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雙生子

林雪茵也沒說什麽,只是妙目一瞥,就見方才還氣焰高漲的餘海登時就蔫了,期期艾艾地走到她身邊坐下,賠笑道:“夫人,我什麽都沒說……”

林雪茵笑着拍了拍餘海的手背,無聲安慰,又扭臉問餘書林:“書林,你和娘說說,為什麽和你爹爹開這樣的玩笑?”

餘書林有些別扭地移開臉,小聲道:“沒什麽。”

林雪茵語氣重了幾分:“書林,你今年已經十七歲了,你父親待你如何你心裏應該也清楚,這種玩笑話說得容易卻難免傷人,娘親不相信書林是這麽不知輕重的孩子。何況,你還有幾年你就及冠了,到時候也該為你請封世子了……”

話沒說完就被激動地餘書林打斷了:“娘,不是,餘嬸嬸,我不能當貴府的世子!”

餘海:老子還以為他會叫“林嬸嬸”,沒想到人家是叫“餘嬸嬸”,呵呵,真是防不勝防啊!

林雪茵被他那句“餘嬸嬸”噎得有些胸口發堵,努力喘了口氣才問道:“什麽意思?你這是怎麽回事?!”

餘書林也豁出去了,坦白道:“其實,我四歲的時候就知道了,你們不用瞞着我了。這些年,謝謝你們。”

無論餘書林此時眼神有多真誠,也不能消除餘海夫婦的疑惑,二人齊聲問道:“知道什麽了?”

餘書林咬了下嘴唇,然後一狠心,将四歲那年藏在餘海書房聽見他說自己不是他兒子的那件事從頭到尾講了一遍。然後看着餘海夫婦先是疑惑,然後吃驚,最後愧疚。

看到他們露出愧疚的表情後,餘書林最後一絲僥幸也沒有了。

屋子裏陷入了沉寂。

良久,林雪茵才啞聲喚來丫頭,吩咐他們将兩個小孩子帶回房間休息。吩咐完之後長長嘆了口氣,揉着額頭道:“說別的之前,我先告訴你,書林,你是我和你父親的兒子,是我林雪茵和餘海的親生兒子。”說完嘆了口氣,繼續道:“原來如此,我說你這十多年怎麽行事有些古怪,還以為你是因為自己棄文從武擔心我們生氣才會對我們小心翼翼,所以我們盡最大可能寵你,疼你,想讓你知道,你做什麽都可以,只要你喜歡就行。”

餘書林剛從激烈的欣喜中回神,就聽見這麽一段解釋,頓時心中感動萬分,就連眼眶都有些紅了。

餘海也嘆道:“能看到咱這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兒子哭鼻子,也值了。”

林雪茵卻沒被逗笑,而是狠狠搗了餘海一下:“讓孩子難過這麽多年,你要負很大責任,我這個當娘的也不稱職,沒有看出兒子還藏着這麽重的心思。你好好和孩子說吧,那件事也瞞不下去了。”

Advertisement

聽到這話,餘書林的心又提了起來,驚呼:“怎麽還有事?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啊?嗚嗚……”說完就真的流淚了。他輾轉反側,多年夜不能寐,心中的悲苦非是幾句話可以描摹的。

餘海起身,拉着餘書林一起坐下,解釋道:“你真的是親生的。我們說瞞着你的,是別的事情。你還記不記得以前爹爹和你說過,我是軍功起家。爹爹原本是農家子弟,後來當了兵,進了軍營,因為敢拼命,才換得這一身功勞,得以加官封侯,最後還能娶到你母親這樣的千金小姐。你不知道的是,當年爹爹在老家還有一個老母親和一個哥哥。”

餘書林驚訝了。

餘海很是痛苦地拍了拍大腿,嘆了好幾口氣,都沒能繼續再說,倒是林雪茵幫他解釋了:“你父親與他那個哥哥……也就是你大伯,二人是一模一樣的雙生兄弟。”

“什……什麽?!”餘書林一下子蹦了起來。

林雪茵點頭确認:“一模一樣。”然後講述了一個在餘書林看來很是匪夷所思的故事。

###

餘海的哥哥名叫餘山。兩兄弟是一胎雙生,模樣相似到連他們的母親偶爾也會弄混的地步。

在十五歲的時候,兩人分開了,餘山在家照顧母親,餘海則當了兵,想要為一家人掙個前程。

餘海為人很是正直,在戰場上上也敢拼命,漸漸的還真讓他闖出了一片天地來。尤其是在大楚與鄰國晉國的那一場大戰中,餘海屢立戰功,不止如此,餘海還因為護駕之功被皇上記住了。

