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君不見》作者:灑掃庭除
文案:
我看見了,我也沒有看見。
神非悲憫,人非罪業。
我所知不過我所見。
這是隔壁遠近那篇的補充,但最相關還是最後那幾篇提到的人物吧。
內容标簽: 靈異神怪 因緣邂逅 東方玄幻
搜索關鍵字:主角:阿君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做鬼的那些日子
君可見·一
1.
阿君懷疑自己已經死了,而且死了很久。
她邊上的那座橋總有行人走過去,不見有走回來的。
邊上的人也勸她早早地走過去,免得受這等待之苦。
他們說,和我結伴過去做個姐妹吧。又有的說,和我結伴過去做個話友,免得路上孤獨。
不過阿君都不為所動。
Advertisement
雖然她在這橋頭邊上坐得夠久了。
橋底下的河是一片黑水。
阿君聽說,能讓人前事盡忘的不是那橋上的湯,而是這橋下的水。
他們都說,那橋上的湯不過是餞別今生的自己罷了。若要記着前塵往事,須得在等船來的時候,在那河邊假意飲水便是了。
阿君在這橋邊上是坐得夠久了。
久到她可以借着過往行人的神色,就能判斷他們一會兒會否飲下那碗湯或者河邊的水。
她也在樂此不疲的觀察着。
畢竟她現在除了看人——看鬼,可沒什麽事做了。
她很無聊。
有時候她也會暗忖他們生前是什麽樣的生活,現在又抱着什麽樣的願望。
她有時偏過頭去,也能見到橋上的人故意将那碗湯濺灑在地,又或者橋下的人被偶見的侍從押着飲下河水。
她就會想着,若是她到了橋上,一定會痛快地喝了那晚湯。她可是聽說了,那湯可是大補之物。待她再到了河邊,也一定會痛快地彎下腰身去掬一捧水,一飲而盡,絕不去做這難看的事。
畢竟阿君早就前事盡忘了。就連“阿君”這兩個字,也不過是別人叫她叫多了,她便也以此做了自己的名字。
現在,總會有人路過指着她說:“橋邊的阿君。”
2.
在阿君的記憶裏,她一睜眼就擠在走上橋頭的人流裏——現在她總會想着,那會兒死的人恐怕很多。
她還是混混沌沌的,并不清明,就被人扯着胳膊攥了出來。
他說:“我的姑奶奶,你怎麽真跑這邊來了?”
他顯然是要訓上幾句的,就被突然出現的巨大動靜打斷了訓話。
有一個年輕的女子破空而歸——阿君後來才知道,她剛從人界回來,那時的她身上還帶着幾分血氣,有如一個殺神。
那個女子是神界的九夜,這個名字還是後來九辰告訴她的。
九辰,也就是那個把阿君拉出來的人。
“九”雖重貴,“夜”卻不祥。所以阿君覺着,九夜其人,恐怕是要受排擠的。
阿君覺得自己的猜測是有幾分對的。
九辰當時見到九夜回來了,就帶着她迎了上去。
九夜這個人行事十分大膽,走回了大殿後,不知聽了什麽話,本來隐着的怒氣瞬間大發,指着對面特別押解過來人說:“我和她換命!我用下一世的命格和她換!”
阿君隐約知道,就算是神去人界,定好的命格也是輕易換不得的。
九夜執意如此,自然少不了責罰。
她又被關到回靈域一千年。
這自然也是一千年後,九辰又到橋邊找見阿君對她說的。
當時殿內劍拔弩張,被押解的那個人也不是個善茬。
阿君一見着她心裏就悶悶的,轉頭就和九辰說要出去。
九辰就叫她不要走到橋上去,誰叫她都別跟着走,等他去找她。
于是她就在橋邊坐了一千年。
不過阿君是沒有概念的,倒是“橋邊的阿君”是傳開來了。
九辰來找她的時候,說:“姑奶奶,還要委屈您老人家在這兒多等我一些時日。九夜又在回靈域浸了一千年的水,身子不好,突然又被罰下界去,好不容易找了個合适的身子塞了,這會我要去給她善後,您多擔待。”
他說完就匆匆走了。
命格改了,原先在人界定下的肉身自然就沒了。這具肉身顯然是臨時定的,九夜這番下去,恐怕多有波折。
阿君回想着九辰的話,才發覺自己竟已在這河邊橋頭待了一千年。
九辰叫她“姑奶奶”,又是“您老您老”地稱呼着,阿君心裏有些不忿:她真的有那麽老嗎?
