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訴不堪

因是端午, 城裏城外的百姓大都聚到宛水邊觀舟,河面上鑼鼓陣陣并驅争先,兩岸也不遑多讓,賽起舟來還要比比呼聲高低。

在那兩個衙差趕來前, 兩岸原是勢均力敵的, 但在他們帶走霍沉後, 宛水北岸的聲音也跟着小了許多, 原是一個傳一個, 到最後引得不少人跟了上去。

付家兄弟自不必說, 哪裏有霍沉哪裏就有他們, 餘下兩個少年無疑也跟上他們。

至于茶篷下幾個夫人姑娘, 聽是縣衙裏派人來, 當即想去霍遠遇害那事上, 游玩興致不由敗了下來,也起身跟去。

人潮湧動, 令約随他們走到城門處時不知教哪個莽撞的撞了下肩,當下被擠到一旁, 一時插不進身, 只好靜等在邊上。

一邊無奈想道:空有身力氣有甚麽用,還不是來不及使就教人擠出來?

“阿約!”

人群末端忽有人喚她,令約偏頭看去,見是潘雯站在那處,心下茫然疑惑一瞬,但腳下還是挪了過去。

潘雯身旁還站着位姑娘,正是元夕夜裏同她一起挑面具的阿慧,令約走近,琢磨着沖人點了點頭, 然後問起潘雯甚麽事。

潘雯微微垂頭,但眼睛是向上瞄的,神情有些許不自在:“我想和你說會兒話。”

令約聽後眼稍稍睜大些,還沒想好如何回她,人先轉頭看了眼城門處。

眼下仍有游人陸續趕回城內,個個兒步履匆匆,想必霍沉他們也已走遠,她想了想,索性等她說完再前去,故而回頭應下。

原以為她們也沒甚麽好說的,約莫幾句話就罷了,卻不曾想潘雯将她帶到河畔的茶篷坐下。

落座時,與她們一道來的阿慧借口替她阿嬷賣花兒先行離開,只留令約與潘雯面對面坐在一處。

令約仍處在困惑中,想不透潘雯這是做什麽,因問道:“可是有什麽大事?”

潘雯倒了杯茶水,抿抿唇,緩慢道:“是有件大事……我如今已許了人家,正秋時就要嫁去虞嶺了。”

Advertisement

“哦。”

場面一時靜默,令約頓了頓,覺察到應得不妥接着補充句:“我聽娘說了。”

潘雯聽後仍是不做聲,擡眼看了看她頭頂的花環,再才開口:“我方才就瞧見你,本是要找你的,但又瞧見霍公子尋去,只好等到這時……知你這會兒着急去城裏,但我還是想先和你說了這些話。”

她直言正色,令約多少有些不慣,靜等着她說下去。

“你與霍公子要好,春日裏碧岩街上的事他都說與你了罷?”

令約遲鈍眨眨眼,消化了這話搖搖頭:“不知所說何事。”

潘雯也只是猜測問起,畢竟那事後沒幾日她就見到令約,彼時令約生辰,還遞糖給她吃,她那時便猜想或許霍沉沒把那事說與令約,現下提起不過是想證實一番。

聽确是如此,潘雯耳根不由得燒紅一截,自嘲想:也是,并非人人都像她這樣愛搬口弄舌的,更何況那人是霍沉。

“橫豎我們以後難再見面,我便什麽都說了罷,”她說這話時似是帶着破釜沉舟的氣勢,“我們那時在背後編排你不好,無意教他聽去,他便當街警告我們番。”

還譏諷她。

令約聽得一愣,一來是驚疑有這麽一回事,二來則是驚訝潘雯如此直白。

“你可知為何長大後我就疏遠了你?”潘雯接着問。

令約轉了轉手中的空茶杯,老實點頭:“大致猜得,你本就不喜歡同我玩兒。”

