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入宮前夕
“州兒,你的表情告訴我,你不想入宮對不對?”官氏握住我追問道,“是不是有人逼你?”
“我……”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我本是怕八皇子刻意忽略曾經答應我進宮的承諾,才懇求樂鳳鳴帶我入宮,想以治愈良妃娘娘作為籌碼和他做交易,沒想到事與願違,私入宮闱反而變成八皇子手中的把柄。雖然他沒有追究,甚至饒過了我的性命,可這要我向官氏如何啓齒呢?
“夫人,不……州兒是自願的……”
“州兒!”官氏倒抽一口涼氣,驚道:“那蓉卿怎麽辦?你忍心讓他等你十年嗎?”
我心底一痛,官氏還不知道我和蓉卿已經散了:“蓉卿哥哥那裏,我會和他說清楚的……”
“官夫人,三侄女和州兒的名冊、旗籍皆已上報八旗都統衙門,彙總轉呈戶部,七月二十九排車已定,只差秀女入宮以備初選。若是在這節骨眼兒上,蓉卿和州兒兄妹之間,有什麽越禮之事傳将出去,有辱相國府家風是小,欺君之罪是大,官夫人能擔待得起這納蘭府上下幾十來口性命嗎?”
雕花門扉被重重推開,容珏一雙鹿皮官靴沉沉踏入屋內,未及脫下的朝珠和天青緞子外褂,褂上還綴着正二品的錦雞補服,卷帶着院外的涼風簌簌發顫,頂戴花翎下的面色陰晴不定。
他踱到我身邊,“為父已經信函知會蓉卿侄兒近日到京,州兒既決定當面說清也了卻納蘭府上下一樁心事。”
我全身一震,他要回來了?納蘭仲卿等我通宵莫非也是為了此事?心裏的某個角落失陷一般痛的沒有知覺,卻又隐隐摻着一絲狂喜,我到此刻才曉得我有多想他,多想見他!只可惜,見了這次,下次相見又是何時?
我麻木地望斷容珏身後院外灰蒙蒙的天色,若非官氏來找我,容珏難道要瞞我到七月二十九,将我綁上雇車入宮選秀,以絕蓉卿與我的念想嗎?
“自願……州兒,原來你……你怎麽可以如此辜負蓉卿的一片心意?”官氏誤會我和容珏早有預謀,滿目失望,起身要走一個不穩,我搖着頭連忙扶住,卻被她暗自推開。
“夫人,對不起。”我低頭不語,袖子裏攥緊拳頭,如果入宮選秀是八皇子十年之約裏的一部分,我認了。
馬蹄袖在我肩頭按了按,“宮裏的規矩大,明兒個為父請了專人來教你,這回可得上心學。”
我知容珏暗指早些年我私自送走雅伎林栖兒一事,嘴角勉強扯出一絲笑道:“州兒全聽老爺吩咐。”
這回兒容珏請的是宮裏頭的嬤嬤,我假裝恭謹地學了半個月,大多是些走姿坐姿、針線女紅,也順便繡了個葫蘆的花樣兒,不自覺已到了初秋。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立秋之日,京裏的富貴人家皆有筵宴賞花于庭的習俗,白氏發帖延請京中貴婦、郡主、小姐過府賞景,裴蘭與我也在受邀之列,。
Advertisement
清晨,取了前兒個手繡的紅緞葫蘆,縫做成奶娃子的肚兜兒,便送去裴蘭那兒道福。“今日立秋,百病俱休。”我笑道,“州兒的女紅可不敢和蘭姐姐比,讓姐姐見笑了。”
“州妹妹這可還是熏了藥香的,費心了。”裴蘭溫婉一笑,接過肚兜兒,懷裏的小紫英似是聞到草藥的芳氣,伸着小短手撩了撩,連綢角也沒沾上,嗷了聲只好作罷。
一會兒燒廚房裏的丫鬟提了食盒送來,是白氏曉得裴蘭與我出身南方,特意囑咐廚房送來的新鮮菱角。我随意拿起一顆來,眼前不知怎的浮現起一個少年大嚼帶皮菱角還嘴硬說好吃的樣子,忍俊不禁,“噗嗤”一聲笑出聲兒來。
裴蘭疑惑地望着我,關切道:“州妹妹,怎麽了?”
