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殿試後
***
聽到這兒,餘書林激動不已,又是緊張又是生氣:原來,大伯竟然是那樣的一個人嗎?!他急切道:“後來呢?”
餘海見林雪茵講不下去了,自己也不想再說那件糟心事,便草草結尾道:“後來揭穿了我……我大哥的打算。”
餘書林點頭:“這是自然,那有沒有送官?”
餘海搖頭,那畢竟是自己一母同生的哥哥,雖然他行為不端,但是自己怎麽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去送命。所以最後也不過是與他斷絕了關系,遠遠将他送走了。
餘書林有些洩氣:“這也太便宜他了吧?”
餘海苦笑,他沒說的是,當時餘山被拆穿後,不僅沒有懊悔,還大言不慚地要求自己将爵位讓給他,甚至……想到這兒,他看了眼自己的妻子,心中更是難受,大哥怎麽會說出那種話呢?真是侮辱!
也正因為如此,才惹惱了脾氣耿直到有些暴躁的老莫,老莫将餘山親自送回了鄉下。後來餘海才知道,老莫為了教訓餘山,也為了斬草除根,将餘山的臉給毀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那天夜裏,将韓杏兒從柴房中放出來的時候,韓杏兒立刻表示要與餘山和離,餘海便托老莫順便将韓杏兒也捎回鄉下去,畢竟韓杏兒的父母親人還在哪兒,她與餘山和離也應該回到原戶籍所在地。
只是,那時候的餘海是怎麽也沒料到,等老莫從鄉下回來的時候,竟然還帶回了韓杏兒——原來,老莫與韓杏兒這一路很是投契,他欣賞她的知書達理和行事幹脆利落,而她欣賞他的嫉惡如仇和耿直老實。二人倒是結成了一樁好姻緣。
聽着這個後續,餘書林嘴角直抽:原來,莫叔叔家的那個大膽潑辣的莫嬸嬸原來還是自己的大伯娘啊!
“不過,後來呢?” 餘書林又問。
餘海奇道:“沒有後來了啊。”
餘書林比劃道:“不是,我是說後來爹爹為什麽說我不是您的兒子?”頓了頓驚愕道:“不會是……”難道自己是那個餘山的兒子?!
母子連心,林雪茵一眼就看出來餘書林在想什麽了,伸手就打了他一個爆栗,怒道:“當時你娘我在守孝!連洞房之夜都沒和你爹圓房……”說到這兒才反應過來自己為了自證清白說了什麽,又羞又急,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不說話了。
餘海見自家夫人生氣了,忙轉移話題道:“後來是因為周致。”
這話一出,屋子裏就是一靜。
說到周致,那就牽扯到前朝後宮,甚至是奪嫡了。
餘海壓低聲音道:“當年,我大哥弄得那一出,雖然他盡量表現得自自然然,也沒露出什麽馬腳,但是他畢竟比不過那些浸淫宮廷争鬥多年的那些雙眼睛,所以随後還是被人發現了端倪。其中,就有周致的母家。”
周致,是燕貴妃的長子,他的母家也就是燕貴妃的娘家了。
餘海繼續道:“就是燕家來人,拿這件事要挾我。只不過,從他們的言談舉止間,我發現他們似乎并不完全清楚其中到底是怎麽回事,只是模糊知道定遠侯府進了賊人,或是失竊或是那賊人發現了我的什麽把柄,才會引得我四處布防,勢必要抓住那個賊人。”頓了頓,餘海有些感慨道:“後來我挺感謝你莫叔叔的,要不是他做得幹脆,恐怕咱們這一家都得落個欺君之罪。”
餘書林也是後怕不已,一旦被人發現餘山與餘海是雙生子,前後一聯系,很容易推斷出當年的隐情。然而,餘山毀容了之後卻不用擔心了,就算有心人硬是往這上面硬湊也無濟于事了。
餘海又道:“我聽出了這其中的蛛絲馬跡,因為當時并不知道老莫做的這件事,心中擔憂東窗事發,又害怕你大哥被他們捉起來威脅咱們……靈光一閃……”
餘書林突然想到什麽,不可思議道:“爹!你不要說你就因此編了那個謊話吧?!”
