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破綻]
[風飄絮的回憶]
什麽?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抓住船篷邊上的一根竹竿,我終于鎮定了下來。我看見關羽前進了半步,卻終于停在原地。
是的,他想起了那件事實:在這條船上,只有我一個人知道如何把舵。所以,盡管他很想趁機收拾了我,卻終于不得不放棄這麽好的機會。
那句非常出人意料的話一出了他的口,我就聽到了船艙之內同時也傳來了失口驚呼的聲音。
我冷冷地注視着關羽。我在等待他的解釋。
“你的母親姓李,世居涿郡,是一個小戶人家的女兒。”關羽極其艱難地開了口,“那幾年黃巾之亂爆發,主公得人資助,收拾隊伍離開家鄉。你母親就留在家鄉。後來因為有功勞,便派我來接取你母親到高塘縣,共享富貴。”
話裏似乎沒有破綻。我靜靜地聽着,關羽繼續說話:“我到了涿郡,才發覺你母親居然有了孩子。這孩子竟然只有不到三歲。要知道,主公離開家鄉已經四年。我于是就要你母親給一個解釋。你母親很不知恥地說,這不是主公的孩子,這是別人的孩子。”
“我大怒。我要你母親說出姘頭是誰。你母親拒絕回答。于是我就殺了你母親。因為覺得你還是無辜的,就沒有殺你。我回去對主公說,你母親已經在戰亂中餓死。主公還很為你母親傷心。”
“因為你認為我母親偷漢,就殺了她?”我問。很無意識地問。
這個答案帶給我的震撼其實比“張寶餘孽”更加強烈。作為二十一世紀長大的人,見多了報章上有關非婚生子女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了社會對私生子的歧視。那還是法律健全的二十一世紀。在公元二世紀,只怕私生子的身份地位不會超過過街老鼠。
誰願意自己是一名私生子?誰願意是一名雜種?
幸好我長大在二十一世紀。盡管也難免對非婚生子女有一定的歧視,但是我畢竟知道,我同樣是人,同樣享有人的權利。我沒有必要為自己的身世而歧視自己。
“這件事情實際上與主公無關。風飄絮,如果你要報複的話,那麽找我一個人就已經足夠。與主公與夫人其實無關。我希望你不要牽連無辜。”關羽将青龍偃月刀往船板上一扔,“你殺了我,放過夫人,我縱死也承你的情。”
關羽身上的戰意已經蕩然無存。這時候他,簡直就是一個極其衰老的老人。如果要殺他,簡直只是舉手之勞。
Advertisement
我渾身的熱血一下子奔湧而出。殺了他,報仇。
十多年來一直的願望。
殺了他?殺了一個放棄抵抗的人?
我到底有些遲疑。我還不是冷血之人啊……盡管我卑鄙了許多。
轉頭望向船艙,裏面似乎有些聲響。裏面,還有兩個無辜的女子。是的,盡管他們是劉備的妻子,可是她們到底無辜。
殺了關羽,她們多半就要死在這個亂世裏。
……何況,我答應過關羽。不殺他。
腦海中紛繁雜亂,不過是一瞬間事情。我冷冷看着關羽:“我說過今日不會殺你,你大可放心。”操舵,不過片刻的工夫,船已經靠岸。
扔下舵,縱身上岸。不理睬後面的兵卒如何手忙腳亂地攏岸,自顧自離去。
走出了好一程,我才停了下來。我應該去哪裏?
身世,似乎已經明了。如果我不是去大張旗鼓地尋找,估計也找不着自己的親身父親。
再說,找着他又如何?一個有膽量與人家偷情的漢子,卻沒有膽量在關鍵時候站出來,任憑情人孩子遭遇危險——這樣的父親,不要也罷。
從今之後,我的姓名,就是風飄絮。風中的一朵飄絮,沒有根,也沒有方向。
至于報仇——報仇,那是一定的。不過,我不想影響眼前這兩個女人的生活。畢竟,這亂世之中,女人都是弱者。讓關羽将這兩個女子送到劉備身邊吧。我不怕找不到機會。
或者,我應該去尋找曹操?
嘴邊不由浮起一個微笑。曹操。
你想将我拖進這個亂世?而且動用了這麽大的手筆?那麽,我不好好回報,怎麽說得過去?
