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馄饨
吸取了今日的教訓,陳玥将剩餘的湯包分給周圍的鄰居,打算做個詳細的計劃。
但早上賣什麽仍然是個嚴峻的問題。
按照此時的情形來說,最好是賣一些成本低,價格也低的食物。畢竟市場需求是這樣的,自家賬上的銀子也不多……
陳玥心裏有了主意。
有一樣東西,看來正合适。
趁着晚市開了,陳玥親自去集市上買了一大塊的豬肉,李屠戶還贈送了今日份的豬骨。
李二跟在她身後,提着這次采買的面粉粟米及各色香料,見她買了大塊的豬肉,不由泛起了心疼的表情。
今早的湯包就都送出去了,若是再賣不出去,又要白送給人家。
雖說遠親不如近鄰,可也食肆不該是這般的敗法。
不知道按東家這樣,食肆還能堅持多久呦。
還好食肆規模小,只有他們兩個人,不需要許多工錢。
陳玥将買好的肉遞給李二,吩咐他先回食肆去,自己在街上轉了轉。
這個朝代貿易還比較自由,不像她之前在歷史中學到的那樣限制商業的發展,經濟上來說還是比較繁榮的。
各類的蔬果朝廷也鼓勵百姓引進,對外交流上也比較頻繁。
不過,她看着街道兩邊的各種店鋪,種類還是很少。
由于地域限制,交通不便,引進的農産品不多。況且作物生長環境不同,導致引進的作物失敗的十之□□。
她在街上轉了轉,轉頭回了自家食肆。
農作物什麽的,不是她需要考慮的問題。
她一個普通老百姓,有什麽吃什麽就是了,想這些東西,不如先解決溫飽來得重要。
她回到陳家食肆,李二已經到了好一會。
由于東西不多,只買了一天的食材,所以都被放到了廚房裏。
保持食材的新鮮度也是食物味道好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她将李二趕出廚房,關上店門,開始研究明天的朝食。
想賣湯包只是白家的翡翠餃子給她的靈感,想着可以在味道之外的地方做出一點不同,來吸引食客。
但她的确忘了考慮百姓的購買力。
既然肉放得多導致造價貴,那不如減少肉的使用量。
肉餡中加入香菇,做個小馄饨再好不過。
開門之前準備擀好馄饨皮,客人來了也不至于手忙腳亂,而且簡單快捷。
說做就做。
她拿出今天補充的面粉,揉了超大一塊面團,準備明天早上順便做個蔥油餅,食客還可以多個選擇。
之後用力将買來的前夾肉[1]剁碎,加入适量的香菇和準備好的香料,順着同一個方向攪拌,攪拌好之後取出一小部分,剩餘的放到了窗邊。
取出木盆中的一小塊面,加入面粉,将這塊偏軟的面團揉成硬面團後,陳玥将這面團擀的薄薄的。
由于她沒有在廚房找到澱粉之類的東西,便用面粉做了手粉,在變薄了的面片上撒上一層,慢慢的,這面片越來越薄。
陳玥将成品提起來,這面片變成了将要透明的薄度,她放到案板上,将其切成一個個的小方塊,摞到一起,變成了馄饨皮。
皮和餡都做好了,陳玥做了兩碗馄饨晚上吃。
天黑得愈來愈晚,吃完飯的陳玥在院子裏消了會食,心裏惦記着張家莊茅屋前的那只大蟲。
食肆一開張,她的時間就變得少之又少,恐怕是沒什麽時間回去了。
不知道張嬸子有沒有幫忙把她的話帶給張高。
要是再回去家門口擺着個發臭的大蟲屍體可就不美了。
但擔心也沒用,處在剛開始營業的特殊時期,想回也回不去,再怎麽擔心也都是徒勞。
不如美美地睡一覺。
陳玥想着,慢慢沉入了夢鄉。
次日一早,陳玥早早起了。
李二也明白食肆這次是真的要營業了,起得比陳玥還早。
他将食肆內收拾的幹幹淨淨,桌椅地面全都光可鑒人。
陳玥起來便鑽到了廚房裏,先打開蓋着白布的木盆。
盆中的面團經過一晚上的發酵體積變大了一倍。
陳玥小心翼翼地拿出這個變得更大的面團,放到案板上用手揉面排氣,打算把這塊面做成香噴噴的蔥油餅。
她把嫩生生的小蔥切好,加上一勺鹽,點起竈火,将油燒熱,舀出一勺熱油潑到切好的小蔥上,需要的蔥油就好了。
剩下要處理的就是面。
将排好氣的面團揉成長條狀,再揪成一個一個的小劑子,擀成圓圓的面片後,把蔥油塗抹到面片上,從近到遠的方向把餅卷起來。最後團在一起後按扁,再擀兩下擀成餅狀,放到鍋上烙熟,蔥油餅就可以出鍋了。
陳玥将一張張的蔥油餅疊放在一起,蓋上白布,既可以保溫,又可以防止蔥油餅變硬。
時間差不多了,陳玥往和面的木盆裏放了不少的面粉,加入鹽,再加溫水揉成個偏硬的面團,放置了一會兒。
她拿出拌好的餡料,用力攪拌均勻,正好也給盆裏的面一點時間。
拌好餡料之後,便要準備大量的馄饨皮,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這個工序簡單,倒不用費什麽腦子,只是對手很不友好。
由于馄饨皮需要硬的面,擀面時擀到手疼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更何況陳玥這具身體不知道怎麽回事,像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一點都不方便。
之前在張家莊是便是,走兩步就喘,明明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偏偏長了副小姐的身子。
陳玥搖頭嘆氣,這對她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她是要生活的。
不一會兒,一張張的方形馄饨皮就在陳玥的手裏被切了出來。
還有一點時間準備。
她讓李二開門營業,特意在門口挂了兩個燈籠,仿照後世的方法在陳家食肆門口挂了個幡,寫了“開業迎賓”四個大字。
門口的景象紅紅火火,廚房裏也是一派熱鬧景象。
陳玥包好了香菇馄饨,一只一只的十分小巧,她拿出昨天刷的幹幹淨淨的碗,摞成了幾摞放到桌子上,等着食客上門。
沒多久,食肆內果真來了客人。
是前一天來吃了湯包的客人。
今天不僅是他一個人,還帶來了他的幾個朋友。
李二招呼着客人到桌邊坐。
“夥計,今日可有昨天的‘灌湯包’,給我們上三籠來!”
