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晉封廉嫔

皇帝處理完正事,就到景仁宮将晉封宮嫔的意思說與皇後,而當夜皇帝便去了碎玉軒宿下。

甄嬛有孕雖不便承恩,但端茶遞水、溫柔小意總是不會少的。胤禛見她踩着那雙蜀錦玉鞋,婀娜而動,倒是頗有幾番風情,只是她脖頸上被貓抓的紅痕清晰可見尚未消去。

甄嬛見皇帝盯着自己的傷口看,立刻捂了側過身,躊躇道,“皇上別看,臣妾受傷了,醜得很。”

皇帝微滞,心道朕是那種只顧色相美貌之人嗎?于是擡眼端詳了菀貴人良久,胤禛覺得甄氏雖眉眼間有兩分老八樣貌,但終不比瓜爾佳氏那般九成九的相似,于是在這碎玉軒裏頓覺恹恹的。

甄嬛察覺皇帝面色不愉,心中黯然,以為皇帝不喜這猙獰疤痕,只得暗求這道疤痕能速速消去。

靜默一刻,最終還是皇帝率先說道,“朕已和皇後說了,進你為菀嫔。”胤禛覺得甄嬛尚未生産便得升位,算是極大的恩寵。這樣一來是敲打後宮諸妃莫打皇嗣的主意,二來也是為再立出一位寵妃與年氏平衡。

甄嬛聽了這才面露一絲喜色,又聽皇帝繼續道,“敬嫔一直賢惠自持,朕也決意進她為敬妃。”

甄嬛聞言點頭,心道沈姐姐剛剛沉冤得雪,皇上有意安撫鹹福宮也算情理之中。還未等她想完,便又聽皇帝說了,“似卿入宮也有一陣了,你們便一起進嫔位吧。”

這一句卻如鈍刀落下,饒是甄嬛再聰慧冷靜,臉上也是僵住了。她如今有孕得封,那是合情合理的事。敬嫔畢竟自王府裏便是皇帝侍妾,如今也算是熬了出來。但那瓜爾佳氏,一身病病殃殃,敬事房的公公常說廉貴人連伺候皇帝都難周全,她何德何能,入宮才兩年便能升到嫔位了。

甄嬛臉色驟變,哪裏逃得過胤禛眼睛,皇帝心中一沉,但畢竟珍惜這輩子第一胎皇嗣,便懶得理會她那小心思,起身叫人進來侍候更衣睡下。

這一夜甄嬛輾轉反側,又顧及着腹中龍種,半睡半醒熬到天明。皇帝及早的就起身回了養心殿。甄嬛無所事事,坐在暖塌上,等了一個時辰後,見小允子回來說皇帝理政之後到儲秀宮用早膳去了。

甄嬛垂下頭看着腳上那只千金難換的蜀錦玉鞋,又摸了摸尚未隆起的小腹,這才眼神又堅定了幾分。畢竟有孕傍身,甄嬛深知這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榮寵。後宮諸妃皆知儲秀宮受寵,但以瓜爾佳氏那身子骨,又能如何?連華妃都懶得再算計他去。

久寵無孕,瓜爾佳氏又無年氏那般顯赫背景,只怕嫔位也就到頭了。

就在碎玉軒這邊暗中思踱之時,儲秀宮那裏已經一早便得了晉封的消息。

方若雖見慣宮中起高跌低,但還是難免驚喜。

“主子,皇上心裏還是最疼主子您呀。”方若扶着胤禩在膳桌前坐定,真心歡喜。

Advertisement

而胤禩卻覺得渾身懶懶地,晉封又能如何?于他來說毫無意義。于是只顧着往桌上一看,見是烏骨雞汁粥,配着兩盤時令青菜,瞧着倒是頗為清爽。

胤禩剛拾起湯匙,方若便阻道,“主子,養心殿那邊傳話來,皇上要和主子共用早膳,估摸着馬上就要到了。”

胤禩看了看方若,笑道,“皇上不是說過,凡事不用我等麽。”

方若心中微曬,皇上是這麽吩咐過,但主人這樣也未免太過随性,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觸了皇帝逆鱗。

而胤禛此刻剛好走到院裏,聽了個正着,高聲道,“對,朕說了不用似卿等着。”

