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這一回去,林琅玉便大病了一場!一直發熱、嘴裏還不停的說着渾話。時而“爹”、“娘”、“妹妹”、“哥哥”的叫;時而又說些“學分”、“教授”、“期末考試”之類的誰也聽不懂的渾話。
藥也喂不進去,就是灌進去了也都盡數和着血沫子一同嘔了出來!
見此,大夫們都無能為力。就連王爺從京中請來的太醫院院判都束手無策,表示估計不中用了,這話一出差點兒讓王爺給摘了腦袋!
甚至府裏還有人暗示林老爺和賈夫人将辦白事的東西給備下,美名其曰看看能不能沖沖喜。
聞言,賈夫人不禁大哭:“留不住……終是留不住嗎?!”最後竟也嘔出一口血之後不醒人事。
大少爺倒下了、夫人倒下了,一時間整個林府都亂了套了!
外頭,皆傳說這林少爺本是仙童下凡,估摸着天上的仙君準備将他召回去了!
又說這孩子若是托生到帝王之家,有龍氣養着也就罷了!尋常官宦人家定是養不活的。
林如海每日除了照顧妻兒之外,便時時跪在祠堂像祖宗祈禱:“不肖子孫如海,自知自己一生沒個造化,沒能光宗耀祖,實在愧對祖宗!只是,如海奔波了半生也就這麽一個兒子,我林家也就剩這麽一根獨苗了,還請祖宗保佑……”
因府裏亂着,林如海怕小女兒黛玉也跟着傷心,于是給她尋了一位先生,讓她每日只管讀書、識字,其餘的什麽也不要管。也讓府裏的人不準在黛玉面前胡說,讓她安心讀書寫字。
本來黛玉從娘胎裏出來身子就不好,還沒會吃飯就先吃上了藥,這會子若是再傷心過度倒下了可如何是好?
雖說如此,但黛玉是個心思細膩的,且每日,上了學回來她便到母親和哥哥跟前兒服侍着。瞧着這麽久了,他二人還不見好,于是急得哭着問父親:“是真的找到良藥了?如何母親和哥哥還不見好?”
見此,林如海忙哄她說:“爹爹還哄你不成?王爺已經派人尋到了良藥,他們倆沒大礙了!只是這藥又不是仙丹,總要吃些日子才能好的。你莫要多思,好好保養好自己才是要緊。否則,待他二人好了,偏你又病了,這可如何是好?”
黛玉雖心裏急,然而聽了父親的話卻只當是病去如抽絲,也就寬心了許多。
要說,王爺這邊兒。自打林琅玉病了後他便京城揚州兩頭跑,滿天下的尋名醫、覓良方,要不然就是在林琅玉床前兒守着,一守就是好幾天,任誰勸都不肯回去。
折騰了這麽幾個月,王爺整個人都脫了相!
Advertisement
太後、太上皇知道了,心裏也是急得很!偏偏這王爺誰的話都聽不進去,若有人來勸,他便說:“若是玉哥兒沒了,我也就跟着他去了!”
這還了得?!
太後、太上皇、皇上幾人聽了急得跳腳!偏偏賢樞從小倔到大,他們拿他也沒辦法,現如今只得想辦法保住林家的那哥兒,再說後話。
衆人便這麽來來回回的折騰了幾個月,林琅玉和賈夫人的病時好時壞的。賈夫人倒還好,不過是心病,若是那玉哥兒好了她也就沒什麽大礙了。
只是,林琅玉的狀況實在是不容樂觀,太醫們都說,不過是在拖日子罷了!現如今只能是能拖幾天是幾天。
眼見着林琅玉的身子每況愈下,這都只有進氣沒有出氣了。衆人都道回天乏術,林如海也忍痛将辦白事兒的東西盡數備下了。
誰知就在這三窮水盡之際,林府來了跛足道士,那道士揚言能夠救林少爺性命,接着他從懷裏掏出了一個精致的荷包,從荷包裏倒出一顆瑩白的玉珠說道:“請老爺将此物給公子服下,不出三天公子便可好轉了。”
林如海将信将疑,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想法将這珠子給林琅玉喂了下去。
說來也怪!林琅玉服下這顆珠子後的第三日當真有了好轉,也能認得人了,這藥也喂了下去了。
這讓衆人欣喜若狂!
坊間得了這消息,都說那道士是神仙下凡,見不得這林家的玉哥兒就這麽沒了,因而特地來救他的。
林琅玉的病開始好轉了,賈夫人的病也就跟着好了。這麽翻天覆地将近幾個月可把林府和忠順王府上下折騰得夠嗆!