她自小住在竹塢,不似別人有鄰人夥伴或是姊妹兄弟玩耍,是以養成喜靜的性子,就算一人坐在溪邊編草環也不覺無趣,故而長到六歲跟着祖父、爹爹去紙坊後,她也少同人玩鬧。

潘雯卻生性活潑朋友衆多,紙坊裏年紀相仿的人大都與潘雯玩兒得好,後來還是潘伯伯見她有時孤零零呆着,這才讓潘雯也帶着她玩兒。

那之後潘雯雖常帶她一起,但他們說的玩兒的全是她不懂的不會的,偶爾她還會妨礙他們的游戲興致,故少有人真心想同她玩。

待衆人年歲長些,也不及小時那樣愛嬉鬧,都專注學起紙活,潘雯不必學這些,只打打下手,但也多是和那些熟悉兄弟在一起,不與她同處,她們自然也就疏遠來。

令約這般以為,潘雯卻低頭啜了口茶:“我的确不喜你的性子,也不情願同你玩兒,但我疏遠你不是為了這個,”她漲紅臉,“我只是有些嫉妒你。”

令約轉茶杯的手一頓。

“從前我和你在一處,他們誇的人都是我,誇我可愛誇我好看,若非這個緣故,我也懶得一直帶你玩兒……

“可後來過了個冬,你忽然間像是變了個人,我偷聽到他們誇你好看,心下不服,但你的的确确一日好看過一日。

“你夏日裏分明做着最笨的活兒,可還是比我膚白,不用胭脂水粉氣色也好過我,眉眼口鼻都生得精致,我和你站在一起,便襯得我奇醜無比,所以我再也不想和你待在一處,甚至常常背地裏影射你不好。

“後來我認得阿慧,她總誇我好看,所以我和她要好,她就像你旁邊的我,能襯得我好看些。”

潘雯幹脆說完,面紅耳赤。

令約聽來先是覺得震撼,她從未想過潘雯會是這般想法,而後才莫名晃過個奇怪念想:她今日是和“好看”兩字犯沖嗎?先是封妧念叨她,再又是潘雯。

“我還羨慕你有方公子喜歡……他那樣好的人,模樣又俊,若是向別家姑娘或是向我家求親,誰都會歡欣應下的,獨獨你不稀罕人家。”

“他并不喜歡我。”令約打斷她。

“哼,你當我們都眼瞎麽?他寧可被方老爺訓斥也要向你家提親,不是稀罕何苦兩頭受委屈?”潘雯反駁,撇下嘴角,“是了,後頭你又認得個霍公子,比起他,方公子都黯然幾分,唯一相同的是,他也稀罕你。”

令約這下倒沒否認。

潘雯垂眸,神傷道:“我若長得和你一般好看,興許早嫁了個好人家,而不是像今日這樣,就要遠嫁卻連那人長什麽模樣都不省得。”

令約為她的話蹙眉,但只來得及揪住後半句:“回絕不得麽?”

“回絕?我娘和郁嬸嬸不同,自打我阿兄娶了妻,她便一心盼着我嫁人,沒我說不願的份。況如今我早到了嫁人的年紀,今次回絕了總還有下回,與其後面一回差過一回,還不如先應了,聽媒婆說那人品行相貌都是不錯的,虞嶺也是個好地方。”

令約聽完,只覺說不出反駁話,但隐約生出些郁悶。

古來婚姻多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下男女不得自由相處,倘或點錯鴛鴦譜,豈不是害了兩個又兩個?

繼而又慶幸自己從未被家裏人催促過婚嫁事,萬事也都由着自己,倘或生在別家,恐怕也不能如此任性妄為。

二人沉默許久,潘雯倏地舒了口氣,一邊起身一邊道:“我說好了,你只管回城罷。”

“等等。”令約回神,叫住她,“你說了許多,我也有話要同你說。”

潘雯困惑看向她,神情依舊不大自在。

令約索性也站起身,定定盯着潘雯:“我從不覺得你醜。”

“……”潘雯臉紅一截,梗着脖子,“你不覺得,旁人會這麽覺得!”

“不論旁人是怎麽想,誰若只依容貌美醜看人待人,寧可不要那人誇贊。”

潘雯默然,片刻後嗫嚅句:“那你和霍公子不是單看容貌的麽?”她說完,忽似害了臊,“罷,你早些回城罷,我還有旁的事要做。”

她撂下話跑開,獨留令約一人愣在桌邊,等人跑遠,方才笑着扶了扶頭頂的花環。

那人總不會膚淺至此罷?也不行,他日需問個清楚才是。

她邊想邊趕回城內,去往縣衙的路上少有行人商販,一路到公堂庭院外,方才見到密集人群。比之先前盤問霍府那次還要人多,但此時個個兒都努力支起耳朵、伸長脖頸,靜默不言。

令約尚未走近,人群最外圍的封妧就發現了她,她一見到,便等同于人人都見到,郁菀她們随後也轉頭看來。

“你去了哪兒?我們為等你都沒搶到好地方。”封妧跑來迎她,一臉不高興地埋怨,“你們宛陽人真奇怪,我給他們銀兩請他們讓出幾人位置都不為所動。”

