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臨近傍晚,雨又下得大了起來。
丞相梁熙從牛車上下來,從旁邊仆從手裏拿過了油紙傘,踩着木屐往府內走。
他向來不喜歡有太多人擁簇着,尤其這樣的雨天。
東院裏面人已經聽說了他從宮中回來,丞相府中的職官掾屬們紛紛整理了手中的事情,準備等着梁熙的召見了。
“說起來今日大人回來得要晚一些。”有人往外看了一眼天色,又看了看放在牆邊的刻漏,“比往常要晚了半個時辰。”
“今日是必然晚一些的。”旁邊一人把手裏的筆墨紙張整理妥當放到一起,然後接了話,“難道沒聽說,今日宮裏面直接送了個人往化人廠去?宮裏面可許多年沒出過這種事情了。”
這話說出口,屋子裏面大家相互之間目光亂飛了一陣,一時間也沒人接話。
丞相府的消息最靈通,宮裏面的事情對他們來說也從來不是什麽秘密,尤其太子陳麟,畢竟是他們丞相的親外孫呢!
短暫的沉默過去之後,有人往外看了一眼,見那邊書房已經燈亮起來,有侍從來來往往的身影,看着樣子是一時半會不會有人過來叫他們。
“據說從安侯現在和殿下走得更近一些。”坐在旁邊理書的人開了口,“我聽說丞相大人前兒進宮去見太子殿下,還仿佛鬧了些不愉快。”
“從安侯一切都順着殿下,咱們丞相大人可不是那種性子。”旁邊人道,“再說了,我近來琢磨着,咱們大人好像也沒有那麽……那麽在意這事情?”
“陛下正是春秋鼎盛,若無意外,少說還能有個二十年吧?”最先開口那人笑了一聲,“二十年後是什麽情形還不知道呢!早年殿下還小看不出什麽來,這一兩年,倒是能把殿下的脾性摸透。”
“我覺得和陛下不怎麽像。”旁邊有人插了話進來,“殿下仿佛……仿佛有些小氣,按道理說不應如此的。”
“哪裏小氣?我不這麽覺得!”前頭話音未落,立刻就有人反駁了起來。
“為了一丁點事情和宮裏面的貴嫔鬧得難看還不算小氣?”先頭提起小氣的人振振有詞,“若是真大氣,怎麽可能和陛下的貴嫔有什麽摩擦?”
“這次送化人廠那個好像就是跟着貴嫔進宮那侍女。”旁邊一人聲音略壓低了一些,“這事情要是貴嫔和謝家要揪着不放,殿下就要難過了。”
“謝雲出沒這麽不識大體,宮裏面的貴嫔看着也不像斤斤計較的人。”有人說着就笑了一聲,“這事情要是謝家想計較,早就嚷嚷得整個京城都知道了。”
“這倒是讓我想起從前的皇後。”又一人說道,他語氣便帶着幾分感慨了,“若是當年皇後也少計較一些,保重身體,到如今便正好能為殿下遮風擋雨。”
“這麽說來……殿下那就還挺像當年的娘娘,小氣了一些。”最開始說太子小氣的那人無縫接茬。
“你這話說得太偏頗。”這人旁邊一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這當然也不是什麽小氣,我給你舉個例子。你現在是家中嫡長,你娘就你一個,原本家産都是你的,結果你爹突然找了不知道從哪裏出來的庶子千疼萬愛,還要把全部家産都給那庶子,你能不計較?”
“不能這麽說吧?”那人眉頭皺起來,“這都不是一回事!”
“就是一回事,你自己想。”旁邊這人笑着說道,“當初娘娘在宮裏面,原本一切都是她與殿下的,結果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一個身份低賤的漂亮女人,陛下寵到天上去,那架勢看起來怕不是要把那女人擡起來做皇後的架勢,娘娘心裏能過得去?”
那人不說話了。
“殿下和貴嫔關系不睦,道理也是一樣的,若貴嫔在宮裏面生個皇子,哪裏還有殿下站腳的地方?”那人徐徐說了下去,“只是啊,殿下還是想當然了些,既不了解謝家,也不了解宮裏的貴嫔娘娘,所以才弄巧成拙成了這樣。我是盼着殿下能早點想明白。”
“這些話一點意義都沒有,有些人不開竅不明白,那是沖着一輩子去的。”旁邊有人又往外看了一眼,把話題重新岔開,“我上回聽馮叔立說,咱們丞相大人準備了十二個美人準備中秋的時候獻給陛下,你們見過那十二個美人嗎?”
“沒見過。”屋子裏面的人紛紛搖了頭,不去談宮裏面的事情,大家語氣顯而易見活潑了起來,“這事情馮叔立去辦,我們上哪見去?”