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林琅玉的身子雖說有所好轉,但也不是三五天就養得好的,大夫說得靜養才是。
這日,林琅玉的外祖母史太君念及琅玉和賈夫人身子不好需要靜養,黛玉一人在家無人照管,因而想要将黛玉接去京城住着。
林如海想着這也是岳母的一片心意,加之黛玉身子本就弱,怕她過了府裏的病氣就不好了。又因黛玉的先生賈雨村正打算上京去尋些門路,林玉海便替他舅兄賈政寫了封薦信,讓黛玉同他一塊兒上京去到賈家。
林如海在同黛玉說這事兒時,黛玉還鬧了別扭,說什麽也不肯去,她要留在家裏照顧母親和哥哥。
林如海勸她道:“你這麽小小的年紀,身子又不好,你母親和哥哥又病着,父親我平日裏公務又忙,現如今你先生也要走了,那時誰來照管你呢?外祖母派人來接你,是心疼你。你且去吧!就當是玩兒,過些日子父親再帶着你哥哥和母親上京去接你回來。”
林如海勸慰了黛玉兩日,黛玉才點頭應了。不久,便帶着一個名叫雪雁的小丫頭和一個老嬷嬷跟着外祖家派來的人和賈雨村一同上了京。
也不知黛玉這一去要生出多少冤孽故事,卻說林琅玉身子有所好轉後沒見到黛玉,因想父親詢問妹妹的去處。林如海照實說了,說黛玉去了京城外祖家,小住些時日便回來。
誰知,林琅玉聽了竟又從口中嘔出一口血來,哭道:“咱們林家是沒人了嗎?!怎……怎的就将妹妹送走了……到人家家裏去,被人欺負了該如何是好?”
千防萬防黛玉還是進了賈府!媽的!好好兒的病什麽病!林琅玉暗罵自己不争氣。這進了賈府便又得遇到賈寶玉那孽障!他的妹妹……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命運?
“有你外祖母和舅舅、舅母看着,哪裏會有人欺負她呢?”林如海忙勸慰道,“再者你和你母親又病着,又沒人陪她玩笑。你舅舅家有好幾位姑娘和哥兒,她去了那裏也有玩伴不是?這幾個月,你妹妹在家不知賠了多少眼淚,讓她去和舅舅家的兄弟姊妹們一塊兒玩兒幾天也是好的。”
說着,林玉海從巧荷手中接過參湯來喂林琅玉,一邊兒喂,一邊兒說道:“這事兒你母親也同意,她還說待你和她身子好了,便帶着你上京去你外租家小住幾日,再接了你妹妹一同回來。”
聞言,林琅玉道:“王爺同我說,我那大舅舅是個荒唐糊塗的,另一邊兒東府的內院亂得要死!整個京城人人皆知!這樣的人家……咳咳……哪兒能有什麽好的。”
算了,命運也好、巧合也罷!那原來紅樓裏的黛玉是孤身一人、寄人籬下,受了委屈身後連個撐腰的人都沒有,自己分辨兩句還要被人編排說她刻薄,最後落得個凄涼離世的下場,讓人好不唏噓!
而現在的黛玉是他的妹妹,他林家還有人呢!輪不到賈家的那群蛀蟲對她挑三揀四的。
聽了林琅玉的話,林如海微微正色道:“那畢竟是你舅舅家,就算有什麽不對也輪不到你一個小輩說這說那的。”
“本來就是……”林琅玉嘟囔道。
那寧榮兩國府有多亂,怕是沒看過紅樓只聽過說過這書的人都曉得!若不是那兩房嫡系不思進取、一味亂來,賈家也不至于敗成那個樣子。說來,他們家也就那幾個女孩兒能看,男人們是一個比一個窩囊的!林琅玉心裏琢磨着。
見此,林如海勸道:“你大舅舅再如何荒唐,确實個親切和善之人,再說這榮國府中現如今是你二舅舅當家,你二舅舅是個剛直之人,這一點你母親是清楚的。而且,你妹妹是由你祖母親自照顧,你祖母有多疼你們你不知道?她還能讓你妹妹受半點兒委屈?”
聞言,林琅玉也不好再多說些什麽,只說道:“走都走了,說這些也是無用。”
林如海笑道:“你妹妹有你這麽個哥哥也是她的福氣。你們兄妹二人要一輩子都這麽和睦就好了!”
“我妹妹咳……我這個做哥哥的不心疼她,還指望旁人來心疼她呢?”林琅玉道,“就是旁人再如何疼她,我也是不放心的。”
比如賈家的那個玉兒!看似他是一心想着妹妹,實際上妹妹受的委屈、受的苦楚都是他招來的!
上一世自己無依無靠的,看着那些所謂的“妹控”還十分不理解,這一世有了妹妹才明白,就那麽一個小姑娘,整日甜甜的叫自己哥哥,任誰聽了這心口不軟?
想到這兒,林琅玉又有些急了,他撐起身子對林如海道:“妹妹第一次離家,父親該事先告訴我,我好囑咐她幾句才是!咳咳……”
“哎喲!爺,您當心點兒。”巧荷連忙将他扶着躺着,替他掖了掖被子。
“你要說什麽說不得?寫封書派人快馬給她送去就是了。身子才好些,又開始折騰。”林如海說道。
“妹妹心思細膩、心腸又軟、咳……就是被人怠慢了,最多嘴上抱怨幾句就了事兒了,白白的自己受氣。您讓蘇先生在信裏囑咐她‘只哭要不得,邊哭邊打才是正經。’”
林如海:“…………”
作者有話要說: 求評論!求評論!求評論!
最近精神焦慮得可怕,這國慶還沒過完就盼着過年了……昨天還為此哭了一場,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