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如海在前頭招呼王公大臣,賈敏則在內院兒陪着朝廷命婦們。
正當她同南安太妃等幾位太妃談笑之時,便聽小丫頭子來報,說是賈府的老太君和兩位夫人來了。
聞言,賈敏和衆命婦忙起身迎接。
衆人剛起身,就聽門口傳來老太太一陣爽朗的笑聲:“不用接,我自個兒進來,別說我這老糊塗的壞了規矩才好啊!”
接着只見一衆丫鬟、婆子簇擁着一位鬓發如銀、面色紅潤、看上去分外和藹的老太太進來了。
見此,賈敏忙上前去也不管自己那兩個嫂嫂,只拉住老太君:“母親!”
“京城據此路途遙遠,母親如何親自來了……”說着,賈敏不由得紅了眼眶。
“今兒我的小外孫滿月,你有剛出月子我如何能不來呢?你自又幼身子骨就不好,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這又生了個孩子,我在家裏實在挂心。”賈母拉着她的手說道。
聞言,賈夫人不禁潸然淚下:“我一切都好,身子也比從前好了不少。倒是母親頭上多出了不少白發來……家中一切可都還好嗎?……”
“都好!都好!你哥哥嫂嫂們也為你高興。”賈母從盼蘭手中接過一根帕子,為賈敏拭淚,嘴上責備道,“你這孩子,大好的日子該高興才是,怎麽反倒哭起來了?待會兒別人瞧着笑話。”
這時,一旁的王夫人開口勸慰道:“今日是大喜的日子,敏妹妹不該哭的,一會兒惹着孩子了,可就不好了。”
賈敏像是這才注意到自己的兩位嫂嫂似的,她一邊兒止住了淚,一邊對王夫人道:“多謝二嫂嫂關懷。”
說罷,她又轉頭看向一旁默默的邢夫人,敷衍的沖着她點點頭:“大嫂嫂。”
這兩位嫂嫂她在閨中時便是不喜歡的。說她那二嫂嫂,從前性子就與她不和,二人明裏暗裏都不是很喜歡對方,加上賈珠那麽好個孩子她都沒有照看好,賈敏對她的意見自然更大了。
至于她這大嫂嫂,是她大哥的續弦,身份低微、頭腦簡單不說,還愛作怪,成日家裏搬弄妯娌間的口舌是非,賈敏更是連看都懶得看她。
邢夫人悻悻的沖着賈敏笑了笑,待賈敏的目光從她身上移開時,她的臉色立馬垮了下去。
Advertisement
“你呀!都是做娘的人,還跟個小丫頭似的。”賈母笑着拍了拍賈敏的肩道,“姑爺對你向來是好的,我也放心。”
賈夫人笑着點了點頭,接着用帕子擦輕輕擦了擦眼角,扶着賈母往裏走:“母親入座吧。”
進了園子,賈母向各位王妃、命婦問好,衆人亦向賈母問好,衆人又聊了幾句家常的話兒,那臺上的戲便開唱了。
賈敏便拉着老太君說着家常體己的話:“前兒裴國公府送了幾棵紫靈芝來,我瞅着是好東西,便想着留給母親配藥。”
“我不打緊。”老太君拍着她的手說道,“你身子向來不好,這又剛生産完,得好好補補虛虧才是!若是坐下了病根兒,可不是玩兒的。”
“您放心!”賈敏笑着,“說來也是怪,我生了玉哥兒後感覺這身子倒是比往常好了不少。”
“果然是小福星!這孩子一來,敏妹妹身子都好了。”王夫人笑着附和。
“說起來,咱們還沒見過那孩子呢!生下來便帶玉的哥兒,真想瞅瞅。”邢夫人開口道。
“孩子還小,怕風。”賈敏沖着她倆笑了笑,也不再理會她倆。
王夫人和邢夫人讨了個沒趣兒,自然是不樂意。
王夫人笑道:“咱們的孩子都是胡打海摔慣了,敏妹妹的兒子是仙童,連聖上都憐惜的孩子,自然是同咱們的不一樣。”
邢夫人端起茶呷了一口,以掩飾自己唇邊那抹的不屑。
賈敏臉上的笑挂不住了,她回頭瞪着自己的二嫂嫂,剛想譏諷兩句,卻被老太君打斷道:“你們是玉哥兒正經舅母,以後多少看不得?難不成今日看了,你倆也能生個帶玉的哥兒出來!安靜些看戲吧!”
此言一出,王夫人、邢夫人低眉道:“是。”
于此,這一頁兒方才算是揭了過去。
戲沒看兩出,便又聽丫頭來報。說是禮部的忠順小王爺和禮部的鐘大人以及宮裏的王太監來了,帶了皇上賞下的滿月禮 、以及給林家小少爺賜名的聖旨,讓衆人出去跪迎。
聞言,賈夫人連忙扶着賈母同幾位王妃和一衆命婦出去迎旨了。
到了正院兒,只見外頭街道已經被人清空了,然兩旁茶樓走廊上卻站滿了人,大夥兒都是來湊熱鬧的。
聽聞今兒不僅是禮部的大人和宮裏的太監來,據說那位忠順小王爺也要來,也難怪這麽大的陣仗。
當朝除了東寧、西平、南安、北靜四位郡王外,還有兩位親王:一位是太上皇的胞弟義忠王爺老少歲,一位便是當今聖上的胞弟,太後的幼子忠順小王爺了。
要說太後有小王爺時已是高齡,誰都沒想到太後那把年紀了居然還能有孩子!
