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賈代善雖不年輕了,但是精神矍铄,每次回京都是騎馬。這次卻特地坐了馬車,直到入了榮國府內,方才下車。
南安王府派人想瞧一瞧賈代善的精神樣貌都沒機會。也不知是真病了,還是裝病。
賈代善回京當日,宮裏就派了人來,送來了興德帝賞賜的藥材,還特地派了一個禦醫跟着,給賈代善把脈。
戴權回京複命的時候,興德帝還特地問:“老家面色如何?”
戴權道:“回皇上,國公爺精神頭還好,國公爺說明日就入宮請安。”
興德帝心中就有了數。
所有人都覺得賈代善是興德帝心腹重臣,只有興德帝知道賈代善權勢越盛,名聲越顯,自己越忌憚。只是賈代善自己不出錯,興德帝找不到削他權利的把柄。還好賈代善終于想明白了,放了權柄的心腹才是好心腹。
既然賈代善身體沒有大問題,識趣的急流勇退了。興德帝便賞賜他些物件金銀,擋一擋坊間的猜忌流言,也彰顯了自己的恩典。
賈代善接了賞,又給戴權封了大大的紅封。
外表看起來,這對君臣沒有半點不合,甚至有心人拿話試探戴權,戴權也只是笑眯眯想說榮國公是皇上最器重的老臣。
以前賈代善忠心耿耿的時候,是當局者迷。自從幾年前發現興德帝對自己的另樣對待實際上是在讓族人與自己離心開始,賈代善徹底看透了興德帝這個人。自那之後,興德帝的所作所為真正意圖,賈代善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這次回京是賈代善準備了幾年的,因當年興德帝打壓寧榮二府,獨擡舉林海的事已經過去了幾年,這幾年也沒發生什麽興德帝分化打壓榮國府的事,所以興德帝并不知道幾年前,賈代善就對自己徹底失望了,只當賈代善總算明白了為臣之道。
前世裏賈代善便沒有如此明白,只當自己恪守為臣本分,不驕不躁,便高枕無憂。因而勤勤懇懇的在平安州當差,将平安州治理得極好,直到賈寶玉銜玉而誕!
賈代善又不是賈母、王氏那樣的內宅婦人,還未賈寶玉有來歷沾沾自喜。此事一出,立刻知道出大事了,火速遞折子入京,奏請回京榮養。
前世賈代善回京要倉促得多,不但很多部下沒安置好,連兒孫的出路都沒籌謀好,賈代善就一頭紮進了梨香院,苦思破局之策,只覺哪條路都走不通。而且自己回京之後,失了依靠的平安州舊部隔三差五的便被檢舉,或是貪污受賄,或是圖謀不軌。
賈代善明知那些部下是冤枉的,自己卻無能為力。沒熬多久,賈代善便郁郁而終了。
Advertisement
賈瑚甚至在想,前世裏賈寶玉銜玉而誕這件事到底是不是興德帝做的,用于逼迫賈代善交權。
那時候賈瑚剛入司徒睿的私衛,還是一臺好用的情報搜集機器和殺人刀,并不會總攬全局分析局勢。賈瑚只知道自己和自己所認識的其他青龍衛成員都沒被派去陷害榮國府。
只是因為時間巧,賈代善丢了兵權不久,太子便沉不住氣,意欲逼宮但是提前被人揭發了。東宮徹底失勢。賈瑚重生後複盤時,曾經覺得前世裏榮國府失勢,應當是司徒聰和司徒睿合力算計的。
現在想來,前世賈代善郁郁而終,莫不是他查到通靈寶玉的事實際上和興德帝有關,所以前世賈代善死得有多憋屈絕望?好在這一世王氏罪孽早被發現,賈寶玉都已經沒有機會出生。
次日,賈代善入宮面聖。興德帝心情相當不錯,還留了賈代善在宮中用膳。
興德帝給足了賈代善體面,京城關于榮國府犯事的猜測便漸漸停止了。
因這一世賈代善占據着主動,也不必幽居在梨香院,自然是住在榮禧堂的。
現在賈母比之前世收斂了不少,但是夫妻情分所剩也不多了,賈母依舊住在榮慶堂裏,未住榮禧堂。
回京之後,賈代善一心遠離朝堂,偶爾教導教導子孫。哪怕兵部出了個缺,有人提議賈代善擔任,賈代善也拒絕了。
剛開始,興德帝是高興的,總算可以安睡了。甚至賈代卸甲善致仕之後,與寧榮二府有關的文官也不再受打壓。這是對賈代善卸甲的安撫和補償。
只是平靜了不久,吳妃向興德帝提議讓賈瑚給皇十三子做伴讀。
十三皇子是個低位貴人所出,其生母難産而亡,抱養在吳妃膝下,前途肉眼可見,只要安安分分的,日後不管誰繼位,十三皇子都是一位閑王。像榮國府嫡長孫這樣的身份,給十三皇子做伴讀簡直浪費了。
在賈代善回京之前,吳妃是想也不敢想讓賈瑚做伴讀的,這不擺明了拉攏權臣麽?而且就算吳妃幾年前提了,興德帝也不會答應。
吳妃還有一個親子是三皇子,自司徒聰壞事之後,興德帝狠狠提拔過三皇子幾次。吳妃兄長吳兆恒就是當時升了兩江總督。讓賈瑚給十三皇子做伴讀,實際上是在替三皇子謀劃。
而這時候提此事就簡單多了,賈瑚十一歲中童生,是京城有名的天才少年。賈代善榮養之後,吳妃争取這樣的少年給皇子做伴讀有什麽問題?
