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 大國師一行人終于抵達了良平縣。

而良平縣縣令和神巫老早就帶着人在縣城大門口等着迎駕了。

大國師和三王子,恐怕是良平縣縣令這輩子能見到的最大的貴人。所以縣令早早的命人把大門口道路中間的行人清退, 只留出邊上兩條小道, 又帶着師爺衙役畢恭畢敬的守在門口。

三王子那封将良平縣縣令革職的公文最終還是被快馬加鞭攔截了回來,因此良平縣縣令也不知道自己的烏紗帽差一點就不保了。

縣令現在底氣很足,有蓬萊神尊的庇佑, 他小小的一個縣令, 九品的芝麻小官,也有敢從容迎駕的膽量。

因為縣令知道大國師和三王子是要去拜訪奉天神使的。想必是大巫回到海平府後對神尊的事跡有所宣傳吧, 據說大國師是聽聞了蓬萊神尊的神跡,才來拜會奉天神使的呢。

神巫就更不必說, 若是往常,他要拜見大國師可能還會有點惶恐,但現在他面對大國師,心裏居然還敢有些衡量起來。

大國師又如何呢?不過一僞神神使罷了。

他可是真神的巫祝呢。

在衆人心思各異中,約摸巳時, 良平縣縣城大門口果然來了一行浩浩蕩蕩的人群。兵丁開道, 仆役灑掃, 将良平縣灰撲撲的土路都襯得體面了些。

十來個內侍在最前面吆喝着閑人勿近,縣令連忙靠邊, 又與內侍自報身份後, 一同把後面兩架高大華貴的馬車迎進了良平縣。

那兩架馬車在仆從的簇擁下一路到了良平縣縣衙門口,才有侍女仆從上前, 将大國師與三王子扶了下來。

三王子見良平縣縣令行禮拜見, 還微微颔首以示回應, 但大國師卻徑自往前, 昂首闊步走進了大堂內。

三王子立刻跟上, 良平縣縣令與三王子身後的海平府大巫對視了一眼,然後也緊随其後。

大國師不知是出于什麽心理,打扮得極為正式隆重,把他平日裏主持祭典才穿的全套神袍和金鑲玉拂塵,東珠寶冠都帶上了。身後還跟了一群捧着各種禮器法器的童子。

在上首位置落座後,大國師才慢條斯理的開口問道:“良平縣神巫何在?”

Advertisement

神巫出列,禮貌卻又不卑不亢的應道:“老朽良平縣蓬萊神廟神巫,見過大國師。”

大國師理了理自己的袖口,又問道:“本國師聽聞有新神降臨,故代表海神廟前來拜訪,你且細說說蓬萊神尊之事。”

神巫便挺直了腰背,清了清嗓子,聲如洪鐘的在堂內講起了神尊最初駕臨時的盛況,又着重講了那位年老體衰的奉天神使是如何在衆目睽睽下受了神賜返老還童之事。

他講得繪聲繪色,聲情并茂,聽得海平府大巫和三王子震撼不已,大國師面上不顯,卻暗中打量了神巫好幾遍。

這良平縣的神巫,身子骨看上去也太硬朗了點吧?那縣令也是,竟跟個而立之年的人一般,并且良平縣人幾乎個個精神面貌都極佳,神采奕奕且個個擡頭挺胸,毫不怯場。

完全看不出這只是一偏遠縣城裏的鄉下人,若是不看衣着打扮光看精氣神,倒顯得他們才更像國都子民似的。

大國師一邊聽着堂下的神巫從蓬萊神顯靈講到了蓬萊神三月三親至為衆人降下福澤,他微微出神。

這些細節,是書信裏沒有寫過的。

雖然親眼見過蓬萊神尊的神牌将大巫起死回生,但大國師卻不知蓬萊神尊竟還有如此多重的神威。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百病皆消,這些,連話本子都不敢連在一起講。

在國都的茶館也有些說書人會講一些從列國傳來的神神鬼鬼的話本,裏頭也不乏其餘國家信奉的神明的故事。

可那些話本傳說的故事裏,也沒有哪個神明能像蓬萊神這樣輕輕松松一揮手就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百病皆消。