戰勝之後,論功行賞,皇上親封餘海封為定遠侯,享受世襲罔替的待遇。

定遠侯餘海,軍功起身,而今卻在莊同手下做着文臣的工作,這裏面有一個令餘海難以啓齒的變故。

***

餘海當上侯爺當天就要去鄉下接自己的母親和兄長,只是未能成行。因為林雪茵的父親相中了他(林父也是武官,曾與餘海一起在戰場上并肩作戰,那時候就很是欣賞他),想要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餘海雖然沒見過林雪茵,但是卻對她的名聲有所耳聞。林雪茵是京城有名的名門淑女,每天上門提親的人多得幾乎能将林家的大門踏破。能娶到這樣的姑娘,餘海很是開心。

兩家的親事就這樣定了下來,餘海要娶親,更要去接母親了,卻不料這時候林雪茵的母親得急病去世了,眼看女兒将要守孝三年,三年後就是老姑娘了,林父當斷則斷,決定讓女兒在熱孝中出嫁。

餘海這邊很是體諒林家,也顧不上去接母親了,與林雪茵婚事從簡,結成了夫妻。

婚後,他終于能騰出手來了。親自回了老家,準備将母親和兄長都接到京城來,以後一家人就都住在定遠侯府中。

只是,一路風塵仆仆回到老家後卻發現,家中只剩下母親一人在。餘海與母親也已經好幾年沒見了,此時母子相見,自然是一番痛哭。

待二人情緒穩定後,餘海問母親兄長去哪兒了。

餘母答道:“小海啊,你哥哥去找你了。”

餘海意外:“去哪兒找我了?怎麽路上沒遇見?”

餘母撫摸着兒子的頭發,道:“前幾年你也沒個信兒回來,村裏和你一起去當兵的犧牲了好幾個,我和你大哥每天都提心吊膽的,生怕哪天……幸好,幸好,我兒平安!”

餘母抹了把眼淚,到現在真正見到小兒子了,這一顆心才算是放了下來。又道:“後來,也就是一個多月前,俺們聽到信兒說你立了大功,去京城了。這下有了确切的地點,娘就和你大哥說,要不咱就去京城尋你去,得親眼看到你沒事不是。你大哥也同意了,只是臨走之前娘着涼了,便沒去成,只讓你大哥和你大嫂去了。”

說到這兒,又和兒子說餘山娶妻了,娶得是哪家的女兒,兒媳婦性子好、容易相處等閑話。

餘海松了一口氣,笑道:“原來如此,您和大哥都好好的就行。”他抹了把汗,又将別後這幾年的事情和母親細細講了。

餘母聽到他已經成親的消息後很是激動,連連說好,道:“娶妻了就好啊,娘這些年一直擔心你在外面有什麽閃失,也擔心你耽誤了親事。現在可好,你和你大哥都娶親了,往後啊,咱一家人就好好過日子了!”

餘海有些猶豫,愧疚道:“娘,您不生氣嗎?兒子娶親您沒有在場。”

“傻孩子,這是啥話,娘還不知道你,最是孝順,要不然也不會小小年紀就去當了兵,你這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咱這一家子。再說了,那姑娘家遇到這個事,實在等不得,娘怎麽可能因為這個怪你?!”

餘海傻笑。

母子倆又說了些閑話,餘海見母親已經病愈,精神也很好,便與母親一起收拾東西,打算盡早回京城。只是二人怎麽都不會想到,此時的京城已經天翻地覆了。

***

因為餘海老家所在的村子很是偏遠,路上來回就要兩個多月。另外,餘海并不打算再留着老家中的農具、家具和田地了,處理這些又用了大半個月。所以待二人回了京城,來到定遠侯府的大門口時已經是三個月後了。

餘海讓母親等在馬車裏,自己上前敲門,只是還沒走到門口就被從巷子裏沖出來的一個戴帽子的小厮給拉走了。

餘海大驚,正要出手卻聽那人聲音耳熟:“老大別叫,是我。”說完微微挑起帽子給餘海看了看他的臉。

餘海更驚訝了,這人是他在軍營中的副将老莫,跟随自己多年,便收回了手,笑罵道:“搞什麽鬼,吓我一跳。快別鬧了,我娘還在馬車上呢!”說完就要掙脫開他的手,卻又被老莫扯住了。

老莫聲音壓得低低的,悄悄道:“老大,出事了,先別問,你還是先帶着伯母去我家避一避,咱們從長計議!”

兩人畢竟共事多年,有着非同一般的默契,餘海一眼就看出老莫這是真有事,便同意了。二人和餘母一起去了莫家。

待安頓好餘母之後,餘海道:“說吧,怎麽回事?”

老莫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道:“老大,有人冒充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