗超淡然地說道:“去辦吧。”

桓伊點頭行禮稱是。

次日,關在囚車之內的庾倩,庾柔和庾蘊走在建康的大街之上。街道兩旁的百姓們無不表示惋惜不舍,但卻無人敢開口說話,替其喊冤。其中,人群之中一名書生隐晦低聲嘆息地說道:“天狗食日,命不久矣。”

郗超坐在高臺之上,下令道:“斬!”三名劊子手手提大刀,來到跪在地上嘴已被堵的庾倩,庾柔和庾蘊的面前,手起刀落人頭落地。

青州刺史武沈正與其子武遵在花園內練武,見家奴走了進來,行禮說道:“啓禀大人,府外有三名輕紗遮面之人,求見大人。”

武沈十分疑惑,所以眉頭一皺。一旁的武遵開口說道:“遵兒與父同去,一探究竟。”

武沈點了點頭,說道:“将這三人請到偏廳。”

家奴行禮稱是下去。

片刻之後,武沈和武遵來到偏廳,見廳內果真站着三名輕紗遮面之人。但還沒等他們開口問詢,這三個人卻先摘下輕紗。

武遵吃驚地說道:“叔叔!表弟!”

武沈立即快步走上前去,拉住庾希的手熱淚盈眶地說道:“你們還活着,真是蒼天有眼!”

武遵也點頭說道:“方才我與父親誤以為你們是桓溫所派之人。”

庾希則流淚地說道:“其他兄弟卻……”他還沒有說完。

武沈堅定地說道:“如此大仇,焉能不報!”

一旁的武遵眼眶濕潤地說道:“自從知曉此事之後,父親與我便一直苦練武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複仇!”

庾希,庾邈和庾攸立即跪下示謝,卻被武沈,武遵急忙攔住将其扶起。武沈說道:“家母與兄長之母,乃為同胞。庾家出此橫事,武家豈能袖手旁觀!”

庾邈問道:“武兄可有何良策?”

武沈答道:“桓溫為抓你們,陸路海路皆是其兵。但是,海路兵士人數較少,可以突襲奪船,進攻京口。”

庾邈略有擔心地說道:“鎮守此地之人乃是晉陵太守卞耽,非膽小怕事之人。故而攻城之時,需得擒獲此人。否則,恐生後患。”

武沈點頭說道:“眼下可調集兵卒一千,此事定成。”

庾希鄭重地行禮說道:“大恩不言謝……”他還沒有說完。

武沈搖頭說道:“兄弟若再言謝,小弟可要生氣了。”

庾希笑着點了點頭。

武沈繼續說道:“諸位好好休息,而後今夜動手!”

深夜海岸,一輪皎潔的明月挂在雲彩之間,使得平靜的海面映起點點繁光。除站崗的士兵外,其他将士皆酣然入睡。

突然,庾希,庾邈和沈家父子帶着一千親兵如同天降神兵一般湧向守船士兵。因為沒有絲毫防備,故而十分順利地奪下船只。武沈熟悉此地地形,所以由他來路前行。

當衆人坐船來到京口時,天剛剛亮,雖城門已開卻少有人走動。大家下船之後,悄悄地來到城門之處,突然沖進城內直奔府衙。

躺在床上的晉陵太守卞耽在睡夢之中,隐約聽到外面嘈雜一片,所以立即起身未穿鞋子快步開門。只見外面火光一片喊殺聲連綿不絕,且敵人已在府外。于是,卞耽心中暗自說道:“既然大局已定,無有回天之術。故應避其鋒芒,再做打算。”故而趁亂帶着官印,悄然離開。

因為京口城中無有主将,所以城中近兩千士兵或逃或降。庾希等人來到監牢,不但将數百名囚犯放出,而且還向其發放武器。就在衆位囚犯不明緣由之際,庾希站在高處大聲說道:“在下乃是庾希,奉陛下密旨率衆讨伐奸臣桓溫,已還晉國清寧!”

囚犯們皆認為此舉若成,不但可以免除刑罰,而且有望高官厚祿,所以人人高舉武器大喊道:“讨伐桓溫!”

庾希滿意西點了點頭。

這時,庾邈走了過來,低聲對庾希說道:“城內不見卞耽蹤跡,應加強戒備。”

庾希卻說道:“今乃大勝,料想爾等不會速速攻之。”

庾邈見他如此說之,只好點頭稱是。

只身一人的卞耽跑到曲阿,并來到府衙。守門士兵見一個未穿外衣赤腳的人慌慌張張地朝這裏跑來,便不滿地大聲喝斥道:“何人竟敢衣衫不整來此攪鬧公堂?”

卞耽拿出自己的官印,士兵一看大吃一驚,急忙行禮說道:“大人,請恕小人眼拙,未能……”他還沒有說完。

卞耽着急地說道:“速将周大人請來。”

士兵立即行禮稱是下去。

片刻之後,周大人一路小跑地來到卞耽面前,行禮說道:“下官見過大人。”

卞耽手一擺地說道:“速速召集諸縣鄉兵,與吾奪回京口!”

周大人急忙點頭躬身行禮說道:“請大人進府休息片刻,下官馬上去辦。”

卞耽這才安心地點了點頭。

午後,周大人來到衣冠整齊的卞耽面前,行禮說道:“啓禀大人,下官共召集兩千餘人,現已在府外恭候。”

卞耽說道:“讓其飽餐戰飯好生休息。”

周大人行禮稱是下去。

夜半時分,卞耽悄悄地帶着兩千将士來到京口城下,命人用飛抓勾住城牆潛進城內。因為守城士兵較少,皆被捂嘴殺死。然後他們快速來到城門處,打開城門。卞耽高舉手中大刀喊道:“活捉叛賊!奪回京口!”

