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老夫當年也是以侍郎身份上了前線,打了勝仗回來。國難當頭,能者多勞。”出人意料的,開口解圍的卻是榮國公。

那晚生見狀立時不敢吭聲,規規矩矩退到了人堆裏。

“這般熱鬧,我倒是來晚了?”大門被推開,原來是秦右丞到了。

這下人來全了。

兩個老對頭這次對上卻沒像平時那樣針鋒相對,互相點頭致意了一下,秦中海一屁股坐上了榮國公旁邊的椅子,開口問道:“什麽情況,說來聽聽。”

軍機處的大臣連忙把剛才的情況講了,又把衆人的矛盾說了,然後就像是完成任務一般心滿意足的功成身退。

廢話!朝中兩尊大佛都在眼前了哪兒還輪得到他們說話!

“确實是難辦……前線戰況緊急,各地的賦稅還沒征上來,”秦中海看向榮國公,“這恩科要不順延?”

“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榮國公道,“這仗不知道要打多久,肯定是要多選些良才的,依老夫之見,這恩科不僅要舉,還要大舉。”

“榮國公太想當然了吧。”秦中海皮笑肉不笑的抽動了兩下嘴角,“錢從哪兒來?更何況若是選出來的竟是些文弱書生,選了什麽用?”

“此言差矣。”榮國公不緊不慢道,“今年的恩科,文武并舉嘛。”

秦中海頓了一下道:“文武并舉?”

“我朝建朝以來,素來只看重文才,而武将的選拔只是單一的從軍隊裏提拔,未免有些不濟。大紹一直以來都還算安寧,重文輕武的種種弊端也就被壓了下去。如今那鞑靼來犯,正是個好時機,咱們就把這科舉,改上一改。”

科舉改革。

從本心上來說,大紹的官員們是不願意參合這事的,自己窩在哪一處都安穩慣了,這事若是成了,就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整個朝綱都将煥然一新。若是不成,就是動搖了國之根本,所有人都得賠進去。

“怎麽不說話?”秦中海瞧了瞧下面站着不吭聲的,道:“榮國公,你這想法是好的,只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參合吧。”

他這一番話帶着嘲笑的口吻,而下面悶不做聲的大臣們,也似乎是用沉默表明贊同秦右丞的話。

“臣以為,榮國公的提議可行。”楚汜卻在這時候開了口,秦中海臉上的得意還沒消失,就僵在了嘴角。

這個時候卻有人插話道:“怎麽個可行?別的不說,大敵當前,軍費都吃緊,哪兒來的錢搞科舉改革?就算搞起來了,選的出的弄不好淨是些只會紙上談兵之流。若是那群蠻子直接打到了京裏別說恩科了……”

“妄言!”榮國公猛地把手裏的茶盞砸在那人腳下:“這還沒開戰,就想着打敗仗?!若不是老夫清楚你的底細,就把你當那細作抓起來候審!”

“……學生胡說,學生胡說!”插話的青年被榮國公那麽一砸,也顧不得被濺的滿身的茶水,趕緊跪下磕頭認錯:“學生糊塗了,老師教訓的是。”

旁邊的人見狀,更是默不作聲,心底有各自的盤算。

那學生說的倒是大實話,大家都是那麽想的,只不過沒人敢說出來。槍打出頭鳥,榮國公教訓的也不只是那說錯話的學生,也是給下面心裏打着小九九的大臣們提個醒,更是砸給秦中海看的。

“依臣之見,軍事要緊,皇上和後宮的用度是不是可以削一削?”楚汜心裏又算了算,道:“康啓皇帝百年,三年國喪,剛剛過去的年節也沒有大辦,應該也剩餘不少吧。”

“是有一些,”戶部尚書肉疼,那些錢本應該偷摸進了自己口袋,被楚汜這麽一問,只得招道,“不過削減皇家用度……”

“老夫去跟皇上說。”榮國公開口。

“那畢竟還是九牛一毛啊……”戶部尚書道。

“現在各地的賦稅還在路上,最遲三月也就到了,”楚汜道,“軍情要緊,先籌一批讓馮将軍帶着兵馬先走,後續糧草一定及時送到。”

“還是那句話,”馮威粗聲粗氣道,“糧草不夠,老子絕對不發兵。”

這樣一來,又陷入了之前的僵局。

“老夫給你做保。”榮國公拄着拐杖敲打地面,“你還信不過老夫嗎?”