李二抱歉道:“真是不巧,昨日這湯包賣的不景氣,今日我們東家換成了小馄饨,客官要不來三碗馄饨?”
來的三位客人面面相觑,還是昨天的客人回道:“那今日遍先來三碗馄饨罷。”
李二笑開了花:“好咧,我給您記上,三碗馄饨!”
他向廚房喊了一聲。
“夥計,我問你,你們東家什麽時候還做昨天的那‘灌湯包’?”
李二為難:“這灌湯包價格高,着實是不好賣,我們食肆小,恐怕是做不了了。”
昨日客人的朋友道:“榮軒兄昨日信誓旦旦的對我們說找到了一樣美食,今日便沒了,可見我與英博兄無緣啊。”
楊榮軒苦笑道:“本想帶你倆來嘗嘗的,今日來了,反而不美了。”
說話間都是對錯失美味的遺憾。
陳玥煮好了馄饨,用木托盤盛了三碗馄饨出來,正巧聽見三人之間的談論,笑道:“幾位客人放心,這灌湯包您要是吃着好,以後還會有的。”
說話間,馄饨已經被她放到客人的桌上。
幾人見後廚來了個美人,和如今備受推崇的冷美人不同,她手裏端着個木托盤,使她充滿人家煙火氣。
李二忙迎上去:“東家,我來端。”
陳塘調笑道:“正所謂秀色可餐,老板這般的美人,怪不得能想出‘灌湯包’的做法。”
陳玥對他所說的完全不感冒,只當陳塘是在誇她了。
李二倒是不客氣:“我們東家做的東西的确好吃,可不是因為什麽‘秀色可餐’!”
話間又來了幾位客人,陳玥不能再外多呆,聽他們說話時便去廚房包馄饨了。
來了客人,這幾句口舌之争也到了盡頭,李二忙着招呼來的食客,三人拿起馄饨品嘗。
陳塘吃了一口,這小馄饨顆顆分明,湯色微微發白。
嘗一口這湯竟然鮮香可口。
他嘆道:“本以為今日是敗興而歸,沒想到倒是有了個驚喜。”
魏英博和楊榮軒都沒說話,只小口小口的吃碗裏的馄饨。
看着吃得十分斯文,只是碗裏的馄饨減少的有些快。
三人吃完後一臉滿足。
楊榮軒嘆道:“今日倒是沒有白來,我看,以後我們可以常來光顧。”
陳塘心心念念着食肆的老板:“不僅飯好吃,人還好看。日後再來,榮軒兄可不要忘了我。”
魏英博不喜陳塘這種态度:“陳兄,你唐突了。”
楊榮軒哈哈大笑:“你看英博兄,人家老板還沒有惱,你便先惱了,日後若是娶了妻,豈不是要日日惱?”
魏英博懶得理他,放下手中的飯錢轉頭便走。
廚房裏的陳玥可不知道外面因為她起了一場不大的風波,她只知道,她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忙到這種程度
不知道是“陳玥”父親的人情在,還是昨天的幾籠灌湯包發揮了作用,今日的客人算得上是“爆滿”了。
她呆在廚房做飯,連出來的時間都沒有了。
馄饨和蔥油餅都是李二來催的時候端出去的。
忙碌的時間過得格外快。
陳玥在廚房呆了一個上午,再出來的時候,已經将近午時。
即使現在天氣不算熱,陳玥出來時也已經是大汗淋漓。
但掙錢的滋味還是好的。
忙是忙了點,這種賺錢的感覺可算不上差。
據李二說,這次的馄饨賣的很成功,來的客人也都吃得滿意。
陳玥心滿意足。
就是不知道今天的盈利怎麽樣。
作者有話要說: [1]前夾肉就是前腿肉啦,我吃的時候沒注意過這些。但袁枚認為“小炒用後臀,做肉圓用前夾心,煨肉用硬短勒”才是吃肉的正确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