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事實上太子陳麟睡了個宮人算不得什麽大事。

早在兩三年前,宮裏面就給他安排了教授人事的宮女,在東宮伺候他的女人從來不在少數。

在皇宮中,在女人一事上,或者會委屈一下二皇子陳耀,但他是半點也不會受到委屈和阻礙的。

理論上,作為儲君的太子陳麟可以在宮裏面挑選他心儀的女子,畢竟他就是将來的一國之君,這些人遲早都是屬于他的。

讓區區永巷的宮女懷孕不是什麽值得說的事情,若他想學一學北邊那些胡人政權中的太子們,睡了陳瑄的妃嫔也不是不可以。

但問題是——以上舉例的前提是,年富力強的太子已經快把他爹逼得沒水喝,或者權傾朝野的皇子實際上只差了一個皇帝的名分,又或者是太子和皇帝一起發瘋只顧自己爽到根本不管這些什麽倫理綱常。

而陳瑄既沒有瘋,陳麟身為太子也沒有權傾朝野,所以他讓永巷中的宮女懷孕,才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情。

這是在事實上挑釁了陳瑄作為皇帝的威嚴。

确切來說,這件事情在陳瑄眼中,最根本的地方與椒花的身份毫無關系。

椒花不管是謝岑兒帶進宮也好,或者原本是宮中的也罷,又或者這個椒花根本不是椒花只是個其他的什麽女人,她本人的身份如何在陳瑄眼中根本不重要,他認為這件事情會發生的的關鍵就是陳麟。

他眼中,此事全是陳麟的責任,不管他是在東宮的時候就睡了椒花還是後面跑到永巷去惹的事情,全是陳麟自己弄出來的,責任全在陳麟一人。

他不會認為陳麟是其中的受害者,他與陳麟并不算和睦的父子關系也不會讓他首先把自己的兒子摘出去然後在別人身上找理由。

有了這樣的前提,便會有一個非常直接的後果,那就是,不管陳麟怎麽選擇,留椒花的孩子或者不留,在陳瑄看來他都已經做了錯事,并且他之後所有的坦誠都會變成狡辯。

當然,這也是為什麽陳瑄根本不打算追究她謝岑兒和謝家的原因——她自然知道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否則若是她和謝家一起受到懷疑,那簡直不知道要怎麽自證清白,而且就算自證了也未必能轉變陳瑄的心意,那樣她說不定立刻又喜提一次重生也說不定。

不過,若從這件事情原本的樣子來分析,她并不認為這件事情是太子陳麟的全責,至少有一半可以分到椒花的身上。

原因麽,自然就是因為前面累積了十幾次椒花對她的背叛,和最新的關于椒花春熙這姐妹倆與韋家關系的猜測。

有一件事情在椒花身上表現得相當明顯,那就是她想要脫離謝岑兒并且獨立地往上爬。

在之前,她把這一點看作是椒花心比天高和受到他人鼓動之後做出的選擇和決定。

但在這一回之後,便能看出,這并非是外因導致,而是椒花本人就是想要這麽做的。

她的目标非常明顯,之前那些重生的經歷中,她是想通過爬上陳瑄的床上位,接着離開她的身邊;而這一次她則是選擇了與太子陳麟發生關系上位。

所以椒花的行為目的就是兩個,第一和她分開不再是從屬關系,第二能上位。

在這一次重生中,她過于快速地與她分開,導致了她不能借助陳瑄來往上走,所以她應當是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陳麟。

但在選擇了陳麟之後,事情發生了轉折和意外:陳麟并不打算認賬。

以謝岑兒前面十幾次與陳麟打交道反複救過他又看着他被張貴人搞死的經歷來看,陳麟在女色上面并不算積極主動,但他也并不會拒絕主動貼上去的女人。

舉例來講,在前面某一次重生過程中她走的太後支線,乃是陳麟最後登基,冊立皇後和封妃的時候,他從東宮就拉出來了一長串的名單。

這足以說明陳麟在女色上并不是禁欲克制型,所以如果椒花主動投懷送抱,陳麟就不會拒絕,并且大概率會讓椒花直接喝藥不要留下自己的子嗣。

椒花主動投懷送抱,那當然不是想得到這樣一個結果,那些藥她必然不會喝,并且她也會開始考慮要走第二條路保證自己能有更多的上位機會,于是就有了之前她仿佛是被東宮直接又送回了甘露宮來。

現在去分析,那時候就并非是陳麟想把椒花還給她,而是椒花在發現陳麟不認賬之後,于是說想回到她的身邊,陳麟就應允了她的要求。

椒花賭的當然是她們之間也許可能存在過的主仆之情,而陳麟則是作為渣男最後那一丁點的仁慈。

在這件事情中,對陳麟來說,椒花應當只是一個與他有肌膚之親的女人,只是身份略微麻煩了一點,但他還願意給予這麽一個女人舉手之勞的幫助,他甚至會覺得,椒花應當感謝他當時的援手。

而對于椒花來說,陳麟就是一個打亂了她已有計劃,并且導致後面所有事情都不順利的渣男,她當然想要報複他。

兩廂疊加,就有了現在的局面。

這能單獨說是某一方的責任嗎?

