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王爺将林琅玉抱在懷裏哄了好一會兒,越看越喜歡,他開玩笑的說道:“林大人這娃娃你送給我可好?”
林如海笑着答道:“這可不敢!別看他現在乖,鬧起來也是磨人!到時候擾到了王爺那就是臣的罪過了!”
聞言,衆人皆哈哈大笑。
接着,小王爺又問道:“方才抱着他的時候便覺得鼻尖有股清香萦繞着,似雪中寒梅般冽、又似那雨後青竹般清。早聽說這孩子落草時口中銜了塊兒香玉,這可是那塊玉的香氣?話說哪塊兒寶玉何在,可能給我們瞧瞧嗎?”
“本不過是塊兒稀罕些的玉罷了!想來也入不得王爺的眼。”說着,林如海便從襁褓中,林琅玉的胸前掏出了一塊兒挂在紅繩兒上玉。
那玉約莫元宵大小,以嵌寶金絲纏了,制成了個玉墜兒似得模樣。估計是因小娃娃的脖子還軟着,那金絲銀線雖說珍貴,卻怕傷到他的脖子,因而便以一根紅繩将其系着。
衆人細看那玉:粗略看去似那上好的羊脂籽玉,白如凝脂,細看卻比那羊脂籽玉還要多幾分婉轉流光。自那玉掏出來後,衆人便聞得一股如雪中寒梅般清雅的香味兒,似有似無的萦繞在鼻尖,香暖溢清、沁人心脾。
“真是個難得的寶貝!”
“這天底下竟真有如此奇物?今兒算是開了眼界了!”
“香而不俗!當真不是凡物!”
“小王活了這麽多年還未見過這等寶物!就是古籍中也只記載過暖玉,并無香玉的記載。初聞令郎得此物,小王還以為只是衆人誇大其詞,誰料竟真有這般寶物!”北靜王爺上前說道。
這時他身邊兒的小世子見了那物,忙道:“爹爹!我也想要一個!”
北靜王爺笑道:“你可沒這福氣!”
聞言,林如海忙道:“王爺何出此言,犬子哪兒能同世子比福氣?實在是折煞犬子了!”
聞言,北靜王爺只是笑笑。
那小王爺抱了林琅玉這麽久,林如海怕他累了,于是問道:“王爺可是累了?不如還是給下官抱吧?”
Advertisement
聞言,忠順小王爺這才戀戀不舍的将林琅玉還給了林如海。
接着,他摘下了自己頸上戴着的那個赤金螭嵌寶掐絲項圈兒取了下來,道:“說起來也不知為何,我看着這娃娃便喜歡得緊!此次前來皇兄送了禮,小王卻沒準備什麽好東西給他,也是小王的疏忽。”
“這項圈兒原是我父皇和母後大婚那日,我皇祖母上賞給我母後的,在我滿月那日我母後又将它給了我。我看這項圈兒和他那玉倒是挺合襯,林大人要是不嫌棄便收下吧!”說着,他便将項圈兒遞給了林如海。
聞言,周圍人都是滿眼的羨慕!
林如海忙道:“不敢不敢!如此貴重之物下官怎敢收?還請王爺收回!”
那小王爺笑道:“可不是送你的!是送給這娃娃的。他定是想要的!林大人要是不收,便是欺負咱們小琅玉還小,不能言語!”
聞言,滿座大笑。
接着小王爺又道:“收下吧!跟這玉比起來這項圈兒着實算不了什麽。”
林如海再三推遲不過,這才收下了。
接着他又叫人将林琅玉抱了回去開始招呼衆人吃酒。
一場滿月宴下來可謂是賓客盡歡,而林琅玉則是更加出名兒了!這場滿月宴,也讓姑蘇百姓津津樂道了數年。自此,每逢誰家半滿月宴,人們便總是說:“想那林公子滿月那日……”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話說,那忠順小王爺回到京中便将在林府的所見所聞悉數告訴了皇上,以及太上皇和皇太後。
皇上聽聞他将那赤金螭嵌寶掐絲項圈兒給了那孩子,不禁斥道:“那項圈兒本是母後大婚時皇祖母所賜之物,給你原是想讓你以後娶親是留給你王妃的,豈是讓你随便送人的?”
小王爺不在意的擺擺手道:“我就想給他!母後給了我,便是我的東西,我想給誰便給誰。”
“你呀!什麽好東西都到不得你手上!不過給了那孩子也不算糟蹋。”皇上說道。
“也不知那小娃娃長大後是個是個什麽模樣。得了這麽個孩子,家裏人定是百般溺愛的,但願別養成了一個酒囊飯袋才好。”皇上嘆道。
“哪兒能成個酒囊飯袋呢?林大人可是前科探花,那樣的人養出來的孩子想必不會差。”忠順小王爺說道,接着他相似又想起了什麽,于是說道,“皇兄!待那個孩子大些了,咱們将他接來京裏教養刻好?免得那些山野先生将他糟蹋了!”
見此,皇上說道:“人家父母不知教養?需要你來?林家也是個書香世家,祖上從前也是襲過爵的,定不會太差。”
“那定也沒有京裏的好呀!”小王爺接着說道,“到時候借來京裏精心教養,也讓他學些宮裏的規矩,那才不算糟蹋了他!”小王爺說道。
皇上見小王爺有沒完沒了的架勢,于是推脫道:“到時候再說。”
見此,小王爺連忙道:“那我便當您是答應了!”
