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袁氏沒落
建安二年,喜得玉玺的袁術狼子野心,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公然謀反篡漢,成為衆矢之的,遭世人口誅筆伐。接連曹操,孫策,呂布三方諸侯勢力的叛盟與打擊。
逢遇饑荒之年,江淮大旱,袁術不體恤百姓,自身奢侈無度,不得人心,部曲叛變,勢力衰退,內憂外患。
建安四年,走投無路的袁術欲讓帝位于庶兄袁紹,在投奔途中路徑徐州,被曹操派遣的劉備和朱靈大軍擊敗,退軍至江亭,吐血身亡。
袁術荒唐的帝王生涯在歷史長河中冒了一個血泡就破滅了,成為天下人笑談,不值一提。
但落在其手中的皇權象征——玉玺,是欲成霸王之業的各方諸侯必争寶器,而此時,民間有個傳言不胫而走,王莽得玉玺時,曾在玉玺內置入一方神器,此神器歸得天命之主,能颠倒時空,扭轉乾坤,蕩平亂世,改朝換代。
當然,這也許只是個故弄玄虛的傳說,但庸庸世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一時間,朝廷大動兵馬,道門風起雲湧,江湖血雨腥風,皆沖這玉玺洶洶而來。
夏末之風掠過一片寧靜的廬江水,翠綠遠山上沉下的夕陽像打了個雞蛋進去,一群野凫撅着屁股把雞蛋黃攪散,兩片黑喙中擠出嘶啞的歡叫,将熱氣升騰進人心,更顯焦躁。
一青年公子坐在草岸湖邊,慵懶倚着一顆老柳樹,柳樹旁栓着一匹精壯黑色大宛馬,毛發油亮,蹄攢足勁,低頭默默咀嚼青草。
公子腳旁拉長的黑影中插着一把青鞘長劍,劍柄上镌刻水印環“無為”二字。
看男子神色比年紀沉悶,目光比心思深遠,無暇但黝黑的臉龐将紅潤的陽光汲取,穿透出一種迷人光澤。
半眯着的桃花目,微撇着的薄紅唇,一只蜻蜓飛來,在筆挺的鼻梁上逗留片刻,男子不動聲色的任它輕薄飛走,目光專注于湖心一只待收工的漁船,粼粼波浪推送遠去。
一行隊伍沿着湖岸拖沓進這片沉靜的山水之色,隊伍前為首兩匹瘦馬上馱着兩個穿着金麟盔甲的疲憊将軍,馬背上斜挎着兩柄長劍落于馬腹。
身後跟着被兩個工夫拖着,四個壯漢推着的木板車,木板上盛着一副大黃帛覆蓋的棺椁,兩邊分列八名士兵守護,一輛華蓋馬車後拖沓追随着百來步甲。
這行隊伍耷拉着腦袋,行動遲緩,騰升起的一路灰塵都有氣無力被壓抑在漠漠熱浪中。
沒有旗幡,沒有號令,沒有一絲鬥志,這是一群殘兵敗将,他們臉上鋪滿絕望的塵埃,汗珠代替眼淚被苦難逼出體外,與這天地一般渾濁。
自董卓作亂以來,漢室微末,天下傾覆,兵戈四起,無一寧日。群雄逐鹿中原,百姓命不保夕,生于這個時代,是不幸的,也許是有幸的。因為畢竟亂世出英雄,建功立業,流芳百世,當在此時。
言泊玉對自己的命運還沒有特別深刻的認識,他是孤兒,父母已無印象,有幸被劍客墨術收為徒弟,習劍于浮雲山,遠離江湖,小半生過得還算太平。
現在遵師命下山,這個世界在他未經滄桑的心中還是充滿了希翼和樂趣,雖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和一番為國為民的抱負,但受師命制約,只能無事感慨罷了。
下山前墨術對他約法四章不可參與朝政,不要厮殺戰場,不準與人出頭,不許結怨江湖,這樣他除了完成師父重重囑托的任務,也無他事可尋。
隊伍前為首将軍望了望紅彤彤的夕陽,又眺望了密林雜亂的羊腸小道,再将眼珠定點在言泊玉身上,好不悠閑自在的一個劍客,雖沒有擋住前進道路,但那把防身長劍十分礙眼,不知敵友,還是小心為上。
将軍下令衆人在江邊休息,喝口涼水祛除暑熱,待夜涼繼續趕路。
兩位将軍下馬,交頭接耳幾句,提劍朝言泊玉走來,言泊玉不想多管閑事,幹脆閉眼佯裝熟睡。
“哎,醒醒,”來人不客氣的踢了踢他靴子,這是下山前師娘為他縫制的,兩層鞋底厚實軟綿,大小也合适,他十分珍惜,所以很快将腳縮回,仰頭不滿看着二人。
在前一位年近五旬男子,身材魁梧,髯鬓微白,一張古板的木臉上刻着呆板的皺紋,抿着紫唇,雙目間擠出川紋,神情是歷來養尊處優生活培養出的高傲。
後一人三十年紀,面皮白嫩,神情愁苦,沉重的腦袋壓彎了脊梁。二人都穿盔帶甲,披着被灰塵沾染,壓得飄不起來的紅錦披風。
二人眼睛皆不看言泊玉,而是盯着他手中青劍,這把無為劍是他十歲那年師父花重金為他打造的利刃,劍柄上刻有“無為”二字,也是師父對他從小教導的理念,“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而有為”。
老将軍老成而敷衍的一笑“少俠,打擾了,我等要進廬江城,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前方距廬江城還有多少裏地?”
言泊玉未起身,道“現在廬江下游,要翻過前方落霞山,這幾十裏山地,你們拖家帶口,負載過重,只怕十天半月才未必趕到。”
中年将軍不信“小子,莫要胡謅,我們都過了關口,廬江城就在眼前,問別人都是兩三天路程,怎到你這,就要十天半月?”
言泊玉無所謂道“将軍既然不信在下,何必浪費口舌來問我?”
老将軍心中一沉,面上依然客氣笑道“少俠,這世上路有萬條,你說的必是遠道,我們急着進城,還請指條近路。”
言泊玉笑道“黃泉路倒是近,指給将軍,将軍也未必肯去。”
中年将軍大怒,抽劍就準備教訓言泊玉,老将軍觀察言泊玉面無改色,氣定神閑,不是一般人,他不想中途生事,出手制止中年将軍動武,“少俠,我等與你素不相識,不過前來問路,何必口出惡言,咒我等死路?”
言泊玉見這老将果然是位前輩,有幾分氣度,心中略生敬意“實不相瞞,若是以往進廬江城的确不遠,但今時不同往日,無銘山莊的人把守路口,說是要捉拿袁術家眷獻給曹操,對過往行人挨個查問身份,半點可疑就被抓走。将軍這浩浩蕩蕩一群人,怕難過盤問,只能繞道走山路,山路崎岖,所以要拖延時日。”
老将軍恍然大悟,中年将軍唉聲嘆氣,恨恨道“真是要趕盡殺絕不可!”
老将軍忙使眼色止住,對言泊玉拱手道謝“多謝少俠提點,但不知這無銘山莊什麽來頭,居然敢公然攔截百姓去處,官府卻坐視不理,任他們胡作非為?”
言泊玉幹笑了幾聲,這位老将軍怎比自己這個足不出戶的後輩還孤陋寡聞,江湖上誰不知無銘山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