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二)
将陽極的住處安置妥當,李僾前去書房見李瑁。書房門沒有關,李瑁負手而立在窗前。自從上次陽極将他的頑疾治好以後,他沒有再沾過一滴酒。并非是他不堪疾病折磨,更加不是懼怕死亡,而是想到陽極口中的錦雲很有可能就是失蹤了四年的韋瑤晴,即便不是,他二人也定然與她大有關聯。他不願再頹唐下去,不願意以一副病怏怏的模樣出現在韋瑤晴面前。
這一次,李瑁仍然是囑咐李僾暗中追查陽極的下落,不可驚動到不相幹的人,也是怕韋瑤晴故意躲開。盡管一無所獲,他卻比任何時候都滿懷希望。四年了,他足足等了四年才等來這麽一個可能,他絕對不會放棄的。而今日,蒼天憐見,陽極居然再一次出現,無論如何他都要探清虛實,甚至親眼與那錦雲見上一見。
李瑁的這些心思李僾全都了解。他同樣期待着與韋瑤晴團圓的那一天。聽到陽極出現在壽王府的時候,他欣喜到不能自已。他以為李瑁也是一樣。可是此刻,李瑁臨窗獨立的身影只給他一種茫然與孤寂的傷感。不忍再看自己父王獨自神傷,李僾上前一步禀告道:“父王,兒臣安排陽極先生住在了東廂客房。”
李瑁轉過身看着李僾點了點頭,“膳食方面你也須多方注意,不可怠慢了貴客。”
“是,父王放心,兒臣會妥善安排的。”李僾知道陽極身份的特殊性,便是李瑁不囑咐他也會格外小心。
“好了,你下去吧,我在這再待一會兒。”李瑁的笑容很是慈愛。
“父王……”
李僾心中有很多關于陽極的疑問,他還想再說些什麽,李瑁伸出手示意他不必多言:“關于你母妃的事父王心中有數,等時機成熟了,再告訴你。”
聞言,李僾只得作罷:“是,兒臣告退。”
待得李僾退出書房,李瑁将門關上,躺靠在了書案旁的軟榻上。對面牆上挂着的是一張韋瑤晴的畫像,是她離開後李瑁親手所畫。一颦一笑栩栩如生,每每看着這畫,他便會想起往日韋瑤晴在身邊的日子。一副畫再美再好,如何能替代得了真真切切的人呢?
“晴兒,是你回來嗎?”對着畫注視了良久,李瑁才喃喃自語了這麽一句。
許久沒有在這樣舒适的床上好好睡過覺了,陽極一覺醒來竟已是第二天的未時。洗漱完畢,想到午膳的時辰早就過去,壽王府應該也沒什麽可吃的了,陽極便打算着出趟門自行解決。
“陽極先生您醒啦?”陽極一打開房門,原本坐在門前石階上的李僾一躍而起,對他作揖一拜。
“公子這是……”看得出來李僾已經等了不少時間了,陽極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瑁找自己有事。就算如此,他也還是打算先填飽肚子再說。
李僾微微欠身以示尊敬:“原想着請先生去正廳用膳,但見先生沒有起床,父王便吩咐我在此等候,說是先生醒來若是餓了便将廚房準備好的膳食送到先生房中。”
李僾還是個孩子,這樣冷的天在屋外等自己,陽極真是過意不去了。他摸了摸後腦勺,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平時不是貪睡之人,今天卻也睡過頭了。對不住公子了。”
李僾連忙擺手道:“先生言重了,這些都是僾兒應該做的。”
看着眼前這名彬彬有禮的年輕人,陽極心中暗暗贊嘆了一番,也改了主意——如果真是李瑁有事找他,他姑且就餓着肚子去一趟吧。四下看了看,陽極問道:“王爺找我?”
“父王在花園內的亭子裏。父王說,等陽極先生用過了膳還請移步到那兒,他有事要跟您商議。”李僾将李瑁的話轉述給了陽極。
陽極猜想李瑁要跟自己說的事定然是與封常清與高仙芝有關,便是沒有再多言地點了點頭。等吃完了飯,按着李僾所說的路線去到了花園,見到了正在花園中心亭內獨自下棋的李瑁。
“王爺好雅興。”陽極第一次見到有人自己跟自己下棋,覺得很是新鮮。
“先生可願賜教?”李瑁放下手中的棋子,看着落座到對面的陽極笑問到。
陽極趕緊搖了搖頭:“這樣費腦子的事情我可做不來,還是算了吧。”
李瑁也不追究陽極是真的不會還是自謙。有下人奉上了茶水,他兀自端起喝了起來。陽極正好覺得口幹,也拿起喝了起來。茶一入口他就皺起了眉頭,昨日的疑問再次湧上心頭。權衡再三,到底擔心會讓李瑁起疑心而将疑問壓了下去。
“先生為什麽皺眉,可是喝不慣這茶?”見陽極面色有異,李瑁忙是詢問到。
陽極一心以為李瑁對錦雲一無所知,便是沒有起疑,盤算着既然他主動問起,自己正好可以借機一解疑惑。“說出來也不怕王爺王爺笑話。我這個人沒什麽大的愛好,就喜歡吃吃喝喝的。對茶雖算不得有什麽造詣,卻也頗有些心得。昨日喝茶時就覺得這茶的味道很是獨特,今日更覺得如此。不知道是何人所制?”
