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夢想

“任何人物關系都可以進行一個歸類,人物性格也可以,同樣的周遭的環境、時代也會影響人物造就的事件發展。挖人物關系,角色特點一定要深刻。”

跟老師互發小作文的第二天,麥秋收到了一個視頻文件,因為微信不能傳太大文件,麥秋還又重新注冊了一個新的QQ。視頻裏是地中海教授的一堂課,看時間是比較早的,用的就是“糟糕的情感糾葛”來舉例,說明揣摩角色與劇本之間的關系,怎樣去确立鮮明的形象。

“看到這個題目的一瞬間,你們會想到什麽?”教授提問道。

反正不會想到小三,麥秋默默的吐槽。

然而有的同學依舊回答了第三者,或者劈腿等等,老師沒有否認:“說的很對,但是除了這些呢?情感可不止有愛情這一種,親情、友情難道不算是情感嗎?先說親情,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往上往下算一輩,三服以內,五服以內,排列組合,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種關系,在血緣關系以外,養父母與子女一樣是一種親情。”

“再往外算,父母離婚後的另一半和原本的子女,就像童話裏白雪公主和王後可以是敵對,也可以親如一家,這算不算情感糾葛?算,當然算。同母異父同父異母,甚至異父異母,這些生活中常見不常見的關系和人物都可以成為素材。對吧,小矮人們?”

同學們溫和的笑了笑。

老師玩笑了一句,繼續說道:“開闊思維,放開視野,不要跟E國記者似的天天盯着人家卧房裏的那點事兒,你們跑的也不快。”

同學們登時放聲大笑。

“大家都是有理想有夢想有自己思考能力的學生,不然也不會考上我們學校不是?要是實在想不出來那就去圖書館,多讀書少看電視,起碼也不會被婆媳劇和傻白甜洗腦是不是?”

老師又吐槽了一句。

在座的同學們一群人齊齊喊:“是!”

老師點點頭,拉回話題:“我們剛剛說的框架只是一個範疇,套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也有不同的效果。比如我們國家的古代,放在皇室裏,由繼承人這一個位置引發的無數事件,宮鬥劇能演的都演了不少,很多時候親情放在這樣的環境裏也不是正常的情感;再比如民國,新舊思想沖突,守舊和受過新潮思想熏陶的親人之間必定會産生矛盾;放到現代有些家庭幹脆是全體互相冷暴力,這些都是有先例的。”

電教室裏播放着PPT,有很多這個世界的名人家庭的新聞。

“我們再說友情,人是社會動物,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有無數的,不同的社交圈子,”老師按着遙控器,邊舉例:“每個圈子裏可能有人我們喜歡,也可能不喜歡,喜歡的人也許會成為朋友,那麽友情基礎就在這裏。同是學生,成績好壞,外貌,老師的态度,同學的态度,甚至家庭的經濟條件,這都是會影響到友情的因素。工作以後,是不是同個公司,有沒有競争關系,優秀的異性是否關注,等等等等。戀愛、結婚以後,另一半、孩子、經濟,也都是決定彼此關系的原因之一。”

“我記得以前有兩個學生就是這樣,關系非常好,形影不離。當時有一部大戲,其中一個是第一主角,另一個是戲份略少一些的配角,學院是為了教你們學習而不是給你們實習,規矩是不鼓勵同一部戲超過一個學生去實習,因為這樣搞肯定會出現大面積缺課。那麽我想請問,如果你是其中一個人,你會怎麽做?”

Advertisement

“做主角勸朋友放棄,還是做配角勸朋友放棄,又或者是兩個人都不去了?提示一下,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放到現在也一樣。大家都是名不經傳的普通學生,沒有公司,沒有後臺,錯過了可能就改變一生。”

“我們自己知道,做演員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麽光鮮。每天早上操場有那麽多人練聲壓腿,上課還要受我們這些老師折磨,演一些可能一輩子都演不到的奇怪角色。而哪怕這些你都熬過去了,可能你畢業後又會面臨失業,好不容易選角選上了又有可能面對潛·規則,拒絕要被封殺,并不拒絕自己又過不了那一關。這個時候你會想起什麽呢?會不會想起要是當初我拍了那部戲,一切就都會不一樣了?”

“幾年後大家同學聚會,再看到你最好的朋友,心情如何?而朋友碰巧拍了那部戲就一下子火了,你還會無怨無悔嗎?”地中海教授十分挑事的說。

麥秋看視頻都覺得他話音落下,同學們看彼此的眼光都有點不一樣了。氣氛尴尬中帶着尴尬,防備中帶着防備,不好意思中帶着不好意思,簡直了。

最可恨的是,他挑完就把這個話題跳過了,直接進行下一話題。

“友情糾葛之後就是你們最感興趣的愛情糾葛,我們來做個小小的調查,劈腿過的人有誰來舉個手?”聽聽,啧啧,根本就是惡意滿滿。

理所當然,沒有人舉手。

地中海老師:“那被劈腿過的人呢?”

所有人周圍看了看,最後依舊沒有人舉手。

“想過劈腿的人,我的意思是有男女朋友的同時,想過其他的異性,咳,或者同性(同學們樂了),覺得這個人不錯的,有沒有?”

開始停頓了幾秒,有三分之一的人舉手,又停頓了幾秒,舉手的人變成二分之一。

——剩下二分之一被另一半人盯。

“好,”老師笑了,臉上的皺紋有點燦爛:“那生活中,親眼見到,接觸過,比如說你的朋友、認識的人,哪怕是不熟的,劈腿或者被劈腿的,有沒有?”

