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莫負真心

馬車在抵達長安城的一片樹林時停了下來。只聽得趕車的侍衛在外朗聲說道:“啓禀公子夫人,前面有輛馬車擋住了去路。”

聞言,韋瑤晴睜開眼睛,與李瑁面面相觑。不過一會兒,二人又都是心下了然了。在這種時候可能會出現的人,只有一個。沒想到都這麽晚了,她還是趕來了。

李瑁的踟蹰韋瑤晴看在眼裏,明了若是不去見她一面,他那一份牽挂定是無法了卻。李瑁為她至此,她已不會介意這些事情了。即是主動打破了沉默:“貴妃娘娘既然來了,避而不見總是說不過去的。”

“并不是非見不可。”李瑁仍是猶豫。韋瑤晴為他幾經生死,他不想她再為他難過一分一毫。

“若想獲得真正的新生,該面對的人是逃避不得的。”韋瑤晴笑着說道:“相公不必顧慮瑤晴,瑤晴是什麽樣的人,相公應該最清楚了。去吧,跟貴妃娘娘好好談一談。”

韋瑤晴言辭懇切,李瑁終是釋然:“好,我去去就回。”

“嗯,我等你。”韋瑤晴點點頭,笑得淡然溫婉。

李瑁與楊玉環同時出了車廂。必是想了法子背着李隆基前來此處,今日楊玉環身上穿的不再是往日那般鮮豔華貴的服飾,但是那副天下無雙的美貌使得那一身普通的農家布衣亦顯得光華萬丈。天生麗質,難以自棄,她注定做不得尋常人家的女子,更做不得尋常的一介婦人。

二人都不曾舉步上前,隔着一段距離四目相望,各懷心事——

看着亭亭玉立在對面的人,李瑁腦海中閃過的是過往與她有關的一切畫面。洛陽初遇驚豔,洞房花燭淪陷,五年恩愛纏綿,五年生離不見。當初的李瑁從來不曾想過,他與楊玉環的緣分竟然短到能用這二十四個字就能概括了。之後的種種不堪皆因不甘而起,他再也做不回那個意氣沖動的少年郎了。他有枕邊人需要守護;楊玉環,亦有需要全心以待的人。他與她,終究是成了陌路之人。

看着對面那張在夢中出現過無數次的面容,楊玉環的心事亦是百轉千回。她這一生不過是顆棋,一顆命運由不得自己主宰的棋。一道聖旨就要她遠離夫君,聖口一開她便必須以修道之身步入宮闱,受盡非議也得長伴君王左右。

原以為自己這一次的破釜沉舟可以逼得李瑁看清她的決心,不曾想反教她自己更明白,那名半路出現橫亘在她與李瑁之間的女子于他而言是何等重要,以至于他寧願放棄一切也要與她長相厮守。到頭來,什麽都沒有的還是她。她想不透上蒼憑什麽這麽對她,憑什麽總是将最難堪的局面留給她一個人去面對。

思緒漂移至此,楊玉環斂了心神,輕聲囑咐了婢女守在原地後朝李瑁走去。李瑁也邁開了步子。走到能近距離說話的位置二人停了下來。

看着一身粗布麻衣的李瑁,楊玉環再多的怨氣都化作了委屈與心疼,望着他的雙眸中盛滿了淚光:“王爺沒有話要對玉環說麽?”

李瑁只淡淡一笑,作揖鞠躬道:“多謝貴妃娘娘前來送行,李瑁夫妻感激不盡。”

李瑁表現出的疏離與陌生惹得楊玉環心內更是悲戚:“王爺是在怪玉環麽?當初皇上強度玉環為女道士之時,王爺也是放手了,從不曾似留下韋家小姐這般堅決地留下玉環,不是麽?”

Advertisement

李瑁直起身來,微皺起眉頭:“事已至此,貴妃娘娘就不要再執着下去了,忘記過往好好生活吧。”

楊玉環仍是不放棄,連連搖頭:“王爺身邊有佳人陪伴,輕易便忘記了從前那些日子,玉環卻是不能。”

楊玉環字字關情,李瑁只是看着她,沒有再開口。楊玉環也意識到自己太過激動了,撫定了一些情緒,重新看着李瑁,問道:“玉環今日前來只為問王爺一句,當初對玉環的種種可是真心?”

李瑁面不改色,毫不猶豫:“自然,一言一行皆是出自真心。”

楊玉環動容地露出了笑意,追問道:“那現在呢?對韋家小姐又是如何?”

李瑁想起了許多,面色微緩:“亦是真心。”

适才那絲孱薄的希望瞬間覆滅,楊玉環笑得冷冽而嘲諷:“王爺的心思當真高深莫測。玉環從來不知,真心也可一分為二。”

看到楊玉環執着如斯,李瑁終于下定決心說出隐藏已久的話。他不再躲閃,迎上了她的目光,“李瑁的心思從來就很分明,難測的是貴妃娘娘你。真心亦從來不可分,但是會因為一些事情而發生變化。貴妃娘娘不能明白,只因你從未對任何人付出過真心。你怨我當初沒有盡力留下你,你又何曾似晴兒對我這般将榮華富貴與生死存亡置之度外呢?”

楊玉環被問得啞口無言,詫異地看着李瑁。半晌之後才是急急解釋道:“王爺何出此言?玉環對王爺之心可昭日月,王爺怎能因有了新歡就如此诋毀玉環的情意呢?”

