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之前京城的情況已經問過了,入了書房,林海直奔主題:“瑚兒這次來,岳父大人可有什麽話交代?”

賈瑚道:“也都是往日信裏說的那些。南寧離南越近,南越又向來是有不臣之心的,祖父擔心粵海終有一戰,祖父依舊建議姑父多練騎射。另外,祖父将這些年行兵打仗的心得體會都寫成了兵書,姑姑姑父的一套,我也帶來了。”

幾個重要邊境的文職官員,朝廷也更愛用武官。而且因為兩廣粵海等地土司權利很大,有自己的武裝,便是地方文官衙門也配置了更多的衙役。這裏離京城實在太遠,若是朝廷選派官員沒有自己的手段,很容易被土司架空。為了制衡土司,朝廷默認這裏朝廷命官可以有更多的手段和自主權,譬如南寧府的守備軍就比之其他地方多很多。

前世裏的南寧知府便是保寧侯第三子史鼎。

這一世史鼎依舊在鐵網山圍獵出了風頭。但史鼎的仕途和前世卻不同,司徒聰倒了之後,江南出了大量的缺,史鼎去江南做了四品佐領。

前世裏,史鼎是從四平的知府,論品級,今世還官高半級。但是前世史鼎遇到一個巨大的機遇,南越犯邊,鎮南關守将被打得丢盔棄甲,逃往南寧。史鼎臨危不懼,一邊命南寧守備嚴加防範,一邊收編難民,先是打了幾場漂亮的小規模反擊戰。

打出名聲之後,那些逃走的鎮南關守軍,因戰争流離失所的粵海百姓等紛紛投靠而來。等朝廷援軍到達的時候,史鼎的部隊幾乎已經打回了鎮南關,與南越形成相持,大有乘勝反攻的架勢。

朝廷援軍一到,南越軍知道大勢已去,朝廷軍收複鎮南關。後來論功行賞,史鼎憑此一躍封侯,年紀輕輕成為忠靖侯。史家一門雙侯,也成為一段佳話。

而且彼時榮國府因通靈寶玉一事頹勢已顯,寧國府的賈代化則在鐵網山圍獵時中冷箭而死,也沒了頂梁柱。反而是一門雙侯的史家和官居京營節度使的王家争鋒。

史鼎雖因軍功封爵,卻也有南安王府從中推動。史鼎之嫂便出身南安王府,史鼎任粵海總督,意味這粵海兵權也歸于司徒睿手裏。自此司徒睿一家獨大,逼宮上位。

前世裏的興德帝防範太子一系一輩子,最終卻落得被逼遜位的下場。而史家,也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裏面最後敗落的一家。

其實賈瑚根本不知道前世裏史家也敗了。因為司徒睿在處死季琳之後,大興朝才開始分崩離析,王子騰和史家、霍家都是在大興朝江山不保後,才敗落的。

今世林海被點到粵海在賈瑚意料之外。不過既然來了,也不見得就不是機會了。

林海調任粵海後,賈代善将部分舊部推薦給了林海做門客。這在守邊地方官中很常見,并不會引起誰懷疑。林家世代文官,調到粵海這樣的地方,岳丈賈代善不安排一二才說不過去呢。

賈瑚不知道前世南越突然犯邊的內幕是什麽,也不知道今世還會不會有這樣的事。不過他既是準備以游學為借口全國走走,看看各地軍事重鎮和關隘,粵海是一定要來的,鎮南關也會去瞧瞧。

雖然賈代善在給林如海的書信中說的都是用心當差,為朝廷效忠的話,讓人看了絕對放心,但是少年探花多聰明的人,總覺得有些話賈代善不說,是不适合寫在信上。但是岳父給自己這些人,難道真的只是輔佐自己在南寧府站穩腳跟?

Advertisement

再說,岳父深得皇上信重,這個時卸甲也非同尋常。

“瑚兒。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林海不無憂心地問。

賈瑚沒什麽好隐瞞的:“皇上對祖父不放心。”

林海大吃一驚:“這……怎麽會?若是連岳父都信不過,皇上還能信任誰?”

