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聯姻
在來的路上,魏明姬遇到了來向太後娘娘請安的妃嫔,其中就有景王和敏王的兩位母妃,分別是容妃和郦妃。
容妃看見魏明姬,忍不住與身邊的郦妃贊嘆道:“沒想到,這魏家小姐真是好生的嬌美,怪不得能被送到寒山宮去。”
女人對于容貌最是在意,尤其是這後宮裏的女人,見到美貌的少女,都是要多看上兩眼的。
郦妃也對魏明姬記憶深刻,驚鴻一瞥:“這人都進入了寒山宮,看來,十有八九是許配給三殿下了。”
“不過,這寒山殿不是還有一位葉小姐嗎,也不知誰能求娶了去。”
郦妃聽了這句話,緩緩的沉下一雙漂亮的眼睛去,說起來,再過一兩年,長孫少沂也快到了娶妻的年紀了。
其實按常理來說,此時就可以開始相看了,但她卻怎麽看都不合适。
唯一的兒子,倘若尋個他不喜歡的,郦妃自己看了也不高興,但他偏偏素日看不上那等世族的驕矜女子,更不肯為人拿捏。
娶了世族的女子,的确是得到了巨大的助益,但也可能會被世族所影響。
二皇子長孫少沅已經定了親,是周氏一族的小女兒,年芳十六,明年完婚,周氏在大大小小的世族裏算是屈指可數的,底氣十足。
這廂,頤安宮一如既往的安寧祥和,太後身邊的榮姑姑看見她來,很熱情的迎了上來,引她進入內殿。
“臣女見過太後娘娘,太後金安千歲。”魏明姬到了頤安宮殿中,也不擡頭,徑直對太後娘娘躬身行禮。
魏太後正靠在塌上,見到她來,臉上露出慈藹的神情,問她:“你在寒山宮可還适應?”
“多謝太後娘娘關心,明姬與公主相處的很好。”魏明姬聲調愉悅,面帶笑容,魏太後看得出她不是裝出來的。
魏太後欣慰道:“朝楚性子柔軟,你與她性情相投是應該的,在寒山宮可見到了齊王?”
太後娘娘這麽問,自然是知道齊王殿下去過寒山宮的,她低眉答道:“是的,明姬已經見到齊王殿下了。”
Advertisement
齊王雖然看着有些冷峻,實則是很周全的,她是很有好感的,但也僅限于此了,她是從小在祖父跟前教養出來的大家閨秀,十分懂得為家族謀劃。
她想了想,自己應該回答的态度認真一些,又說:“就在今日與公主在白玉臺時。”
聽到回答,魏太後心中一動,拉近了魏明姬,和藹道:“少湛去寒山宮不在少數,你對他印象如何?”
太後這話問的有些直白了,魏明姬想了想今日見到的齊王,略思忖後,低眉沉吟道:“齊王殿下十分禮讓,對公主也甚是疼愛。”
魏太後點點頭,知道魏明姬這是滿意了,這樣最好,也讓她少費許多口舌,這女兒家自己心裏願意了才能成事。
“那就好,少湛自小就是個好孩子,若是論起來,你與他也是表兄妹的關系,素日親近一二也無妨。”
魏明姬聽明白了太後的意思,她自己沒什麽想法,從一進宮就是為了這件事,當然也就一一應下。
魏太後自然知道此事急不得,只因曲皇後對長孫少湛娶妻尚且沒有人選,她想着先下手為強,讓魏明姬與長孫少湛多多相處,最好讓長孫少湛對她上了心。
待日後長孫少湛與魏明姬兩情相悅最好,曲皇後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做出棒打鴛鴦的舉動了。
若想讓皇後對魏明姬也生出好感也簡單,只要朝楚公主在其中美言幾句,日後再相看其他女子,有了魏明姬金玉在前,想她也看不上旁人了。
至于皇帝,皇帝素來是個孝順的,只要長孫少湛喜歡,在此事上,自然也不會反對。
如此,方才說的上是順理成章。
“算了,你回去吧。”魏太後拂了拂手。
“臣女告退。”魏明姬離開頤安宮後,輕舒了一口氣,她擡起頭,想到齊王殿下,她知道姑祖母的意思,也知道自己為什麽進宮。
可她看得出,齊王殿下來了寒山宮也有三四次了,對她雖然也偶爾又兩三言語,但看不出任何男女之情的。
她心中惴惴不安,不知是自己太過急切,還是因為三殿下沒有任何這樣的心思。
寒山宮的宮人見到她紛紛行禮道:“魏小姐,您回來了。”
“嗯。”她看着兩人歡聲笑語,忽然覺得自己出現在寒山宮,是如此突兀。
她懷着別樣的心思,打着太後娘娘的名頭來到這裏,跟在公主身邊,心虛膽怯。
小山亭傳來少女清脆的笑聲,她臉上浮現出笑容,輕聲婉轉道:“我還沒過回廊呢,就聽見公主的笑聲了,荞曦在說什麽呢?”