于是阿君跳到了河邊,就着黑色的河面瞅了瞅自己的臉。
雖然并不清晰,但阿君能肯定的是自己還算年輕。她又想,她死的時候總該是年輕的。
河面上又來了一條船,把河對岸的人——準确地來說是鬼魂,帶去了降生的入口。
河的此岸和彼岸是不一樣的。
阿君在這橋邊上可是待了一千年,從過往的鬼魂的只言片語裏,她早聽明白了這裏是冥界。
3.
因為阿君在這裏待了一千年有餘,又有着“橋邊的阿君”這個名頭,總有些癡男怨女的鬼魂過來找上她。他們會說自己在等什麽人,又會問她在等誰。
第一個找阿君說話的是一個女鬼,看起來她在橋頭已經停留許久了。見到阿君久久沒有移步過去,就借着膽子上去同她搭話。
畢竟,獨自守望的日子是很苦的,總需要把肚子裏的苦水倒出來,再咀嚼着希望的蜜填進心裏。
那是一個身形纖麗的女鬼,可惜的是她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就被強力押上了橋。
阿君疑心自己也會被押過去,緊抿着唇,斂着呼吸,只轉動着她烏溜溜的大眼睛,看着鬼差押着人上去,又空着手下來。
但來往的鬼差卻視她如無物。
後來阿君又聽說,在這橋頭等人是有時限的。過了時間,就由不得你不上橋了。
于是她算了日子,果然見到鬼差過來了,那時阿君心下是認了,心裏還道不是她不守信用,是九辰忘了來找她。
她心裏倒也不悔。
當時她還是借着九辰,才能從橋頭往回走。
本來阿君也是能避免現在這種局面的。
她當時離開九辰,出了離橋最近的那個大殿後,實在好奇橋上頭有些什麽,便興沖沖地走了上去。
她那時候畢竟是不清明的,見着什麽都覺得新奇。
眼看着湯已經塞到了她前頭的一個人手裏了,才想起九辰交代她的話,這才匆匆往回走。不過也沒有人攔着她,顯然這情景是時不時就要上演一回的,那些鬼差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不過阿君下了橋,卻是不能往回走了,那邊守着的鬼差攔住了她,無論如何也不肯放她往回走。
于是她便只能待在橋頭,聽着那些苦守人的故事,看着黑色的河面發呆。
不過日子到了的這天,過來的鬼差還是沒有抓她,而是抓了離她不遠的另一個人。
因為阿君實在是待得夠久了,後來的那些不肯過去的鬼也會問過來的鬼差:為什麽阿君可以不過去?
不過他們也沒有得到答案。
阿君自己就更沒有答案了。
她也會猜測:會不會是九辰的緣故?
4.
阿君後來還遇見了一些很特別的不上橋的人,或者叫他們“神”更合适些。
他們中間,有比阿君先來的,也有比阿君後來的。
鬼差是決計不敢動他們的。
不過後來他們先後離開了這裏。
阿君便又會想,有沒有可能,自己也是一個神?若是這樣的話,她是死了還是活着?
不過阿君的疑惑也是沒處解的,因為她遇見的這些人,攏共不過四個。她也只與其中的一個搭過話。
阿君依舊在橋頭坐着。
她不知道其他的鬼是不是也和她一樣。許是因前事盡忘,她現在的心裏是無欲無求的。而且因為是鬼了,也不用去愁些生計的事。
她又沒有了餓的感覺,更不用忍受口舌之欲的煎熬了。
她的時間一直是混混沌沌的,只能靠着觀察橋下的那條清了幾回又濁了幾回來計日。
“橋邊的阿君”已經傳開了,便有更多的不願上橋的人過來和她搭話。
癡男怨女,更多的總是風月淚。
等不到人總歸是多數的。
有時候阿君也會瞧見一身血袍的年輕将軍,也偶有器宇不凡的英年帝王,又或失意的臣子。都是英雄氣短。
後來時候,阿君歪打正着地開導了幾只鬼,他們執念散去大半,自己釋然地上了橋。
便有鬼差到了她跟前來,喚她說:“阿君。”
她在這裏是夠久了,鬼差也跟着叫她“阿君”了。
他說:“你去做個‘渡魂使’吧。”
散了執念,自願去轉生的鬼,總是要比他們強押過去的要好的。
阿君是知道“渡魂使”這個東西的。
渡魂使自人界将魂靈引回冥界,不過針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