馮威脖子一梗,算是默認了這個提議。

“恩科還是要舉的。榮國當年英姿,雖未得見,卻一直有所耳聞。”楚汜謙道,“若是能選出幾個能像榮國公那般入得廳堂上得沙場的能人,不需多,有兩三個,便可保我大紹經年無虞。”

榮國公聽了這話分外受用,他扭頭對秦中海道:“秦右丞以為如何?”

秦中海瞧着這二人一唱一和,完全把自己丢在了一邊,看意思這龐老頭和這個楚汜是一夥的無誤。聽到榮國公詢問自己的意見,便知不過是走個過場,并不是真的需要自己說什麽。他在心底冷笑一聲,表面上還是平和的道:“榮國公思慮周全,就這樣吧。”

榮國公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要起身去回禀皇上,就聽秦中海接着道:“我看楚太傅果敢剛毅,

不妨也去鍛煉一下,龐大人,您弄不好就有接班人了呢。”

“秦大人這是要讓楚太傅上監軍的意思?”榮國公扭頭看向秦中海。

秦中海忙擺擺手:“去不去哪兒是老臣說了算呢,這不還得看皇上的意思麽。我就是想瞧瞧,楚大人到底有多大能耐呢。”

“臣自當鞠躬盡瘁。”楚汜卻沒給秦中海難為榮國公的機會,當即表态。

“好!太好了!”秦中海拍掌大笑,“老夫最欣賞年輕人這股沖勁!”

……

“朕不準!”紹景聽了軍機處來人的彙報,前面的都痛快答應了,聽到要削減皇家用度的時候眼都沒眨一下,但一聽到楚汜要被派去監軍,立即強烈反對。

“皇上!”楚汜連忙出聲安撫,“臣既然在朝為官,自然是以國事為重,大紹需要臣……”

“楚汜!!你到底知不知道你這是要去戰場!!”紹景惱道,“大紹再缺人也輪不到你一個太傅出去沖鋒陷陣!”

“皇上……”楚汜欲出口再勸,一直沉默的榮國公及時開口道:“皇上,您有沒有想過,楚汜在這個位置,不尴不尬的,平時有您撐腰,倒是沒人敢當面非議,但若是他自己辦事,總是免不了受冷遇。老夫看這孩子隐忍,進退有度,定是個成大器的。現在出去闖一闖,哪怕立不了功,也算有些作為,您再怎麽封賞也好有些由頭,無緣無故的賞他,總是惹來閑言碎語。人言可畏啊陛下,這還用老臣跟您說嗎?”

“外祖……”紹景無奈的看向榮國公,“紹景他身子不好,早些年遭的那些難……更何況,他,他沒上過戰場,懂什麽啊。”

“老夫當年也是懵懵懂懂的上了前線,照樣立了大功回來。”榮國公看向紹景,目光炯炯,“楚汜是有頭腦的人,到哪兒都有用武之地。”

“可是……”

“有什麽可是!”榮國公的語氣裏含了警告,“皇上那點心思只當別人眼睛都是瞎的瞧不出嗎!”

楚汜聽到榮國公這一番話,登時從臉紅到了脖子根。

私底下暗傳,和被人當面挑破,畢竟還是不一樣的。就算楚汜做過很多次心理建樹,但是在被榮國公說破的那一刻,卻依然抑制不住的把頭低了下去,連帶着身形,都顯得佝偻了。

紹景卻是沒發現楚汜的異常,還想再分辨幾句,榮國公又接道:“秦中海在朝裏的勢力,這還用我說?他既然想讓楚汜走,楚汜難道能留得下來?更何況您若真的把他強留了下來,他還有更多的法子收拾楚汜。他既然認準了楚汜是你我的嫡系,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他。不如遂了他的願,讓楚汜去吧。真要立了大功回來,就是咱們狠狠地打了他的臉!這個時刻萬萬不要糊塗啊,陛下!”

皇帝沉默了。

做到他這個位置,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秦中海的手段和人脈。可是楚汜……楚汜……

“皇上,”楚汜收斂好自己的情緒,眼底一片平靜,他對着猶豫不決地帝王道:“讓臣去吧。”

紹景看着他的眼睛,莫名地湧起無法抑制的心慌。他伸出手想拉住楚汜,楚汜側過頭不動聲色的避開了:“皇上讓臣去吧。臣是男人,臣也有……想守護的東西。”

我想守護你,和你的江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