令約語塞,心想你們湖莊人更奇怪,沒了好位置都只有這麽個法子。

好在忍住了沒說,只向她解釋句:“這事對宛陽人來說并不一般,不應是自然的。”

封妧看似還想問為何不一般,但兩人已經走到郁菀等人旁邊,只有打住。

令約壓低聲向郁菀她們解釋起遲來緣故,再才問:“裏頭情況如何?”

郁菀搖頭:“暫且不知,只聽說是聞大人查出真兇,今日要結了霍遠案,尚未傳出動靜來。”

“阿顯他們呢?”

“或許擠去了前頭,我們在後頭等你,久不見你才來。”

令約了然,翹首張望時,便聽身後有人硬梆梆叫了聲“賀姑娘”,回頭一看,正是景煦身邊的随從。

乘閑依舊一襲黑衫,不亢不卑做出個請人姿勢:“我家公子邀賀姑娘去裏頭觀案。”

“……”

場面雖古怪了些,但這話實在讓人心動,左右守在外頭聽不見裏頭動靜,不如沾沾大人物的光,直接随人進衙門裏頭?

于是,只眨眼的功夫,幾人便跟在乘閑身後悄聲離了人群。

半道上,封妧實在按不下好奇,湊來令約耳邊問:“什麽公子這樣厲害?還能帶人進衙門裏?你為何認得他?”

話音剛落,人便被封合抓了回去,一旁的青衫少年也不滿睨着她。

無疑,這話還是教衆人聽見——盡管特地壓了聲,不說郁菀與秋娘,連白氏與郁歡都定睛望着她。

令約瞄了眼乘閑背影,收回目光小聲問郁菀:“娘可記得去歲來紙坊裏晃悠了幾日的寒去公子?”

郁菀稍加回憶,末後恍然點了點頭,了然于胸似的,但又只字不提,其餘幾人雖萬般好奇卻也只能暫且忍下疑問。

從縣衙側門進去,穿過衙役的休息院落,再過一道小門便能瞧見東偏堂,乘閑走到偏堂門前,與一位同僚相視一眼。

同僚從乘閑進院便瞧見他身後跟着一衆人,是以這一眼清楚地傳達出某種疑惑:他們王爺只教他邀賀姑娘來,怎多出這許多?

乘閑會意,面無表情回他個“此事與我無關”的眼神,而後轉到門邊禀話。

公堂上正值“偃旗息鼓”的空當,景煦低頭把玩着今日街頭買來的泥人,聽說人來,忙教乘閑請人。

令約作為受邀的那個,自是最先進去,偏堂空闊陰涼,踏進門檻的瞬間驀地涼快些,因旁邊就是公堂,她也不敢出聲,只無聲向景煦行了一禮。

景煦回她一笑,做出個請人落座的手勢,令約卻為難站在門邊,終于還是小聲說了出來:“有人随我同來。”

“無妨,一并請進。”

景煦不将這話當回事,直到外頭衆人一個接一個進偏堂來,他才一點一點地不鎮定起來——

請一人來八人可還行?聞敬之倘知道他偷帶了這許多人聽他斷案,恐怕回頭就該說教他了,不,沖撞尊貴的他了。

不知為何,心虛與難堪總是圍繞着他,不過面上還是不動聲色,微笑請幾位婦人、姑娘落了座。

至于多出的兩個男人,堂上已沒了他們能坐的地方,都識趣站去門邊。他們本就是外鄉人,若不是封妧非要湊這熱鬧,這會兒還在河岸邊看龍舟才是。

“啓禀大人,霍洋已醒!”

正這時,公堂上傳來衙差的禀話,這也是令約從踏進偏堂起最先聽到的聲響,當即緊繃起來。

也不知審到了哪裏?

作者有話要說:  看得出我在努力收尾嗎,慢慢慢慢收完線,明天的那章是審判以及霍遠迷惑行為大賞(你沒看錯是去世者的迷惑行為大賞)字數還挺多,不想看就不用看啦。(智商不夠心虛來湊.jpg(破罐子破摔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