我只是忍着笑搖了搖頭,卻沒人知曉我心底一晃而過的悵然若失。
刨了菱角,我們姑嫂用了些,又侃了些瑣事,就差了乳母抱了紫英,前往赴宴。
穿過“滿庭芳”匾額的院子,四溢花香撲面而來,院裏已經聚滿了官宦人家的婦人,連納蘭府已出嫁的女兒也歸寧省親。視線無意間和一雙憐憫的眼眸相對,我知道,是官氏。那年我初入府中,她也是如此看我的。我心中有愧,趕緊低頭,不敢再輕易擡睫。
“州小姐,郡主請你過去。”
我聞聲回望,見香襲向我作揖,便斂了身子碎步跟上。白氏端坐在花宴上首,長長的鳳尾發髻翹在腦後,側着面正和身邊的人兒說笑。
“旁邊的是……”我輕聲詢問香襲。
“那是郡主的表妹、臨安郡王府的堇蓉郡主,邊上是長房二小姐,前些年嫁了四王門人年莫焰,再邊上的是長房三小姐,與州小姐同是府裏的待選秀女。”
我一驚,白氏之母柔嘉公主系臨安郡王郭岳之女,出繼恭親王佞寧,下嫁白俢彥,所生之女白氏,亦為臨安郡王外孫女,我怎麽忘了她與八夫人、堇蓉郡主細算起來也稱得上表姊妹。我心裏千回百轉,面上卻不露聲色,平靜道:“澤州見過兩位郡主,見過三小姐。”
“原來這便是納蘭府的養女,我還以為是什麽尤物。”堇蓉郡主尖銳的聲音刺入,格外突出了“養”字。我知她本意是奚落我,卻暗地裏觸到白氏無所出、得認外人為子女的痛楚上。我低頭掩去勾起的嘴角,這堇蓉郡主和她兩個表姐的手腕比起來,還差得遠了。
白氏倒是波瀾不驚:“三侄女,和州兒怕是還沒見過吧?”
三小姐溫淑一笑:“前些年兒州妹妹剛到府裏,在老祖宗那兒見過一面。那時候,連老祖宗都誇州妹妹孝順呢。”她向我友好地點了點頭,清秀的眉目靈動與文靜相得益彰,不愧是納蘭容玥之女,知書達理,儀态大方。
細數起來,納蘭容玥留有四女,長女下嫁翰林院侍講高一卓,次女下嫁翰林院侍講年莫焰,四女早殇,三女便是長房三小姐,我雖在府裏多年,可出身不好,又長年在同仁堂習醫,偏偏皆未得見,沒想到首次見納蘭府裏的小姐卻是這樣相見。她雖客氣地喚我一聲“妹妹”,但這“姐姐”二字我萬是不敢叫的。
白氏喚了起又賜了座,堇蓉郡主卻沒打算輕易饒了我:“三小姐既說到州姑娘孝母,堇蓉倒是聽聞州姑娘之母出身狎妓,詩詞歌賦,莫不通曉。暖喉冷袖,名冠江南。不知州姑娘如何?”她刻意揚高了的聲音,咯咯笑道,“怎麽,難道州姑娘的娘沒教你糜淫掐媚之技嗎?”席間賞花的貴婦本就注意着白氏左右,此時更全都靜了下來,有意無意地瞟向我這兒,或是鄙夷側目,或是幸災樂禍。
抿了抿嘴角,這些人可以羞辱和嘲笑我的肉體,卻無法玷污我的靈魂,無法亵渎娘,更無法亵渎娘對納蘭公子的一片斷腸癡心。我反倒覺得這些人可悲,不曾擁有存在的意義,就只能在貶低他人中得到病态的惬意和滿足,我似乎明白了那個總是笑得雲淡風清的八爺曾對我說過的話:“人貴在自重,而後人重之。”
我微微一笑,不帶有一絲輕蔑:“州兒的娘是江南才女宛禦蟬,所作悼亡之詞豐神不減夫婿,州兒又怎敢與娘相比?唯有吟一首娘親的《選夢詞》,以慰我娘在天之靈。”
“雁書蝶夢皆成杳,月戶雲窗人悄悄。記得畫樓東,歸骢系月中。 醒來燈未滅,心事和誰說。只有舊羅裳,偷沾淚兩行。”
凄凄慘慘戚戚,此詞吟罷,眼裏竟有澀澀的感覺。想到秋水居後閑置的竹林書房,我和蓉卿的過去杳杳無覓,我寄去江南的一封封信箋也杳杳無音,這世上有些感情不得不相忘于江湖,納蘭性德和娘的悲劇再一次在蓉卿與我身上延續。
“好了堇蓉,我們滿人家的女子何必學漢人吟詩作對、風花雪月?”白氏笑着吩咐下人上江米藕,氣氛又暖起來,筵席裏笑語盈盈清晰地傳入耳膜,遙遠而刺痛,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可笑,明明不屬于我的笑聲,卻還得賠笑聽着。
随意挑了個空兒向白氏告了退回秋水居,剛出“滿庭芳”匾額,正見着納蘭仲卿到了月洞門邊,欲進院子。
“二哥。”
“州兒,難為你了。”納蘭仲卿向我儒雅一笑,原來他立在院外有一會兒了。
我疏眉笑道:“州兒還沒謝過二哥幫裴小姐母子入府,多虧了那道冊封紫英的聖旨,才促使白郡主那麽快接受我的谏言。”
“你不用謝我,那道旨意是八皇子向皇上請的。”
我恍然,想起那日我硬闖納蘭仲卿書房的時候他也在,原來他面上不說,卻做了那麽多。
我一時無措,忙岔開道:“二哥在秋水居等了州兒一夜,可是為了入宮選秀?”