賈瑚臉上閃過不屑:“司徒聰怎麽被養大了野心的?上次江南官場出那麽多缺,怎麽但凡與東宮有關系的,都得不到升遷?皇上連親兒子都信不過,何況祖父。”

林海的臉刷地一下就白了,他出身書香翰墨之族,從小受忠君報國思想的影響,從未想過興德帝和賈代善這樣危難之際相互扶持的君臣竟是貌合神離。

但是經賈瑚一提,林海立刻就明白了。他博古通今,當然知道自古武将若是受了猜忌,很難自保。難怪岳父給自己送的門客深谙用兵之道。

“好,我知道怎麽做了。”林海沉着臉。之前東宮一系官員全都受打壓,唯獨他破格升了兩淮鹽運使,林海就感受到了被架起來的壓力。何況自己遞的申請調任的折子石沉大海。

當時林海只是覺得興德帝提拔自己太過急切了些,雖然自己難免受到多方壓力,但也是皇恩浩蕩。現在賈瑚這麽掰開了一說,林海立刻如醍醐灌頂,這是捧殺自己讓榮國府成為衆矢之的。于是林海心中暗暗下定決心,定要潛心修習兵法。

現在岳父已經榮養,若是太子平安登基,自己學了本事就放防範外敵;若是日後當真天下亂了,一身本事更是可以保命。

賈瑚一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而來,雖是剛到粵海也并不疲憊。和林海談到深夜,方去歇息。

等林海回房的時候,賈敏還抱怨林海也不心疼瑚兒遠道而來,有多少話不能改日說,偏今日說到深夜。

林海聽了賈瑚一番話,今日可是睡不着了,但他擔心賈敏,因而只笑道:“久不見瑚兒,一時說得興起,是我考慮不周了,睡吧。”

次日晨起,賈敏才問林海:“昨日夜裏,你到底和瑚兒說了什麽,說到那樣晚。”

賈敏林海婚前便相互中意,夫妻相得,林海雖然沒說,賈敏也瞧出林海有心事。只是昨日夜深了,賈敏沒追問。

林海知道妻子從小受的教育不同,賈敏在閨中時候岳父就開始教她分析政局,兵書戰策,而且賈敏也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即便是官場上的事,林海偶爾也會和妻子商量。更何況賈瑚這次帶來的消息關乎整個東宮派系的生死存亡。

賈敏聽完,也恍惚了一下,不過很快就接受了:“此事事關重大,是要瑚兒親自來傳話方好。現在咱們在粵海,只管做兩手準備就是。”

粵海被稱為南蠻之地,又瘴氣橫行,毒蟲遍地,一直是流放人犯之地,南寧知府并不是什麽好缺。現在賈敏卻覺得粵海極好:“這裏山高皇帝遠,又近沿海,老爺不如也結交幾個品行好的商人。”

如果真到的靠武力自保的地步,多一條出海的退路也是不錯。

林海盯着妻子瞧了半晌,笑道:“不愧是将門虎女,夫人真乃女中丈夫也。”若是一般女子,知道自家被皇帝猜忌,早已不知道吓得什麽樣了,賈敏則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開始考慮對策。

因林海還要去衙門上班,夫妻倆便沒再說此事了,用過早膳之後,賈敏帶着賈瑚一行去南寧府各處逛去。

賈瑚在南寧呆了數日,便往鎮南關去了。

十日之後賈瑚再次回到南寧府,這次與林海夫妻交談甚久,還留下一份從江南至鎮南關,賈瑚一路游玩時候所畫的堪輿圖和個關隘布防狀況。

便是賈瑚來的當日就說了賈代善的推測,林海接到這厚厚一疊輿圖的時候還是心驚了一下。

當年賈瑚八歲下江南修繕祖墳,就送來了關于甄應嘉為非作歹的關鍵證據。這十四歲外出游學,又送來了這個。林海自問是個聰明人,但是也覺得自己比不上同齡的賈瑚。

“希望這些東西終究用不上吧,不然免不了生靈塗炭。”林海還是有文人所有的悲天憫人。

賈瑚前世卻見過最殘酷的鬥争,并不覺得今世會太平:“有備無患吧,姑父注意将這些東西收好了,若是被有心人發現,恐怕引來禍患。”許多文人家裏有堪輿圖不奇怪,但都是最普通的外出行路圖。私藏加上各關隘的批注的輿圖,一旦被查實,等同謀逆。

林海和賈敏都知道事關重大,慎重的點頭。

賈瑚又逗留了一段時間,便啓程北上,一路往蜀中去了。

賈瑚一路北上入蜀,又經劍門入關中,再一路向東回京。走走停停的,前世去過的、沒去過的,許多地方賈瑚都走了一遍,路上一面聽秦宵講解如何搜集情報、如何排兵布陣。因對着真山真水講解,比之對着堪輿圖講解要直觀得多。

別說賈瑚,就是季瓊也受益良多,學識突飛猛進。

賈瑚一行還在游學途中,南越國便犯邊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