皇上一進來,殿內上下宮婢皆跪地請安,胤禩才緩緩放了湯匙,起身行禮問安。

胤禛覺得仿佛只要進了儲秀宮,見到瓜爾佳氏,就會滿懷欣喜。便攜着胤禩的手複又坐下,看着他剛剛正要喝的那碗粥便端了起來,“來,朕喂你。”

胤禩杵在那裏半天沒動,皇上頗有幾分尴尬,方若趕緊上前接了皇帝手中的碗捧着,也不敢動,更不能言。

但湯匙還在胤禛手裏,皇帝說出的話斷沒有收回的道理,胤禩權衡半天,最終還是就着胤禛的手喝了半勺。然後親自接過皇帝手中的湯匙,又舀了一勺,送到皇帝嘴邊。

胤禛本已有些薄怒,突見胤禩此等舉動,瞬時換了笑臉,點頭道,“似卿最懂朕心。”

胤禩看着皇帝将粥吃下,一副歡喜模樣,恨不得這一勺的粥立即化為封喉劇毒,讓老四一命嗚呼。但此時此刻他又能如何,只得陪着皇帝親親熱熱的用完早膳。

有胤禩如此溫情相待,皇帝便又賴在儲秀宮不願走。一連幾日別說旁人,就連碎玉軒都沒再去過。

直至七日過後,晉封禮成,敬妃攜着菀嫔與廉嫔一同跪拜帝後,胤禛才再度看見甄嬛。

皇後照例囑咐了一番話,無非是要後宮姐妹齊心侍候皇帝,為皇家開枝散葉。并幾番暗示皇帝,菀嫔有孕在身,更應多多看顧,胤禛這才又去了碎玉軒。

碎玉軒裏,錦羅帳內。皇帝靠在床邊,覺得甄氏這幾日的身形已經顯了出來。

“朕瞧着你脖頸上的疤痕倒是淡了很多。”若說皇帝真心疼愛哪個妃嫔,只怕都是假的,但對這腹中龍裔,倒是實打實的關懷。因此皇帝此刻又對甄嬛關懷起來。

甄嬛自知世間男子哪個不愛慕精致容顏,更何況是坐擁天下、後宮三千的九五之尊。只是甄嬛有孕如今不便用藥,幸而安常在自制了一盒舒痕膠,甚為有效。

如今傷痕已經淡去大半,甄嬛也總算如願,再得君顧。

後宮之內難得寧靜,數日之後,進了十月,年羹堯入京。

年大将軍黃缰紫骝,迎候的王公大臣于京郊外跪迎,但年羹堯卻安然坐在馬上行過,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而皇帝卻對如此人臣之禮的行徑視若無睹,特于宮中設宴接風,命華妃陪同,與年羹堯君臣同飲。

宴席之中究竟如何,旁人雖不得而知,但紫禁城裏也并非沒有不透風的牆。

第二日,當胤禩靠在暖塌上曬暖之時,聽方若說起昨日年将軍入宮與皇帝華妃共膳,張狂之态難掩,竟命蘇培盛伺候分食。胤禩明了,年羹堯時日不久矣。蘇培盛那是跟随在皇帝身邊幾十年的近侍,那是連太後與皇後都不敢輕易使喚的,年羹堯如此嚣張,氣焰竟比上輩子還要盛些。

而第三天,卻傳來華妃晉封貴妃的消息。阖宮上下,除了胤禩之外,無人不以為年氏恩寵不倦,如日中天。可不是麽,皇帝仿佛對其餘小主妃嫔都再沒了興趣,日日去翊坤宮裏用膳留宿。

華貴妃借着皇帝寵愛,求皇帝為其延請宮外名醫。胤禛也覺得,年氏久恩無孕,此請也算是合情合理便點頭同意了。

外醫入宮為華貴妃請脈之後,卻被太後身邊的竹息姑姑請去。這事極快的傳到了皇帝耳朵裏,胤禛覺得莫非年氏多年無孕卻是太後手腳?只是此事無關緊要,年羹堯已命懸一線,年氏雖上輩子産了三子一女,但最終都未養成。這一世,華貴妃如此驕縱,沒有皇嗣,也省的皇帝再歷喪子之痛。于是這延醫診治之事,皇帝也沒心思再詳查下去。

