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擂

金陵船廠車間內,溫襲正拿着設計稿跟工頭比劃着什麽。

“原先的設計不行,在江上行駛與遠洋不一樣,首先……”

他啰啰嗦嗦地說了一大堆,收獲工人們敬佩的眼神若幹,正是心滿意足之際,卻聽到旁邊有人笑了一聲。

“看來不用我費心安排,溫先生融入環境,完全不需要外人操勞。”

溫襲擡頭,這才看見許寧正領着幾名士兵從車間外走來。

“你來啦!”

他高興道:“我閑着沒事幫你改進一下圖紙,保證以後你們這船開上江去,和別人對撞都不會吃虧。你開心嗎?”

許寧笑了笑。

“嗯,開心。”

溫襲卻仔細觀察着他的表情,嘴角的弧度也拉了下來。

“明明不是很高興,為什麽要裝作開心的樣子來哄我。”

許寧沒想到他這麽敏感,連自己的強顏歡笑也看得出來。

“抱歉。”許寧收起笑容,“溫先生願意幫我們改進圖紙,我是高興也來不及的。只是重回故地觸情生情,有些……感懷。”

溫襲收起了設計圖,走向許寧。

“這樣才對,不想笑就不笑。不開心卻裝出一副笑容,旁人看着也不好受。”

許寧認真地點頭:“你說的對。”

兩人相攜走了出去。一段時期相處下來,許寧發現溫襲是個喜歡直來直往的性格,對人熱枕,也從不克制強求。這倒讓許寧,有時候喜歡與他說一說話。因為在別人那裏,需要繞幾個圈子才能想明白的問題,在溫襲這很容易一針見血地就得出答案。

“我有一個朋友,與我關系很好,卻瞞着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不願對我說。”許寧道,“我猜測這件事十有八九與我有關系,所以總擔心,他是不是背着我在做什麽危險的事。”

溫襲說:“都這樣了他都不願意告訴你,大概是擔心你知道後會受刺激吧。”

“受刺激?”許寧反問,“我都二十七八的人了,又不是垂髫小兒,還有事是什麽承受不了的?”

“這樣說就不對了。”溫襲正色道,“這與年紀無關,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不能承受之重。幼兒有幼兒的苦惱,成人也有成人的煩惱。哪怕你年近七八十了,也不能說這世上沒有叫你害怕擔心的事了吧。”

“……”

“你自己想想,既然你那朋友那麽了解你,你覺得這件事是和什麽相關,才讓他不敢告訴你呢?”

“我……”許寧一愣,突然想起那一日,槐叔提醒自己母親的忌日時,那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又想起段正歧與槐叔不為人知的互動。

難道段正歧在調查的事和他的母親相關?豁然開朗一般,許寧覺得自己抓住了線索。段正歧是知道自己身世的,也知道自己對許家的所作所為,以及身上許家血脈的厭惡。以此類推,如果他瞞着的這件事與自己身上另一半血緣有關,而且那一半血緣也有什麽不能言道的隐秘,那段正歧非要瞞着自己也不奇怪了!

“溫襲!”許寧抓住身旁人的手,“謝謝你,我大概想明白了。多虧你一語驚醒夢中人,真不知如何感謝。”

溫襲卻說:“那是你自己的功勞,我只是提醒了一聲。不過你要真感謝我,不如答應我一件事吧。”

“你說。”

“下個月金陵領事一案公審,我也想去。”溫襲看着他,“我要親眼看着你,如何将那英領事繩之以法的。”

大概很多人,都各懷心思期待着那一幕吧。

許寧笑。

“好。”

然而在進行公審之前,許寧卻先參加了一場葬禮。

八月底,張四還是抵不住死神的召喚,先一步去了。許寧帶着部署,作為段正歧的代理人,親自去通州參加了這一場葬禮。

那一日,天空下着蒙蒙細雨,街上行人寥寥。許寧站在街頭,看着送葬的隊伍從街頭走向街尾,勾魂的鈴聲随着隊伍的步伐,一下一下地搖動着,白色的孝服淹沒在朦胧細雨中,似夢似幻,如真亦假。