此事連興德帝都有些動意。只要賈代善不掌兵,興德帝願意給足了榮國府體面。
但是此事還沒來得及說,賈瑚就啓程南下了,這一年舉行院試,賈瑚正好要回鄉應試,便提前南下複習。
如此一來,給十三皇子做伴讀的事只好作罷。
吳妃甚至還疑惑過宮中是不是有人走漏了消息,怎麽自己前腳說要招賈瑚做伴讀,皇上口谕還沒傳出去賈瑚就南下了。
不過很快吳妃就打消了這個想法,像榮國府嫡長孫這樣的身份,要出遠門所帶行李不少,應當早就準備了,只是時間趕巧了。此事等賈瑚考完回來再說不遲。
這一考,賈瑚中了秀才,卻也沒回京。賈瑚只寫了信回來,告知父母長輩,自己想出門游學一段時日。
賈瑚本就有天賦,重生一世,對武藝的了解越發透徹。現在長成十四歲的少年,力量長上來,已經步入高手行列。加上秦宵與季瓊與之同行,賈代善并不擔心其安全。
兒行千裏母擔憂,倒是張氏放心不下。但張氏也知道賈瑚非一般少年,六年前回鄉修祖墳扳倒甄家的事已經辦得那樣漂亮,何況現在。老爺讓賈瑚出遠門,自有用意。
而賈瑚中秀才的消息傳回京城,又是一樁美談。
賈家軍功起家,已經出過一個進士賈敬,現在又出了一個十四歲中秀才的少年天才,聯系賈代善回京榮養的事。又兼之榮國府有張家、林家這樣的姻親,人人都在議論寧榮二府這是要棄武從文了。
考完之後,賈瑚一行先是去拜訪了江南巡撫顏修。賈瑚可算是顏家的救命恩人,顏修自是非常歡迎,恨不能留賈瑚住個一年半載。賈瑚當然不可能在顏家久留,只留了一日便辭行了。
在顏家,賈瑚第二次見到了顏妙玉。前世,這位少女應當已經入蟠香寺帶發修行了,但今世顏姑娘卻好好的留在顏家,不過十來歲的年紀,已經出落得十分有風采,而且這姑娘比之一般閨閣少女更多幾分英氣,也落落大方并不避諱見外男。
只一個照面,賈瑚就發現顏姑娘對自己已經沒了初見時那番敵意。綜合種種,賈瑚總覺得這位顏姑娘說不定與自己一樣,有所奇遇。
從顏家告辭胡來,賈瑚一行便一路向西,游山玩水,倒沒趕腳程,走走停停的。不但游歷至各處的名山大川會仔細參觀,遇到深山老林,一行人也會入內打獵。
這次跟随賈瑚的,除了師父秦宵和一起長大的玩伴季瓊,其他人也都是平安州退伍的兵士,都是賈代善的親信。
秦宵本就是探子出身,也熟讀兵法。一行人每每游歷至一處,秦宵都會拿出堪輿圖,仔細給賈瑚、季瓊講解排兵布陣之道。不但如此,秦宵還會帶着賈瑚、季瓊深入各類地形,實地勘察。若是與所帶堪輿圖不符,還會勘誤。
賈瑚确實是外出游學,但學的确實用兵之道。
其實前世裏賈瑚替司徒睿辦事,就走過大半個大興朝,許多地方的山川地域賈瑚都是熟悉的。但前世裏粵海、西海沿子等本就是司徒睿控制的勢力範圍,賈瑚卻沒怎麽踏足。
而且前世季琳做的多是拿人、刺殺、斬首等事,帶着一群死士偷襲和真正的用兵到底不同,賈瑚學得極為認真。
就這樣數月之後,一行人到了粵海。
林海自兩淮鹽運使離任之後便被調往粵海,現任南寧府知府。賈瑚既是從金陵往西,到了粵海地界,自然要去探望姑姑姑父的。
賈敏自随夫到揚州赴任,後又至粵海,已經七八年沒見過家人。雖然時常通信,也知道家中境況,但終究難解離鄉之苦。
這日見了賈瑚,賈敏激動得什麽似的,說話的聲音都帶着顫:“一別數年,瑚兒都長這麽高了。家中父母兄嫂可一向都好?”
賈瑚回道:“一切都好,祖父身子骨也硬朗,祖母也平安康健,姑姑不用擔心。”
賈代善回京榮養的消息賈敏夫妻也知道了,雖然書信上說家中一切都好,賈敏依舊忍不住擔心。好端端的,父親怎麽就卸甲了。直到聽了賈瑚親口說賈代善無事,賈敏才放下心來。
久不見長輩,賈瑚原是要行跪拜大禮的,只還沒跪下去賈敏就扶住了賈瑚:“咱們姑侄許久不見,講那些虛禮作甚。粵海民風開放,風景也不似京城,頗有可以值得游玩之處,你先好生歇息一日,明日姑姑帶你出去玩。”
來的路上賈瑚已經看見街上有許多少女也在街上走,女子也并非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林海便是要去衙門,賈敏也可親自帶自己外出。
賈瑚向賈敏道了謝,先去沐浴。
等林海落衙回來,再去拜見姑父。
林海也許久沒見賈瑚了,自是一番寒暄問候。但林海總覺得賈瑚這麽千裏迢迢來粵海,并非只是游學,因而還是邀請賈瑚去了書房說話。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