秋收大忙之際,卻突然高溫,各地頻現大畝莊稼曬死之事。就連紫禁城內,也一反常态的秋季運冰進宮。

天地反常,事關社稷農桑,胤禛日夜難眠,寝食難安。皇後此時進言,想同皇帝去天壇主持祭祀祈禱上天賜福,再去甘露寺禮佛十日以保大清皇嗣綿延。

皇後建議順乎天道時運,皇帝欣然同意了皇後建議。後宮諸事皆交與華貴妃打理,由敬妃從旁協助。

臨行前皇後特招甄嬛到景仁宮詳談,囑咐其安居宮中養胎,躲避華貴妃鋒芒,務求安穩。

但皇帝卻一夜都耗在胤禩身邊,同是要他無事少出儲秀宮,切莫惹了華貴妃的忌諱,凡事皆需忍耐。

胤禩一邊應是,一邊心中暗道:帝後一走,以年氏性子恐怕難免生事。經浮碧亭落水,華貴妃對儲秀宮至今采取的是按兵不動的态度,瞧着儲秀宮裏天天藥罐子進、藥罐子出,哪裏就礙得了貴妃的事。只怕有孕在身的菀嫔才是年氏的眼中釘肉中刺吧。

胤禛的的确确是對胤禩浮碧亭落水心有餘悸,于是便千叮萬囑的絮叨了一個晚上。囑咐再三之後,皇帝才想起菀嫔肚裏的皇嗣,但他相信皇後定然會安排妥當,便也不太介懷。

第二日巳時正點,帝後銮駕啓程,往天壇去了。

華貴妃攜領着衆位妃嫔小主目送帝後車架離去,在日頭下足足站夠了兩刻時間。菀嫔面色漸漸蒼白,敬妃幾次進言,卻都被華貴妃堵了回去。甄嬛無法,只得和衆位妃嫔一起呆立,直到華貴妃滿意為止。

回到宮院,已是正午。胤禩也覺得腳底輕浮,腦頂冒汗,就連胃裏也是一陣翻江倒海。連午膳也沒用,就進屋躺下了。

而碎玉軒那邊,更是招了章彌院判來看。章太醫為了菀嫔請了脈,說是略有胎像不穩之相,需令小主靜養安胎。

但華貴妃那是存心要教訓菀嫔,哪裏會給她靜心養胎的時機。剛到午後,華貴妃便請了阖宮妃嫔到翊坤宮商議六宮之事,并言明人人必到,不得推诿。

胤禩聽了傳召,恨得牙癢癢。他自然知道華貴妃的目标乃是甄嬛,只是苦了他們這些陪坐之人。但胤禩打定了心思,斷不願于後宮之中生事,便只得起身,命方若更衣,往翊坤宮去了。

甫一進翊坤宮正殿,胤禩險些被袅袅香薰嗆一個跟頭,他掩住鼻口咳了兩聲才将将坐穩。

兩側妃嫔排座,而華貴妃卻斜在軟墊上,一旁有宮女扇風,另一邊還有冰塊鎮在桶裏。

華貴妃眯着眼,似是打盹假寐,但卻無一人敢開口叫醒。諸位妃嫔皆是盛裝而來,瞬時便各個腦門溢汗。

過了足足半個時辰,年氏才緩緩睜眼,看見一衆妃嫔直挺挺的坐着,微驚道,“頌芝,人都來了,怎麽也不叫醒本宮。”

頌芝上前一步,回禀道,“娘娘近日着了暑氣,太醫說着秋季盛暑,百年少見,囑咐娘娘切莫操勞。奴婢剛看着娘娘睡得香,便不忍心叫醒娘娘。”

“胡鬧,瞧把各位妹妹們熱得。”華貴妃微嗔一下,并不真的責怪頌芝,而是用絹帕掩面打了個還欠,才又繼續道,“秋季涼果不多,皇上特地将從福建運來的香栾送到本宮這裏。姐妹一起嘗嘗。”

說完便有一對宮女捧着果盤入內,胤禩本已覺腰酸背疼,但目光剛一觸及果盤上的那把精致短刀,便覺神情一凜。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寫得真不容易,阿凝這個周末都沒休假。

今天胃疼了一個晚上,所以這一章字略少了些。

但鋪墊已經基本完成,下一章放大招!

阿凝周二家中有事,所以更新要在周三晚上24點前。

————————小劇場————————

八哥:還寫得出小劇場麽?

阿凝:……

四哥:就寫朕和老八怎麽滾來滾去吧。

八哥:你一個人滾粗就成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