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招生

麥秋的任務完成,報的這幾所學校裏有分數不高的,也有把她在最後一輪刷下去的,當然也包括對她印象還不錯的。最後她得到了一張奢侈道具卡,六張精品道具卡,八張普通道具卡。作為一個對玄學十分相信的無信仰人士,麥秋決定等一等再抽,起碼湊個十連。

學校裏有三所她比較傾向的,也算是TOP5裏面的,B市兩所,S市一所。朱婷婷直接選了B市的一所,也是邵凡師兄所在的:“看履歷就知道了,學校出的影後影帝多啊,他們不認識咱,咱認識他們就行了,大家同校,也算是師兄弟姐妹了。”

她又抱着麥秋胳膊肘撒嬌,說大家在一起有照應,麥秋本來也比較偏向這邊,不過她還沒完全決定。又問了一下以前速成班的同學,班長單詩文很意外地選擇了表演老師跟麥秋推薦的那所明星出了名的多的學校,和一個叫袁鑫的男同學成了校友。麥秋不太記得袁鑫是誰,朱婷婷說臉白的反光還沒事在班裏八卦她的那個,麥秋就知道了。

還有一些同學是考上了,但是直接不出聲,要麽就退群了。畢竟就幾十天的同學而已,考上名校後誰還記得誰呢?如果以後還是同學,那就另說。

沒考上的就更不愛出聲了,誰都要面子的。

其實麥秋猶豫的原因不僅僅是謹慎的習慣,還有她這些天考試時的見聞,她雖然的确考上了,但她記得非常清楚,當初在二試的時候她是差點被刷下去的。如果不是當時剛巧有速成班的表演老師極力推薦,她極有可能根本沒有跟朱婷婷同校的機會。

麥秋順便又上網重新查了一下邵凡師兄的學校。

就像朱婷婷說的,這的确是個精彩輝煌,歷史悠久的學校,有不少驚才絕豔的人都是從這裏出來的。就像邵凡師兄的爺爺,林非波。然而最近十幾年,幾乎很少再出這樣的人了,用比較難聽的話來說,仿佛是退休了的人在吃老本養老。更奇葩的是仔細查看學校近幾年的作品,合作的電影制作方、發行方,有很多都是學校自己的資源,說白了出錢的、掙錢的、賣錢的,全是學校自己人,整個一條龍服務。

最可怕的是,出産的電影電視劇,優秀作品都是三四十年前的,現在出來的作品大部分的品質上甚至都不如有些優秀的網劇和網大(網絡大電影)。

這豈止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根本就是剪了羊毛織成羊毛衫,宰了羊涮火鍋,羊奶喝掉,羊糞都要澆在草原上養羊,回歸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

唯一的問題是資源全是學校的,吃喝的都是個人。

——相當于在薅社會主義羊毛。

身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麥秋就有點不開心了。

當然,她開不開心也不關學校什麽事情,再說就算真的上行下效,好歹還有表演老師、邵凡師兄這種清流在。水至清則無魚,全是好老師的學校不是沒有,只是比較少而已。哪怕一個小小的速成班,不還是有舞蹈老師那樣的人存在,只要不耽誤上課就沒問題。

只不過她也沒想到的是,後來S市那所學校老師找了她一趟。

老師問麥秋她的舞蹈是在哪學的,是不是請了名師教的。麥秋就說了林非波的名字,老師當時就驚訝了,急着問麥秋她是從哪學的。雖然知道林非波在業內的名氣很高,邵凡師兄也說有不少老人記得他爺爺,不過現在還有人知道也很令人驚訝了。

Advertisement

頭上有些地中海的老師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看的第一部 話劇就是林老師演的。當時我的年紀也不大,我們家去B市旅游,父母就買了票,林老師的表演一下子就讓我看入迷了。後面幾天求着我父母接着買票,可惜那時候林老師的演出一票難求,也沒有看到第二場。等我工作了有機會再去北京的時候,林老師已經……”他嘆了口氣。