從未想過卞耽會在棄城之後的第二天,竟然帶兵奪城的庾氏兄弟和武家父子見狀皆驚慌不已。年輕氣盛的庾攸和武遵立即拔出腰間寶劍,欲與卞耽一決高下,卻被庾邈攔住說道:“爾等既已進城,如若此時再戰,定是敵損一千自損八百。不如将手中将士帶回青州,鞏固城池,請求謝公救援。”

庾希和武沈點頭說道:“此法甚妙!撤!”

但是見此情形的卞耽卻一笑說道:“追!”

當庾希等人即将跑到青州時,突見前面塵煙滾滾。仔細一看,原來是東海太守周少孫帶着三千人馬朝自己奔來。再回頭一看,卞耽也帶人趕到。

庾希懊悔地對武沈說道:“沈弟,愚兄連累你了。”

但是武沈卻淡然一笑地說道:“你我血脈相連,理應榮辱與共。”

這時,周少孫手舉寶劍高聲喊道:“速将爾等生擒!”不到半個時辰,庾希等人皆被活捉。

兩天後,身在府中的郗超見下人走了進來,行禮說道:“啓禀大人,周大人和卞大人求見。”

郗超立即說道:“請其大廳相見。”

當郗超來到大廳之後,周少孫和卞耽急忙向其行禮。郗超讓二人免禮起身之後,然後走到跪在地上的庾希等人面前,冷冷地說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庾希氣憤地說道:“狗賊!”

郗超卻充耳不聞,繼續說道:“雖有心讓爾等一刀了之,但為樹立相國威儀,便委屈諸位了。來人!将這五人推出去淩遲處死!”

話音剛落,從外面走進十幾名兵丁将這五人拉了出去。庾希高喊道:“吾等化為厲鬼,定鎖爾等性命!”

但是郗超則不屑地說道:“鬼神之說,豈能信之?”然後他對周少孫和卞耽說道:“二位捉拿反賊有功,各賞黃金五百兩!”

二人喜出望外地謝過行禮。

皇宮中的晉帝司馬昱正與謝安,王坦之談話。

晉帝司馬昱輕嘆一聲,說道:“颍川庾氏忠貞不二,卻……”他沒有說下去。

謝安緊鎖眉頭地說道:“若不如此,恐生大亂。”

晉帝司馬昱問道:“桓溫會謀反否?”

謝安愁眉不展地說道:“此人早已病體纏身,且年事已高朝不保夕,怕其為登九五迷失本性。”

王坦之也說道:“故而放棄庾氏,免得桓溫動怒,發生兵變。”

晉帝司馬昱略有害怕地咽了一下口水,這時,一名宮人走了進來行禮說道:“啓禀陛下,尚書仆射謝大人求見。”謝安一聽弟弟來了,心中十分疑惑。

片刻之後,謝石走了進來向晉帝司馬昱行禮。晉帝司馬昱立即讓其免禮賜座,然後詢問道:“愛卿來此,可有要事?”

面色凝重的謝石行禮回道:“青州刺史武氏父子協助庾氏兄弟攻打京口,被周少孫和卞耽所滅,今被帶回建康,現被郗超下令淩遲處死。”

晉帝司馬昱一聽,吓得猛咳幾聲。當用手帕擦拭嘴角時,卻發現手帕上竟有點點血跡。謝安擔心地說道:“陛下切勿憂慮,臣已派人将各地将士秘密調回建康。”

晉帝司馬昱雙手顫抖地點了點頭。這時,一名宮人走了進來行禮說道:“啓禀陛下,郗大人求見。”

稍稍安心的晉帝司馬昱立即緊張地喘着粗氣,王坦之急忙說道:“陛下莫慌,臣與謝公在此,不會發生亂事。”謝安對宮人說道:“請他進來。”宮人行禮稱是下去。

片刻之後,郗超走了進來向晉帝司馬昱行禮。晉帝司馬昱急忙讓其免禮賜座,并惴惴不安地試問道:“愛卿,愛卿進宮所為何事?”

郗超行禮說道:“回禀陛下,臣已将叛賊庾氏武氏等人處死。”

晉帝司馬昱表情僵硬地說道:“愛卿處之甚好。”

郗超點頭說道:“若無他事,臣先告退。”

郗超剛想起身。但是晉帝司馬昱卻說道:“愛卿,且慢。”

郗超疑惑地問道:“陛下還有何事?”

晉帝司馬昱焦略不安地低聲問道:“不知相國可有移主之心?”

謝安,謝石和王坦之都目不轉睛地看着郗超。郗超微微一笑說道:“臣以身家性命擔保,絕無此事。”

晉帝司馬昱這才放心地說道:“凡事有勞愛卿了。”

郗超行禮稱是下去。但是謝安,謝石和王坦之的心中卻如同心如刀割。堂堂一國之君,竟要如此低聲下氣地向自己的臣子詢問自己是否會被廢位,于是皆下定決心必須鏟除桓溫,方能保住晉國江山。

而與此同時,身在百石的桓溫在看完現場的書信之後,哈哈大笑說道:“登基不久矣!”

身旁的衆将皆跪下行禮說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