“我以為你不會答應二叔的。”納蘭仲卿平靜地道。
“二哥,州兒并不如你想得那麽好。”我一轉頭,想要逃開,卻被他攥着手臂:“你有什麽苦衷,可能讓我和三弟知道?”
我搖了搖頭:“二哥,州兒明白一旦入宮,二十五歲前不能放出宮闱。我已經将蓉卿哥哥傷得太深,不想他再為我承擔什麽,還望二哥開導他。”輕輕掙開納蘭仲卿的手,我垂眸。
“我明白,可是宮中規矩嚴格,稍一不慎,出了差錯……”
“二哥不必擔心州兒,我不會有事的。”我說得堅決,納蘭仲卿颔首:“在宮裏若有什麽難處,可來找我。”
望着納蘭仲卿的背影,我微微抿了抿嘴角,至少在這個府裏還有人願意理解我、相信我。
“呦,這不是州小姐嗎?”
我聞聲回視,毫不驚訝地到見側夫人晏氏由丫鬟紅鳶扶着,面色不善。
自老夫人昭陽長公主佞氏薨逝,府內事務由白氏一手獨攬,晏氏敢怒不敢言,本想利用紫英長房長孫的身份重掌權勢,卻被我陰差陽錯地破壞,白氏看着紫英看得緊,極少讓晏氏與孫兒相見,晏氏必是把這筆帳複又算予我的頭上。何況我暗中挑撥白氏,老夫人一死,白氏三兩下将老夫人房裏的丫頭遣的遣、散的散,大丫頭紅鳶本是晏氏陪嫁,只好回晏氏身邊,這對主仆明裏暗裏早已将我恨得咬牙切齒。此時狹路相逢,又怎會輕易饒過我?
“這三少爺才去江南沒幾天,州小姐就坐不住,勾搭起二少爺來了。”
“紅鳶,你既還稱州兒一聲小姐,就該知道自己身份,我這二房小姐的事兒哪裏輪得到你一個側室丫頭來管?”我倩步上前,轉向晏氏一揖,“州兒給晏夫人請安。夫人可別晚了時辰,紫英小少爺一會兒可指不定還在院子裏了。”晏氏被我點中痛楚,氣的面色煞白,我只是欠身告退,錯過紅鳶的時候不忘輕笑道:“對了,州兒還沒謝過紅鳶姑娘,這仗勢欺人的本事可還是向姑娘請教的呢!”
晚霞初照,筵宴方歇,估摸着花宴散去,拿起桌上的一長條兩邊半弧形的扁針撥開發髻,插入一支絹絲蝴蝶蘭,用玉簪挑了一抹“丹桂燕支”,點在唇間。我入宮前夕白氏請我赴宴,必是有話說與我聽,卻被堇蓉郡主搞僵了局面,這會兒也該傳話過來了。果然,不多會兒白氏差香襲過來請我到“饴芳閣”品茗。
碎步跨過饴芳閣雕花門檻,晶簾後白氏呷了口茉莉香片,閣牖扇扇洞開,傍晚涼風徐徐,鳥聲帶着倦意,一扇窗戶一副花鳥圖,初秋的夕陽混合着庭院裏盛開的茉莉、栀子、芙蓉花香灑入閣內,熏得滿室馨寧芬芳,比之飲宴的院子有過之無不及,我到此刻才知這間閣子取名“饴芳”二字的緣由。
白氏免了我的禮,讓我坐她邊上,我推辭不得,剛恭謹地半側在榻上坐下,就聽白氏望着窗外幾只落在海棠樹上的麻雀倦倦地道:“瞧這鳥語花香的,雀兒飛的累了,也得找個枝兒歇歇不是。”
我應了聲,正低頭用杯蓋撇着茶葉玩味白氏的話,卻聽她接道:“州兒,這麻雀既曉得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好,也該曉得爬的高,摔得慘的道理,更該曉得這什麽枝兒可攀,什麽枝兒只能看、不能攀,更攀不得!”
我被她點得一驚,險些打翻手上的茶盞。幸虧幾個小丫鬟适時提了幾籃鮮摘的白茉莉進來,讓我得以顫手放下蓋碗茶托,緩過一口氣。
“香襲,把這些都插了瓶,放到香案上去。”白氏笑着吩咐,又向我笑道,“瞧瞧這院裏的花,有些兒放在香案上供着,有些兒留在庭院裏賞着,還有些兒在這頭發裏綴着。”說着動了動我發髻上的蝴蝶蘭,“這賞玩的不能綴着,綴着的也不能供着,供着的更是不能賞的,否則豈不是壞了規矩、亂套兒了?州兒,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我胸口一悶,我如何聽不出白氏的意思?她這是隐晦地告誡我,她與八夫人皆是臨安郡王郭岳外孫女,她再欣賞我,也不會任着我過了底線,我要是做出什麽醜事,她必是幫着親妹子,不會替我做主。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