據說梁國的鄰國陳國那邊信奉的是風神爺爺,也曾傳出過些神跡。

比如傳說中祂曾顯靈使神童為前幾代陳國國君幼子下過批命之語,那位陳國國君幼子胎裏不足,便想求風神爺爺賜福他平安長大,可神童請神降身後,也只是搖了搖頭,說“生死有命,陰陽有序,不可違逆”。

最後那國君幼子果然早夭,後來陳國人便堅信人命關天,縱然是神也不能違逆陰陽至理幹涉人的命數。所以,對于梁國信奉的動辄就要發怒淹死一城人海神爺爺,陳國人是壓根不信的。

當初陳國行商将這些傳說帶進梁國,梁國人雖然抵觸陳國人不信海神爺爺,但也接受了陳國的“生死有命”的說法。

并且他們還給海神爺爺找好了理由。

海神爺爺從不顯靈救人,正是因為神明尊貴,且凡人生死有命不便幹涉,而祂也不是無故發怒就要淹死人的,一定是有人犯了渎神大罪,海神爺爺才會掀起海嘯降下神罰。那些被淹死的都是犯了錯的人。

這樣的思想代代相傳,大國師也一直堅信海神爺爺不會無故動怒,祂只會對該死之人降下神罰。

并且若是世人知錯就改,海神爺爺也不至于非要将其餘人也一并淹死,所以梁國才會有額外征收祭神稅重新辦海祭贖罪的習俗。

大國師眼神有些飄忽起來,這麽多年了,他們都堅信神明也無法擅自幹涉凡人命理,堅信神罰必是事出有因。可蓬萊神卻能輕而易舉的做到起死回生,返老還童。

莫非這位神尊竟不受天地法則的約束麽?

堂下的神巫慷慨激昂,終于說完了蓬萊神尊的種種神跡,良平縣人皆面露虔誠,國都來的其餘人則聽得心潮澎湃。

世間竟有這樣強大又仁慈的神明?!

許多人的心裏開始轉起了小九九。海神爺爺當然還是要拜的,但這位蓬萊神尊或許他們也可以拜一拜。畢竟除了神巫大巫們之外,沒有哪條律令是規定了普通人不能多拜幾位神的。

而且蓬萊神尊的神跡如此震撼人心,似乎更加符合凡人對神明的想象。

不不不,他們并不是對海神爺爺不敬,而是下意識的給自己找起了理由:或許這樣的神跡不是海神爺爺做不到,而是因為女神本身就更心軟一些呢?

因着這位神明能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國都的來人們一時竟也不抵觸拜女神了。甚至有點慶幸女神心軟,但同時心裏又有些了然,女神與女人雖是雲泥之別,但在某些方面也差不多的嘛。

而侍立在側的侍女們,則都在心裏默默地記住了這位允許女人做主祭的慈悲女神。等有機會了,她們也想去蓬萊神廟裏拜一拜蓬萊神尊,祈求祂的庇佑。

這可是她們聽過的唯一一個比男神爺爺還厲害,卻又願意庇佑所有人的仁愛女神呢。

上首的大國師與側座的三王子聽完神巫的講述後沉吟不語,堂下衆人也不敢吱聲。

半晌後,大國師才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便請良平縣神巫為本國師與三王子帶路,去拜會一下那位奉天神使罷。”

神巫面色一喜。

大國師竟說了“請”字!

雖然去拜會奉天神使的事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但大國師這樣當衆親口說“請”他帶路,神巫還是覺得十分自得。

于是神巫禮節周到卻又暗含得意的應下。

明日待大國師與三王子休整後便啓程去王家村蓬萊神廟。

這一晚,國都來的一行人都在縣衙住下。大國師與三王子住的是縣令的府邸,縣令自己都沒地方住了,然而他也不着急,轉頭便去了蓬萊神廟的香客房。

然後在半夜出來溜達消食時,與漏夜前來的三王子撞了個正着。

縣令與三王子對視片刻,然後一方行禮一方颔首,再雙雙去神廟大殿裏一前一後的跪下合十雙手,而殿前,本該歇下了神巫居然也在。

三王子自從白日裏聽了蓬萊神尊的種種神跡,心裏就有了些打算。

他在大殿裏虔誠的跪了

同類推薦