好的表演是能夠引發人共情的,麥秋相信當年的表演一定非常精彩,才會讓一位本來文質彬彬的老師像個想要跟人分享快樂的小孩子似的說個不停。她就只好說了一下自己是蘇葉秋的事情,然後把對邵凡師兄說的說詞再說一遍。老師聽完,露出了和邵凡師兄一樣的表情。

大部分年紀大的人自我控制能力會稍稍好一些,老師很快恢複了正常。然後問了麥秋幾個關于之前她三試表演時的問題,因為知道了麥秋就是蘇葉秋之後,他也有了一些想法。集體表演時老師們給的題目是“糟糕的情感糾葛”,組裏一共有四個人,一男三女,男生是個精瘦又帥氣的年輕人,剩下兩個妹子也都是美女,一個清純些,一個開朗些,另外一個就是從外貌上就不太合群的麥秋。男生自告奮勇說自己有過表演經驗,所以他相當組長,劇情他來,角色分配大家決定,時間緊迫,其他人也沒什麽反對意見。

一般來講“情感糾葛”會不由自主想到劈腿之類的,現在這個人員配置,男生自然就說劇情是兩女争一男,另一個是幾個人的朋友。

不知道是出于什麽原因,反正幾個人仿佛商量好了似的特別有默契地安排完了角色分配,最後留給麥秋的角色就成了“勾引別人男友的綠茶”。

定的劇情也有起承轉合,清純女生是麥秋的朋友勸她跟男生分手。正勸着呢,開朗女生上來就把麥秋一頓臭罵,男生追着女友過來,幾個人撕完。男女朋友走了,閨蜜看不過去也走了,留下綠茶一個人後悔自己不該破壞人家感情。

要不是另外三人都沒提出什麽意見,再加上時間确實不夠用,麥秋很想說這什麽垃圾劇情,八百年前都沒人演了好嗎?藝院預備役欣賞水平就這樣?

……好吧,不要地圖炮。

有的藝院預備役欣賞沒有水平!

狗血劇就這麽狗血着來,不知道幾個學生是怎麽想的。

清純女生不太好意思,就按溫溫柔柔地人設來勸,麥秋剛開始還婊裏婊氣地接話,沒等她說完,開朗女生嗷的一聲嚎着上場……

為了吸引老師們的注意力,後面就變成比誰聲音更大,男生上來還想來個一鳴驚人一巴掌扇麥秋,麥秋刷地一躲,他扇到了清純女生。

男生懵了,清純女生一下也崩了,登時從假勸變成真哭,開朗女生也愣了一下,然後看時間差不多就跟所有人撂了狠話,拉着男生走了。

清純女生梨花帶雨地捂着臉跺了跺腳,跟麥秋說了什麽我當你是好朋友,你好好想想之類的話,也下場了。麥秋自己在中間陪瘋子們演了幾分鐘的傻子,說了幾句道歉的話。

表演結束。

現在回頭想想,麥秋都不想再回頭了,羞恥到了極點。

地中海老師笑了笑,也知道他們表演得挺糟糕的,麥秋沒有故意搶風頭,但演出來也變得中規中矩了:“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麽演?”說完,給麥秋留了聯系方式就走了。

麥秋有點納悶,主要是當時她的成績已經出來了,沒有什麽暗箱操作的可能。

朱婷婷猜測:“說不定是想看你有沒有成為關門弟子的可能?或者是想從你這裏知道林非波的事?要我說你就直接告訴他邵師兄的聯系方式不就得了,兩個人還能有點共同語言。”

理論上,她說得對。

邵凡師兄也不是很在意別人知道他是林非波的孫子,何況現在還知道林非波這個人的人,也不太多了。實際上,麥秋覺得邵凡可能并不想因為這種方式得到一個朋友。就像之前麥秋說要發表出來,他卻不同意那樣。