餘海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後腦勺,憨笑了兩聲,道:“你也知道你爹最不擅長這種勾心鬥角的,情急之下能想出什麽好主意來?!何況,當時燕家那人還拿你作為威脅,說要為了你的往後考慮不是。我怕他們真的喪心病狂對你不利,便道你不是我的親生兒子,當時定遠侯府進了賊人,你娘受了驚吓,傷了身子,很難有身孕了。所以我們才收養了你。”
餘書林嘴角直抽:“他們也信?”
林雪茵笑道:“自然是半信半疑的,所以這些年我們盡量裝得對你不管不問,看着你變成纨绔;同時也不再養育子女,你沒發現你弟弟妹妹都是在這件事之後的十年後才出生的嗎?”
餘海道:“這就是說你娘的病又治好了。”
餘書林覺得真是荒唐可笑,但同時又很是敬佩父母的這一做法。明明餘山那麽過分,但是二人不僅沒有趕盡殺絕,還處處為他遮掩。甚至是委屈自己一家也要把戲做全,保住大哥的性命。
“其實,也不只是為了你大伯,我主要是為了你祖母。”餘海又補充道。當時餘母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精神一度萎靡不振,整天以淚洗面。餘海不忍心,所以把這一出荒唐戲都咬牙擔了下來。
餘書林想了想,感慨道:“十多年前,燕家就開始為周致謀劃了嗎?還真是深謀遠慮……”
餘海沉吟片刻猜測道:“當時周致已經四歲了,算是養成了,不會擔心中途夭折,所以燕家才把握了這麽些年的把柄拿出來想逼我就範,加入他們燕家陣營。”說完摸摸餘書林的腦袋:“抱歉啊兒子,爹真沒想到那天你也在,本來我就是那麽一說,想着把他們糊弄走了,以後他們再威脅我我也不認賬了,沒想到會給你造成這麽大的誤會和傷害。”
餘書林搖頭,示意沒關系,這只是巧合了。再說了,自己現在能确認自己是親生的已經很滿足了,真的別無他求了。
混混沌沌十二載,而今方給心找到歸處。
***
再見到莊南的時候,已經是殿試過後了。
餘書林将這件事和他講了,莊南聽得目瞪口呆,最後只能感嘆命運的安排,真是巧合連連啊。
二人相對無言,嘆息了一會兒後,餘書林問:“殿試如何?”
莊南想了想,道:“應該沒問題。”
餘書林眼睛發亮,急切道:“能三元及第吧!”
莊南也很有信心,道:“等我的好消息吧,我還想當你一天哥哥呢!”
餘書林苦着臉:“你怎麽還記得?!”
莊南哈哈大笑。
+++(殿試的解釋,下一章會用到。知道的親們可以不用看,直接跳到三星處即可)
所謂殿試,是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殿試只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從優等到劣等分別五種記號,得"優等"最多者為佳卷。
而後就所有卷中,選優等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禦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編修。
二甲若幹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
三甲若幹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二。
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
兩人正在閑聊,東柯進來了,進門就道:“少爺,皇上召見您呢!”
莊南坐直身子,問道:“誰來傳的話?什麽時候去?”
東柯緩了口氣道:“是皇上身邊的陳公公,讓您現在就去。”想了想又道:“是不是因為少爺殿試答得好,皇上這是提前召見?”
餘書林也覺得很有可能,便笑道:“小南快去!拿個狀元回來!”
莊南雖然對自己的殿試答卷很有信心,但此時卻不知為何有些忐忑不安,他強笑道:“那我去了。”
來到前院,見到陳喜,莊南忙拱手問好:“勞煩陳公公了。”
陳喜也立刻回禮,笑的彌勒佛一般,道:“不敢稱勞煩,莊少爺,怎麽現在就走?”
莊南點頭,與陳喜邊走邊試探道:“陳公公這一趟公差辛苦了,不知道陛下是否還召見了別人?”
陳喜搖頭:“這個咱家就不知道了,咱家這趟差事僅有莊少爺一人而已。”
“那麽,不知可否麻煩公公透露一下,陛下召見小生所為何事?小生也好有個準備。”莊南又道。
陳喜心道:要的就是你沒有準備,咱家豈可壞了陛下的盤算,當下便道:“實不相瞞,陛下的心思可不是咱家這等子奴才能知道的了,少爺還是莫要為難小的了。”
莊南見他不肯吐口,心中不祥的預感愈發強烈了,只得暗暗猜測可能會遇到的情形。
只不過,饒是莊南再怎麽聰慧,也不會想到見到皇上時,皇上問他的第一句話會是“莊南,你想要狀元,還是想要……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