以前的風飄絮,只是想做一個與世無争的隐士。因為那時候,還沒有人侵犯自己。
可現在的風飄絮,卻已經不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你既然想将我拖進這個亂世,那麽就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承受後果。
風飄絮從來不懷疑自己的能力:我既然打算出手,那麽我就有充分的把握将所謂的歷史攪得一蹋糊塗!
我目光轉向黃河。官渡,應該離這個地方不遠。袁紹與曹操的決戰即将開始了吧?要不,先去烏巢看看地形,到關鍵時候,出手幫助老袁一把?讓親自截糧的曹操鬧個灰頭土臉?只不過這一鬧,只怕老百姓要打更長時間的仗了……
不管了,先去看看。不知從這裏出發,要走多長時間?
驀然之間,似乎有一個霹靂在頭頂上炸響。我自以為聰明,卻還是上了人家的大當!
如果不是自己無意之中的聯想,自己就要犯下大錯!
[郭嘉的記錄]
眼前這個人的到來實在出乎我的意料。
我輕輕敲了敲手中的棋子:“雨萍此來,只怕不是為了來看我的臭棋吧?”
風飄絮笑了笑,放下手中的棋子:“我的棋藝比你臭多了。當年師父曾經說過,我學什麽都還行,就是學棋不行。因為我實在不會搞算計。”
我也落下一子,“這一子一下,你這一塊已經死定了。”
風飄絮站了起來:“下棋着實不行。我認輸了。”
我笑:“雨萍到底急躁。你心中有事。”
風飄絮一笑:“當然有事。沒有事情會大白天爬牆進你家門?我有事想求教于你。”
我招了招手,自有人來收拾棋子:“大白天爬牆進來要我幫助你,這好像有些荒唐。你便這麽肯定我會幫助你?畢竟,風雨萍,我們可是無恩無怨的。”向書房走去。
風飄絮笑道:“你知道我是如何到達許都的?”
我一怔,道:“你是天下數一數二的俠客,進入許都這麽些許小事,也值得誇耀?”
風飄絮調皮地一笑(很奇怪,這個笑容第一次讓我感覺到他也不過是一個少年。這之前,我一直将他當作一個非常成熟的成年人),道:“我先混在夏侯将軍的軍中,接着冒充了夏侯将軍的信使來到許都。夏侯将軍到現在還不知道我來到許都,甚至,他還不知道他曾經混在他的軍中過。”
我完全震住了,不過也沒有回頭,語調依舊非常輕松:“你說這些,有什麽用意?”
風飄絮沒有跟上來,悠悠地說了一句話:“我是想告訴你,我差點做了對你主公極其不利的事情。”
我站住了:“你說什麽?”
風飄絮走上了幾步:“進你的書房閑談吧。”倒是反客為主,往書房走去。
風飄絮走進書房,站在窗前,看着疏格的窗花,悠悠地說道:“我也知道你不見得會幫助我。所以我只能選擇威脅的手段。畢竟,對你來說,你的主公超過一切。”
我終于開口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風飄絮很平淡地開始敘述:“我北上的途中,遇到了一群刺客。一共有十六人,每人都是一流身手。如果不是其中一名刺客舍身相救,我估計也要重傷。”
聲音很平淡,我卻聽得有些心驚。“其中一名刺客?舍身相救?”
風飄絮淡淡說道:“這名刺客是他們預先埋伏的樁子。他與我交上朋友,同行了十數日。我對他幾乎不設防。沒有想到,到關鍵時刻,他卻先給了我一劍。我幾乎想要殺了他,卻終于沒有下手。後來到了最為危急的時刻,他又跑了來,給我擋了一刀。我這才将刺客全部殺死。”
我不覺擊掌贊嘆:“有恩便報,這竟然是大俠客風範!”
風飄絮說道:“事情還沒有完。他中了一刀,卻不是最致命的。我救了他。他告訴我,派人行刺的是劉備劉皇叔。正說話的時候,有人要刺殺他,卻及時被我阻擋。這一擋之間,卻被我發現了破綻!”
我一怔,“難道那刺客所言,全是謊話?”
風飄絮苦笑道:“不錯。我再三逼問,那刺客終于說出: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出自曹公的指使,目的不在于殺了我,而是讓我去找劉備麻煩!如果我能夠成功,自然的去了一個勁敵,而且可以使關羽死心塌地留在許都!不能夠成功,也可以使袁紹劉備疑心是孫策指使,加強對孫策的防備,起到分兵的效果!如果我萬一身死,那麽孫策欠了我一個救命之恩,自然要起兵與我報仇;至少也要做做樣子!這樣,就将孫策也拉下了水!”