公主坐在正北的位置,魏明姬剛好看見她的側臉,白玉般的側頸,清冷的眉眼。
葉荞曦聽見她的聲音,站起來往裏面挪了位子,說:“魏姐姐,我方才與公主講了一個書上看來的故事,恰好你來了。”
“什麽故事,也說來與我聽一聽。”魏明姬也委身坐下,碧桂同樣上了一盞顧渚紫筍來,又有宮人重新換了糕點上來。
葉荞曦伸出細白的手指,點了點面前的茶碗,笑着說:“你先嘗嘗這茶,今年的新茶,除了公主這裏,別處可是喝不着的。”
她們在皇宮裏生活自然是有月例的,但終歸是要收斂的,在家中都不是太随意的。
更何況是皇宮裏了,諸多地方不如意,便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好在寒山宮的人出去,也沒有人敢怠慢的。
“是顧渚紫筍,不過,公主這裏怎麽會有這個?”
顧渚紫筍名為急程茶,乃是貢茶,用以祭祀宗廟用茶,一等的顧渚紫筍必須要在清明前送抵上京,以祭祀宗廟社稷。
葉荞曦笑着眨了眨眼,說:“這裏是白玉臺,什麽不能有。”
魏明姬恍然:“白玉臺,是我忘記了。”寒山宮白玉臺是巫女的居所,這些祭祀神明的貢品,自然齊全。
“對了,你方才在講什麽故事?”
“講的就是一個賣茶人的故事……”
魏明姬離開頤安宮後,魏太後躺在軟塌上,榮姑姑上前來為她揉肩,感嘆道:“太後娘娘為了魏家,可謂是殚精竭慮了。”
這是從小跟她的侍女,進宮一直到現在,她從皇後成了太後,而侍女也成了榮姑姑。
魏太後嘆了一口氣,由身邊的榮姑姑給她捶腿,才道:“能有什麽辦法,哥哥慣是清高的,虧得為先帝爺賞識,才能有了今日的榮譽。
可這些孩子我是庇護不了了,總要為他們的前程考慮,尋個依靠,魏家不如那些京中世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她當然也不想算計自己的兒孫,去強迫他娶一個不配為妃的女子,幸而魏家出了個足夠出色的魏明姬,又容色美貌,這般也算是匹配了。
魏家底蘊不夠深厚,被京中世族所排擠,魏明姬的父輩也都是資質平平,只能靠着蔭庇做官過活,若她與魏老太爺都去了,那如今的魏家就徹底失去庇護了。
她想要魏家長長久久的榮耀下去,魏家的女兒就必須嫁給對家族有助益的人,皇室宗親再好不過,親上加親。
至于魏明姬如何想的,願不願意,魏太後沒有想過,不都是這樣嗎,她當年也是因此才嫁給先帝的。
殿中擺着鳳首鎏金香爐,從孔洞中升起袅袅的檀香,彌漫在了殿中。
魏太後揉了揉額頭,柔聲道:“哀家只盼着,這次也能心想事成吧,也就不奢求什麽了。”
“太後娘娘福澤延綿,必定是能夠澤庇後輩的。”
對于聯姻這件事,魏太後當然也想過旁的出路,如果家族中沒有合适的女孩,哥哥親自教養出的幾個兒郎也可尚主,魏家的嫡長孫魏瀾她見過,是年輕一輩中的翹楚。
若論性情和年齡,與朝楚公主倒是極為合适的,可偏生朝楚除了是公主,還是日後的大祭司。
她若再讓魏瀾娶了朝楚公主的話,那就有些不好了,意圖沾染皇族神職,圖謀甚大。
縱使皇帝因着對母後的孝心勉強同意了,朝臣那裏也不好交代,更別提這些世族了。