張孝若慘白着一張臉走在隊首,手裏捧着張四先生的遺像,遺像上風燭殘年的老人,用一雙精碩的眼神望向這世間。

許寧跟着隊伍,在下葬的墓地深深鞠了三個躬。

張孝若作為孝子,對着來參加儀式的賓客一個個磕頭,在看到許寧的時候,他突然說了一句。

“父親他,什麽都沒來得及看到,就走了。”

許寧明白他的意思,張四操勞一生,榮辱半生,臨了看到的卻依舊是四分五裂的中華。

他沉默了一會,說:“我們會替他看到的。”

前輩無法看到的未來,他們要親手為後人打造出來。

九月初,公審開始。

那一日,金陵萬人空巷,公審的法院門口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人。金陵英領事由幾個洋人簇擁着,趾高氣昂地進了法院,似乎是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被敗在這些低等民族的手下。法院們的百姓們看到他們那嚣張的模樣,激動地想沖上前去,卻被負責守衛秩序的士官們攔住了。

英領事不屑地哼了一聲。

“蠻夷之地。”

一個臭雞蛋隔空砸到了領事腳下,他臉色一變,匆匆進了法院。而另一邊,另一輛車也停到了法院門口。

人群逐漸安靜下來,看着從這輛車上走下來的人。他們看見一個清瘦的年輕人,率先下了車。

“許先生!”

“許寧!”

“許先生,好好教訓他們一頓,叫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看着周圍那些充滿信賴的目光,許寧對着人群深深拜了三拜,不再多話地進了法院。

燕樹棠跟在許寧身後下車,聽着那些的呼喊,感嘆道:“即便這一此官司能夠打贏。元谧,也不知接下來,等着我們的又會是什麽啊。”

“燕先生只要負責勝利。”許寧說,“收拾手下敗将的事,就交給我們。”

燕樹棠看着年輕人眼中的志氣,笑了笑:“好,好啊。我研究律學二十年,今日才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他大笑三聲,一揮衣袖,踏進了這一場對薄公堂的戰場。

許寧站在門外,看着燕樹棠獨自一人走進這審判廳,看着他頂着那些豺狼野獸得意洋洋的目光,走進不見硝煙的戰場,又看着那扇大門在燕樹棠直挺的背脊後驟然阖上。

直到什麽都看不見,他對着阖上的大門,深吸了一口氣。

那一個下午,所有人都在翹首以待。

法院外等待判決的金陵百姓們,各地等候電報的文人學士們,握着手中的權柄看下一步該如何行動的一方豪傑們。

左右着天下大勢的人,都在關注着這一場審判。

而許寧卻站在空曠的走道內,看着窗外喧嚣的人群,聽着走道盡頭那滴滴答答的走擺聲。

這一場審判能改變什麽呢,或許它什麽都不能改變,又或許,它能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審判廳內,燕樹棠在與那紅毛綠眼的豺狼們唇槍舌戰,大廳外,許寧看着光影從樹梢傾斜到牆角,心思瞬變。直到不知過了多久,他再聽見身後那扇大門吱呀一聲打開。許寧的手抖了抖,迫不及待地轉身回去。

“燕先生——”

……

“快報,快報!”

“號外,號外!”

“金陵第一案審結,許元谧大勝英領事!”

“英領事被判驅逐出境,兼賠償金陵百姓十萬白銀!”

《千古一案,燕樹棠鐵嘴力戰公堂》,《以彼之道還其之身,鐵齒銅牙大快人心》,《英大使館如何應對?數萬白銀賠還是不賠?》。

報道一個接着一個出來,等遠在浙江的段正歧收到消息時,事情早已經轉了三道彎。大勝的消息過後,傳來的是隐患。

“将軍!”

姚二道:“剛剛收到消息,孫系黨羽折返回來,在溫縣外攔住了我們人馬!”

孫傳芳的黨羽偏偏在這個時候擋在段正歧的身前,明裏暗裏都是在阻止段正歧返回金陵。這麽做,含義不言而喻。姚二有些急道:“我們不能回援,萬一那些人向金陵出兵,可如何是好!”