這下子舉手的人數一下多了起來,高達三分之二。

“姑且認為大部分人關于這種情感糾葛,是很少親身經歷過的。或者經歷過也只是特例,為什麽會變成了普遍現象?有人做過調查,在全國這種情況都不算少。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是你們,身在其中,劈腿或者被劈腿甚至作為第三者的原因是什麽?”

感情變淡?喜新厭舊?錢?臉?身材?回答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還有個女生特別博學,舉手舉得高高的:“老師我知道,是多巴胺!”

老師點了她解答,什麽是多巴胺。

女生大概解釋了一下,就是人在某一種狀态産生的激素,會使腦子處在一種興奮狀态,就跟喝了酒似的,等時間一長激素退去,腦子就會變得“清醒”起來。

“說的挺對,這也是其中一種因素,”老師誇了一下:“多讀書還是有好處的,淵博。”

女生像只驕傲的孔雀,昂首挺胸,看着有點可愛。

“排除掉外貌刺激出的多巴胺,肯定有些戀愛、婚姻是出于其他因素考量。假設一下,一千萬和男女朋友選哪個?”老師又惡趣味地問。

“一、千、萬!”底下回答的齊齊整整。

“為什麽呢?”老師特別壞地明知故問,顏值不夠,表情來湊,還有幾分狡黠:“不是說‘情比金堅’嗎?不是說‘有情飲水飽’嗎?為什麽大家都選一千萬呢?”

這個問題就有點尖銳了,不過底下依舊有男生趁着人多,趴桌子把臉擋上喊。

“有一千萬誰還要女朋友!”

還有人說:“有了一千萬,可以有很多女朋友。”

“女朋友可以換,一千萬說沒就沒了!”另外的人說道。

雖然是開玩笑的,不過依舊淺淺地點出了不少孩子們的價值觀。

或者說,現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地中海老師嘆了一口氣,有點惋惜的笑笑:“所以啊,情感糾葛,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轉化成一種利益的糾葛,演出來孰輕孰重?”

“分析角色要深刻,不要老是在表面飄,好了,下課吧。”

——

視頻看完,麥秋也有些感慨,社會變得好快,以前的人心懷情懷,現在的人把情懷變現。以前的電視劇大結局親一下,你會覺得太少了,又好感動。現在的電視劇一部戲親N下,麥秋自己看着別人說甜甜甜的劇內心毫無波動。

得之不易,所以珍惜。

地中海老師又給她發消息,問她看沒看視頻,看完有什麽感想,态度好得麥秋都覺得愧疚了。她就直接問了老師,為什麽這麽想讓她去他們學校,名校又不缺學生,也不缺名學生。

老師說她的文字有一種特質,成熟又清醒,知道她的經歷就能曉得要保持這種清醒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娛樂圈裏要面對太多的誘惑和應對各種不利的局面,她這樣的學生紅不紅不敢說,卻一定不會走歪路。

他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學生。

後來兩個人熟了之後,老師說他以前大學讀的就是歷史,後來畢業後聽到了林非波大師去世的消息,當時就有一股沖動,不想再繼續讀下去,而是想讀戲劇。研究生他考了三年,第一年什麽都不懂,之後就去蹭課,蹭課時聽了當時老師的課就越發癡迷,堅定了他的信心。直到第三年,他真的考上了,并且畢業之後留在學校裏。

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老師開玩笑:“當時家裏不同意,我就天天淩晨起來,一邊賣廢品,一邊賣報紙,湊生活費。人家吃食堂,我是窩窩頭,幹糧什麽的我都吃吐了……”

“說起來有點假,那時候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麥秋理解他,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放下手機,麥秋拿出了那張“奢侈品道具卡”,對旁邊躍躍欲試的系統說道:“我們來打個賭,要是SSR,我就去S市,不然我就跟婷婷做同學。”

系統嫌棄臉:“想去為什麽不直接去?”

麥秋嘻嘻一笑:“你好像從來都沒問過,我為什麽會選擇當演員。”

“不是因為我嗎?”系統自作多情。

“唔,”麥秋繞過這個會打擊積極性的話題:“大概是因為,我應該也算是比較悶騷,心裏有表現欲卻不敢表現出來的那種人吧。”

哪怕是文文靜靜的書呆子,其實也有過站在舞臺上的夢想啊。

系統的智商不夠用:“那和你選學校有什麽關系?”

“兩條路代表兩個學校,一條是曾經輝煌卻可以看見未來的坦途,哪怕你努力出來的成績,也不過是走前輩走過的路而已;另一條是嶄新又陡峭的新旅程,如果成功,那我就是創造者。而且你不覺得,未知才更有趣嗎?”麥秋拿着卡振振有詞。

系統姑且聽明白了:“那為啥又要抽卡?”

麥秋:“這是保底,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是我都要。哪怕選錯了也還有點安慰,懂?”

系統不懂裝懂:“那,為什麽用抽卡決定學校?”

麥秋:“因為我愛玄學,玄學使我快樂。”

很久沒有被宿主弄無語的系統:“……”

精品卡是金色,奢侈卡是白金,散發出的也是白色的亮光。

一人一喵盯着刺眼的光亮過後掉落的一張輕飄飄的卡。

“啊!”不知是人還是喵叫了一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