并不能。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在這件事情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現在椒花和太子陳麟之間的事情已經擺在了這裏,暫且不去管之後會怎樣,只看椒花這麽多次重生之後的背叛以及這一次行為的總結,抛開那些擾亂視線的外因,只看椒花的行為本質,她究竟想要做什麽,又和韋家有什麽聯系呢?

在經過了一番思索之後,她認為椒花或者有以下的兩種可能的行為動機:

第一種,椒花想要擺脫和離開的事實上并不是她,而是韋家對他們姐妹的控制,成為了陳瑄的妃嫔,她理所當然不用再去理會韋家的吩咐。

第二種,是韋家給予她的任務,就是要讓她成為陳瑄的後宮。

但第二種猜測十分牽強,韋家人哪裏來的信心就覺得她能博得陳瑄的喜愛呢?而且從前面十幾次重生來看,她想要通過陳瑄晉位但一次也沒成功過。所以這一種動機可能性太小。

其實這還衍生出了一個問題,春熙為什麽撺掇了謝巒私奔?

如果椒花春熙姐妹倆都是受到了韋家的控制,那麽謝巒私奔到底對韋家有什麽好處嗎?

倘若謝巒私奔導致謝家會抗旨無法送自家女孩兒進宮,繼而讓謝家被陳瑄直接厭棄,那麽或者春熙這麽做了就十分值當,但謝家還有她謝岑兒在,春熙這麽做對謝家毫無影響。

或者再換一個思路,謝巒私奔了,是否是想在事實上讓謝家和韋家有個姻親之實?

在韋家出過一個篡朝的韋榷的情況下,謝家是必然不會與韋家結親的。

這就事實上是導致了謝巒已經年長但遲遲沒有婚配。

當然,這裏面還有謝應去世需要守孝的緣故,但謝應去世那年,謝巒已經可以婚配,是她執意想嫁給韋螢,才被大哥謝岳把她的婚事以守孝為名義給拖了下來。

在謝岳的設想中,他是想着三年中消磨掉謝巒與韋螢之間的感情,之後若是要謝家女進宮,送謝巒進宮最好,若是不需要謝家女進宮,便再給謝巒說個好人家。

但事情發展事與願違,謝巒最終還是私奔去找韋螢——這麽看來,在守孝的三年中,也應當是春熙在給韋螢和謝巒傳遞消息,否則任憑多深厚的感情三年完全不聯絡也成了灰。

三年後在謝巒需要進宮的時候,她終于被撺掇着私奔跑走和韋螢一起雙宿雙飛。

此時此刻去看這件事情,韋家能得到什麽好處?

那姻親之實,在這個名分大于一切的年代,似乎都不能算是什麽值得拿出來說的事情。

奔為妾,且謝巒還被從謝家除名,韋家到底能得到什麽?

謝岑兒得承認,她現在是得不出結論,只能看後面韋家是不是有後招,到時候再看與謝巒私奔這事情的聯系。

倘若後面韋家所有動作都和謝巒毫無關系,那就只能說是謝巒在這個年代是一個罕見的戀愛腦,就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她心目中的愛情。

但她不相信這個時代世家大族精心養大的女孩兒會是什麽戀愛腦,謝巒被梁氏精心養大,心眼簡直比篩子還多,她或者執拗或者自私,她的私奔一定有她的考量。

那麽——謝岑兒頓了頓,其實這件事情還能站在謝巒的角度來考慮一二,她私奔了,對她有什麽好處?

第一她不用進宮,第二她可以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

她想不出第三個理由,于是下意識看向了上首問過了王泰話,又恢複平靜慢條斯理吃菜的陳瑄。

陳瑄注意到了她的目光,放下筷子也看了回去:“怎麽,有什麽話想對朕說?”

“妾身方才又在想,若一個女人跟着男人私奔,到底有什麽好處呢?”她誠懇地看向了陳瑄,想聽一聽這件事情在陳瑄的角度看,是個什麽樣子。

“沒什麽好處。”陳瑄語氣平平,“大概你的姐姐和朕的太子一樣,腦子裏面裝的是紅绫河的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