我倒抽了一口冷氣。這個計策,果然夠毒!這樣歷盡波折得到的真相,的确很難讓人懷疑它的真實性!惹上風飄絮這樣的敵人,任何一方諸侯都足以頭疼!“你信了?”
“我信了。那名刺客說完這些話之後甚至流露出求死之意,我甚至還放了他,妄想市恩。接着我聽說關羽反了曹公,于是就埋伏在黃河渡口,讓關羽吃了一點小虧。”風飄絮微笑,“我開始打算怎麽在黃河沿岸做點小動作的時候,想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什麽問題?”
“時間!我在丹徒出面救了孫策,才進入了各方諸侯的視野。曹公要得到消息,作出部署,一來一回,即使是快馬加鞭,至少也要一個月的時間。而那名卧底的刺客,卻在我剛離開丹徒就候在了路上。”
“原來是這樣。那個設計者竟然百密一疏,留了這麽大一個破綻。”我笑道,“幸好你及時發覺,否則我們就慘了。你找我,是要我幫助你分析誰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是。”
“你先說說你的分析。”
“你考我?”風飄絮笑,“我如果是個合格的學生就不會千裏迢迢地跑許都來。我分析,敢于犧牲十六名一流刺客的性命,就要我上一個當,這麽大的手筆,非一方諸侯不可。而且我行刺曹公,最為有利的也應該是一方諸侯。所以,最要懷疑的,是袁紹。可是時間上也不相吻合。”
“那你還懷疑誰?”
“懷疑荊州的劉表。他與袁紹關系一向都還好,幫袁紹一把,也是情理之中。而且與孫策關系如此緊張,将孫策的救命恩人卷入是非之中,也算是對孫策的一個小小警告。”
“你說得不對。”我接口,“劉表一向信奉中庸之道。別人的事情,一向少有插手。即使他有心幫助袁紹劉備一把,也缺少膽量。”
“那麽,還有誰?”
“你少算了兩夥勢力:江東與許貢的門客。”
“江東……孫策不會恩将仇報。”他的語氣很肯定。
我懶洋洋地笑了:“真的麽?孫策也許不會恩将仇報,但是就目前的分析來看,孫策也少不了懷疑。因為,第一,你的行程他最清楚。第二,假如你真的去行刺主公,他能得到不少好處。趁主公受刺,許都草木皆兵的工夫,北上狠狠來一把,估計主公實力再強也受不了。何況袁紹正虎視眈眈呢。”
風飄絮遲疑了一會,道:“我還是不信。你說還有一夥勢力:許貢的門客?”
我笑:“你以為,許貢的門客實力不強,就沒有機會來這麽一手?你忘記了許貢門下,最多的就是死士!而且你知道,江湖人自有江湖人的規矩,別的劍客慷慨相助,也不是沒有可能。而且你告訴我,那一次刺殺是如此逼真,哪裏見得就是假刺?說不定如果不是你劍術超群,他們就将假刺殺變成真刺殺!眼見刺殺不行,就退而求其次,讓其中一名刺客冒充悔改的樣子欺騙你,讓你上當去殺劉備!沒有想到被你看出破綻,便又撒謊,讓你去殺主公!你知道劉備與主公身邊都是高手如雲,你如果莽撞行事,你即使是身手再高,也要吃虧!”
風飄絮苦笑道:“你這種說法其實是破綻很多的。曹公身邊有許多高手,我自然知道,但是劉備身邊卻沒有什麽高手。我如果上了當去刺殺劉備,其實多半與事無損。”
第二種解釋其實很難說通,我也清楚這一點。我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
探聽到的消息,是周瑜慫恿風飄絮北上找關羽的麻煩——那時節,關羽還正被主公寵愛。周瑜這一手,明擺着就是要擺主公一道。如果有可能,他就要抓住時機将風飄絮收為己用。可是人算到底不如天算,關羽竟然在這關鍵的時候反了主公。周瑜所有的算計都泡了湯。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風飄絮虛心求教,既然機會是自己送上門來,不擺周瑜孫策一道,我也豈不是對不起主公?
不過說實在的,這個問題如此複雜,我怎麽知道這事情是不是孫策的設計?雖然看起來那孫策很少有心計!
再說,我也沒有肯定地分析:這事情主謀就是孫策!懷疑與不懷疑,是風飄絮的事情,與我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