“不過這時機也太巧了一些,會不會讓謝家人有些意見,他們家的貴嫔娘娘才進宮連半年都沒有呢!”有人又疑惑起來。
“這就難講了。”大家神色一時間又有些微妙,“宮裏面也不缺女人,陛下有後宮三千,貴嫔娘娘應當也不會計較這些事情才對。”
正說着話,馮屹打着簾子與梁熙一道從外面進來了。
見到梁熙進來,屋子裏面的人都齊齊站起來向他行了禮。
“剛才說什麽說得那麽熱鬧?”梁熙笑着叫他們都起來,自己走到上首的位置上坐下來,“今日回來得晚了一些,倒是耽誤了你們回家的時間,索性等會就在府裏用了晚膳再走吧?”說着,他擡眼看向了門口的侍從,“你去吩咐廚房這就準備了送到東院這邊來。”
門口侍從應下之後便轉身出去。
屋子裏面衆人聽着這話便紛紛笑了起來。
“我家娘子昨日摸着我的肚子說我長胖了太多,思來想去,恐怕是因為丞相府上夥食太好緣故,今日回去怕不是要被我娘子笑話說是懷孕五月。”一位高壯些的僚屬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肚皮。
“你可以少吃一些,留給大家多吃一些。”這壯漢旁邊的人也跟着笑起來,“索性我原本就是一個人住,本來還想着要不要厚着臉皮在府上多吃一頓再回去呢!”
梁熙聽着這話笑起來,他和藹道:“那等會就都多吃一些,想吃什麽就讓廚房做了送來。”頓了頓,他看了眼馮屹,從他手裏接過了一封文書低頭看了一眼,然後才接着說道,“今日已經定下了是讓安王領命去瑤州視察水情,需要丞相府協助,你們自己先推選一番,明日把名字交給叔立,後天便要跟着安王一道離京。”頓了頓,他看了眼屋子裏面自己丞相府僚屬們的神色,才繼續說下去,“這次因是水患,路上必定艱難,路上也要聽從安王的吩咐,你們先商量着吧!”
“安王是陛下的親弟弟按說也的确壓得住瑤州上下,只是……”想到這幾年安王陳璎和他們陛下陳瑄之間并不算和睦的關系,衆人還是有些擔憂,“下官還是認為,派太子殿下或者二皇子殿下前去更為穩妥呢!”
梁熙笑了一聲,面色淡淡,道:“這已經是陛下的旨意了,不用再議。”
這話讓屋子裏面衆人又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之間都有些擔憂。
“再有,你們大概也都聽說了宮裏面的事情。”梁熙語氣十分坦然,“你們自己知道就行了,不要往外說,陛下這次的态度你們也看得清楚,不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是。”衆人聽着這話,都是精神一凜,忙齊聲應下。
梁熙和丞相府的僚屬們一起把送到府中來的事情都一一議過,然後讓馮屹把明日要送到宮中的奏疏再整理一番,又與僚屬們一起用過了晚膳,才回去自己的書房。
書房中,梁熙長子梁雷已經等候了許久。
“明日你上書請辭太子身邊的職位。”梁熙看到梁雷,也沒有多問東宮的情形,便直接開了口,“你叔叔那邊的事情也不必管了,就由着他們。你入仕也有數年,在東宮歷練也足夠,現在是可以往地方上去了。我準備推舉你去琪州。”
梁雷被這一連串的消息砸得都愣了一下,他先是沒想到會在這時候讓他從東宮出來,再是沒想到是他能去琪州——要知道琪州向來是帝王心腹才會去的地方,他之前是沒想過能去琪州的。
“你在東宮,擔着太子舅舅的名聲,辦事也束手束腳,還是不要再呆在那裏惹人厭煩了。”梁熙語氣淡淡,“我知道你這些年也是心疼那是你姐姐的獨子,但那畢竟是太子,而不僅僅是你的外甥。”
梁雷頓了頓,忽然意識到了梁熙的意思。
“爹,這是殿下的意思……?”梁雷不敢把話說得太直白,他還有幾分猶豫。
“是我的意思。”梁熙看向了梁雷,“就如我方才所說,那畢竟是太子,不是簡單的你的外甥,我的外孫,有些事情管得太多,就适得其反。我們梁家原本也不是因為宮裏面有個太子才有了今日,當初你姐姐也是由陛下來求娶,才進的宮。雖然這麽多年過去……”他語氣黯淡了幾分,“過去的事情不必多說了,只看今後吧!”
這話聽得梁雷心有戚戚,他也想起來這麽多年,朝中雖然有梁熙一直支撐着,他們兄弟幾個卻也沒做出什麽成就來,多是碌碌無為,雖然比叔叔梁然家裏的堂弟強上那麽幾分,可要是和謝家的兩個表弟比一比,就完全比不過了。
“這些話你也與你幾個弟弟說一說。”梁熙看了自己長子一眼,他不可避免地想起來如今在玉州獨當一面的謝岳,還有如今随侍在陳瑄左右的謝岫,或者是因為他這個做爹的還在朝中屹立不倒,所以才導致了他們梁家的子弟們都不出挑麽?
在這世上,講究家族繁茂,講究子孫有出息。
他們梁家雖然家族是繁茂了,但有出息的卻不多。
而和他們梁家相反,謝家是被折騰得不繁茂了,但那兄弟兩個卻都有出息。
有出息的人不用擔心今後家中是否能繁茂,只看謝家那些分家出去的分支現在重新聚攏來就足夠。
可若是沒出息,就算家大業大,也遲早有枯萎頹敗的一天。
“若陛下再往北用兵,我會舉薦你們兄弟前往。”梁熙深思許久,看向了自己面前的長子,“你們學過的武藝,有施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