“是我親手煮的。”
這個答案讓陽極很是意外。“聽聞王侯之家多是虛有其表的纨绔,王爺是個例外。”
對于陽極的誇贊李瑁一笑置之:“從前我教過我娘子煮這茶的方法。她很聰明,學得既快又好。如果她還在的話,先生就不會這樣誇我了。”
聽到這話,陽極心中咯噔一下,但看李瑁的神情是在回憶而非試探才安下心來。不知怎麽地,他忽然想幫錦雲确定一下這位壽王爺對她究竟是什麽樣的心思。若是一樣的牽挂情深倒也不負她這些年的念念不忘與如今的全力相守。打定了主意,陽極面上故作不知地問道:“王妃娘娘她……”
“四年前我做錯了許多事,她心傷離開,至今沒有回來。”對于當年之事,李瑁十分愧疚與自責。
“王爺沒有找過王妃娘娘嗎?”
“自然找過。但她是負氣出走,如果我大張旗鼓地尋找,她一定會躲我躲得更遠,我只能安排人暗中查探。只可惜,一點有用的消息都沒有。”
陽極心道:那是自然。靜雪谷與世隔絕,除了谷中之人外人是不可能找得到的。
錦雲與李瑁之間的牽扯陽極只曉得個大概,卻能肯定,讓一名女子抛下一切離開必然是李瑁有負于她。四年相處下來,他早已将錦雲當做親人,心中對李瑁難免有成見。上次替他治病時的惡作劇并不全然是為了自己,也是在為錦雲出氣。
然而,從昨日到現在與李瑁的交談中,加上自己的觀察,陽極隐約覺得他與錦雲兩個人之間可能是有些誤會。不過自己不是當事人,便是真有什麽誤會,也該将自己的想法說與錦雲聽,由她自己定奪,畢竟這是她的感情她的人生,他無權幹涉。
陽極半晌不說話讓李瑁意識到這些事與陽極無關,抱歉道:“這些是李瑁的家事,讓先生笑話了。”
“哦,不會。王爺言重了。”陽極決定就此打住這個話題,即是問起了另一件事:“聽公子說王爺早上進宮了一趟,可是封常清與高仙芝的事情出了變故?”
“我正是要與先生說這個。”李瑁展眉道:“邊令誠多番進讒言要致封常清與高仙芝于死地,好在朝中總有忠義之臣,他們力保封常清與高仙芝,父皇最終下旨将他二人調離潼關,他們沒有性命之憂了。此外,邊令誠也被撤去了潼關監軍一職,再不會給潼關的守衛增添困擾了。”
“能夠這樣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哎,封常清與高仙芝這一走,守衛潼關的責任就全數落在了魏衡風一個人的肩上,未免有些重了。”陽極不由得擔心。畢竟潼關是守住長安的關鍵所在,失去了封常清與高仙芝,無疑少了很大的助力。他不懷疑魏衡風的能力,卻不能不心生憂慮。
李瑁想了想,問陽極道:“先生對潼關的情況似乎很是了解。”
聽到這話,陽極方覺得自己失言了,好在也不是什麽要命的纰漏,當即圓道:“多事之秋,也就多打聽了一些。”
李瑁信了:“接下來先生有何打算?”
“王爺已經完成我所托付之事,不再相欠陽極什麽了。陽極也就不打擾,即刻告辭了。”陽極起身要走。
李瑁也站了起來,“這……先生要去哪兒?潼關嗎?”
“可能吧,誰知道呢?”陽極不肯定也不否定。
李瑁微笑着對陽極一拱手,邀約道:“先生是向往自由之人,李瑁就不多留了。他日若是先生再來長安,壽王府定然歡迎之至。”
“如此,多謝王爺了。”這一趟下來,陽極覺得李瑁并不像自己先前想象的那樣惹人讨厭,反而他的儒雅與謙和很對自己交朋友的胃口。說不定,以後還真有機會能深交一番。
送走了陽極,李僾跟着李瑁去到了書房。
“有話就問吧。”看着李僾欲言又止的為難模樣,李瑁笑了。
“父王怎麽就這樣讓陽極先生離開了?是已經探聽到母妃的下落了嗎?”對于韋瑤晴的情況,李僾急切地想要知道。
李瑁若有所思:“還沒有,但……快了。”
“兒臣不明白。”李僾一頭霧水。
“這兩日我們招待陽極先生的茶水都是我親手所制,他第一次喝到就神色有異,今日又對你母妃的事有意打聽。雖然他很小心,但我可以肯定,在來壽王府之前他喝過同樣味道的茶,甚至對我與你母妃之間的事也是略知一二。至于你母妃是與他一道身在潼關,還是在別處,仍需要再查探一番。希望不要再是空歡喜一場了。”這些年的失望已經夠多了,李瑁只望這一次不會再錯了。
“父王,那你接下來要怎麽做?”李僾躍躍欲試地想要助李瑁一臂之力。
李瑁沒有立刻回答.他看向韋瑤晴的畫像,沉默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