楊玉環執迷不悟,李瑁心緒繁雜地長長嘆息了一聲,移開目光遙想起了當年:“那一年在洛陽,你真正想見的人是父皇,先行與我相遇是天意弄人。母後當時寵冠後宮,她出言求父皇賜婚實在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你嫁與我不過是無可奈何之舉。沒想到母後紅顏薄命,早早地就大去了,我更沒想到父皇竟會因為你眉目與母後有幾分相似就下旨要納你入後宮。于你而言,那是夙願得償。于不知道真相的我而言,那五年确實是此生最煎熬的時期。玉環,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你心中根本就沒有我,你對晴兒苦苦相逼,只是不甘心而已,并非為我……”

“這些都是韋瑤晴告訴你的?她的話你就這麽篤信不疑?”自以為僞裝得天衣無縫的面具被當場揭下,楊玉環本該慌亂地不知如何自處才是。她卻強作鎮定,矛頭直指韋瑤晴,以作最後的掙紮。

“還記得父皇召我進宮詢問晴兒腿傷之事嗎?那一天,父皇與我聊了許多與母後有關的事情,還臨時起意要與我喝酒暢談,楊國忠也在場。他酒量不好卻偏偏最是貪杯,以致散席與我同行時酒後失言。當年他雖與你沒什麽交往,如今卻是最需仰仗于你,是你最信任的人。這些話,想必不會是他無端捏造吧。”

楊玉環再無言以對。深宮寂寞,楊國忠是她唯一說得上真心話的人。卻是料不到那些憤憤難平之言會被李瑁知曉。原來根本不是韋瑤晴狐媚,是她自己親手将李瑁推給了旁人。

恍然大悟的楊玉環失魂落魄地向後踉跄退去。婢女見狀,趕忙上前扶住了她。李瑁感慨萬千地搖了搖頭,轉身往回走去。楊玉環突然甩開婢女攙扶的手,大步跑上前環住了李瑁,泣不成聲:“不是這樣的王爺。玉環承認一開始的确如你所說并非出自真心,而是因着身世多舛,指望一朝飛入宮牆,坐享世間最上乘的富貴,衣食無憂。可王爺對玉環情深義重,玉環亦是性情中的女子,怎麽會沒有感覺呢?玉環是愛你的呀王爺……”

“即便從楊國忠那裏知道了真相,李瑁亦不曾後悔過當初的付出,更不曾對晴兒提起過、埋怨過。如今一身清風,更覺繁華富貴過眼雲煙。還望貴妃娘娘早日看透,切莫要太過執着才好。”李瑁掙開了楊玉環的環抱,徑直朝車廂走去。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頭,那些前塵是真正地了斷了。

雙手空落落地懸在半空中,能抓住的只有飄渺不可見的空氣。她知道這一次,她是永遠不可能再讓李瑁看她一眼了。令她意外的是,李瑁進入馬車後,韋瑤晴出現在了她面前。

“你來做什麽?示威還是看本宮的笑話?”若是有一把長劍在手,楊玉環恨不得殺了韋瑤晴。

韋瑤晴不惱不怒,更沒有要嘲笑楊玉環的意思。她屈膝畢恭畢敬地行禮道:“瑤晴只求貴妃娘娘一件事,還請貴妃娘娘成全。”

楊玉環疑惑地看着韋瑤晴,卻是不說話。韋瑤晴保持着行禮的姿勢,擡起頭看着她,表明了自己的來意:“無論我們之間有多少恩恩怨怨,瑤晴懇求貴妃娘娘善待花語。”

李瑁之前已将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告知。韋瑤晴才知,若非那個善良的小丫頭,即便張禦醫令再怎麽醫術高超,她也怕是早就命喪黃泉了,哪裏還能有與李瑁離開長安的福氣呢?見不到楊玉環她只能拜托父親韋昭訓多多照拂,這下既然見了面,她必須要親自請求才能放心。為此,卑躬屈膝也是無所謂了。

楊玉環一聲冷笑:“哼,你好厲害啊!非但是王爺,便是連本宮身邊的人都一心向着你。如果,本宮不答應呢?”

韋瑤晴難以斷定楊玉環的話是真是假,只得繼續懇求:“只要貴妃娘娘願意高擡貴手,瑤晴做什麽都可以。”

“好,那就一命換一命!”似乎就是在等韋瑤晴這句話,她剛一說完,楊玉環鳳眉一挑,說話的同時拔下了頭上的簪子扔在了她腳邊。

韋瑤晴竟然真的俯身撿起了,擡手就要刺進自己的胸口。楊玉環一把拉住她的手,難以置信地問道:“你真的願意為了一個宮女犧牲自己的性命?為什麽?”

韋瑤晴直視着楊玉環,回答得不卑不亢:“無他,但憑真心。”

“又是真心?”楊玉環忽然很讨厭這兩個字:“原來你們都是真心之人,只有本宮不是。”

直到離開,楊玉環都沒有留下一個确切的答案。韋瑤晴相信楊玉環不會再為難花語——剛才她從楊玉環的神情中看到了絕望。她不知道李瑁跟楊玉環的對話內容,但很清楚楊玉環的那份絕望定是與李瑁有關。一個從心底裏絕望了的人,是不會再有心思去跟一個在自己心中無足輕重之人過不去的。

風起,吹得韋瑤晴的衣擺輕飄,卻拂不走她滿腹心事——李瑁斷了楊玉環的念想,剩下的人生路,他自己能不能放得下呢?

作者有話要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