加之這個孩子生得也不容易,生産過程中好幾次穩婆和太醫都說多半生不下來了,誰料道居然又生下來了!并且小王爺生在晚上,那天晚上整個京城的人都看到有顆星子落進了皇宮。
一時間衆人都傳言說小王爺怕不是神仙轉世?
說來也怪,生完小王爺後太後以往頭痛、心悸的毛病居然好了!且在小王爺滿月那日,同朝廷打了多年的南越國居然自動歸順了朝廷!
這讓皇上欣喜過望!對這位幼弟更是百般的好,不滿兩歲便封其為親王!其寵愛程度比之對太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而衆人都想出來瞧一瞧這位神仙轉世的忠順小王爺究竟是什麽個模樣。
只見一隊舉着黃羅傘、貌美如花、荷袂飄飄的宮娥身後那頸戴金玲兒的紅色高頭寶馬上坐着一個生得玉雪瑩潤、打扮得恍若仙童下凡似的小娃娃。
小娃娃身後跟了一個身着白色錦繡宮袍的宦官和一個紫袍金帶、頭戴五梁冠的官員,兩側各有約莫二十個帶刀侍衛護着,身後跟了一長長的隊伍,中間還有幾個太監擡着一頂錦繡大轎想來是怕小王爺騎馬騎累了,所以特地備下的。
想必中間那個小娃娃便是忠順小王爺了吧!衆人忍不住啧啧稱贊,怪不得說是神仙轉世的,生得如此好的模樣,怎麽看都不像是人間的孩子呀!
此時,林如海和賈敏和幾位王爺、王爺、各位官員、命婦早早兒的出來等着了。
見忠順小王爺的儀仗到了衆人連忙跪迎。
只見那小王爺揮了揮手道:“不必多禮,都起來吧!”說着,便要下馬來。
那個身着白衣錦袍的宦官見了,連忙下馬來至小王爺面前,伸手便要去抱他,生怕他不小心摔着。
出宮時皇上吩咐了,這小祖宗要是磕破了一點兒皮,自己就不用回宮了,就地找根繩子将自己勒死算了!
然而小王爺不領這個情,他略帶不耐煩的沖着太監揮了揮手示意他躲開些。
見此,那太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小王爺也不理他,自顧自的跳下馬來。
見此,那太監苦着臉連忙道:“王爺當心呀!”
小王爺依舊不搭理他,信步走到林如海跟前兒,沖着林如海欠了欠身,說道:“小王來給林大人道喜。”
見此,林如海連忙沖着他行了個禮:“不敢當、不敢當!王爺能光臨寒舍,是下官之幸。”
“林大人莫要謙遜,大人得了個好兒子!”說着,小王爺忙問道,“那個銜着香玉而生的玉娃娃在哪兒?”
不待林如海答,那白衣錦袍的太監便忙說道:“王爺,這聖旨還沒宣讀呢!”
聞言,那小王爺像是才想起這一宗似的,道:“那快宣呀!墨跡什麽?”
太監:“………”
衆人:“…………”
那太監欲哭無淚的請出了聖旨,衆人又連忙跪聽,待那太監念完聖旨,只聽聖旨賜林小少爺名琅玉。
待林如海接過聖旨後,衆人皆上前道喜:“恭喜!恭喜呀!”
“恭喜林大人!令郎得了個好名字!”
“這皇上親自下旨賜名,我朝令郎還是頭一份兒呢!”
林如海忙謙遜道:“哪裏哪裏!是皇上仁德,愛惜這孩子!諸位還請府裏坐。”
接着他再次沖着小王爺拱手、欠身行禮道:“王爺請!”
開宴後,各位王爺、大人們是在林府的清晖園內吃酒由林如海陪着,而那幾位王妃、太妃和各位命婦則是在芳敘園內吃酒,由賈敏作陪。
吃過一巡酒過後,林如海便讓人将林小少爺抱了來。
林如海抱着林琅玉至小王爺面前道:“王爺您看。”
小王爺見襁褓中的小娃娃生得跟個糯米團子似的,一雙琥珀色晶瑩剔透的圓溜溜的眼睛直直的盯着自己,心都軟化了!
他直勾勾的盯着那孩子,道:“這便是那銜着香玉而生的小娃娃?”
林如海答道:“回王爺話正是。”
衆人也都伸着腦袋瞧,見了那娃娃都不住贊道:“真真是仙童般的品格兒!”
“是呀是呀!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
林琅玉躺在他爹懷裏,看着面前這些人、聽着這些話,心裏一陣惡寒!
這古人誇人都是這麽騷氣嗎?還仙童般的品格兒?!你見過仙童什麽樣兒?
那小王爺伸手戳了戳林琅玉軟糯糯的小臉兒,問林如海道:“可以給我抱一抱嗎?”
林如海笑道:“當然!只是這孩子最近長得愈發好了,王爺別閑他重才是。”
小王爺笑道:“太子我都能抱得起來,他一個剛滿月的小娃娃能有多重?”說罷,便從林如海懷中将林琅玉接了過來。
被他抱着林琅玉心裏懸吊吊的,生怕這孩子不小心将自己摔了!如今自己剛滿月,金貴着呢!萬一摔下去,摔傻了該如何是好?
小王爺抱着林琅玉搖了搖,笑得開心:“他在沖我笑!”
周圍人連忙附和道:“是呀是呀!瞧瞧王爺一抱,他笑得多開心!”
“說明這孩子喜歡您,小王爺!”
“這孩子跟王爺真是有緣吶!”
“…………”
恭維之聲絡繹不絕,而林琅玉則是一臉冷漠:……你們哪只眼睛看見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