對此,皇上頗為無奈。
自此,林琅玉便算是在這裏紮了根兒了,一家老小都對他疼得不得了!
想他在現世時,父母離異又各自組建了自己新的家庭,誰都不想養他。于是二人給了他一套房子,丢他自己一個人住,每月輪流給他打生活費,讓他餓不死也就完了。
要說過得多苦,還真沒有。他爸媽給生活費給得很大方,導致他比大多數孩子都要寬裕。
因而,在上中學時,他們年級莫名開始流傳他是富二代,之所以他爸媽沒來給他開過家長會是因為他爸媽都在國外,沒時間。
其實,他哪裏是什麽富二代?不過是個沒人要的孩子罷了!
說有多難過,也說不上。只因他已經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生活,從前他爸媽沒離婚的時候每天不是吵、就是打,還不如他一個人清淨自在!
只是偶爾的失落還是有的。比如生病的時自己一個人去醫院打點滴的時候;又比如過年時大家都熱熱鬧鬧的,他一個人在家住速凍餃子的時候……
現如今來了這兒,他還是第一次體會到父母的關切,他第一次明白,原來家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原來家人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原來被人疼愛、被人重視時心裏會這樣暖……這兩個人貌似真的會疼愛自己一輩子。
或許,這便是所謂的因禍得福?
人若是沒有接觸過溫暖也就罷了,冷習慣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麽了,但一旦熱和過了,又有誰還願意冷着呢?
因而這麽幾年,林琅玉也沒琢磨過回去的事兒。他不管!林如海就是他親爹、賈敏就是他親媽、史老太君就是他親外祖母!
要說,他那外祖母真是疼他!沒事就愛寫書信來讓他娘待着他上京去玩兒,這種隔輩兒的愛又和父母給得有所不同,他還挺樂在其中。
這人,一有人寵着就喜歡任性。林琅玉偶爾任性起來自己都怪不好意思的,一個成年人套在一個娃娃的殼子裏便真當自己是小娃娃了!
賈夫人還常說他,小時候那麽乖,誰知這越大反而越皮了?
對此,林如海則是覺得男孩子皮一些也是好的,只要大錯不犯、念書認真便好。那些個看着乖巧懂事、安安靜靜的,實際上都是些木魚腦袋。
林琅玉滿一歲時,林如海便升了巡鹽禦史,舉家遷去了揚州。
又過了兩年,聽聞他二舅母也生了個帶玉的哥兒,玉上還有字兒,因而家裏人取名寶玉。只是因林琅玉在前,因而寶玉的出生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
不過,林琅玉心裏卻清楚,在這個世上,自己不過是個npc這寶玉才是重要人物。
又過了一年,他母親給他生了一個妹妹,取名黛玉。
從前看紅樓的時候他不喜歡黛玉,覺得這妹子太矯情了!
然而,當這妹子成了他親妹子、剛學會說話便軟軟糯糯的叫哥哥時,他便沒有這樣的想法了。誰敢欺負他妹妹,他第一個跟誰急!
就連因為妹妹偶爾任性一下,賈夫人訓斥幾句林琅玉也是不肯的,只說妹妹年紀小,等以後大了便好了。
見此,她母親身邊兒的盼蘭總打趣他:“少爺這般護着姑娘,以後哪家少爺要是想去咱們姑娘估計都要被少爺你吓得不敢上門兒!”
林琅玉反駁道:“若是正緊人家的公子,又真心對妹妹好的,又怕我作甚?”一想到他妹妹日後為了賈寶玉要死要活的,他心裏就堵得慌!
那一日,突然來了個癞頭和尚,見了林琅玉直接激動地跳腳,拉了他就要走!林家人見了,以為是拐子當即就要打!
那和尚又見了他身邊兒的林妹妹,忙對林家夫婦說道:“得了這倆孩子實在是你夫婦二人前世修來的福分。這公子倒也罷了,好生養着,是個有大造化的孩子。只是這閨女這一身的病怕是不能好了,不如跟我出家去?”
聞言,林家夫婦自然是不肯的。見此,那和尚又瘋瘋癫癫地說道:“若是想要這身兒病好,便不要出遠門兒。出了父母,其餘親族一概不見,怕才能躲得過去……”
他說了一陣兒,見他那瘋瘋癫癫的樣子也沒人理他,林家人只把兩個孩子抱了回去,囑咐不準少爺再偷偷帶着姑娘出去玩兒了,也就作罷。
然則這癞頭和尚的話林琅玉卻聽進去了,想來這癞頭和尚便是紅樓開頭那一僧一道中那位“僧”所化作的。
他又想起了他妹妹結局,還不到十七歲便咳血淚盡而死,當即淚珠子就咕嚕嚕的滾了下來!
賈夫人見了,忙問是怎麽回事兒!
林琅玉之一邊兒抽噎一邊兒喊着不許妹妹走、不許妹妹離家。
衆人只以為是今日那個癞頭和尚說要拉他妹妹出家,他吓着了,因而哄他道:“妹妹不走!妹妹好好兒的在家能去哪兒?”
接着林如海又吓唬他道:“下回不準在帶着妹妹偷偷跑出去了,否則妹妹被人拐跑了就真回不來了!”
林琅玉知道跟他們說多了他們也不會信,說不準兒還會以為他是被那和尚吓出毛病了!這些事兒他自個兒心裏頭有數就好,從前的林妹妹到了最後無父無母,落得個孤孤單單的下場。
而這一次,他既然來了,既然成了林妹妹的哥哥便不會再讓她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