她再多的籌謀,也不能有任何一星半點侵犯皇權的意思,那就是大逆不道。
可惜了,朝楚。
葉荞曦與魏明姬在主殿用了晚膳,這是三人第二次一道用膳,比起上一次的拘束謹慎,這次就輕松多了。
魏明姬發現公主喜歡這道松鼠鳜魚,她也最喜歡這一道菜,只不過公主似乎很是顧忌食量,吃的都很少,皆是淺嘗辄止。
魏明姬手持銀筷,身後有宮人為她們布菜,三人興致不錯,這時候也就不太顧忌食不言飯不語的規矩了。
魏明姬正說:“宮外有一家名為盛興源的酒樓,他家的松鼠鳜魚做得最好,都是才解凍的春溪中抓來的鳜魚,魚肉緊實,入口滑嫩,母親曾帶我去過幾次。”
“你說的本宮都有些想吃了。”朝楚公主自然是有口腹之欲,但她較為克制,鮮少食之葷膩,只時常喝一些湯水罷了。
葉荞曦也說:“我知道明姬姐姐說的這家酒樓,不過價錢也比較貴,我家三哥哥有一次一個月吃了三次,月例就精光了,當時我正學着掌中饋,發現賬房上他多支了銀錢,後來他被父親好一頓教訓呢。”
“中饋,你們才幾歲就學了?”
魏明姬算了一下,說:“大抵是九歲的時候就開始跟着母親看了,耳濡目染之下,也就學得差不多了。”
“我聽說中饋極其繁瑣,還要應對仆婢,你們不厭煩嗎,本宮怕是學不得的。”
“公主哪裏用的學這些繁瑣俗事,掌家中饋對內宅女子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權力,怎麽會覺得厭煩。”
魏明姬和葉荞曦從小學了這些,跟着母親掌理家事,這事情看着不算大,這裏面的門路卻不少。
公主出嫁,自有貼身的宮人跟随,諸項事宜,宮中自會派人打理公主府。
魏明姬少言淡語,偏偏每一句都能夠一語中的,葉荞曦活潑伶俐,雖有機鋒卻又在方圓之中,兩人相處起來言語倒也相得益彰,朝楚公主喜歡這鮮活氣,襯得整個寒山宮都不那麽冷冰冰的了。
一直吃了一個時辰,三人方才散了,各自回殿。
碧桂看見桌子上的檀木盒子,問道:“公主,這個放在哪裏?”
“等會兒,我先看看。”朝楚接過來,放在燭火下細看,盒子上雕的是扶鸾仙人,臨水照花,她的宮中多是這樣的樣式。
簪子已經把玩了一日,不過她卻也是用不上的,這蓮花綻開的十分好看,哪怕只當作一支尋常的金釵,也是精巧至極了。
“收起來吧,同以往三皇兄送的東西放在一起。”她有一個專門用來放三皇兄送她東西的匣子,一共有六層,現在已經被裝的半滿了。
她說:“魏明姬的确是個好女子。”
“公主,您很喜歡魏小姐呢。”
“是嗎,本宮也很喜歡葉荞曦呀。”
她臉上浮現出清泠的笑意,異常的溫柔口吻。
今日皇祖母召魏明姬前去,她也想得到是什麽內容,無非便是與她相處如何,再有就是三皇兄了。
她也很喜歡魏明姬,因為她懂事,但是三皇兄娶誰不是她所能插手的,她也不打算做什麽。
三皇兄加冠禮之後,才會開始選王妃,母後卻是一點都不上心,也不知為何,做什麽事都是輕輕緩緩的,面上像是不在意,但又最後偏偏做的比誰都妥當周全。
外表看上去對待任何事都很輕松,這是朝楚公主很喜歡的一種姿态,不僅是她,父皇也最是喜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