“藝術本來就不是給所有人看的。”能說出這樣話的人,骨子裏還是有藝術家的驕傲的人。

當然,在外界眼裏,或許這是清高。

他的孫子好像也有些這樣的特質,不慕名利。

麥秋發消息問了問邵凡,得到的也果然是不用了的答案。

“有脾氣的藝術家才是真正的藝術家,沒脾氣的叫政客。”朱婷婷相當正經的說道。

麥秋聽着,覺得有些道理,藝術家,需要敏感的神經。

太敏感的人,在生活中大都挺難相處的。

這樣想着,她寫了個人物小傳,推翻了之前在三試的表演。

劇情還是那個劇情,人物角色和經歷又不一樣了。

小三因為窮當小三不是那麽戲劇化,麥秋寫了個另類的小三。

她不缺錢,家裏也很幸福,中産階級,想要的父母都會給她,她并不缺愛,也沒什麽童年陰影。她只是貪玩,好奇,把自己裝成婊裏婊氣的人,其實對所有事都冷眼旁觀。

她從小就很不一樣,喜歡什麽從不直說,父母問了又說不喜歡,父母當真了她又不開心了。有時候更喜歡有人把她想要的捧到自己面前,她再三拒絕,最後勉強收下,哪怕臉上是不高興,心裏卻是開心的。長大了之後,這種特質變本加厲。

她知道閨蜜對她沒那麽真心,只是因為她胖胖的外形想找個對照組。如果是真心的為她好,也不會在大庭廣衆之下揭穿她介入別人的感情。

她也知道男生不是真心喜歡她,只是和女友賭氣,想要壓一下氣焰嚣張的女友,以及炫耀一下自己可以随時随地劈腿的男性魅力。

她還知道那個女友也沒那麽愛那個男生,單純騎驢找馬把他當備胎。後來看到男生居然找了那麽差的她來當小三,怕ATM跑了,女友不樂意了所以才來撕。

小時候開始,她就發現周圍的人都很虛僞,哪怕是父母,明明累得要死根本不想理人,也還要勉強自己來照顧她,而且還用一些她都覺得蠢的方式。

現在這個只有臉沒有腦子的男生也一樣,說喜歡也沒有多喜歡,包容都是自上而下的,她只是想知道男生是不是他表現得那麽對女友情比金堅,其實也不過如此。

這次他們一起過來撕,她倒要看看把所有證據當面對質是誰更丢臉一點。

一定很有趣。

——

麥秋寫的這個小三沒什麽苦大仇深的,就是單純的惡,她更像是一種象征,某些時候看甚至有一種魅力在裏面。而奇怪的是近些年的影視作品很少能找到這樣的角色,有也是沒有前因後果,為了反派而反派,招人厭惡,其他沒了,比符號還符號。

再不然就一定有個悲慘的童年,或者是性格超級拜金,利益至上。有的時候麥秋也挺懷疑,是不是為了省事才都這樣寫女性壞人的角色,千篇一律,看一百集和看一集沒什麽區別。

麥秋把這篇小傳發給了地中海老師,那邊很久沒回,過了幾個鐘頭也回了小作文給她。

全篇都是問號。

問麥秋是怎麽想出這樣的角色的?她寫這個角色的理念是什麽?在小三的視角裏,她做什麽都是有理由的,那麽其他人的視角裏,她又是個什麽樣的人?父母感情是真的好嗎?閨蜜跟小三除了外貌有沒有其他利益沖突?女友是真的開始時絲毫不知道男友劈腿嗎?

最後問麥秋,有沒有興趣上他們學校,從招考階段就能看出他們學校的校風,招入的學生考試老師都必須簽字,流程非常透明。

完了還發了麥秋一個網絡鏈接,點進去是近年畢業班學生的成名新聞,雖然電視劇咖比電影咖多得多,但至少都能證明是有些東西的。

“怎麽樣?要不要來?我們學校小帥哥很多呦!”最後還發了表情包賣了個萌。

麥秋:“……”現在的學校招生都這麽招了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