段正歧眸光閃了閃,提筆,只寫下一行字。

【改道,去上海。】

另一邊,金陵。

“不到半日。”許寧說,“在今夜午時之前。”

從黃浦江開進長江,從上海到金陵,以軍艦的速度不過個把時辰的功夫。早在準備公審的時候,他就做好了準備。而在審判結束之後,他果然收到了氣急敗壞的英領事的威脅。而今夜他們更是得到暗報,停靠在黃浦江的英軍艦已經動身北上了。

許寧用公義與對他們對峙,洋人們翻出法律笑話他不懂法,許寧在法庭上勝了他們一籌,洋人們又拿出槍炮來威脅。他們其實哪裏在乎什麽道理,只認得一個金錢權勢,左眼寫着強,右眼寫着盜,一群欺世盜名之輩。

那些外艦停在港口時就經常欺壓百姓,駛在江中猶如霸王,常把無辜漁船撞沉撞翻,釀造了不少起命案。現在許寧明晃晃地動了他們的肉骨頭,這些不甘心的豺狼們,當然更要去“教訓”這不聽話的家夥一番。

“不能讓軍艦靠近城牆,必須把它們阻在河中。”

他問溫襲,“我們改造的船只,可能擋得住它們?”

“你當我是神仙嗎?”溫襲翻了一個白眼,“以你們的這些破銅爛鐵,我改一改,可以抵得住軍艦的一炮兩炮,再多就是不可能了。”

“如果兩船相撞呢?”許寧問,“能在擊沉之前,把它們的軍艦撞沉嗎?”

溫襲一愣:“這……或許可以。可是這必沉之船,由誰去駕駛?”

許寧眸色暗了暗,道:“金陵城內之前訓練了一批死囚,訓練他們如何駕駛船只。如果事成,會厚待他們家人。”

溫襲沒想到他早就準備好了這一招,又問:“那下達指示由誰去做呢?在江中行船不比在岸上行車,什麽時候提速,什麽時候轉向,如何抓住時機撞沉對方,都須有岸上站在高處的人配合,以傳達口令。”

這個人,必須站在江口高處的城牆上,在點燃的火臺下向己方下達口令,定會成為衆矢之的。

許寧張口:“我——”

“我去。”甄吾站出來,“這些小事,我來解決就好。”

他搶在許寧拒絕之前又開口道:“其實也未必會有什麽威脅,只要搶在指示臺進入對方射程之前,将他們的軍艦撞沉就好了。而且——”他笑了笑,“我什麽時候說,要自己一個人去做這件事了?”

……

暗無天日,不知被關了多久。世事不知,渾渾噩噩猶如野獸。

不知還要過多久這般日子時,牢外突然傳來聲響,縮在角落的人擡起頭,只看見一雙皮靴停在自己面前,聽見那熟悉又陌生的聲音。

“我的好哥哥。”

那聲音一字一字敲入耳膜,那人蹲下身在他面前蠱惑道。

“給你一個機會可以重新開始,但是要拿命去賭,你賭不賭?”

許寧沒想到甄吾真願意去做這九死一生的任務,更沒想到會再次見到那個人。猶如一個幽靈般跟在甄吾身邊的甄咲,格外沉默寡言。

許寧對甄吾道:“你現在還可以不去。”

“你不用勸我了。”甄吾笑道,“我是非去不可的。再說,我做這件事自有打算,可不僅僅是為了你和将軍。”他目光在甄咲身上轉了一圈,又收回視線。甄咲猶如木偶,完全沒有注意到。

“外面風大。”甄吾拍拍友人的肩膀,“你就回去敬候我的好消息吧。”

他披上大衣,帶着甄咲走入夜色之中。

“箬至。”許寧在他身後道,“我等你回來。我拜托你的事情,你還欠着我。”

甄吾已經走遠,只對他揮了揮手。

許寧一直站在街口,直到再也看不見那兩個人的身影,才收回目光。他不知不覺,又想起了目送張四先生靈樞的那天。

章秋桐站在他身邊,看着高懸的明月道:“夜深了。”

“是啊。”許寧回,“快到中秋了。”

中秋月圓,可不是離別的時候。

金陵案審判第二日,夜十一時。兩艘英軍艦自以不為人知地夜渡長江,駛向金陵。而早有防備的金陵駐軍,嚴陣以待。

月夜明眀天,風聲擂擂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